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五戒  成佛之道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二来、他们可不想修习三乘菩提深妙法道,他们需要既快速又简单的法可以即身成佛,而三乘菩提中连最粗浅的声闻菩提断我见,在经典中说都需要作勇猛的四加行,如此思惟观行精进不懈,然而藏传佛教的学人于过去生熏习的佛法正见很少,对于三乘菩提的义理难以接受,心中疑见不断,当然全都无力修习,更别说是实证了;即使当他们开始实修三乘菩提,不论是哪一乘,都必须断除我见,必 三摩地

2018-07-22

因此透过这些了解,以及不断地思惟观行,以及无相拜佛定力的增长,以及无相忆佛在二六时中的精进,这些都可以变成未来成就佛道的资粮,这些虽然行人一时之间无法俱足成就,但是如是精进,以及各个部分都有经过学习,或是说若干体认,这样会对于佛菩提道上的修学更有信心,更不会轻易地退转。其中由于如是的体认,所以对于自心如来藏的各个体性会发起体触,如同在开悟的时候,但 三摩地

2018-07-22

思惟观察。若人三种恶不善业。所谓杀生、偷盗、邪行乐行多作。彼决定受合大地狱。受苦恼处。1。在不应该行淫的情况下,因为自己的不正确观察,觉得这样也可以,而喜乐欲邪行众生何业。生初大量受苦恼处。彼见有人。不应行淫。不正观察。乐邪欲行。生彼大量受苦恼处地狱之中。受大苦恼。所谓炎热锋利铁矛。刺令穿彻。以彼铁矛。从下刺之。背上而出。又复刺之。腹上而出。又复刺 三摩地

2018-07-22

龙王!当知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常得亲近诸佛菩萨及余圣众。言善法者:谓人天身、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皆依此法以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善法,此法即是十善业道。」《十善业道经》是世尊藉着对龙王的开示,劝戒众生要行十善业道。一切众生想法不同,造业 三摩地

2018-07-22

思惟观察能令轻微。作是念言我业虽重不如善业。譬如[叠*毛]花虽复百斤终不能敌真金一两。如恒河中投一升盐水无醎味饮者不觉。如巨富者虽多负人千万宝物。无能系缚令其受苦。如大香象能坏铁锁自在而去。智慧之人亦复如是。常思惟言我善力多恶业羸弱。我能发露忏悔除罪恶业能修智慧。智慧力多无明力少。如是念已亲近善友修习正见。受持读诵书写解说十二部经。见有受持读诵书写解 三摩地

2018-07-22

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圆满。常得亲近诸佛菩萨及余圣众。言善法者。谓人天身。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皆依此法。以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善法。此法即是十善业道。何等为十。谓能永离杀生。偷盗。邪行。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瞋恚。邪见。龙王。若离杀生。即得成就十离恼法。何等为十。一于 三摩地

2018-07-22

龙王!当知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诸恶道苦,何等为一?谓于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是即能令诸恶永断,善法,常得亲近诸佛菩萨及余圣众。言善法者:谓人天身、声闻菩提、独觉菩提、无上菩提,皆依此法以为根本而得成就,故名善法,此法即是十善业道。」《十善业道经》是世尊藉着对龙王的开示,劝戒众生要行十善业道。一切众生想法不同,造业 三摩地

2018-07-22

可是再细分以后,你们有了解解脱果的分证时,你们这个果是相对于我来讲而叫做果,对你们自身来讲也只是了因;你们现在有这三个了因,接着去做更深入的思惟观行,把自己的十八界拿来现前观察及印证,观察印证完成之后,确认我见真的断除了,三缚结确实断除了,这就表示你这三个了因的果报完成了,所以你的了因就变成因,观行完成之后断我见、断三缚结而得初果,这就是果。这就是 三摩地

2018-07-22

由于想要取证解脱果,就必须假藉身口意来修习解脱知见与思惟观行;但是如果不肯舍弃一切,就不能证取解脱果,所以菩萨修到第七地时解脱果仍不;虽然已经在断阿罗汉所不能断的习气种子,但是,最后一分思惑仍然存在,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七地菩萨如果没有出家而舍弃一切,就无法具足解脱果。菩萨为了成就六度波罗蜜——特别是想要波罗蜜——所以他不能出家 三摩地

2018-07-22

思惟观察。若人三种恶不善业。所谓杀生、偷盗、邪行乐行多作。彼决定受合大地狱。受苦恼处。1。在不应该行淫的情况下,因为自己的不正确观察,觉得这样也可以,而喜乐欲邪行众生何业。生初大量受苦恼处。彼见有人。不应行淫。不正观察。乐邪欲行。生彼大量受苦恼处地狱之中。受大苦恼。所谓炎热锋利铁矛。刺令穿彻。以彼铁矛。从下刺之。背上而出。又复刺之。腹上而出。又复刺 三摩地

2018-07-22

此一阶段之权巧方便,目的在训练行者心地更细密、更分明;欲使行者能有分辨念头(话头)之能力外,将来参禅时亦能具有思惟观(注十二)之能力。行者于晚上拜佛时,仍然是摒除名号形像声音,而于每一拜时能清楚分别:此念是礼拜释迦世尊、此念是礼拜弥陀世尊、此念是礼拜观世音菩萨、此念是礼拜大势至菩萨。前念与后念之“念相”差别何在,均能清楚分明。初入此一阶段 三摩地

