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从跟随萧平实导师所教导的《无相念佛》修学念佛法门开始,到现在有十个年头了,这条学佛路上的酸甜苦辣,着实尝过了不少;但因为从没有舍弃跟随萧平实导师修学佛法,所以到现在可说是受益匪浅!除了自身获得利益以外,最主要的是,末学的家人同样也获得了很大的利益。在家庭利益中,最明显的一点是家庭和乐,生活安宁。周遭的朋友、邻居们,对末学父亲的评价是非常慈详,对孩子 admin

2020-02-21

当深信佛对于宇宙生命真相的宣示,才了知生命最后儿孙陪伴之乐远不及了脱生死之法乐,回忆青春之美远不如忆佛念佛,未来往生善趣来得好,我们以为的善终和真的善终原来是如此地相去甚远。从佛法里我知道,人死前最后的一念对于往生的去向非常重要。但我发现,我所活着的这个世界,似乎极少有人关心自己怎样很好地老去,很好地死去,甚至从来不信只要自己生前能够如法修行,未来 admin

2020-02-21

1、小愿:念佛人相信有诸佛净土,或极乐净土,发愿往生,愿我此身平安无灾无难,舍报之后往生极乐世界。或发愿往生其它诸佛之净土以享受各种快乐。这种为自己发的愿叫小愿。能不能去?可以去!只要条件能符合所发愿往生那个世界的佛的别愿就可以去。或有人不求生诸佛净土,但发愿修行佛法能离苦得乐(如离八苦或三苦)这也是为自己而发的,亦属小愿,称之为声闻行者。或愿我现 admin

2020-02-21

有学人问:如果在没有佛堂或是没有佛像的地方,诵经、持咒、念佛或是无相拜佛以后,回向给自己或自家眷属,这样是否如法呢?做完布施及放结缘书等事项后,是否也必须在佛堂或是佛像前回向才如法呢?其实回向不是一定要在佛前才能进行。譬如《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中说:【言普皆回向者,从初礼拜,乃至随顺;所有功德,皆悉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愿令众生常得安乐,无 admin

2020-02-21

或者发起了誓愿,希望能够成就无相念佛的功夫;或者誓愿希望能够往生净土;或者誓愿趣向正道、誓愿受持正戒、誓愿早证菩提、护持正法;或者誓愿成就佛道。这当中不管大愿、中愿、小愿,种种善净愿的发愿,功德是非常的殊胜。我们可以于发愿以后,虽然已经成就了发愿的最上供养功德,还可以在发愿后,再透过回向来增益发愿的功德。因此,回向的功德也可以结合发愿的功德,而成就 admin

2020-02-21

------《三乘菩提之念佛法门》<第07集三资粮之愿>正礼老师 admin

2020-02-21

凡事都有动机,如果没有动机,不可能产生力量;所以先由动机产生力量,有了力量才能修学念佛法门,才会全神投入。因此信、愿和行,如鼎三足,缺一不可。有信有愿有行,力量才会强。但有信有愿而没有行,或行不得力的话,信力也会衰弱,愿力也会跟著衰弱,三者互相影响。一般念佛人的信力和愿力比较微弱,就是功夫修行不得力。所以,愿意抱著试试看的心理去修的话也不错,因为姑 admin

2020-02-21

1、小愿:念佛人相信有诸佛净土,或极乐净土,发愿往生,愿我此身平安无灾无难,舍报之后往生极乐世界。或发愿往生其它诸佛之净土以享受各种快乐。这种为自己发的愿叫小愿。能不能去?可以去!只要条件能符合所发愿往生那个世界的佛的别愿就可以去。或有人不求生诸佛净土,但发愿修行佛法能离苦得乐(如离八苦或三苦)这也是为自己而发的,亦属小愿,称之为声闻行者。或愿我现 admin

2020-02-21

因为阿弥陀佛的愿力非常的广大,所以说我们在这个世间只要能够努力,愿意来相信、愿意来发愿、愿意来念佛,那一定可以往生,所以这个叫做小愿。另外一个是声闻人或者是缘觉人,他们只是想要解脱自己的生死,像这一种虽然在佛法中也是正确的,因为这也是解脱,可是这个愿太小了。因为当他入无余涅槃之后,他就再也不能利益众生了,这样的话在法界里面可以帮助众生的解脱圣者就越 admin

2020-02-21

但是定力只能伏惑、不能断惑,断惑得要依靠智慧上的修学,不过还是要配合定力来证果,所以学佛人要先于未到地定得自在,您只要把正觉的独门功夫----无相念佛、看话头学会了,便具备了动中未到地定的定力。另外有一个观念也很重要,就是要了解证果的本质是什么?事实上,证果不是得而是舍。譬如证初果,是因为舍掉我见、舍掉三缚结之后,施设一个名称叫作证初果;乃至舍掉对三界 admin

