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方便行的目的是什么呢?是要让学人把妄止息下来,不能住在虚妄想中。要用什么方便方法,来止息妄想呢?马鸣菩萨说:用惭愧与忏悔来止息妄想。什么是惭愧?什么又是忏悔呢?惭就是发露向人,愧就是后不复作。惭与愧都是善法,为什么说是善法呢?因为作错事先发露出来,承认有作这件事,不会狡辩说没有作,肯承认才可能产生愧所,才可能以后不再犯。什么是无惭?是说作错事却 admin

2020-08-28

  《大乘起信论》卷2,马鸣菩萨开示说:三、生长善根方便,谓于三宝所起爱敬,尊重供养顶礼称赞,随喜劝请,正信增长;乃至志求无上菩提,为佛法僧威力所护,业障清净善根不退;以真如离一切障、具一切功德故,随顺真如修行善业,是名生长善根方便。意思是说,生长善根的方便行,首先就是于佛法僧三宝应当要生起爱敬,因为三宝存在,代表着佛法还存在人间,人间还有佛教,众 admin

2020-08-28

  本来,是说本来就有,而不是从修行得来的,也不曾断灭过,尽未来际永远都不会坏灭;自性,是说有自体的性用,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功德性,也就是有作用,能生万法、能了知众生行;清净,是说体永远清净,于六尘境界离见闻觉知,不贪不厌,不会与烦恼相应;涅槃本来就在,不是灭尽五阴十八界才得。所以佛说,一切众生本来常住涅槃,也就是说,一切众生都有本来自性清净涅槃 admin

2020-08-28

此定力可以确定及保证其见道智慧得以证转之功德,成为真正的初果人及明不退的七住菩萨,不是仅有见道的干慧知识。其中的部分纲要内容如下:1.必须修动中定:无相念佛、看话头。2.“四依大士、六通菩萨,说法度人,定为首要。末代相承,说法教授,自不修定,身无内道,出言即便破人修定,世人颠倒,实可哀哉。”并讲解欲界定、未到地定。3.“到达此阶段前之漫 admin

2020-08-04

  净行》有一百四十一愿)普贤菩萨十种大愿观音菩萨十二大愿(另据《大悲陀罗经》有发愿偈)大势至菩萨大愿 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来源:《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海尘所发五百大愿(释迦牟尼佛往昔为海尘婆罗门时)海尘生一念:我已于如来前劝无数眷属皆发菩提,众人均发广大愿住持各自刹土,所有菩萨皆舍弃浊世众生,唯除遍入风。故我当为浊世众生发愿。如是发 admin

2020-07-30

大慧以慈悲重故,肩挑护法重任,不计较个人在三昧修证上之得失;天童悟后以无余涅槃之实证为重,于增上学(禅定三昧)上多所用功。宋高宗绍兴二十八年,天童将舍寿,驰书大慧请主后事。慧至,问师(天童)安在,侍者曰:“无恙!”慧笑曰:“钝鸟!”天童闻,乃书一偈以遗大慧,中有“钝鸟离巢易,灵龟脱壳难”之语。后世未悟之人,每认木讷寡言 admin

2020-07-28

  内容:珠海中院的这些认定是我国司法历史上第一次以法院判决的形式明确将男女双修认定为迷信邪说,是我国司法机关对泛滥成灾、危害巨大的男女双修邪教理论的有力打击和遏制,必将成为我国反邪教历史上最值得记录的司法成就之一。   2015年10月30日,广东省珠海市中级人民法院对邪教组织“华藏宗门”案做出一审宣判,该教教首吴泽衡等5人分别获刑 admin

2020-07-28

  尊重法很重要,并且要从里面发出来。然后从身形口型之中显现出来。尊重法应该如何尊重?就是不能够对法做任何戏论的事儿,不许把法拿来开玩笑,把法拿来开玩笑,也是一种戏论。但也有不好的戏论,就是随意扭曲正法的义理,也是不尊重法。以前有人教信徒把我的书汇集去环保回收,可是有的人不敢,为什么呢,因为他看见我这些书会放光。我们以前第一次印行《禅悟前与悟后》是七 admin

2020-07-27

  一切诸根,自现器身等藏,自妄想相施设显示;如河流、如种子、如灯、如风、如云,刹那展转坏;躁动如猿猴,乐不净处如飞蝇,无厌足如风火,无始虚伪习气因;如汲水轮,生死趣有轮。种种身色,如幻术神咒,机发像起;善彼相知,是名人无我智。9佛开示:所谓人无我,就是远离我与我所——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的积聚。由于无明、业种以及对三界的爱染,如来藏 admin

2020-07-27

  所谓七种第一义,就是:境界、慧境界、智境界、见境界、超二见境界、超子地境界、如来自到境界等七种境界。如《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1开示:复次大慧!有七种第一义,所谓:境界、慧境界、智境界、见境界、超二见境界、超子地境界、如来自到境界。大慧!此是过去未来现在诸如来、应供、等正觉,性自性第一义。以性自性第一义,成就如来世间、出世间、出世间上上法;圣 admin

