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菩萨若自杀,则是违犯戒律的,因为菩萨没有自杀的权利,必须难行能行、难,宁可为众生辛苦受苦而死,也不愿为逃避痛苦而死。即使是故入难处,都是犯菩萨戒的,何况是自杀而死?所以菩萨不许自杀,必须善护身命,用自己身命来为众生作事,来为佛教正法久远流传的大业、教导众生亲证菩提的大业而作事,所以菩萨没有自杀的权力,连「故意进入危险境界而让人杀害自己,藉以免 三摩地

2018-07-22

舍离了这个肉身以后,还要下堕地狱去接受应该获得的恶劣地狱身,那个地狱身很没力气,又是恶名声而叫作地狱人;时时刻刻受饥渴与苦恼,却又死不掉而寿命长远,不断的受苦,这就是乐偷者后世恶业之果。如果转入饿鬼道受苦完了,畜生道也受苦完了,当他初回人间的五百世中,一直都会是贫穷的;即使有人送给他财物,不必多久就会失掉财物,老人家常常说:命中有的逃不掉,命中没 三摩地

2018-07-22

也就是说众生的这个众生肉,如果我们见有人在杀这个众生,结果拿那个肉要给我们吃,我们吃不下去,为什么?不见它那么痛苦。所以看见有人杀害众生,拿那个肉给我们,或是去买这个鸡鸭,我们不买这一种,不见杀。第二个不闻杀:那听到它的哀号声我们不食其肉,就跟不见是一样道理的。再来是不为杀:譬如说有人(特别是亲戚朋友),看到我们来:哎呀,热烈欢迎!我今天杀只鸡 三摩地

2018-07-22

这是一种残的罪恶行动。佛法以慈悲为根本,杀害有情的生命,是违反佛法僧的慈悲本怀的,所以应当戒杀。这杀罪在受持五戒的人犯了的时候,有可以忏悔和不可以忏悔的差别,假若杀的是一个人,或人胎,而自己的精神又是清醒地知道自己所要杀的地实有的人;由于烦恼相应,内心里发起了断绝他生命的杀念,无论是自己杀,或教人杀;在方法上,用刀用枪,用毒药,势力逼迫等;只要自 三摩地

2018-07-22

舍离了这个肉身以后,还要下堕地狱去接受应该获得的恶劣地狱身,那个地狱身很没力气,又是恶名声而叫作地狱人;时时刻刻受饥渴与苦恼,却又死不掉而寿命长远,不断的受苦,这就是乐偷者后世恶业之果。如果转入饿鬼道受苦完了,畜生道也受苦完了,当他初回人间的五百世中,一直都会是贫穷的;即使有人送给他财物,不必多久就会失掉财物,老人家常常说:命中有的逃不掉,命中没 三摩地

2018-07-22

又每见佛门中人,遇有劝以持斋者,即谓自身色力孱弱,既恐饮食减少,营养不足;又恐夜间饥饿,受难堪,种种妄度,自为障道之缘。殊不知晚食乃一种习惯,时至思食,非真饿也。若真饿者,则夜半之饿,当甚于晚餐之时,至翌晨,应更不支矣。而事实决不如是!初习持午者,其思食每在平素晚餐之时,过此以后,直至翌晨,反不觉饿。可见前夕之饿,全为自己心理作用。请试习一二日, 三摩地

2018-07-22

其苦难。即时以偈。问夜叉言。此城周匝四门所常有光焰恐怖人我今已被如此缚犹如诸鹿入深槛善哉乞问夜叉王是轮何故与我着炽然猛焰如火聚今将令我身命断我先经于喜乐殿复入金城常醉宫又经颇梨意乐处最后所过名梵德先入银城有四女后至金郭复遇八颇梨城女有十六又至琉璃三十二如是值彼复值此次第值已转更胜既得值遇如是者云何今值恐怖轮由我贪欲不知足今逢如此苦厄难我昔为更作何 三摩地

2018-07-22

“比丘当知:或有是时,八日斋日,四天王遣诸辅臣,观察世间,谁有作善恶者?何等众生有慈孝父母、沙门、婆罗门及尊长者?颇有众生好喜布施、修戒、辱、精进、三昧、演散经义、持八关斋者?具分别之。设无众生孝顺父母、沙门、婆罗门及尊长者,是时辅臣白四天王:‘今此世间无有众生孝顺父母、沙门、道士,行四等心,慈愍众生。’时,四天王闻已,便怀愁忧, 三摩地

2018-07-22

七万菩萨得无所从生法。佛说如是。贤者阿难及一切众会诸天龙鬼神世间人皆欢喜。前为佛作礼而去。前世三转经(原标题:《前世三转经》)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即使在表相上已经受了三归依,但其实这并不能算是具有清净信的佛弟子;那么他们也就一定没有办法安在佛菩提道上来修学。基本上,这样的人并不能够称作是佛弟子,当然也就更称不上是一位菩萨了。另外,我们在第五集当中有说明了,无论是佛宝、法宝还是僧宝的根本,所指的就是一切众生都有的自心如来藏;所以,除了归依佛法僧三宝之外,我们还应该要了解所谓的三自归,其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即使在表相上已经受了三归依,但其实这并不能算是具有清净信的佛弟子;那么他们也就一定没有办法安在佛菩提道上来修学。基本上,这样的人并不能够称作是佛弟子,当然也就更称不上是一位菩萨了。另外,无论是佛宝、法宝还是僧宝的根本,所指的就是一切众生都有的自心如来藏;所以,除了归依佛法僧三宝之外,我们还应该要了解所谓的三自归,其实还要归依于自身的如来藏。 三摩地