2018-07-22

接着,就一项一项的来提问,问说:五阴是如来耶?异五阴有如来耶?五阴中有如来耶?如来中有五阴耶?非五阴有如来耶?这就是在问焰摩迦比丘:五阴是如来的常住身吗?五阴与如来的常住身是和合在一起,五阴中有如来,如来中有五阴,二者无法分别吗?以及,离了五阴能找到如来的常住身吗?就是藉着提问,有次第地引导焰摩迦比丘一步一步去思惟观行。终于让焰摩迦比丘承认,自己所 三摩地

2018-07-21

心乐思惟观生死过,常修善法至心不废,具足正念,断诸放逸。省于言语亦损眠食,心净身净,不亲恶友不与恶交,不乐世事;知时知法,了知自身。观心数法:若有喜相、愁相、嗔相、软相、坚相,知已能除,犹如金师善知冷热,不令失所。乐甘露味,虽处世法身心不动,犹如须弥不为四风之所倾动。正念坚固,亦见知觉有为多过。若人乐修如是三昧,不休不息,当知是人能具足得:譬如钻火 三摩地

2018-07-21

思惟观察奢摩他毗婆舍那。是名无觉无观三昧。复次弥勒。初修行奢摩他毗婆舍那。是名有觉有观三昧。弥勒。若菩萨观一切法。是名无觉少观三昧。弥勒。若菩萨观无差别法三昧。是名无觉无观三昧。弥勒菩萨言。世尊。何者是奢摩他相。何者是取奢摩他相。何者是奢摩他舍相。佛言。弥勒。若菩萨掉动心疑心中。生惊畏心或欲远离。思惟诸法而不断绝。是名奢摩他相。弥勒。若菩萨心沉没沉 三摩地

2018-07-21

若如实知正思惟观。是诸烦恼不起违逆。我今应观令诸烦恼不染着。我若有烦恼不能染着。是名善哉。若使我等着烦恼染。云何能为众生说法解烦恼缚。是故我今应舍烦恼。应说正法解众生缚。若有烦恼令生死相续。与善根相应。如此烦恼我应摄受。为成熟众生成熟佛法。如是阿难。如来在因地中。依如实知依如量修。达如来界无染无著。能入生死轮转生死。非烦恼缚证大方便。住无住处寂静涅 三摩地

2018-07-21

八者思惟观察不净无我。是为成就八种功德。复有四事。何等为四。一者善能持法。二者常自欣庆善哉我今所作快乐大善。三者能自归依作是思惟我得善利。四者于如来常住决定无疑。日夜常念如来功德。以是因缘。现前得见常住法身现大神力。然后命终。迦叶。如是善男子善女人。随所住处城邑聚落。我为是等示现法身。而说是言。善男子善女人。如来常住。汝从今日。常应受持读诵此经为人 三摩地

2018-07-21

依五阴施设出来的各种名,与名所代表的真实义的法相是有所不同的,所以应该分开来观察确认;但是五阴的名与五阴的义之间,并非互不相干的二法,而是依于同一个法如来藏来说的,所以应该转入第二阶段再度加以思惟观察。由于确实明白名的全部内涵(确实明白名所指涉的真实义)以后,心得决定而不怀疑时,发起了下品的观察思惟智慧;这时观察五阴的名、义、自性、差别而全部不再认 三摩地

2018-07-21

复次,平实此世之悟,虽在坐中得入,然而仍非默照之法,仍是以话头禅之法而运用思惟观之方式得悟,绝非默照之法也!谨将自身之经验提供一切有心于禅悟之禅和参酌。------平实导师《钝鸟与灵龟》第九章 离念灵知之非(原标题:离念灵知之非) 三摩地

2018-07-21

」「多闻圣弟子于诸缘起,善思惟观察;所谓乐触缘生乐受,乐受觉时,如实知乐受觉;彼乐触灭,乐触因缘生受亦灭,止、清凉、息没。如乐受,苦触、喜触、忧触、舍触因缘生舍受;舍受觉时,如实知舍受觉,彼舍触灭;彼舍触因缘生舍受亦灭,止、清凉、息没。彼如是思惟:『此受,触生、触乐、触缚。彼彼触乐故,彼彼受乐;彼彼触乐灭,彼彼受乐亦灭,止、清凉、息没。』如是,多闻 三摩地

2018-07-21

那么,禅究竟应如何修行呢?简单讲,悟前参禅明心,主要包括两部分:1、前方便(闻法阅经建立知见;闻时记忆闻后思惟;培植福德广结善缘;受持佛戒,发菩提心;减除世间五欲之贪着;忏悔业障,深信因果;消除慢心;发大愿心);2、正修行(谨慎选择教禅的善知识;正修功夫——看话头、参话头、参公案思惟观之功夫;深解第一义经典;学习参究话头与公案的方法;学习禅 admin

2018-07-21

 «上一页   1   2   …  3   …   4   5   下一页»   共85条/5页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