2020-02-21

如果一个菩萨真实断我见,那他要给自己创伤疗愈就很容易了!创伤疗愈的关键就是在断我见与断我执!我们是因为有这个我见、我执或我所执,才会有创伤!譬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这个创伤,就是因为担心我被伤害!那什么是断我见呢?这个平实导师的书上都说的很清楚!大意就是说确实观行五阴十八界是虚妄无常,因缘和合的,五阴十八界并不是真实的我!只是一个组合体!而我们的 admin

2020-02-21

这种清净澄寂而无所缘念的心,才真是念佛心,这是理一心的境界,是实相念佛的境界。(《无相念佛》,佛教正觉同修会,页46。)也就是在念法身佛。所以魔事的干扰,不是单指其他道的众生来干扰我们;主要是指自己的心去相应、去取相,只要有一念系缘于境,便与真如三昧不相应,皆属于魔事。因此马鸣菩萨说:如是知已,念彼一切皆唯是心;如是思惟,刹那即灭。(《大乘起信论》卷 admin

2020-02-21

可是无论是数息也好、念佛也好,大多是修了十几年,还是无法数到一心不乱、妄想不起;这是因为不了解佛法的正修行是要先见道,然后才是修道,这样才能真正地断除烦恼。如果只是不断地压伏烦恼,就像是石头压草一样,这样只能暂时伏住烦恼种,并没有转化清净,当遇到重大的境界时,烦恼终究还是会压抑不住而再度生起。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当中就特别强调:如凡夫人,前念不 admin

2020-02-21

】(《优婆塞戒经》卷6)换句话说,就是刚刚讲的,既然是菩萨戒心地为戒,在心地一个念头还没出来,还没在脑中形成相应于语言文字的口行,乃至说出来成为有身行、口行相应的这些其他众生看得到、听得到这口行的时候,我们就应要依于系心,系心于什么?正念!系心于四念处,乃至于系心于无相忆佛、念佛的清净念。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要在根尘触的当下,这样子的一个五根就外逸了 admin

2020-02-21

这个世界就叫娑婆世界,就是因为有菩萨安住于此处,所以我们应当作为众生的真正的楷模,让众生了解到说应当亲近于三宝,应当念佛、念法、念僧。所以菩萨不应该远离第一义谛法,遇到第一义谛的时候,不明白不了解,应当来想说:我应当再去找哪一位善友?哪一位善知识?他可以为我来开晓这个道理。而不应该是自己蒙着头,自己硬要思维,可是却没有办法了解;因为自己从来没有在第 admin

2020-02-21

真正的苦行是心不放逸,譬如说:您是在修念佛法门,那就得时时刻刻净念相继;如果您是在参禅,就得二六时中疑情不断;如果您是在打坐修定,也要很快就能够进入定中,获得禅定的证量,而不是空口说白话;如果您是专门在修利益众生的法门,那就得永远努力不懈地为众生做下去;如果您是以努力为众生说法为苦行,那就得不舍任何一个众生,永不疲累地为各种根器的众生宣说妙法;能够 admin

2020-02-21

接着,还有六法能够自利、利他,这六个法就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一般来说,佛子们对于应该要念佛、念法、念僧,心中都能信受不疑;但是对于为什么还要念施、念戒、念天,则是心中有疑无法信受。各位菩萨!我们既然是在修布施行,当然得要时时刻刻都想到布施,也应该随时随地布施:譬如心中生起了妄想,就应该把妄想给布施掉;心中生起了贪,就应该把贪给布 admin

2020-02-21

譬如在《大方等大集经》〈菩萨念佛三昧分〉卷8中的开示:云何惭愧?所谓常愧于他,亦惭自身,住于一切不善法中故常惭愧。住惭愧已,远离一切无惭无愧。除灭不善,思惟善事,荷负重担,体性清净,终无毁犯,他不能谤。因此,对于自己的不如法行为,心怀惭愧心,乃至菩萨都要以上位菩萨为学习目标,常怀惭愧虚心学习。这样对于自己的戒行,乃至种种修学的成就,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admin

2020-02-21

法光明者:谓如有一随其所受、所思、所触,观察诸法;或复修习随念佛等。依身光明者:谓诸有情自然身光。当知初明,治三种暗:一者夜暗,二者云暗,三者障暗,谓窟宅等。法明能治三种黑暗:由不如实知诸法故,于去来今多生疑惑;于佛法等亦复如是,此中无明及疑俱名黑暗;又证观察,能治惛沉睡眠黑暗,以能显了诸法性故。以上这一段文章中,圣弥勒菩萨说:能滋养增长昏沉、睡眠 admin

2020-02-21

(《佛说阿弥陀经》)另外,像《楞严经》中,大势至菩萨向世尊禀白: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5)这都是净土行人极 admin

2020-02-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