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我们约在一家茶馆用英文谈论着心经,师父用英文跟我解释因果、轮回这些事情,这都还不稀奇。有趣的事情在后头呢!师父一听完我跟他提到的个人烦恼的時候,他索性要我左手提起他刚买的三罐番茄汁,一边提着,一边跟他说话。可想而知,我左手感觉到疲劳的程度,跟时间成了正比。也懊恼着为何师父要我一边提着三罐蕃茄汁,一边跟他说话。受不了这样的酸楚,我自行把左手放下,却听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灭掉色身和觉知心、思量心以后,只剩下祂的时候,不会去投胎而藉色身再生起见闻觉知心、思量心,这就是《心经》上所说的涅盘境界,就叫作出三界生死。所以想要出离三界生死的痛苦,只有二条路,一者佛菩提道,就是成佛;二者解脱道,就是取证无余涅盘。可是取证无余涅盘境界时,却不是由见闻觉知心、思量作主心去进入涅盘境界中,而是灭掉见闻觉知心与思量作主的心以后,剩 三摩地

2018-07-22

这个意识,是被出生的,不是永恒的,祂既然不是永恒的,怎么可能说祂是如来藏心呢?祂是生灭的,所以意识心可不是《心经》里面说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的如来藏心。我们能很清楚看出这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扭曲、不妄想、不执着、不分别,当下就是悟』是绝对错误的。这也就是末学为什么说这些华丽的大寺庙没有真正的佛法。那么真正的佛法在哪里呢?等有因缘告诉您,而 三摩地

2018-07-22

禅宗的开悟明心,就是找到、明白了这个心,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心经》的心;祂才是宇宙生命的实相,出生万法的根源。第三,在故事最后提到这对父母后来作广大布施,而且持守禁戒、读经行道,终于证得须陀洹果,也就是解脱道的初果。然而证得须陀洹果,并不是单由广大布施及持守禁戒就能证得,主要还是因为这对父母原本的性障不重,但就是对子女过于贪爱;也由于他们的儿子有智 三摩地

2018-07-22

有关这个真心的体性,笔者在先前文章中已引用过唯摩诘经里面的作过说明,这里不再详述,有兴趣者可参阅今人萧平实居士之心经密意,里头对此真心如来藏之体性有极清楚之说明,我在这里要说的只是,此一真心如来藏绝非不可知,不可证之物;如果不可知,不可证,那就真的是玄学了,就会像那些新儒家或宋明理学的人,例如王阳明,熊十力等,把一颗真心解释到愈看愈不懂,因为儒家再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是【行】蕴,是五蕴中的一蕴,对不对?大家都知道心经说道:【照见五蕴皆空】。那五蕴是不是假的?是呀。为了一个假的而发脾气,是不是有点不值得发这场脾气?所以一点也不丢脸,一点也不会没有面子,面子不值一分钱。而且为了一句心不相应的生灭法而生气,真的没有必要。而且离婚了这事情,是件事实,没有办法改的,所以还是勇敢的承担。在离婚前,就发现妻子常常出差,有 三摩地

2018-07-22

因此,他们所说的道理都不合乎《心经》真正的密意。《心经》本来也没有什么密意可说,只是众生没有办法置信,真心祂的体性是这样的和意识心不同。祂哪些不同呢?可以让众生产生无法置信,产生迷惑呢?就是真心祂没有见闻觉知,祂没有六识的见闻觉知;祂有祂的觉知性,只是说祂的觉知性不是没有证悟的人所能了解的。没有证悟的人没有办法亲眼去触证到底是不是,你只能够相信佛语 三摩地

2018-07-22

甚至这个金刚心,也就是我们在《金刚经》里面看到了两个字金刚的意思在;并且这个心当然也就是《心经》里面讲的,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的那个心。正因为这个心的存在,所以才会使得我们的所作的业报,经过了百劫之后还不会消亡,并且是一一忠实的履行所有的业因跟助缘所产生的果报在。这里面的道理实际上是非常非常地完备的,它里面所牵涉到的事情远远地超过了我们刚才 三摩地

2018-07-22

甚至这个金刚心,也就是我们在《金刚经》里面看到了两个字金刚的意思在;并且这个心当然也就是《心经》里面讲的,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的那个心。正因为这个心的存在,所以才会使得我们的所作的业报,经过了百劫之后还不会消亡,并且是一一忠实的履行所有的业因跟助缘所产生的果报在。这里面的道理实际上是非常非常地完备的,它里面所牵涉到的事情远远地超过了我们刚才 三摩地

2018-07-22

甚至这个金刚心,也就是我们在《金刚经》里面看到了两个字金刚的意思在;并且这个心当然也就是《心经》里面讲的,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的那个心。正因为这个心的存在,所以才会使得我们的所作的业报,经过了百劫之后还不会消亡,并且是一一忠实的履行所有的业因跟助缘所产生的果报在。这里面的道理实际上是非常非常地完备的,它里面所牵涉到的事情远远地超过了我们刚才 三摩地

