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譬如说《心经》里面,不是讲:“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讲的却是心而不是讲断灭空)由此可知,阿罗汉入了无余涅槃,并不是断灭空;因为把五阴十八界灭尽了以后,还有一个《心经》所讲的心存在。这个道理很多人不知道,而且也忽略了。接下来问题二:慧解脱阿罗汉、俱解脱阿罗汉、三明六通阿罗汉入无余涅槃,是否有境界高下可言?我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譬如说《心经》里面,不是讲:“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讲的却是心而不是讲断灭空)由此可知,阿罗汉入了无余涅槃,并不是断灭空;因为把五阴十八界灭尽了以后,还有一个《心经》所讲的心存在。这个道理很多人不知道,而且也忽略了。接下来问题二:慧解脱阿罗汉、俱解脱阿罗汉、三明六通阿罗汉入无余涅槃,是否有境界高下可言?我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如《心经》所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其实所谓“八苦”,也是因缘聚会触受而已,既非真实,亦属无常,众缘消散,“苦”即不存,如来藏无受无取,无苦无乐,根本就不存在什么“苦乐”,一切都是在如来藏表面的浮光掠影,缘起性空,性空缘起,没有真实存在过,自己的身心随时都在新陈代谢,刹那变化之中,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又譬如今时或后世,也将会有证得道种智的人,常常会有宣讲《心经、般若经》的情事,而《心经、般若经》所说的法,只是般若的总相智与别相智而已,并未说到地上菩萨所证得的道种智;我们却不可因为某菩萨宣讲总相智与别相智的经典,就说他的层次一定是只到总相智与别相智,就说他的层次不超过总相与别相智。又譬如现在与未来世的证得道种智的菩萨,在说禅时也常常会讲到古时的下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譬如《圆觉经》、《大般若经》(或其中的金刚经、心经)《大般涅槃经》《楞严经》等第一义的深法,能不起烦恼,欢喜信乐,不生疑惑,如果能如此的话,“乃至一念,念于彼佛,以至诚心愿生其国,此人临终梦见彼佛,亦得往生”。如果发无上菩提之心以后,听到了义经之意旨,而至心欢喜信乐,不害怕、不疑惑、不怀疑。这样的人,只要生起一念,欣慕极乐世界殊胜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如果《大般若经》600卷没时间读,可读《金刚经、心经》以及《维摩诘居士所说不可思议解脱经》;阿含部里面的《央掘摩罗经》,也是了义的经典,《心经》和《金刚经》一样,也是出自于《大般若经》,还有《大般涅槃经》、《法华经》等等,然后要深入思惟它所讲的意思和道理,思惟透彻后再来体究念佛。体究的过程之中,应该舍离一切的外缘。念佛到这个地步,有的人信心不足,就不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如果在那种状况下无法排遣鬼神的话,就由它去说:我们心中应该用第一义或三法印、四依的原则或用《心经、金刚经、维摩诘经》所说的来跟它相应对,只要发觉它一说错,你就责备它:“你这鬼神也来说佛法,你跟本不懂佛法。”它就会消失。有时候鬼神说法和佛法很类似,不小心去观察就会被它误导。有时它说的法好像对,但其实不对,或者前面说的对,到最后它弄错了,那我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发觉净心经》卷下隋北印度三藏阇那崛多隋言志德尔时,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如来叹阿弥陀如来十种发心,于中各随念发,若念当欲生彼,当即得生彼。世尊,何者是十种发心于彼处生?”佛告弥勒言:“彼等发心非少智者,有彼发心是大事者。所有欲生阿弥陀刹中者,当为一切众生发慈悲心不生嗔恨,当生阿 | admin 2018-07-20 |
![]() |
最初读印光大师和净空法师的书建立信心和基本知见,于是在三个月间每晚摄心念佛五千余声,同时也念大悲咒和心经。平时常常小声十声计数持念佛号排遣妄念,有时连睡梦中遇到不好的境界也能念佛,有时念佛时悲从中来,常能生惭愧心和悲心。三个月的熏习令末学法喜充满,烦恼减轻。但工作原因而到异地,周围无人信佛学佛,住集体宿舍,工作烦恼也多,再加上自己烦恼习气深重,没再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由因欲将分崩离析之现时佛教纷乱状况,回归一佛乘之内涵,是故乃有《宗通与说通》一书之出版,又以《邪见与佛法、心经密意…》等书,欲求达成此一目标。若此目标得能达成,则此后修学佛法之学人,皆可迅速而且正确了知佛道之内涵,皆可正确了知三乘菩提互相之关系,则欲修学佛道者,皆可事半而功倍。