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因此,如果能常常思惟、观察因果道理,包括建立分辨善恶业的知见,以及知道善恶业所引生的果报,那就会在心里面时常生起作意:要依据戒法去恶修善;同时常常在佛菩萨前面忏悔、祈求、发愿、回向等,提醒自己要精进,往自己设定的目标前进。由于这些因缘,就会在受戒之后不去毁犯戒法,而以至诚心来受持戒法,这个就是为自己而作的观察,也就是自为。------《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 | admin 2020-02-21 |
|
不过也不要那么难过,因为我们只要能够力求忏悔,就能将过去生的业力、种种浮现起来的业力,予以消减。如果只是还是怨天尤人,不在真正的烦恼上的本因来着眼,而却想说:为什么我辛辛苦苦扶养我的儿子,他却结婚完以后,遇到媳妇就变了?在埋怨东埋怨西,这样反而就延宕了这应当来忏悔的时机了。所谓的忏悔,就是对于过去有如是因,想要表达自己的惭愧之心、想要表达自己的悔悟 | admin 2020-02-21 |
|
这只牛流泪了,自己忏悔谴责自己过去世没有好好地修行、没有布施、没有持戒,还是继续的【悭贪嫉妒,不信佛法,轻慢圣众,快心恣意,不信兄语。】对于三宝,对于能够解脱轮回的法不产生信心,也不愿意布施,不愿意救济贫困,所以这一世才会堕落到这一个牛中。所谓的【违戾圣教,抵突自用,故堕牛中,疲顿困劣,悔当何逮!】后悔都来不及了。【兄知心念,怆然哀伤,即为牛主说其 | admin 2020-02-21 |
|
所谓的哑羊僧,是指不知所犯的罪轻重、大小,不知道要发露忏悔,也不依止、亲近及供养真善知识的出家人。所谓的无惭愧僧,乃是毁犯一切禁戒,无有惭愧,不见、不畏因果恐怖,贪著名闻利养、喜好男女的淫乐以及毁谤正法的出家人。像这样的出家人,在佛门不是没有,譬如有人主张:“离念灵知的意识心是常住法,也就是要保持一念不生的状态,能够这样就是明心见性了。” | admin 2020-02-21 |
|
三是每天在佛前忏悔一切的不如法,消除恶业。四是有疑问时多看书。五是每天把功德福德回向自己的老板,同事,下属,客户,因为他们都是和我们缘分很深的众生(很多同事和我们相处的时间,甚至超过家人呢)。他们可以障碍我们的道业,也可以帮助我们。所以,一定要记得结善缘,多回向。末学就是这样,在佛菩萨加持下,善知识开示下,在职场工作多年,从来没因为业务而吃肉,喝酒 | admin 2020-02-21 |
|
今天要跟大家介绍的是《贤愚经》卷13中所记载的,有关于恶口得到的果报,以及因为忏悔而得到解脱这样的故事。经中的故事说:舍利弗尊者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的时候,他常常用天眼通观看这世间,有谁得度的因缘已经成熟了,他就会前往度化。有一天,他看到一群商人带了一条狗,而这条狗趁着商人们在休息时,偷吃了商人们所带的肉食,于是它便被商人们打断了狗腿,并弃置在旷野之 | admin 2020-02-21 |
|
普贤菩萨一共有十个大愿,号称普贤十大愿王,除了普皆回向之外,另外还有九个愿,包括了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每一个愿都是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因此,如果我们还在意回向的场所是否清净、是否有佛像等等,就没有办法做到念念相续、无有间断的回向了。所以,没有必要的分别应该尽量放舍;见 | admin 2020-02-21 |
|
《佛说法集名数经》中开示了七种最上供养的圣教,经典中说:云何七种最上供养?所谓礼拜、供养、忏悔、随喜、劝请、发愿、回向。(《佛说法集名数经》)从这一段圣教的开示可以显示出来,菩萨道的行者,在他广行一切善根之后,必须要回向发愿,从而得以使自己早日成就佛道。因为,如果能够早日成就佛道的话,就能够更有智慧、更有福德、广泛地利益一切的有情、一切的众生。因为 | admin 2020-02-21 |
|
这样诽谤阿罗汉的恶业,即使她这一世忏悔了,后世一定还有非常难以忍受的地狱果报需要去偿还。这个道理,我们可以依于《优婆塞戒经》卷5有提到的,来作一个反向的一个思考:如果我们是布施,布施是善事;我们如果以畜生为福田,以破戒者、以持戒者为福田,乃至以阿罗汉、以佛为福田,同样一个布施,因为心胜、田胜、财物胜,因为根本、方便、成已有不同的果报差别。所以《优婆 | admin 2020-02-21 |
|
一个人如果犯了重戒的后果是什么?就是说,他具足了根本、方便、成已,把对方给杀了,那杀了以后,你受戒以后,这个是不通忏悔的。不通忏悔就是说,你的戒体就永远不再恢复了,当你失去了以后,你忏悔戒体仍然不在;也就是说,犯了重戒它是不可悔的,没办法经由忏悔来恢复你的戒体,那你死后就会下地狱。但是戒罪是可以免的。但是如何去免除下地狱的这样的戒罪呢?佛经里面就这 | admin 2020-02-21 |