2018-07-22

心经》名句曰: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稳坐自心如来藏,试看天下谁能敌?其次我们明白,冤亲债主也是有情众生,也有如来藏和第七识末那识,所以有一定认知能力,而且和我们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否则它为什么找你不去找别人?既然是有情众生,我们就应当有慈悲心,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想想它也够可怜的,连个人身都没混上,怎么能听闻佛法?好容易 三摩地

2018-07-22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幽赞》卷一言:与净妙物广修财施,拔除恐怖修无畏施,劝修善业而行法施。显见积极面之布施就其样态,可划分为有形及无形两个面向;有形面系以世俗法上所认可之有价之物而行布施(财施),无形面则可区分为精神层面之抚慰依止(无畏施)及心灵成长之增上解脱(法施)两个层次。而《说无垢称经疏》卷二亦言:布施有三:谓财施、法施、无畏施。贫苦良田,惠奉珍 三摩地

2018-07-22

最后可能是在外面金屋藏娇,无心经营事业;事业一败,小老婆也就跑掉了!当他想要回来大老婆身边时,大老婆也不理他、不让他进门;子女也会帮忙把他挡在门外,有谁会恋慕他呢?因为这个缘故,老来受苦,不久就死掉了!还不到五十岁呢!真是寿命短促。这种人太多了,正是现世报的恶果。等他舍寿以后还得下堕地狱,因为他邪淫而侵犯了别人家配偶,甚至有人使得别人家庭破碎,恶业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见道后所住的四种未到地定、四种禅定,都有无漏戒相应,是由于先有见地,而他的心经由禅定的修证过程被转变了。还有一种是无作戒,是获得根本四禅、四未到禅,或单凭见地而去受戒,一生遵行戒法不犯。他舍身后,在来世自然不会再作恶业,这就是无作戒。你们未来世证量到达某一层次以后就会体验到:虽然还没有受戒,也不懂戒,但若遇到会违戒的事情,你会当机立断而舍弃;若 三摩地

2018-07-22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幽赞》卷一言:与净妙物广修财施,拔除恐怖修无畏施,劝修善业而行法施。显见积极面之布施就其样态,可划分为有形及无形两个面向;有形面系以世俗法上所认可之有价之物而行布施(财施),无形面则可区分为精神层面之抚慰依止(无畏施)及心灵成长之增上解脱(法施)两个层次。而《说无垢称经疏》卷二亦言:布施有三:谓财施、法施、无畏施。贫苦良田,惠奉珍 三摩地

2018-07-22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幽赞》卷一言:与净妙物广修财施,拔除恐怖修无畏施,劝修善业而行法施。显见积极面之布施就其样态,可划分为有形及无形两个面向;有形面系以世俗法上所认可之有价之物而行布施(财施),无形面则可区分为精神层面之抚慰依止(无畏施)及心灵成长之增上解脱(法施)两个层次。而《说无垢称经疏》卷二亦言:布施有三:谓财施、法施、无畏施。贫苦良田,惠奉珍 三摩地

2018-07-22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三拜》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合掌念诵一卷》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身想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 三摩地

2018-07-22

到了第七次,利咤便对阿利咤说:你没有遵照父亲生前的嘱咐,不仅要求分家,分家后又不专心经营,致使家产败光,数次来向我借钱。这是我最后一次借钱给你,如果你不好好努力,我不会再借钱给你了。阿利咤听完利咤的话,回去后果然用心经营,没有多久就变得很富有,可是利咤却渐渐贫穷起来。后来利咤要向阿利咤借钱时,阿利咤不仅不借钱给利咤,乃至也不请利咤吃饭,并且对他说: 三摩地

2018-07-22

那天,可以回想佛祖菩萨和高僧大德的慈悲,他们的种种难行苦行,如果有时间,可以念诵《普贤菩萨行愿品》,时间很少的话,《心经》或者一句佛号,都是可以的。藕益大师说:真能念佛,就是六度万行。这句话,真的是不错的。否则,怎么会有一句佛号,消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呢?第六、师兄念佛念经的时候,可以恭请你的怨亲债主一起来跟你念,一起听。当你在报纸网络看到某个人去世 三摩地

2018-07-22

这个如来藏的本体一直都在,永远不会坏掉,所以说祂没有老死!没有老死当然就不用再出生了,因此我们就说祂是不生不灭!譬如大家所熟知的《心经》,就有不生不灭、不垢不净(的说法),指的正是这个意思。因为有如来藏的不生不灭,所以才有我们一世又一世从如来藏心体当中出生,死了之后又回到如来藏,如来藏又帮我们出生了一个中阴身,又再继续去执取父精母血,又有下一世的生 三摩地

2018-07-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