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所以那些的、朝山、劝募,还有联谊等等这些活动,其实它的目的是什么?它的目的是要去除我们的贪心、瞋心,培养我们慈悲忍辱心,目的是在调伏我们的心性。心性调伏之后,我们的福德也有了,我们就能够值遇到真善知识,因此能够建立参禅的功夫和知见;这时候我们修慧的条件具足了,就应该要把过去修福德回向明心见性,把那些福德作为我们进入大道的助缘。既然我们找到了真正能够 | 三摩地 2018-07-22 |
|
愿我依佛微妙慧,善修菩萨十度行,无生法忍增上修,地地转进无障碍;乃至究竟菩提果,不舍众生永无尽,愿我世尊恒慈愍,冥佑弟子成大愿。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十方一切佛,南无大乘胜义僧,南无究竟第一义。(每遍就地一拜,三遍圆满) 六、忏悔文弟子OOO今于佛菩萨前至诚忏悔无始劫以来身口意三业所造作之一切五逆十恶、诽谤、轻毁三宝,不孝、不敬父母师长,毁犯净戒等 | 三摩地 2018-07-22 |
|
但是,当这位比丘出来的时候,波斯匿王简直没有办法忍受再多看他一眼,想说:「天啊!天下竟有这样丑陋的人啊!」心中很后悔刚刚要作供养的承诺。「奇怪!到底是什么样的果报,会让这位比丘有这么样圣洁的音声?但是,又是造作什么恶业,导致如此丑陋的容颜呢?」波斯匿王很疑惑,长跪合掌请求佛陀来解答他的疑问。于是,佛陀为他说起了这位比丘往世的因缘所在。佛说:在久远劫 | 三摩地 2018-07-22 |
|
(3遍)☞正觉发愿文(3遍)愿我修学大乘理不遇声闻缘觉师愿我得遇菩萨僧受学大乘第一义不久见道证真如随度重关见佛性随我导师入宗门亲证三乘人无我愿具妙慧勇摧邪救护佛子向正道普入大乘第一义受学究竟微妙理愿随导师学种智通达初地法无我修除性障起圣性发十无尽大愿王愿我依佛微妙慧善修菩萨十度行无生法忍增上修地地转进无障碍乃至究竟菩提果不舍众生永无尽愿我世尊恒慈愍冥佑 | 三摩地 2018-07-22 |
|
水代表佈施,涂香代表持戒,花表忍辱,烧香代表精进,饮食代表清净,灯表般若波罗蜜。”由此可知,坦特罗佛教对于释迦世尊所说的真实义理毫无所知,竟然会用六种物品来代表菩萨的六度万行,若不是对佛法无知,那就是别有用心了。所以说,坦特罗佛教所说的佛法名相,虽然与传统佛教相同,可是他们所说的实质内涵,却与传统佛教所说的完全不一样,乃是印度性力派不净外道法 | 三摩地 2018-07-22 |
|
以五戒而言,一位修养者,(一)自然不杀生煮食,活生生将动物杀死烹煮,就象有人一生中连一只小鱼都不曾杀之,这是仁慈心之自然发露,故君子远庖厨,闻其声,见其杀,不忍食其肉,当不会杀生;(二)自然不会偷盗他人物,占为己有;(三)自不会邪淫,奸污贞妇良女,破人名节;(四)自然不会妄语欺诈他人;(五)自然不会喝酒或酗酒乱性昏智,作后悔不堪之事。如此一切皆合乎 | 三摩地 2018-07-22 |
|
无生法忍增上修地地转进无障碍.乃至究竟菩提果不舍众生永无尽.愿我世尊恒慈愍冥佑弟子成大愿.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十方一切佛.南无大乘胜义僧南无究竟第一义.就地一拜,起立,问讯。七、回向:众等上来所作安座供养佛事,难免礼仪疏漏,然等恳切祈愿世尊(或其他佛、菩萨)慈悲加持,于百千劫护佑等人及子孙眷属、一切三宝及此道场菩萨、有缘众生,普获吉祥,修道顺利,究竟解脱 | 三摩地 2018-07-22 |
|
愿我依佛微妙慧,善修菩萨十度行,无生法忍增上修,地地转进无障碍;乃至究竟菩提果,不捨众生永无尽,愿我世尊恒慈愍,冥佑弟子成大愿。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十方一切佛,南无大乘胜义僧,南无究竟第一义(每遍就地一拜,三遍圆满)”六、忏悔长跪合掌,以至诚心诵《忏悔文》:“佛弟子×××,在此生及往昔诸生,曾经对父母尊长兄弟姊妹配偶子女及诸 | 三摩地 2018-07-22 |
|
如有的同修发如下愿:“愿我修学大乘理,不遇声闻缘觉师;愿我得遇菩萨僧,受学大乘第一义;不久见道证真如,随度重关见佛性;随我导师入宗门,亲证三乘人无我;愿具妙慧勇摧邪,救护佛子向正道;普入大乘第一义,受学究竟微妙理;愿随导师学种智,通达初地法无我;修除性障起圣性,发十无尽大愿王;愿我依佛微妙慧,善修菩萨十度行;无生法忍增上修,地地转进无障碍;乃 | 三摩地 2018-07-22 |
|
咳嗽难忍应用手帕或衣袖掩口。(4)听讲时,应端坐或直立;不支颐交股、弯腰、翘足,应生殷重渴望心,专注听讲,如理思维。应把自己的手机关闭或调成振动,不要让手机铃声妨碍他人,更不要随意接听或拨打电话。(5)听法之后,最好再去大殿礼佛,如果没有时间了,也应该站在院子里,恭恭敬敬地向大殿一问讯再走。6、存经、诵经与持经应知佛法从恭敬中求,对法的尊重是开启智慧 | 三摩地 2018-07-22 |