今观正德居士之《净土圣道》一书,能将禅宗圣道门与净土宗之净土门融和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若是众生往生时会为三魂而各处不同处所,那众生就有增减了;这是很典型违背佛于《心经》中说「不增不减」的圣教开示,也公然违背佛于种智经典中说人有八识心王的圣教全然相违。只要对佛菩提道有基本佛法知见的人,都不会弄错此人又说:【在「佛说弥勒菩萨上下生经」中,经言:「若有比丘及一切大众,不厌生死,乐生天者…。」即弥勒净土是天神境界,无法了生死,天福享尽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二)往生位前安位◎南无清凉地菩萨摩诃萨(三称)◎南无般若会上佛菩萨(三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遍)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以往曾阅读之经典,如心经、金刚经、坛经、弥陀经疏钞及老师所说,一直映入脑海,原来就在讲“我”嘛!前一天,刘师兄曾交待,有好消息要告诉她。本来不想说,一切本来如是,不增不减,何必言诠。但想起她的慈悲,乃于十时半左右打电话告诉她:“下回有人要杀我、砍我头时,我会站在旁边看。”她提高了声音说:“真的喔!你怎么知道的?”于是把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老师要我去体验真妄如何的配合运作,并叫我去看导师的公案拈提、看心经、维摩诘经;金刚经也看一下,剩下的在禅三交给导师了。禅三第一天进小参室,导师问我怎样悟的,我把经过报告,导师点点头,叫我倒杯茶体验真如。体验了一天,只知道部份,紧张的请教张老师,张老师说:“没关系,不知道的导师会教。”第二天进小参室,将体验的情形报告导师,导师教一些微细的部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侯世惠-----禅三明心报告公元一九九九年季春,侨居纽西兰的最后一年,也是皈依三宝学佛第四年,自己在家用功七天七夜,体会到《心经》空相;又从《楞严经》体会客尘,再翻阅《六祖坛经》,自认为悟;“打遍”纽西兰无敌手,诸学佛同参道友、各各莫名其妙。眼见佛友努力用功打坐,冀求妄想不生,希望一念不生时间能延长久一点。以此置功,追求定境尚有少分,与道实不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如今以《般若心经、金刚经》,及禅宗公案来自我检验,发觉看不懂的深妙的地方,还是不少。于生活中体验如来藏的运作,微细的部份还是有一些迷糊,如实了解自己所知只是一个大概而已,需要悟后学习之处尚多,祈求主三和尚及正觉同修会的前贤们,今后多予教导。为报三宝恩、师长恩、大众恩,发愿生生世世跟随师公萧导师、亲教师张老师学习如来、护持、弘传,愿如来灯灯相续,永无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有生有灭,哪里符合打七前必背诵的心经“……不生不灭,……不垢不净……?”直至此次正觉同修会的禅三,悟到真心,恍然明白确实是“不生不灭”,确实是“五蕴皆空”,根本不必背,全是说真心,悟了自然懂。惟觉师父的招牌话是:“师父在这里说法、诸位听法的这一念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处处作主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这期间,从接触佛法到出家,时间不过六、七个月;经典也只看过《心经、金刚经》,记得气功老师最喜欢说四句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但是,早晚课诵、佛事,并不能解决我的疑惑;于是便想进入佛学院研究经典,但是得戒师父并不认同。几经挣扎后,只好毅然的离开常住:就算无法进入佛学院,也必须找到修行的法门,让法身慧命有皈依处,而不愿在佛教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又如《心经》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终于能解脱一切有为法的束缚,前后心境判若两人,烦恼减少了,执著减轻了。无贪无厌,无爱无憎,无忧无喜。从前学佛脸像苦瓜,越修越长;现在脸像苹果,越修越圆。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维摩诘经》云:“菩萨若应诸波罗蜜,教化众生,诸有所作,举足下足,当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我自幼熏陶,13岁开始做早课、诵心经,14岁开始背诵大悲咒,至今三十几年,学佛意志坚定,从未退失过。公元一九八六年左右,佛教非常兴盛,我经常朝山和参加,也陆续归依了释圣严、释惟觉、释忏云、释慧律……等不下十余位有名的法师。其中比较护持万里灵泉寺的惟觉和尚,当时他还未享有盛名,我经常在假日带著儿子开车上山探望(1990年他名气大了,正好我又婚变,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