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六识颂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轮时易可知;相应所五十一,善恶临时别配之。性界受三恒转易,根随信等总相连;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发起初欢喜地,俱生犹自现缠眠;远行地后纯无漏,观察圆明照大千。 七识颂带质有覆通情本,随缘执我量为非;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四惑八大相应起,六转呼为染净依。极喜初 admin

2020-07-06

譬如凡夫,以欲界来说,人类平时的意根所默容的,全都是欲界中的世间法,然而凡夫位的人们并不知道这一点,因为连意根是什么都没听过,更不知意根何在,都只知道大家有一个,叫作觉知;可是不因为他们不了解意根,就使他们没有意根,而他们的意根仍然默容著人间种种诸法。这只是在表层上面依平时状况所说,如果要讲稍微深一点点,有不少的凡夫修行人往往梦见过去世,生在天 admin

2020-07-03

  自古以来,未能亲证般若实相如来藏阿赖耶识者,从蕴处界诸法之缘起性空、蕴处界诸法不能自在无有自体之无常空为依据,并以与境界分位差别相应之意识,妄想为唯识经中说的第八识无分别识及《华严经》中说的万法唯识之识,于中建立这样的错误基础而谈论般若经中所说诸多空义之体性;以意识觉知意会、套用此空之体性而归属于般若,以意识来观察蕴处界诸法自性空之体性无有 admin

2020-07-02

  】与此般若经句全然无异,因为百丈禅师所悟者即是般若智体金刚如来藏阿赖耶识(异熟识)。此金刚虽处于污浊之五蕴烦恼泥中,其本有之清净涅槃自性则是如金在矿,却从未受此烦恼泥所染污;一切有情不分小身大身、无足、两足、多足等等,同有此,皆本来而有、圆满清净,故金刚之本有真性普现一切众生界中,并非如莲花戒所说是已成就具势力者才能具有之法,更非如同释摩诃 admin

2020-07-02

  《般若波罗蜜多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admin

2020-06-26

’时年少比丘,闻其所说,惊毛竖,惶怖自责,即于其前,忏悔过咎。时老比丘,即听忏悔。由其恶言,五百世中,常受狗身;由其出家,持净戒故,今得见我,蒙得解脱。”尔时阿难,闻佛所说,欢喜信受,顶戴奉行。】---《贤愚经》卷13【昔佛在世,尊者满足,见一饿鬼,形貌丑陋,令人毛竖。身腾炽焰,口出蛆虫,脓血流溢,臭气熏天,唇口垂倒,犹如野猪,举声嚎哭,驰 admin

2020-06-23

  法华经讲义(全套共二十五册)【作者】平实导师 书籍简介 本《讲义》演绎《法华经》隐说金刚如来藏之意涵,兼及十方三世诸佛世界的广袤、深远,广涉般若密意及十方诸佛世界之法相,圆满收摄如来一代时教,故为圆教经典。而此中隐说之般若无上妙法密意,唯证乃知,是故如来说为经王,甚深难解以致误会者,古今所在多有。今于此套《讲义》中详述之,发瞶震聋而冀妙法 admin

2020-06-20

  第一辑-摘录精华篇《妙法莲华经》,今天要进入卷一,刚开始是〈序品〉第一:经文:【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逮得己利,尽诸有结,得自在。其名曰:阿若憍陈如、摩诃迦叶、优楼频螺迦叶、伽耶迦叶、那提迦叶、舍利弗、大目揵连、摩诃迦旃延、阿耨楼驮、劫宾那、憍梵波提、离婆多、毕陵伽婆蹉、薄拘罗、 admin

2020-06-20

  第六辑-摘录精华篇经文:【“世尊!是时穷子闻父此言,即大欢喜,得未曾有,而作是念:‘我本无有所希求,今此宝藏自然而至。’世尊!大富长者则是如来,我等皆似佛子,如来常说我等为子。世尊!我等以三苦故,于生死中受诸热恼,迷惑无知乐著小法。今日世尊令我等思惟,蠲除诸法戏论之粪,我等于中勤加精进,得至涅槃一日之价。既得此已,大欢喜,自以为足 admin

2020-06-20

  亦复不近五种不男之人以为亲厚,不独入他家;若有因缘须独入时,但一念佛。若为女人说法,不露齿笑,不现胸臆;乃至为法犹不亲厚,况复余事?不乐畜年少弟子、沙弥、小儿,亦不乐与同师。常好坐禅,在于闲处修摄其。文殊师利!是名初亲近处。”】语译:【初亲近处的第二个部分,佛陀这么开示说:“文殊师利啊!除了上面所说的以外,菩萨摩诃萨不应该于一切女人身 admin