|
前者,譬如说已经悟宗门的人,那在这个娑婆世界虽然只是别教的七住的阶位,舍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后,很快就能证无生法忍。后者,譬如说临时起意谋财害命的凡夫,舍寿以后,因为跟善知识结的缘,教他去念佛,一样也可以往生极乐世界。用这种方式往生极乐世界,里面有所谓的易行道或难行道,那这个部分就要请大家去参考平实导师的《禅净圆融》。不管怎么样,往生之后从弥陀、观 | admin 2018-07-22 |
|
在这时候,“丈夫城”有一位虔信大乘佛法的婆罗门女人,不忍见大乘佛法衰落,便在心中不断迫切地向十方诸佛祈求:“但愿我能生下两个儿子,由他们来弘扬大乘佛法!”后来,女人相继与一个婆罗门(国师婆罗门憍尸迦),及一个国王,分别生下了兄弟二人,均名“天亲”。兄后来改名为“无著”(梵Asanga,意译“无障碍”),弟 | admin 2018-07-22 |
|
而且也能够因为这样子,能够如实的了知四种缘起;也能够因为这样子的功德,能够知道诸地的无生法忍。因为契证了这个般若心,所以发起了道种智,所以地地修行,发起了诸地菩萨修学的无生法忍。这个无生法忍就是因为来自于菩萨的道种智的缘故,而这个道种智就是来自于般若的智慧,这个道种智其实就是来自于菩萨证悟的般若、证悟的中观。那证悟般若与证悟中观,乃至于般若智慧的开 | admin 2018-07-22 |
|
能如实知解脱道与佛菩提道故,能如实知四种圆寂故,已知诸地无生法忍故,具道种智故。此宗虽具如是本质与功德,然此唯识宗之入门,要依证悟自心藏识之般若慧为本,方能进此门中修证唯识无量三昧,故此宗之入门,不宜外于禅宗。此宗之三贤位中胜解胜行,即是三论宗之般若别相智;须于证悟藏识后,通达三论宗之般若中论旨意,而后易修十地唯识行,故亦不应外于三论宗及般若经典。 | admin 2018-07-22 |
|
时商侣中,有一贾客,夜分已后诵阿毘达磨藏,彼诸蝙蝠,虽为火困,爱乐法音,忍而不去,于此命终。随业受生,俱得人身。舍家修学,乘闻法声,聪明利智,普证圣果,为世福田。近迦腻色迦王与胁尊者招集五百贤圣,于迦涅弥罗国作毘婆沙论,斯并枯树之中五百蝙蝠也。见《本生》。注三:西洋文献纪录,第一结集:Thefivehundredarhats(阿罗汉)headedbyMahakasyapa(摩诃迦叶),wh | admin 2018-07-22 |
|
如果没有这个顿悟自心的历程,不知道自心是什么,就不能会通般若中观;不能通般若中观的人,就没有办法证入初地的无生法忍,那成就佛果就更不用说了。而三论宗所说的般若,其实就是证悟禅宗所悟的标的,也就是说证悟禅宗悟入的第八识如来藏心;禅宗的参禅法门,也就是证悟三论宗的般若最便捷的一个法门,两者不应该分宗的。不应该把禅宗跟三论宗把它切割开的,因为三论宗所说的 | admin 2018-07-22 |
|
若无此顿悟自心之历程,不知自心为何物者,即不能通般若中观;不通般若中观者,不能修证初地无生法忍,遑论成佛?是故,三论宗所说般若,即是禅宗所悟之标的;禅宗之参禅法门,即是证悟三论宗般若之最便捷法门,二者不应分宗。三论宗人若不经禅宗之证悟自心,必不能通会三论之宗旨,必将如同印顺法师之以一切法空为般若,去道远矣!禅宗既居佛道超凡入圣之关键--入此门已方入佛 | admin 2018-07-22 |
|
前者如已悟宗门般若者,于此娑婆唯阶别教七住,舍寿往生已,能证无生法忍,位在初地二地,随即能向八地迈进﹙如本会郭故理事长悟后,因病往生极乐,托梦于其弟子,示现极乐世界境界,云已向八地前进中。又恐一人闻之不信,展转于其多位弟子梦中如是示现﹚,此是上品上生人;亦如于此已入初地二地者,往生极乐时,速证八地道种智,立即证得二种意生身,于相于土自在,此是地上菩 | admin 2018-07-22 |
|
“鸠摩炎”只好忍痛答应了她。然而她在尚未落发前,又坚决不吃任何食物,“鸠摩炎”于是命人即刻为她剃度,她方才进食,隔天即正式受戒,进而修习禅法,专精不懈,终于证得须陀洹初果。当时,“鸠摩罗什”年方七岁,也跟随母亲“耆婆”一同出家,做了小沙弥,依从老师学经,每天背诵千偈,一偈有三十二字,总共三万二千言,如此背诵完 | admin 2018-07-22 |
|
若证此空性心,即能于般若中观起诸胜解及与胜行;亦能渐次入证初地之道种智,证初地无生法忍;由初破参乃至初地,俱名宗通。由二转法轮《般若经》旨,及龙树菩萨《中论、十二门论》,其弟子所造《百论》等义观之,三论宗所述之般若中观,乃是别教中之真见道位至通达位修证;其后尚须转入法相唯识宗,修习三转法轮唯识种智,方得入地,渐次修进佛地,此是般若宗在佛法中之地位; | admin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