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可是又想,明天早上没精神参禅怎么办?念头一转:我就忆佛好了,不管疑情,把它丢开了。忆佛,无相念佛,一下子睡着了。念佛对治失眠很有用。还有,念佛可以净化我们的三业---身三业,口四业、意三业。身三业是说杀害众生、窃盗众生的财富或名利、还有是邪淫。念佛可以除这三业、净化这三业。总不会一面念佛一面想着:我这朋友的太太不错喔,可以勾引勾引。不会这样想。为什么 三摩地

2018-07-20

例如,有些人他忆佛念佛的时候非常精进用功,所以感应到诸佛的加持,因此生起信心而更为用功。但是有的时候,所发生的时候未必是在念佛的时候;有的时候可能是发生在打坐修定的过程当中,有的时候行者是在参禅的时候,有的时候也许会发生在睡梦之中,因此有诸多种不同的情形,因个人的因缘而有差别。也就是说,在种种的境界当中,有的时候会有见到瑞相、有见到好相的情形。但这 三摩地

2018-07-20

这就是念佛圆通章里面说: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念佛圆通章讲的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指的就是见这个不可见的法身佛,而不是指感应所见的那个形象的佛。而这个体究的过程叫作不暇方便、自得心开,这种境界就叫作香光庄严。佛子因为这个缘故,就由空转入有。果地无相念佛明白真如,真如是空;佛性在一切相显现,一切相是有。然后继续去观察,发觉原 三摩地

2018-07-20

起初,以心念为主,忆念为辅,忆佛之念若有若无,并不分明。随着功夫的深入,忆佛之念会越来越清晰持久,此时就以忆念为主,心念为辅,乃至舍弃心念,唯有忆念、想念。忆念功深,自然能舍离佛号、舍离佛的形象而忆念佛。此时的忆念,虽没有佛号、佛像出现,但是心中仍清楚分明地知道自己所忆的是哪一尊佛,极精进之人,不久能至不忆而自忆的程度,忆佛之念犹如泉涌,源源不断, 三摩地

2018-07-20

可是这个人因为恶业很重,业风所逼,心里没有办法忆佛了!只能嘴巴念佛号而已。嘴巴能念阿弥陀佛,心里面已经无法念佛(想佛)。具足十声称南无阿弥陀佛就可以往生极乐世界莲花之中。经过极乐世界的十二大劫,才能够听到两位大士的声音跟他说法,但是看不见大士,只听到二位大士的声音跟他说实相灭罪之法,听完以被发起菩提心,没有证果,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证果。下品三生是摄受 三摩地

2018-07-20

如果会无相念佛,忆佛念佛之念恒存,就像《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中所说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那也是事一心。在事一心的状态里面,不会造三恶业,身口意的恶业不会犯,这个叫作事相上的戒,也叫作定共戒。当这三种念佛的三昧正定成就的时候,那就是定;在静中住于定中,动中也不离定,这叫作定力。念佛在动中修,所以有相的念佛三昧也好,无相的念佛三昧也好,只 三摩地

2018-07-20

以无相拜佛为例,学佛人若依于无相忆佛、拜佛,一开始身体的动作会较硬、心识也粗,或起念能够有少分摄心,但是攀缘外境的声响一起,或者是末那识悄悄地冒出一个又一个念来,意识会依着习性自然地进入妄想纷飞中,可能要飞个五分钟、十分钟才发现,这时就再提一下忆佛念,专注在忆佛的净念当中;这样来来去去,渐渐地就舍离了对五尘的攀缘,而能够收摄心识安住在忆佛的念上。定 三摩地

2018-07-20

但是欲修这个佛法之前应当先修定力,尤其是要先修忆佛的功夫。这个法门也和一行三昧一样,需要先闻般若波罗密,如说修学,然后才能观像念佛,这是一个大前提。我们修学任何一种念佛法门,都要先知道有什么前提,然后能够成就某一个境界、某一个法门。绝对不能够断章取义。断章取义而想要成就一切佛法,遥不可得。据《大宝积经》这一段话说:在那个时候,有一位出家人,他很会画 三摩地

2018-07-20

修学无相念佛或修定的过程,还是会有妄念,会分散忆佛或者安住于一境的定心,那要如何看待呢?在心如果散乱的状况下,我们就没有办法止静;当我们打着妄想,我们就没有办法好好的忆佛,那么这个散乱会有哪些样状呢?我们来藉着无着菩萨的分类,略为了解一下。无着菩萨他把修定时,会造成心的散乱状况分成五类。无着菩萨说:“心散乱,有其五种:一、外心散乱。二、内心散 三摩地

2018-07-20

但人的意识有能力误导自己:弓背才能忆佛,拖得愈久愈轻松。礼佛者万一成就驼背,只能驼背坐禅,姿势似乎不合毘卢七支坐法(毘卢七支坐法:(1)结跏趺坐、(2)脊直如矢、(3)手结等持印、(4)两肘微张、(5)头略低、(6)两眼凝视、(7)舌顶上颚。以上译自某一英文小册子,因手边缺乏中文数据)之要领。毘卢遮那佛所授第二支要领是:脊直如矢。弓箭虽是一套工具,学员不要误会成:背弯 三摩地

