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五戒  成佛之道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你们来到正觉同修会学法,都已知道入了涅槃不是断灭空;因为亲教师都教过了,我在书上也写过很多遍了:入了无余涅槃以后十八界灭尽了,只剩下第八识如来藏独存,第八识如来藏离见闻觉知也不会思量,所以不分别也不会作主,没有六尘也没有自我存在,只剩下如来藏空性离见闻见知独存,所以涅槃寂静。所以涅槃不是印顺法师所认知的:不可说、不可想像。如果你亲证如来藏了,这涅槃 三摩地

2018-07-21

在禅定波罗蜜多的性相上,可以看到这位菩萨,对于的义理,本性上就能够善于思量,没有纷杂的妄想。这位菩萨的烦恼很轻,盖障很少,不会被心中的恶觉观所恼乱,而且很快的就会把它给除灭掉;他很快的就能够受持诸法的甚深义来成就念力,而过去世久远以来所修学的法,都能够很快的忆持回来,也能够让受学的人忆念不忘。在般若波罗蜜多的性相上,我们可以看到这位菩萨对于因明、内 三摩地

2018-07-21

复次,《释摩诃衍论》中竟有多处皆说意根末那识是从意识细分而出,此是尚未明心之正法学人都不可能违犯之过失,初地菩萨之龙树焉有可能犯之?由此最粗浅之法义竟亦误解以观,可知此论绝非龙树菩萨所造者;是故一切学人与大师,莫将此论牵强附会为龙树所造者,否则即成诬攀龙树之罪也!诬攀地上菩萨之罪,其果报难可思量,一切学人当慎为之。】导师所造〈关于《释摩诃衍论》作者 三摩地

2018-07-21

以如来身,解脱境界难以思量,所以说「甚深广大」「无数无量」,如此「心善解脱」的身,以不生不灭法为身,为如来,为如来身!如来自道,「色已尽」,则一切大众所知所见之「如来色」,当为何色?此色已经尽,则何有如来色可见?是以唯有如来色非是一般众生色,此方可解,否则当不言,如来,色已尽;乃至不当于佛陀在世之时,称之为佛,以色不尽故;而今如来毕竟如所说,所以当 三摩地

2018-07-21

既然与五别境、善十一相应,已经大异因地时不与五别境相应的无我的状况了,这个时候,你还能说祂是无我吗?不行了!在等觉位之前,真如离见闻觉知,从来不思量、不贪、不瞋、不垢、不净,不与五种别境心所法相应,那个时候是确实无我性的法相,得要经由我们的六识七识去配合运作。到等觉位过后,心真如可以跟五别境相应,换句话说,一切众生心在想什么,祂全部了知,而且佛地心 三摩地

2018-07-21

无余依涅槃者,谓众生之七转识已修除分段生死之烦恼种子,令烦恼种子不再现行,故于舍寿时,能令意根我灭除,故令如来藏不再出生中阴身;或者于中阴身灭后,不再受生,而将中阴身与中阴阶段之十八界法灭除,唯余如来藏无形无色,离一切觉观,亦无思量,不复出现于三界中,永无一切三界行苦;依如来藏所处如是境界,说名为无余涅槃。有余涅槃亦复如是,依如来藏中分段生死烦恼现 admin

2018-07-21

举经为证:“……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思量,若妄想者,则有使攀缘识住。有攀缘识住故,入于名色。入名色故,有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纯大苦聚集。……’”[杂阿含卷十四(大正藏三六○经)]。白话翻译如下:“如果有思量性(作主审断性)不灭,如果有虚妄想不灭的话,则有结使攀缘之第八识存在。因为这个具有结使 三摩地

2018-07-21

所有的修行必须要我们自己起心,乐意地去亲近善知识,去听闻正法,去如理思量,去如法修证。只有我们愿意帮助自己的情况下,佛菩萨才能够帮助我们。简单来说,我们有时候会劝请菩萨们用两句话来安慰他,如果他目前处于困厄的状态,第一个,不应该怨天尤人;第二个,要深信“心性不改,业力不转”。因为佛菩萨即使再怎么慈悲,祂不可能……。像一只鱼困在 三摩地

2018-07-21

……又我亦复空,谁得涅槃?因为二乘无学不能证得阿赖耶识(涅槃),对涅槃的境界一无所知;所以当有人问阿罗汉:你断除了‘我见’‘我执’,将来舍报入无余涅槃时,既然不是觉知心及思量作主的心入住涅槃,涅槃之中没有心行、没有我、没有觉知,我已经不存在了,真实无我;我既然全部断灭了,哪你入涅槃后是不是一切法空?涅槃是不是断灭空? 三摩地

2018-07-21

所以,因为有这样子的成就了六根的怨憎会的痛苦,乃至于有情有对身外的六尘的触、觉受、了知、思量、贪爱,也是同样这样的道理。也就是说,因为有对于六根的贪爱,所以会对身外的六尘——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的触,它的觉受,对这六尘的了知,对这六尘的思量,对六尘的贪爱,也是同样这样子的道理。因为这外六尘的聚会和合,而使众生流转生死不能断绝,所 三摩地

