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楞严经》卷五)此念佛圆通章不长,但自前至后皆用忆念,而不说执持名号。凡修此念佛三昧者,都应以想念之念来念佛,而不是口念。忆念之过程,譬如儿子远至他乡谋生,妈妈想念儿子,刚开始时,儿子的音容笑貌时常会出现在母亲心中,等想念久了,儿 三摩地

2018-07-20

《菩萨优婆塞戒经》<息恶品第十六>善生言:世尊!菩萨已受优婆塞戒,若有内外诸恶不净因缘,云何得离?善男子!菩萨若有内外诸恶不净因缘,是人应当修念佛心。若有至心修念佛者,是人则得离内外恶不净因缘,增长悲慧。世尊!当云何修?善男子!当观如来有七胜事:一者身胜,二者如法住胜,三者智胜,四者具足胜,五者行处胜,六者不可思议胜,七者解脱胜。云何身胜?如来身为三 三摩地

2018-07-20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所以无相念佛的功德乃是可以如经上所说的「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所以祈愿各位修此法门者,能够如实亲证体会此一行门的殊胜功德,再施设各种的方便接引有缘佛弟子。否定无相念佛,其实是在否定〈 三摩地

2018-07-20

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一》<第126集息恶法则(一)修念佛心增长悲慧>何正珍老师(原标题:修定时五种止息恶念的方法) 三摩地

2018-07-20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楞严经》卷五)此念佛圆通章不长,但自前至后皆用忆念,而不说执持名号。凡修此念佛三昧者,都应以想念之念来念佛,而不是口念。忆念之过程,譬如儿子远至他乡谋生,妈妈想念儿子,刚开始时,儿子的音容笑貌时常会出现在母亲心中,等想念久了,儿 三摩地

2018-07-20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入三摩地,斯为第一。’意思是,大势至菩萨说:……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这一段不断地使用忆字,并举相忆之情形来 三摩地

2018-07-20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原标题:净土五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三摩地

2018-07-20

尝闻此方念佛,净土华鲜;念佛心弛,净土华萎。彼佛广开方便,胡不移此华荣悴于此人之前乎?假令处世,则开目闭目,与莲相参。期尽,则乘此华轮,弹指生彼。有何不可?而不然者,岂权巧之所不及耶?答:干名图利,乃现世之功能,人斯共见。念佛往生,实隔世之因果,人所难知。虽然,莲华实荣悴于目前,而迷者不觉耳。净心为善,则神清气爽,而内志开舒。秽心为恶,则气暴神粗, 三摩地

2018-07-20

一串数珠随手弄,唯闻念佛心欢勇。览遍与律仪,频频唯劝念阿弥。一声消尽千生业,何况唠唠久诵持。纷纷世态尽空华,讲外无余挂齿牙。一串数珠新换线,阿弥陀佛做怨家。菊脑姜芽一饭余,其他安敢费工夫。从今十指无闲暇,且尽平生弄数珠。唯将焚诵足平生,夜夜唠唠一二更。只影自怜尘世外,风前月下恣经行。善导可嗟今已往,化来老少皆归向。佛念一声分一镪,一声一佛虚空上。净 三摩地

2018-07-20

念佛心要颂(宋)草庵释迦如来说,阿弥陀佛是法界身。天台智者又言,实相为体。凭兹二说以为心要,则十万亿刹,若临明镜矣。无边刹海海涵空,海空全是莲华宫。莲宫周遍遍空海,空海独露弥陀容。阿弥陀佛不生灭,难觅难拈水中月。绝非离句如是身,如是感通如是说。我与弥陀本不异,背觉潜生忽成异。从今扫尽空有尘,父子天然两相值。誓修三福勤六念,身口意业无瑕玷。我今以此念 三摩地

2018-07-20

又有疑十方世界人念佛,临终之际,佛与菩萨乌能知而来迎?答云:天上一日,普照天下,况佛威神乎!《华严经》云,若能念佛心不动,则常睹见无量佛;若常睹见无量佛,则见如来体常住。夫众生念佛,能见如来,岂有如来不能见众生乎?众生恶业,能见地狱,岂有净念不见如来乎?临终生净土诗(宋)仙潭本自无家可得归,云边有路许谁知。溪光遥落西山月,正是仙潭梦断时。临终半月前 三摩地

