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五戒  成佛之道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用这样子外道的法,而冠上了佛法的名相,打着临济禅宗的旗号,以佛教表相及僧宝表相来弘传佛法;但是本质上,其实是破坏佛教正法的人,怎么可能会有佛菩萨认同跟加持呢?曹先生被破坏佛菩萨正法的某某山邪见道场所影响,而护持已经破坏佛菩萨正法的这样子行为,却希望能够获得佛菩萨的护念跟加持,这样的行为它的本质,正是帮助破坏佛教正法者,本应该共负破法的共业,尚且要求 admin

2020-02-18

我们再从实相来说,释迦牟尼佛在《金刚经》〈净心行善分〉当中,告诉须菩提尊者:【复次,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则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所言善法者,如来说非善法,是名善法。】(《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净心行善告诉我们那个净心,是永远清净的心,祂不是有时清净、有时染污的心。可是众生 admin

2020-02-18

(三)十行心,即欢喜心行、饶益心行、无嗔恨心行、无尽心行、离痴乱心行、善现心行、无著心行、尊重心行、善法心行、真实心行。(四)十回向心,即救护一切众生离相回向心、不坏回向心、等一切佛回向心、至一切处回向心、无尽功德藏回向心、随顺平等善根回向心、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心、如相回向心、无缚解脱回向心、法界无量回向心。(五)十地心,即四无量心、十善心、明光心、焰 admin

2019-11-03

“啊!我知道了,胡言乱语就是禅!”(大众笑…)那不又是口行了吗?对不对?可是明明告诉你“无行”啊!接下来再说,有没有心行心行,就要记下,等下回再来分解吧。 《佛藏经》上周最后讲“无行、无行相”,那么上周我们这个“无行”先解释了“行”中的身行、口行。但是口行还有另外一个解释就叫作“觉 admin

2019-09-02

口诵心行,即是转经;口诵心不行,即是被经转。听吾偈曰: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诵经久不明,与义作仇家。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达闻偈,不觉悲泣。言下大悟,而告师曰:法达从昔已来,实未曾转法华,乃被法华转。再启曰:经云:诸大声闻乃至菩萨,皆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今令凡夫但悟自心,便名佛之知见,自非上根,未免疑谤。又经说三车, admin

2019-08-29

到了能够真正安住的那一天,你真的甘愿的那一天,你不会因为你安住你菩萨的心行,而众生安住在这一边,你会堕于不能安忍的境地,不会对众生的享乐而有丝毫的羡慕,不会。你也不会呢,有丝毫种种其他的想,可是当你如果还有羡慕,还有等等的想,那你就要想办法把你这个结缚,这是缚住你前进的一个关键。因为呢,你的右脚想要前进,可是你的左脚说,其实这个地方还不错,这样呢, admin

2019-06-19

今生识阴缘于身、口及识阴的种种行(就是心行),乐于这样的种种行,一定会再入胎取得来世识阴现行的条件,让未来世的识阴重现不断;但今生识阴所缘的身、口及识阴的种种行不愿灭除的原因,都是缘于无明所致。无明则是无力推知或不信“本识入胎识常住而能出生一切法”,又不知五阴虚妄而执着意识自己;不知五阴的一切所得都是缘生缘灭之法,是无常之法,终必归灭。因 admin

2019-04-24

比如见一处住地是我见、三缚结,我见会使众生不断地从自我出发,而生起一切的贪爱、厌恶、憎恶、欢喜等等这些的心行;这些心行的生起都是从“觉知心常住”的错误认知以及对于三界境界的贪爱而生起的,所以就叫作起烦恼。其他的欲界爱、色界爱、无色界爱住地也是一样,凡是从意根与觉知心生起的烦恼,都叫作起烦恼。这种烦恼都属于四住地烦恼所摄,都是三界中的烦恼, admin

2019-04-24

境界受是身根本有的苦、乐、舍受,即是尚未由觉知心、尚未由离念灵知心(注5)生起对境界欢喜或厌恶的心行时所得的身根、身识上的所有觉受;苦、乐、舍等觉受是身根、身识一经触痛尘、转由意识领受身根痛触的粗相、细相而产生的苦觉、乐觉、不苦不乐觉。这些觉受之所以被称为蕴,有两个方面的原因:1)因为这些觉受必须先有色蕴及识蕴,然后才可以在人间生起;所以这些觉受,必 admin

2019-04-24

思阴者又名行阴,谓六识面对六尘时之思心所继续存在不断,已对六尘有决定性——继续取或继续舍离,故名思阴;决定之后就有了心行,因此又名心的行阴,乃至进一步有了口行与身行,也都是行阴。但是由于色、识二阴运作的缘故,即有受阴、想阴、行阴运作不断。色阴是指十八界法中的五色根与五尘,都是入胎后才渐渐出生的缘生法,未来必定会灭,是故其性不实而虚妄;由色 admin