2020-06-20

  ”接下来说,像这样来受持书写以及教导别人书写此经,有这么大的功德,远胜过造作高广庄严而数目极多的殿堂来供养众僧,进而受持这部《妙法莲华经》以外,又加上精进的修行六度,“兼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一、智慧”,因此他的功德是最殊胜的,而他的功德是无量无边的。这里世尊所讲的受持此经以外所修行的六度,跟一般佛弟子所讲的六度有些微不同;这 admin

2020-06-20

  所以他在打坐的时候把觉知意识灭掉,因为四禅的定中只有意识存在,他把意识灭了,认为这就是无余涅槃,就是三界外的境界,那就是不生不死的境界了。但因为他不晓得有“此经”第八识妙法莲花,他恐怕色身如果也灭了就会成为断灭空,所以他把四禅天的色界天身留著不灭,就在自己的天宫中留著色身坐在那里而把觉知意识灭了,自以为是入了无余涅槃。他不晓得在那个无 admin

2020-06-20

  如是邪精魅其腑。近则九生。多逾百世。令真修行,总为魔眷。命终之后,必为魔民。失正遍知,堕无间狱。-----《楞严经》  admin

2020-06-19

  懂得了空性与空相,你就知道空性讲的是如来藏体自身,空相讲的就是如来藏所生的蕴处界等万法;空性与空相二法都如实知了,就会知道为什么这二法是隐覆的。如来藏一向隐覆于众生身中不断地运作著,众生都找不到祂。观察当代的有名大法师、大禅师,不论是台湾或是大陆,不论是南传或是北传,有哪一位大师能如实了知空性与空相的异同呢?他们都找不到如来藏空性,所以才说如来藏 admin

2020-06-16

  在《大唐西域记》曾有这样的记载,可以让有声闻态的佛弟子作为借镜。在中印度有一秣底补罗国,当时有一论师名为德光,本来是修学大乘法,后来看了《毗婆沙论》,退失大乘法,转变为小乘行者,专门评破大乘法;后来对佛经义理无法深入理解,所以一直有许多的问题无法得到解答。当时有一阿罗汉名天军,他有神通,可以往来兜率陀天,觐见弥勒菩萨听法及请法。因为这样的缘故,德 admin

2020-06-16

  佛所认定的而真正的出家人,那就是菩萨,因为他能够实证自如来本来离一切相,了知自如来本来具足一切法,了知自如来具足三乘菩提的内涵;并以此正知见在三界中成熟一切有情,能够这样说法利乐有情的真实义菩萨,才是真正的出家的人。所以,弥勒菩萨已经很清楚开示:能够亲证三乘菩提而发起的解脱智慧和般若智慧,并以此智慧以及亲证自如来离一切相的正知见来教化有情, admin

2020-06-16

  那么七千只鸟不是枉死了吗?剩下的三千只也是多受驚恐,身多少都会有损伤。你看,他为了放生造了这个恶业,己经先害死七千只鸟了。好不容易终於有三千只活下来,好了,到野外去放,那些鸟飞出去时说:(我到哪里去找食物?这不是我熟悉的环境啊!)然后互相竟争,后来他们终於找到食物了,可是那地区的好多虫都被他们吃掉了,又有好多原本吃虫的生物跟着被饿死了,那么这样的 admin

2020-06-16

  不回大乘的声闻阿罗汉仍非真正的佛子,只证无生忍而未证无生法忍的缘故),都是严重犯戒的破法人,不但不应覆藏他们的过失,而且还要在他们一直都不肯改正的时候,起而公开举证破斥,这样才不会辜负佛的咐嘱。因为在事相上会有许多的差别存在,所以应该有智慧判断而作恰当的处理,所以在司法调查中陈述证言,是否可以准照僧团或修行团体的情形?应该要依具体情形而判断,因为 admin

2020-06-16

净土经典  禅宗经典  唯识经典《经》  《八大人觉经》《阿弥陀经》  《金刚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上   卷中   卷下《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十善业道经》《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佛说法灭尽经》《佛遗教经》《佛说四十二章经》《佛藏 admin

2020-06-15

  ”佛默不应,如是至三,佛告阿难:“吾涅槃后法欲灭时,五逆浊世魔道兴盛,魔作沙门坏乱吾道,著俗衣裳,乐好袈裟五色之服,饮酒啖肉杀生贪味,无有慈更相憎嫉。时有菩萨、辟支、罗汉,精进修德一切敬待,人所宗向教化平等,怜贫念老鞠育穷厄,恒以经像令人奉事,作诸功德志性恩善,不侵害人捐身济物,不自惜己忍辱仁和。设有是人,众魔比丘咸共嫉之,诽谤扬恶,摈 admin

2020-06-14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