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五戒  成佛之道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譬如工画师.分布诸彩色.虚妄取异相.大种无差别.大种中无色.色中无大种.亦不离大种.而有色可得.心中无彩画.彩画中无心.然不离于心.有彩画可得.彼心恒不住.无量难思议.示现一切色.各各不相知.譬如工画师.不能知自心.而由心故画.诸法性如是.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 admin

2020-06-14

  次为瞋结,谓于欲色界中之违逆境上所起之瞋心,亦已断除;此谓于违心之境虽犹于心中起微瞋,而不复现行--永不复生瞋之口行身行;当知更不转生恨、怨、恼等后续心行,是名断瞋。三为身我见,谓于色界天身(包括禅定中所发起之色界身)及色界之觉知心(包括定境中之定心),已能确认其虚妄,由是断除色界我见,不复妄计色界身心为常不坏我,是名断色界身见。四者戒禁取见,谓诸外道依 admin

2020-06-10

  当知人之所以为人,乃因人是有情故;有情之所以为有情,乃是因有情时常显示其七识心之心行故,由七识心故有种种喜怒哀乐之现行,具足有情之法相。然究其实,若无如来藏之驻身,若无如来藏之种种功能差别运作不断,则此七识心随之即断,尚不能偶一现行,何况能有喜怒哀乐等心行?有情之七识心现行运作时,如来藏亦同时运作不断,其运作之心行,一部份为配合七识心而运作,大部份 admin

2020-06-08

  无情无见闻觉知;无情悉无如来藏心,有如来藏心者,必能藉缘而现七识心之心行故;无情亦是全体共业有情之如来藏业种子依大种性自性而变生之法,故无情不是如来藏。《佛教之危机》诸位有没有想过?为什么种子种了下去以后,它就会自动生芽?为什么它就会自动成长?就会自动开花结果?为什么果实自动会熟?这些都是因为共业有情众生的真心中,同有这个种子——功能差别 admin

2020-06-08

  (《六门教授习定论》)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外心散乱?也检视一下自己,会不会有这样的状况?外散乱,就是我们的心受到外五尘或者依着五欲相应而起的心行;也就是我们被色、声、香、味、触所扰动,对外尘的五欲起了觉观、欲心。佛陀曾经对弟子们一再的告诫:五欲它会破坏种种修行上的事情,所以佛说这五欲就像五支箭;对于五欲的比喻也有许多,例如说贪着五欲,就好像用火 admin

2020-06-08

  次为瞋结,谓于欲色界中之违逆境上所起之瞋心,亦已断除;此谓于违心之境虽犹于心中起微瞋,而不复现行——永不复生瞋之口行身行;当知更不转生恨、怨、恼等后续心行,是名断瞋。三为身我见,谓于色界天身(包括禅定中所发起之色界身)及色界之觉知心(包括定境中之定心),已能确认其虚妄,由是断除色界我见,不复妄计色界身心为常不坏我,是名断色界身见。四者戒禁 admin

2020-06-08

  也就是说,包括识阴的心所法(受、想)及识阴借着心所法而运作出来的一切心行的过程,不论如何的微细,只要有所喜乐或觉得自在,都属于我慢的内容。--------平实导师《阿含正义第六辑》第十章第五节<涅槃实际乃是无间等法>我慢,又称为根本慢。因为这种慢心是一切慢的根本,是一切人生来就有的:因为有我而生慢。小孩子常常这样,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小孩子出生不久,看到别的小 admin

2020-06-08

  骄偏在我所上面,不知都是无常的;慢偏在心行上。※七种骄:色力骄、无病骄、长寿骄(例如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多)、少年骄、富贵骄、族姓骄(种族、学历、工作等)、多闻骄。※七种慢:慢、过慢、慢过慢、卑劣慢、增上慢、邪慢(没有实证言实证)、我慢(根本慢,我希望我存在。)第一个是慢。慢的意思是说:你确实胜过别人,所以心里面有个比较高下的想法,所以心中想:我境界 admin

2020-06-08

  [2]能了知种种法,能了知自己而生起我见我执的心则是意识;但是意识只能分别而不能作决断,因为意识没有思量性(作主性)的缘故;但因为意识透过错误认知及思惟,也能主导意根改变心行,所以他也有属于自己的分别所起的我执。[2]意根是意识的所依根,不是意识的种子意根是恒而常住的;除非断尽我执而入无余涅槃中,否则意根是永远存在的,自无始劫以来他就一直都是如此的;意即: admin

2020-06-08

  而大乘般若诸经中,则称为非心心、无心相心、无念心、无住心、菩萨不念心;并且说这个心是实相心,说这个心从无始劫以来不曾暂起一念,说这个心从无始劫以来不曾忆念一切法,说这个心从无始劫以来不曾住着一切法,说这个心从无始劫以来不曾示现见闻觉知心的心行法相,说这个心不是众生所理解的心----祂乃是非心之心。因此,三乘佛法所说无我的真实义,应该要善加分别。首先,二 admin