|
也把具体的因缘告诉他,他听了以后极力忏悔,于是离开地狱,一一经历过饿鬼道、畜生道以后终于回到人间,重新获得人类的格;然后他广行善事,那他这时不但跟地狱道的意识心相不同,甚至又跟人类的意识心相不一样了,因为他持五戒、行十善,具有欲界天人的格了,于是死后就往生欲界天当天人或天神去了,那他就有天格、神格了。有时候可以看到神龛上面写了四个字神之格思… | admin 2020-02-21 |
|
对首忏:是面对一位已受菩萨戒的人作证,于佛前忏悔及永不复作。对众忏:是面对四位,已受菩萨戒的人,于佛前忏悔及永不复作。二者:虽然佛已经告诫,没有不犯戒的菩萨,可是菩萨不可以轻易或者故意去犯戒,那是不对的;明知故犯所犯的罪,比不是明知故犯来得严重。世间的法律尚且对故意犯罪的人加重刑责处罚,更何况是违犯世出世间的戒律,当然比世间的法律来得严重很多,所以 | admin 2020-02-21 |
|
譬如以前的现代禅的李元松老师,在他舍寿之前,他就有这样的勇气,他承认自己是有慢的,所以他在舍寿之前公开的忏悔。这是我们所赞扬的,表示他是不着于弟子的,所以他最后能够归命于正确的法理,来承认自己说他的所证是不真实的。如果佛教的这些佛弟子们都能够有现代禅李元松老师的这个勇气,那就一定可以脱离魔的境界,一定可以把自己身中的魔的属性减少大半;那这样子能够归 | admin 2020-02-21 |
|
有这样正知见建立,有在如实地修学无相念佛,有在如实地礼拜、供养、忏悔、随喜、劝请、发愿、回向,日日如是,从比较放逸到慢慢的小放逸,到慢慢的能够日日的礼佛、供佛、忏悔、回向、随喜、赞叹;这一些都会让我们的心越来越能够远离五尘的贪爱攀缘,远离五尘的贪爱攀缘,色受想行识的这一些干扰少了,未到地定慢慢生起;有未到地定生起,你的忆佛念绝对是很坚固的,一定是有 | admin 2020-02-20 |
|
譬如有人登广告,坚持说意识是真实心,又骂导师是人妖、是骗子,这都是五无间的罪业,根本是在破坏正法;有人这么作时,我们应该要起悲心去救他们,所以同修会才印行了《菩萨正道》出来辨正;目的就是为了想要救他们,教导他们正确的法义道理,让他们舍寿以前懂得忏悔与改正,这就是悲忍。不要以为菩萨都是慈眉善目的样子,譬如观世音菩萨最慈悲了,但是十一面观音,你走到祂的 | admin 2020-02-20 |
|
但是破“羯磨僧”这三个字还有其他意涵,像陈义孝编撰的《佛学常见辞汇》一书中,就解释羯磨僧为办理授戒忏悔等事的师父,这就包括了三种情形:第一种是在受戒之前,要先由和尚或阿阇黎行羯磨法,询问求受戒者之前是否曾经违犯了戒经中所列重戒或轻戒的罪,乃至有无违犯逆罪。如果所犯是七逆罪,当然就遮止不许他受戒;如果仅是犯戒罪,则叫他如法忏摩,以发起感戒之 | admin 2020-02-20 |
|
”像这样状况下,如果又没有搭配适当的忏悔的话,我们说这样子的状况,就是叫作心放舍。因为戒这个事情的持守,对于您的心来讲,根本就没有把它当一回事,这样子的结果,当然它的熏习是不成就的,所以您的无作戒当然也就不成就。 第三个是作不坚,作不坚意思就是说:您在持戒的时候,在每一个戒条的持守上面没有它的坚固性,乃至于说您在作许多的善业的时候,比方说 | admin 2020-02-20 |
|
第二种人是毁戒者,他小戒不断地犯,甚至重戒也会犯,总是忏悔了又犯,这叫作毁戒者。但是,除非他的毁戒是破坏正法、毁谤贤圣,不然我们应该还是要布施给他。第三种,若是自己的怨家,想到就很气了,更没有人想要愿意布施给他了。另外第四种,不知恩义的人,你布施给他,他不但不感谢,还常常觉得是理所当然,姿态很高。第五种是不信因果的人,他当然总是不分善恶业随意地造作 | admin 2020-02-20 |
|
第二种人是毁戒者,他小戒不断地犯,甚至重戒也会犯,总是忏悔了又犯,这叫作毁戒者。但是,除非他的毁戒是破坏正法、毁谤贤圣,不然我们应该还是要布施给他。若是自己的怨家,想到就很气了,更没有人想要愿意布施给他了。另外,不知恩义的人,你布施给他,他不但不感谢,还常常觉得是理所当然,姿态很高。第五种是不信因果的人,他当然总是不分善恶业随意地造作,一般的学佛人 | admin 2020-02-20 |
|
那菩萨不一样!而菩萨性的建立,必须在优婆塞刚开始的时候,这种心性就必须先确立下来,所以菩萨戒我们要求的不是像声闻戒要取相戒,您身犯了、口犯了才叫作犯戒;菩萨戒不是,菩萨戒不是身、口犯了才叫犯戒,菩萨戒起心犯了一个恶念,就已经是要自我忏悔,佛前自责其心了。菩萨戒除了要消极防恶之外,更重要的还要积极造善,就是因为要积极造善,不是因为造恶了才叫犯戒,是您 | admin 2020-0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