2018-07-20

何等为四?一者长时修,自一发念佛心以来,直至得生净土成佛,终不退转;二者敬处修,正向西方,专想不移;三者无间修,唯专念佛,无别杂善而来间隔,亦无贪瞋烦恼杂恶来间;四者无余修,无余杂善而来间。何以故?杂善修道,多劫乃成,由自力故。唯专念佛,一日、七日,即生净土,位居不退,速成无上菩提。乘阿弥陀佛本愿力故,速得成就,故名无余修。又准《观经》中勤念佛人: 三摩地

2018-07-20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大方等集贤护经贤护,彼善男子、善女人,端坐系念,专心想彼阿弥陀如来、应供、等正觉,如是相好,如是威仪,如是大众,如是说法。一心相续,次第不乱。或经一日,或复一夜,如是或至七日七夜,是人必睹阿弥陀如来、应供、等正觉也。若于昼时不能见 三摩地

2018-07-20

念佛心真不真,勘验关头,直在欢喜、烦恼两处取证,其真假之心,历然可辨。大抵真心念佛人,于欢喜、烦恼中,必然念念不间断。是以烦恼也动他不得,欢喜也动他不得。烦恼、欢喜既不能动,死生境上自然不惊怖。今人念佛,些小喜怒到前,阿弥陀佛便撇在脑后,如何能得念佛灵验?若依我念佛,果能于爱憎关头不昧此句阿弥陀佛,而现在不得受用、临终不得往生,我舌根必然破烂。你 三摩地

2018-07-20

”又云:“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满菩提愿《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云:“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一切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彼佛众会咸清净,我时于胜莲华生。亲睹如 三摩地

2018-07-20

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提。斯为第一。夫大势至菩萨。以念佛入道。乃至修菩萨行。化度众生。皆不离此法门。修净土者。当知效法焉。普贤。梵语邲输䟦陀。悲华经。阿弥陀佛为转轮王时。第八王子泯图。于宝藏佛前。愿于是不净世界。修菩萨行。复当修治庄严十千不净世界。令其严净。如青香光明无垢世界。 三摩地

2018-07-20

不知念佛心。能灭贪嗔痴。能为大医王。能为大宝藏。利济一切人。能为王。覆护一切众。将谓是凡夫。不得生净土。且自持斋戒。后世愿为人。辗转更修行。方可生彼国。多见修行人。常作如是说。不称弥陀愿。不合净土经。邪见障覆心。毕竟难出离。非是他人障。皆是自障心。今世不得生。一蹉是百蹉。劝汝修行人。信我如来说。佛无不实语。岂是虚诳言。但当自精勤。一心求净土。因风吹 三摩地

2018-07-20

许果妙-----念佛心得报告“我一见你就笑,你那翩翩风采大美妙,和你在一起,我永远没烦恼。”末学自七十一年十二月廿日--儿子的生日,决心开始学佛;原因是感于平素造业大多,宜多修行,以作为儿子之表率。此后,参加寺院及共修会之念佛共修,每周三、四次。平常亦尽量利用空档念佛,如骑车、走路、搭车或上班之空闲,或出声念或默念,另听闻净土五经有关之录音带及 三摩地

2018-07-20

释宽道-----念佛心得报告受业释宽道88.10.25一心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世尊一心顶礼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一心顶礼韦陀菩萨一心顶礼恩师平实、亲教师罗玫玲菩萨回忆自己学佛以来,由于不知亲近善知识,只依经典书籍,私心揣测、暗中摸索、一知半解、囫囵吞枣,因此修行时进时退,改易法门,备尝酸辛苦辣………最初在某杂志看到地藏经赠阅,因索取 三摩地

2018-07-20

李素贞-------念佛心得报告以感恩的心向大善知识萧导师及教导我的亲教师顶礼三叩拜。亦以见道所有之功德回向给诸位老师:愿诸老师法身慧命常自在,能带领更多众生开佛知见,宏扬无相念佛,藉以明心见性,得以解脱。南无阿弥陀佛末学十五岁时,经同事接引入一贯道拜佛,熏习仙佛圣讯及因果循报。二十一岁不顾母亲顾虑反对,由少食肉改为全不食众生肉。(现在母亲已经八十岁了, 三摩地

2018-07-20

 «上一页   1   2   …  3   4   下一页»   共63条/4页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