2020-06-08

  而大乘般若诸经中,则称为非心心、无心相心、无念心、无住心、菩萨不念心;并且说这个心是实相心,说这个心从无始劫以来不曾暂起一念,说这个心从无始劫以来不曾忆念一切法,说这个心从无始劫以来不曾住着一切法,说这个心从无始劫以来不曾示现见闻觉知心的心行法相,说这个心不是众生所理解的心----祂乃是非心之心。因此,三乘佛法所说无我的真实义,应该要善加分别。首先,二 admin

2020-06-08

  般若经里面又有什么说法呢?般若经典里又说祂叫做无心相心,祂没有众生心的心相,众生所知的心的法相是怎么样的呢?是常常会有喜欢、讨厌、追求、丢弃的心行的心啦!所以就会舍垢而取净,一向都在取舍贪厌两边;但是第八识的祂,却是从来不取不舍的,从来不管净垢的。当你正在取舍贪厌的时候,那都是你的七识心的心行。然后祂就因为你的思量作主,所以就配合你而随缘应物、而做 admin

2020-06-08

  骄偏在我所上面,不知都是无常的;慢偏在心行上。七种骄:色力骄、无病骄、长寿骄(例如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多)、少年骄、富贵骄、族姓骄(种族、学历、工作等)、多闻骄。-------《-世间财和七圣财》 admin

2020-06-08

  第四种解脱,是解脱於色界的境界相而远离了瞋恚心行,解脱於瞋界而不再有色界法存在了,心地清净而不再执著色界法,住於空无边处而不再住於色界境界中,已经解脱於色界天境界了。此后的三种解脱较易理解,您只要依文解义即可知之,不烦赘文再解。八解脱中的最后一种解脱,是解脱於非想非非想定的等至境界,也就是解脱於非想非非想天的境界相,所以把意识灭除而没有想阴了知性存 admin

2020-06-08

  这就是讲此有故彼有,这正是众生轮回生死的原因啊!因为这个无明所以就有心行,有心行所以就必定会有名色--必定会去投胎;因为投胎受生、名色具足,所以就有六识;因为有六识、名色,就会有六入(色声香味触法),然后就有触,一直到生老病死忧悲苦恼;因为有这个所以有那个,此有故彼有。当他们这样现观之后,最后说:此灭故彼灭,我把无明灭了,心的行就不再出现;心的行灭了就 admin

2020-06-08

  若是希望证得初禅者,如是喜见异性的希望之心,正见异性时生起喜乐的心行,也都应当断除,而不是只断除二根相交的身行贪著以后,心中仍对异性有所喜乐,否则是无法发起初禅的。因为,觉知心还没有解脱於欲界他化自在天境界的贪爱,就不是已离欲界的心解脱者,初禅定境就不可能发起;所以说,初果及二果人都仍不是心解脱的圣者,严格的说,都还不是真正的圣人,只是预流或初入修 admin

2020-06-08

  --------《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第055集当观无常以离众苦》林正才老师我们说最粗浅最粗浅的识阴苦集:也就是说苦集这件事情讲的就是(我们即便,就是说):我们在我们的心行之中去执著、去爱乐某一些的事情----那就好像是说我们不断的在搜集这些种子,以至于说产生了苦,这些就是所谓的苦集。从这个烦恼的这个状况来讲,最粗浅的识阴的苦集是什么样的状况呢?不外乎就是对于世间 admin

2020-06-08

  若是希望证得初禅者,如是喜见异性的希望之心,正见异性时生起喜乐的心行,也都应当断除,而不是只断除二根相交的身行贪著以后,心中仍对异性有所喜乐,否则是无法发起初禅的。因为,觉知心还没有解脱於欲界他化自在天境界的贪爱,就不是已离欲界的心解脱者,初禅定境就不可能发起;所以说,初果及二果人都仍不是心解脱的圣者,严格的说,都还不是真正的圣人,只是预流或初入修 admin

2020-06-08

  第四种解脱,是解脱於色界的境界相而远离了瞋恚心行,解脱於瞋界而不再有色界法存在了,心地清净而不再执著色界法,住於空无边处而不再住於色界境界中,已经解脱於色界天境界了。此后的三种解脱较易理解,您只要依文解义即可知之,不烦赘文再解。八解脱中的最后一种解脱,是解脱於非想非非想定的等至境界,也就是解脱於非想非非想天的境界相,所以把意识灭除而没有想阴了知性存 admin

2020-06-08

  行生是说,色法五根、五尘的觉受与了知性,能持续不断的出生与存在,六识心对此有所喜乐,这就是识住于行生的境界中;行缘是说,六识心持续缘于色法的觉受及了知性的过程,对于觉受及了知性持续不断进行的过程有所喜乐,不愿使身行、口行、心行的过程停止,希望可以继续不断的攀缘三行的种种过程,这就是六识心乐于行阴、缘于行阴;行住是说,六识心对于身口意的觉受与了知性的 admin

2020-06-08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