2018-07-22

佛地的报身,则是为了成熟地上菩萨而出现的他受用身,报身常住不变,诸根相好,智慧光明,周遍法界,经常在色究竟天为诸地菩萨说无生法甚深之法,这是诸如来在三大无量数劫当中修集的无量无边的真实功德所成就的。而佛的应化身,则是随顺众生得度的因缘,在一切世界六道中,化现无量无边的诸化佛身,在没有佛法的地方来建立,让有情众生能够归依佛法僧,而且受持清净的禁戒; 三摩地

2018-07-22

六度指的就是“布施”、“持戒”、“辱”、“精进”、“禅定”跟“智慧”。那什么是“布施”呢?布施所要指向的道理是什么?--“六度诠旨”的意思就是说,菩萨在修这个六度,祂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事实上它有两个面向(简单来说两个):第一个,这个六度可以让我们众生因为修学六 三摩地

2018-07-22

如于少时分,普于一切有情,修慈悲喜捨四无量心;于一切诸行修无常苦空无我想;于涅槃修胜利想;于佛法僧修随念想;于一切法发生智信解;于离言法性的真如生起无分别无相心住;于所受尸罗守护无犯;于着摩他毗钵捨那精进修学;于一切波罗蜜多及诸摄事精进修学;如是等行,虽以少少时分修习,其功德亦最胜最妙,最为无上,长时修习,则功德不可思议,能迅速园证无上菩提。上来 三摩地

2018-07-22

何等为八?谓有一安住禁戒;具足多闻;能有所证;性多哀愍;心无厌倦;善能堪;无有怖畏;语具圆满”。1、安住禁戒,即安住具戒,善能守护别解脱律仪。于所受学的所有学处,不亏身业,不亏语业,无缺无穿,是名安住禁戒。2、具足多闻,即于如来教法,多所听闻通达,于诸求法者,有多法宣说开示,并且讲说时,于文义善巧,于众多妙法,能善受持,言善能利,意善寻思,见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有时众生都是菩萨根性,就让他们从明心见性修般若别相,再修一切种智,一步一步进修无生法,但解脱果是特地留到七地满心时才完成的。虽然在初地满心时已可完成解脱果,却不教他断尽思惑,不要他取证慧解脱果;三地满心时可以证灭尽定,却不教他取证,不让他成为三明六通的俱解脱者;乃至六地满心不得不证灭尽定,还要教他故意保留一分思惑不断,留惑润生而入七地初心 三摩地

2018-07-22

那菩萨也修四圣谛、也修十二缘起观,那更重要的是修六度诠旨:也就是修布施、持戒、辱、精进、禅定、般若等六度万行。因为修四谛缘生还有六度诠旨(菩萨六度万行的这个法)所以能够证悟了如来藏,也能够逐渐的解脱烦恼,所以就成为大乘的菩萨僧,这个就是出世的僧宝。出世的僧宝有四向五果,也有菩萨十地。菩萨相同的也修解脱法,解脱法是在修大乘法的过程里面,其实是附带的 三摩地

2018-07-22

吾人在此五浊堪世界,虽无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但因能依念佛圆通法门善巧修持,到此地步时,闻一切喧嚣之音声,自然起念佛之心,心中无非忆佛之念。行者修行至此地步,法喜之觉受达于顶点。若极精进之人,于六周内修习到此地步,则法喜极强烈,乃至踊跃不已。逢人普劝修习此一法门:慈悲心起,普愿人人皆能由此法门得入唯心净土或往生诸佛净土。自知必能于临命终时往 三摩地

2018-07-22

于大乘法中出家之人,爱声闻戒而不曾爱菩萨戒,总以声闻戒为自高之根本,歧视在家菩萨;如是诸人,不速求大乘见道,而汲汲于抵制大乘见道之居士,终将难免使得大乘佛教渐渐推向在家佛教之路;佛教若真步向此途,则必咎在出家法师,以大乘法师无智自证、兼亦不乐证得大乘第一义谛故;一切佛子若有欲求大乘第一义谛者,必须向居士礼求,则大乘佛教最后将无出家法师住持宗门正法,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有时众生都是菩萨根性,就让他们从明心见性修般若别相,再修一切种智,一步一步进修无生法,但解脱果是特地留到七地满心时才完成的。虽然在初地满心时已可完成解脱果,却不教他断尽思惑,不要他取证慧解脱果;三地满心时可以证灭尽定,却不教他取证,不让他成为三明六通的俱解脱者;乃至六地满心不得不证灭尽定,还要教他故意保留一分思惑不断,留惑润生而入七地初心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