2020-07-27

  譬如种子有流注性,乃是于真如体内种子流注而有出生、安住、变异及消灭的现象出现,也就是佛法所说的生住异灭;又种子的流注速度非常快速,如《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卷1开示:是诸法等,即生即灭,即有即空,刹那刹那亦复如是。何以故?一念中有九十刹那,一刹那经九百生灭,诸有为法悉皆空故。2经中开示:仅仅一个念头的生起,就已经历了八万一千次的生灭,可以证明种子 admin

2020-07-27

  所谓圆成实性,是指真如来藏有圆满成就诸法的真实体性,譬如自如来能够藉著无明、业种,以及其他种种缘出生众生的五阴身,并藉著所出生的五阴身去缘外五尘,如实变现内六尘,让众生在内六尘境界起种种分别,受用种种苦乐等事。又譬如此世界将毁坏之前,共业有情的如来藏,会共同在虚空中变现出另一个器世间(山河大地),于此世界毁坏以及新的世界可以居住时,有情得以转生 admin

2020-07-27

  大慧!不觉彼五法、自性、识、二无我,自现外性,凡夫妄想,非诸贤圣。”佛开示的大意如下:所谓五法,就是名、相、妄想、正智、如如。如果菩萨能够如实依之修行,未来就能悟入自如来境界,也就是禅宗所说的明见性,乃至究竟到达佛地境界。这是行者觉悟自如来而发起非常殊胜的智慧,这样的智慧境界是离于断常、有无等边见,菩萨可以现前观察及正受自如来的法乐 admin

2020-07-27

  饥灾过后,众生共起下品厌离。公元7000年,人寿24岁。疾疫灾起,人寿减至二十岁时,身形由三尺减至二尺高,原来那一念下品厌离也丧失,疾疫灾起,种种诸病齐发,死亡积野,过七月零七日,其灾方熄,此时尚无甘蔗糖盐之类,而况参苓桂附等药物。那时,没有国家组织,没有文化,国土空废,城镇毁败。只有一些小村落,遥寥散布。疾疫灾过,人们相共生起一念中品厌离。公元80 admin

2020-07-24

  而欲证入初地之入地者,须具足四个条件:一、无生法忍的智慧(八识王之一一皆确实亲证,八识王之五法、三自性、七种性自性、七种第一义、二种无我……等亦已确实亲证者,即是已亲证人无我与法无我之初地无生法忍者),二、性障永伏如阿罗汉(消除私、慢、瞋……等异生性障,至少发起圆满初禅的禅定功德,以及解脱道极品三果的解脱功德) admin

2020-07-23

  佛教中护法神的由来和种类《楞严经》云,情少想多的众生中,还有第二种状况:其中若有善愿善护持我法,或护禁戒随持戒人,或护神咒随持咒者,或护禅定、保绥法忍,是等亲住如来座下。这是欲界生死中的第四种人,是住在如来座下成为护法善神。佛说情少想多的人,其中有一部分人因为生前有善愿,他想要每天听闻某人诵经,发愿护持释迦牟尼佛的正法与弟子,成为善愿善护持释迦 admin

2020-07-23

  依这个坚固不可坏,无坚不摧的道理来譬喻佛法中的金刚──金刚之,祂是不可能被毁坏的,因此这部经典就称为《金刚》之经。在一切法界中,你找不到有一个法可以毁坏这个第八识如来藏,所以称为金刚。这个金刚就叫作阿赖耶识,又名异熟识,到达佛地时改名为无垢识。(------《金刚经宗通第一辑》<略说金刚经宗通>)韦陀赞韦驮天将,菩萨化身,拥护佛法誓弘深。宝杵镇魔军 admin

2020-07-23

譬如在《大乘本生地观经》当中,佛陀开示说:现在十方诸善逝,具修三聚净戒因,永断生死苦轮回,得证三身菩提果,超越生死深大海。(《大乘本生地观经》卷三)另外,像是: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莲修起信录》卷六)或者说:欲知过去因,当观现在果;欲知未来果,当观现在因。(《法苑珠林》卷五十六)以上这些古德劝化信众深信三世因果的偈 admin

2020-07-23

  而大修行者,所谓的大修行者也有定义上的问题,他如果没有办法可以观察到这个如来藏,这样的话,他根本还没有明,他也没有证悟,他又如何能够转变别人的业果呢?所以,我们对世间上所认为的这一个消业不消业的问题,必须要从另外角度来看,才会比较如实。如果说一个人,譬如说他杀了另外一个人,甲杀乙好了,甲把乙杀了,理论上他只要赔偿乙一条命,未来世或是当世把这条命捐 admin

2020-07-23

  亦有改认[冥性]—无念无相之灵知,认为此本有,不从缘生,籍四大极微,成就人之五根及见闻觉知;不出数论外道二十五冥谛之范畴。错误佛子所执此二外道见,与一神教之梵天不生灭论,及四大极微派之唯物论,合称四大类外道。六十二见及九十六种外道皆由此四大类外道而演生。前述四大外道之前二类所犯过失,末学已于《正法眼藏—护法集》之附录中预先破斥,期望诸多 admin

2020-07-23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8   …   234   235   下一页»   共4683条/235页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