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正觉公奠礼】 维那:“恭请主法菩萨法师恭读〈正觉正法公奠文〉” “家属请长跪合掌” 〈正觉正法公奠文〉 维中华民国年月日佛教正觉同修会代表 致奠于○○○菩萨灵前曰: 释迦佛陀住世说法四十九年,普为众生开示悟入第一义谛第一义谛真如佛性清淨圆满,三界六道皆因执幻轮转生死佛子证悟无觉无观阿赖耶识,无余涅槃实相无 | admin 2022-06-23 |
|
正觉公奠礼】 维那:“恭请主法菩萨法师恭读〈正觉正法公奠文〉” “家属请长跪合掌” 〈正觉正法公奠文〉 维中华民国年月日佛教正觉同修会代表 致奠于○○○菩萨灵前曰: 释迦佛陀住世说法四十九年普为众生开示悟入第一义谛第一义谛真如佛性清淨圆满三界六道皆因执幻轮转生死佛子证悟无觉无观阿赖耶识无余涅槃实相无相唯是 | admin 2022-06-23 |
|
当时马上想到我现在与恩师讲电话,想着恩师,但与恩师不曾见面,所以是无相,哦……把这个念转去想观世音菩萨不就是了吗?电话一挂,恩师的声音慢慢由脑海中消逝,但想着恩师的念仍在,这不就是忆佛念佛吗?很快的我就已掌握无相念佛的心念心忆。 刚开始拜佛时,我同修处处障碍,早上拜半个钟头、晚上拜一个钟头,我拜多久他就在后面 | admin 2021-05-14 |
|
大势至菩萨祂是以忆佛念佛,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为方便入三摩地,那么这个忆佛念佛,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是一个前方便,以这个前方便要入大乘的止观、入三摩地,一定要亲见自性弥陀。那么这个念佛法门呢,它是可以从菩萨的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修到等觉地、妙觉地的。为什么呢?因为经中说,大势至菩萨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一起在佛前说了念佛圆通法门,所以表示说大势至 | admin 2020-08-28 |
|
因为当你忆佛的念很强的时候,你想定下来继续往这个深细的这个念一直用功下去,但是心里面同时你会发觉,佛号陪同这个忆佛念一直不断,你会觉得这个佛号非常的吵闹,非常的吵,你会很心烦讨厌;如果功夫真的很好的话,而且又有正确的知见,那佛号自然而然不起,可是心中仍然有忆佛的念维持在,而不是毫无觉知,你有继续在想佛、忆佛,却是没有佛号的同时。如果这时候你的知见不 | admin 2020-07-06 |
|
除此之外,所有的大心念佛人,在体究念佛前,他还要知道体究的方向以及方法,他要避免用语言文字及佛菩萨形像来体究,他得要有无相念佛的功夫,也就是说,他要有忆佛念佛的动夫。如果功夫不够、定力不足的话,他是无法使用体究念佛的方法,也就是说他无法使用思维观在动中去观照、体究。这也是体究念佛前对于体究的方法与方向,应该要有的知见;最后才能体究而亲见自性弥陀,进 | admin 2020-07-06 |
|
就算您下一世因为要在娑婆世界护持正法、护持释迦世尊的正法而暂时不去极乐,但是在未来的无量世的菩萨道的某个位阶,您还是可以受到阿弥陀佛的加持护佑而得以游历诸佛世界次第受记获得百千三昧!因此我们于此世能够修学无相念佛、忆佛念佛乃至体究念佛,最后达到实相念佛的阶段而发愿求生极乐国土上品上生,那就是要能够在于此世舍寿前能够力努力的在体究念佛上面用功,最后因 | admin 2020-07-06 |
|
又如有人修习念佛法门,打佛七之静坐无声时,正处于一念不生之定境中,然而却无妨提起净念忆佛念佛,保持自己对佛菩萨之忆念,当知能念之觉知心即是意识心;又如有人正在静坐而处于一念不生之境界中时,忽然忆起往昔多年前所曾熏习之某一法义,心生欢喜;如是一念不生而又能忆念之觉知心,当知即是意识心也!何以故?谓佛菩萨经论中开示,凡能忆念之心即是意识;今观定中能忆念 | admin 2020-07-06 |
|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 admin 2020-06-14 |
|
掉举就好像我们常说的打妄想,他虽然不会受到五尘的影响,但是当心起意在忆佛念佛或者修定的时候,结果不知不觉的就悠游于过去,或者是自导、自演、自想的情境当中;有的时候会想着自己的眷属、生意,高兴的事、忧伤的事。内散乱和外心散乱不同的在于,外散乱是被外境影响,因此如果初学无相念佛或初修习定的人,一定要把自己安在一个不被外境打扰的环境当中来打坐修习;这时候 | admin 2020-06-08 |
|