2019-04-24

七毒心行药。八悭吝饮食。九轻慢圣贤。十毁谤师法。如是十种获报多病。复云何业获报少病。有十种业。何等为十。一不损有情。二劝他不损。三不随喜损。四不赞叹损。五离庆快损。六孝养父母。七尊重师长。八不结宿冤。九施僧安乐。十施药饮食。如是十种获少病报。复云何业获报丑陋。有十种业。何等为十。一恒起嗔忿。二恣纵慢心。三不孝父母。四恒恣贪痴。五毁谤圣贤。六侵夺陵逼 admin

2019-04-18

处非处智力简单来讲就是祂可以去细观、可以去了知三界所有一切众生的所有心行,并且知道用怎么样的善巧方便来度化一切众生。在上都能看到这个成所作智的广大胜妙之处,甚至是十方世界所下的雨到底下了多少的雨滴?,佛陀的成所作智也可以了知无余!这个境界实在不是我们所能想象的。这是八相中成道的状况。还有降魔的部分等等。成道之后是转法轮。转法轮一般从教理上以及实证经 三摩地

2019-03-06

(节录自平实导师著,《维摩诘经讲记》第二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8年4月初版二刷)不行是菩提 众生所知的心,总是在六尘当中不断的运作;行就是运作之意,所以众生的心行不断,既然心行不断,一直在六尘当中不断的运作著,当然是有行之心,凡是在六尘中有行之心,就不是真正的菩提心。不行的才是菩提,没有六尘中的一切心行。你的真心如来藏,绝对不会在六尘 admin

2018-12-27

佛曾说空性心离见闻觉知,自性清净,离诸攀缘六尘,不觉知三界六尘诸法——不堕三界六尘法中而起分别;然此空性心各各能生有情之蕴处界诸法而不分别蕴处界相应之六尘法,却能了知各各有情心行,随缘而应。(节录自平实导师著,《宗门道眼》公案拈提第三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10年8月再版二刷及《宗门正道》公案拈提第五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 admin

2018-12-27

若有意识觉知心住于“涅槃”中,则涅槃非常住法,是无常变易法,不离意识知心行故;若谓意识永不灭故、涅槃非无常,则意识心行应非无常,则违佛说“诸行无常”正理,进退失据。是故涅槃绝对寂静,无余涅槃位中十八界俱灭,无我、无境界、无心行,唯余如来藏离见闻觉知而无所住,不复受生,名为涅槃。所以佛说涅槃无有境界,无有知者,无我我所,一切寂灭, admin

2018-12-27

以如是邪淫贪淫之心行及行门作为修行之法,而谓密宗行者为“别解脱行”者,非是有智之人也。(节录自平实导师著《狂密与真密》第二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05.11,初版七刷,页524-525。)宗喀巴之思想,实依密宗之双身法为主;密宗浅学之人不知,便谓宗喀巴反对双身法,如是之人尚非密宗之老修行者,竟可身任密宗之传法上师,真乃密教门内之怪事也。宗喀巴 admin

2018-12-27

[2]能了知种种法,能了知自己而生起我见我执的心则是意识;但是意识只能分别而不能作决断,因为意识没有思量性(作主性)的缘故;但因为意识透过错误认知及思惟,也能主导意根改变心行,所以他也有属于自己的分别所起的我执。[2]意根是意识的所依根,不是意识的种子意根是恒而常住的;除非断尽我执而入无余涅槃中,否则意根是永远存在的,自无始劫以来他就一直都是如此的;意即: admin

2018-12-27

八识可分成三类,谓:眼识丶耳识丶鼻识丶舌识丶身识丶意(即意识),又称前六识,借助浮尘根和胜义根各自了别色丶声丶香丶味丶触丶法尘;第七识意根,是无色根,是心,非有色根,即是二乘法中所说的意根丶意处丶意,亦是大乘法中所说之末那识心体、意根;第八识如来藏,是前七识的具有依,是世间万法的根本,记录众生的心行和业种,执持色身。众生意根末那识与如来藏如影相随, admin

2018-12-27

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心不住于身,身亦不住心,而能作佛事,自在未曾有。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十九)讲的正是这个道理。 况且,“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不是一种哲学思想,而是可以亲证、可以体验的法界事实,不是只是一个心中的想法或概念、观念而已;因为包括第七末那识意根 admin

2018-11-03

   有人就说:“开悟就是【当下】明明白白的见闻觉知心”   《维摩诘经》云:“知是菩提,了众生心行故。不会是菩提,诸入不会故。”   佛经这里说:【不会是菩提】,而一般我们【会】知道事情的这个见闻觉知的意识心,就一定不是这个【菩提心】。这个【会当下】明明白白的见闻心,其实也就是意识心,而这心 admin

2018-08-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