2018-07-20

例如,有些人他忆佛念佛的时候非常精进用功,所以感应到诸佛的加持,因此生起信心而更为用功。但是有的时候,所发生的时候未必是在念佛的时候;有的时候可能是发生在打坐修定的过程当中,有的时候行者是在参禅的时候,有的时候也许会发生在睡梦之中,因此有诸多种不同的情形,因个人的因缘而有差别。也就是说,在种种的境界当中,有的时候会有见到瑞相、有见到好相的情形。但这 三摩地

2018-07-20

就算您下一世因为要在娑婆世界护持、护持释迦世尊的而暂时不去极乐,但是在未来的无量世的菩萨道的某个位阶,您还是可以受到阿弥陀佛的加持护佑而得以游历诸佛世界次第受记获得百千三昧!因此我们于此世能够修学无相念佛、忆佛念佛乃至体究念佛,最后达到实相念佛的阶段而发愿求生极乐国土上品上生,那就是要能够在于此世舍寿前能够力努力的在体究念佛上面用功,最后因缘成熟的 三摩地

2018-07-20

一般在经典来讲,这个念佛就是忆佛念佛。所以这里他只是称念佛名而已,这称念佛名就可以灭除了五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的时候,就由于过去生所修行的这个小善根因缘,可以得遇善知识为他说大乘十二部经的名字还有意义,能够听完以后,他叉手合掌只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称念归命十方诸佛、归命阿弥陀佛,因此而可以灭除五十亿劫的重罪。所以念佛的佛名的这个功德是很大。我们再来 三摩地

2018-07-20

这时候他业障很重,业风所逼,心里面根本没办法念佛了,所以佛说没办法念佛!可是这个时候善知识教他,你就算没办法念佛忆佛,你可以嘴巴称念阿弥陀佛。从这里我们就知道说,这时候忆佛念佛和持名念佛有不同,因为他嘴巴称念阿弥陀佛,称念我归命无量寿佛、归命阿弥陀佛,因为这样具足十声阿弥陀佛就可以往生极乐世界莲花中下品下生。由此可以知道,经典中所说的念佛乃是忆念佛 三摩地

2018-07-20

1、enis6699菩萨问:因为一天之中总有很多事情要做,如果作些简单的事情时忆佛可以一直提起,但如果作些较复杂、须动头脑、须专心的事情时,就没办法全时都能提住了,可能只有刚开始时提住一段时间,或想起时再忆起而已。如果一整天都是如些做这些复杂的事时,则可能就把忆佛的念头给忘了!jade99菩萨答:这种过程是正常的,请勿一直放在心上而自障圣道。俗话说得好:独学而无 三摩地

2018-07-20

早上如果没有时间,可以少拜,但仍然不宜少于十分钟,全天的忆佛功夫才容易保持。晚上有时间,就拜久一些。功夫是由正确的方法长时间慢慢累积下来的,每天都要拜佛,不可轻易中断。是否拜多尊佛,因人而异,宜请教您的亲教师。忆佛的功夫一旦成熟,即使没有刻意持守,也不会丢失,甚至梦中也继续忆佛不断,不只是成片而已。成就忆佛功夫之后,便可以转为看话头,看话头半年以上 三摩地

2018-07-20

念善相应就是:我们的心去安住在善法之中,或者是我们安住在忆佛的念当中,或者我们的心安住在清净无为的、这样的清净心当中。佛陀说要把心安住在善的这一念,祂举的例子说:好像木工师,他们要切割木头的时候,会拿一条墨线,用那条墨线为准则来切割木头,那样的木头就可以切得很正。同样的道理,用这个例子来说:如果我们的心,常常都住在善念当中,那么如果有恶念起来的时候 三摩地

2018-07-20

如果会无相念佛,忆佛念佛之念恒存,就像《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中所说的,“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那也是事一心。在事一心的状态里面,不会造三恶业,身口意的恶业不会犯,这个叫作事相上的戒,也叫作定共戒。当这三种念佛的三昧正定成就的时候,那就是定;在静中住于定中,动中也不离定,这叫作定力。念佛在动中修,所以有相的念佛三昧也好,无相的念 三摩地

2018-07-20

当性障减少了,则烦恼妄想心就慢慢减少,相对地也较能有智慧来作种种观行,来修除一分烦恼妄想,使得身行、心行多一分清净,清净心就慢慢能够相续,若此时作意来忆持一尊佛,也较能摄心而能使此一忆佛的净念较能相续不断。慢慢地转入动夫,因我们的身行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我们的心行,六尘变动又会影响六根所行;所以当六尘变动不定时,六根亦随之追逐不停,就引发六识不停地作 三摩地

2018-07-20

有一天,家中的同修心平气和的告诉我:如果我不想去讲堂上课没关系,但自己要时时忆佛念佛(同修为了让我随时提起忆佛的念,在流理台、计算机桌前都贴上了忆佛贴纸),最好也能学习无相忆念拜佛,无相念佛功夫若能成就,将来往生极乐世界的品位自然提高。当下我很好奇:什么是无相拜佛?真有这么神吗?但愚痴的我,却又蹉跎了一段时日!直至今年,我翻开无相念佛一书时,深刻感 三摩地

2018-07-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