2018-07-21

”(《中阿含经》卷七)也就是说,“同样的,外六尘的触、觉受、了知、思量、爱染,也和这样子的道理一样”。又说:“诸贤!众生实有爱六界:地界,水、火、风、空、识界;于中若有爱、有腻、有染、有着者,是名为习。”(《中阿含经》卷七)这段经文的意思就是在说:“诸贤啊!众生确实有贪爱六界的现象。哪六界呢?就是地界、水界、火界、风界 admin

2018-07-21

那什么叫作无余依涅槃呢?无余依涅槃就是在说:众生的七转识已经修除了分段生死的烦恼种子,令烦恼种子不再现行,所以在舍寿的时候,能够令意根的这个我灭除,也能够令如来藏不再出生中阴身;或者在中阴身灭除以后,不再受生,而将中阴身与中阴阶段这个十八界法的灭除,只留下如来藏无形无色,离一切觉观,也没有思量,也不再出现于三界当中,永无一切三界行苦,而成就了中般涅 三摩地

2018-07-21

心中希望远离,但因缘所致,正巧遇上,让你引起心理上种种苦受;二者从理上说;众生不可爱的内六处,不可爱的眼、耳、鼻、舌、身、意根,这些不可爱的六根在一个身体中和合相聚为一体,便会使众生流转生死不得出离,成就怨憎会的痛苦,乃至有情生命对于身外六尘的触、觉受、了知、思量、贪爱,也是一样道理。著名歌手韦唯曾几何时成了幸福家庭的同义词,有如她的音乐一样被国内 三摩地

2018-07-21

若「行」支到这「名色」支之间,无有另外一支法,则业无有受持,便不能成就下一期的「名色」,以「行」支的业因,可以感生种子,由「识」予以持受,然后因为诸缘,可以成就未来当来的「名色」,所以此「识」能了诸后来缘,缘应此因而得现行,所以感果无有谬失,因如是,所以可以说,此了别因果,成就因果之识,无有迎善拒恶,以一切种皆予以收藏,如是应,如是镜子,善恶俱照, 三摩地

2018-07-21

简单来说,法执是指有情因所知障而没有实证唯识种智,无法现观蕴处界诸法皆自心藏识所生所显,便以为外法实有,或者认为实有外法能被觉知心意识、思量心末那识所触受,是名法执。人我执,即是事障,破一念无明即是破人我执。法我执,即是理障,破无始无明即是破法执。阿罗汉、辟支佛断尽我执,然不能破法执。菩萨于初地能断分别法执,于七地断我执,俱生法执要到佛地证得一切种 三摩地

2018-07-21

乃至有情对身外六尘的触、觉受、了知、思量、贪爱也是一样的道理,因为这外六尘的聚会和合,而使众生流转生死、不能断绝,所以外六处也是不可爱的;不可爱的外六处和合在一起而使人流转生死,不得出离,所以外六处的和合亦是怨憎会。而所谓怨憎会的苦,是说众生不可爱的六处怨憎会时,身体就会领受痛苦的觉受,接着心中也会领受痛苦的觉受,进而身体与心中都专注而全面性的感觉 三摩地

2018-07-21

二者知思量持。三者供养父母。四者知师恩。五者厌诸恶见。六者离一切相轻慢不调伏不善不净之物。七者不思欲乃至梦中亦不起想。八者敬重于戒。如是菩萨摩诃萨成就八相。非为新学。--------------------------------------------------------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一卷(节录)大唐于阗三藏实叉难陀奉制译尔时德藏菩萨。为欲利益诸众生故。复问普贤菩萨言。其有欲证此三昧者。修 admin

2018-07-20

无相忆佛和拜佛,深层次的目的是使意根恒审思量于无相之忆佛念佛之境界,从而降服意根的攀援性。意根也名现识,转识。从广义上说,意根只要是在遍计所执,都是掉举,(令如来藏)流注染污业种(有漏有为法),令众生沉沦生死为业。如果时时能无相忆佛拜佛,则是精进而不放逸,即是一份清净意根令清净之善业种子(无漏有为法)在如来藏心中流注,决定趋向上品往生乃至究竟成佛也 三摩地

2018-07-20

└──┘┌新死想┄┄正直仰卧,寒气彻骨┐│青瘀想┄┄三四日后,变作青紫│┌────┐┌─┐│脓血想┄┄青紫发溃,尽化脓血││吾身将来││九││绛汁想┄┄脓血消糜,流为绛汁││必定如是││想││骨臭想┄┄恶臭熏天,至亲掩鼻││及早觉悟││观││虫啖想┄┄千万蛆虫,恣意唼食││念佛求生│└─┘│筋缠想┄┄肉已销完,惟筋连骨│└────┘│白骨想┄┄筋复 三摩地

2018-07-20

要将秽土三千界,尽种西方九品莲;仔细思量无别术,只消一个念心坚。七重密覆真珠网,平铺码瑙阶;安养导师悲愿切,遥伸金臂接人来。寄语娑婆世上人,要寻归路莫因循;银山铁壁如挨透,千叶莲开别是春。长鲸一吸四溟干,自性弥陀眼界宽;眉里玉毫遮不得,珊瑚枝上月团团。六时叩问黄金父,赤子飘零几日归?话到轮回无尽处,相看不觉泪沾衣。朝参暮礼效精勤,金沼莲胎入梦频;粉 三摩地

2018-07-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