这就是念佛圆通章里面说:「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念佛圆通章讲的「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指的就是见这个不可见的法身佛,而不是指感应所见的那个形象的佛。而这个体究的过程叫作「不暇方便、自得心开」,这种境界就叫作「香光庄严」。佛子因为这个缘故,就由空转入有。果地无相念佛明白真如,真如是空;佛性在一切相显现,一切相是有。然后继 | admin 2020-06-08 |
|
忆佛念有时候会由于散乱而掉了,那就再提起而安住。四,近住。常常提、常常提,心与忆佛念就越来越近。这个阶段就是从最初的内住在心,一直到数数提念而安住,不令此心流散于外。第二个阶段有三:调顺、寂静、最极寂静。在上个阶段已经能亲近佛了。因为已经能常常提念。那到这个阶段,在进一步降伏两种,就是对五尘境的攀援、以及贪、瞋等各种随烦恼的现行。这两个部分再加以降 | 三摩地 2020-04-12 |
|
无相忆佛和拜佛,深层次的目的是使意根恒审思量于无相之忆佛念佛之境界,从而降服意根的攀援性。如何使自己不断精进不放逸于无相忆佛拜佛,不断延长自己每天忆佛拜佛的时间,最终使意根于无相忆佛拜佛形成串习,成就净念相续之无相拜佛忆佛功夫,具足足够的火候。菩萨当于此用心。-----浅谈无相忆佛拜佛之中的掉悔盖http://www.sanmodi.cn/mobile/club/show-940.html 所以 | admin 2020-03-17 |
|
当深信佛对于宇宙生命真相的宣示,才了知生命最后儿孙陪伴之乐远不及了脱生死之法乐,回忆青春之美远不如忆佛念佛,未来往生善趣来得好,我们以为的善终和真的善终原来是如此地相去甚远。从佛法里我知道,人死前最后的一念对于往生的去向非常重要。但我发现,我所活着的这个世界,似乎极少有人关心自己怎样很好地老去,很好地死去,甚至从来不信只要自己生前能够如法修行,未来 | admin 2020-02-21 |
|
随时提醒自己提起忆佛念,抓紧任何的零碎时间,看书思维。我们不必攀比有些菩萨可以全职护持(那也是别人过去世多生多劫修来的),应该要随喜赞叹,并发愿未来世也可以如此护持正法,安驻于目前的状况,随缘护持,并且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每日在佛前求佛,早日能有更多时间护持正法。其实每个菩萨,在道业上的进步,才是佛菩萨最愿意看到的身体力行的护持正法。老板很苛刻同事很 | admin 2020-02-21 |
|
这里就是佛说的要先当系心修不放逸,时时刻刻忆佛念都能够住着,无相念佛的殊胜就在于它是让我们能够证得、修得动中定,在行住坐卧当中;而不是只有在上座有定,下座之后贪瞋痴又回来了,那就不叫作动中定。就因为动中定方便于我们在动中、行住坐卧当中去参禅,所以无相忆佛、念佛、拜佛这种养成的净念相继,可以让我们很快地、很容易地转成话头,知道什么是话头;因为净念相继 | admin 2020-02-21 |
|
(《佛说阿弥陀经》)另外,像《楞严经》中,大势至菩萨向世尊禀白: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5)这都是净土行人极 | admin 2020-02-21 |
|
祝愿您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自得心开!------《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一)》<第126集息恶法则(一)----修念佛心增长悲慧>何正珍老师 | admin 2020-02-21 |
|
换句话说,你没有根尘触马上落入剧情,你摄心为戒、藏六如龟,你知道这是妄念、这不是忆佛念,先以定动,后以智拔。简单来说,这里的一段经文所说的,就是要我们来修除性障。而性障的消除,之前也跟菩萨们提过了《大般涅槃经》说过了:“先以定动,后以智拔。”而我也跟菩萨们提起了,一切日常生活当中,面对这一些客尘烦恼、这些性障生起的这些过咎要现前的时候,你 | admin 2020-02-20 |
|
但是有的时候,我们光想着忆佛念、光想着善念,也有可能恶念的势力太强了,有的时候那样的一个势力的强度,让我们的善念没有办法产生对治。佛陀就教了第二个方法,说去“念恶有灾患”。什么叫作念恶有灾患呢?就是我们去看,我们现在如果说一直把我的心安住在这个恶念中,如果我一直安念在这个恶念中,这个恶念就会产生逼恼,产生逼恼,我就没有办法安住下来修定,没 | admin 2020-0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