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所以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哪一个法是有觉有观,哪一个法是无觉无观,哪一个法是跟善心所相应等等,这些都是需要从善知识来得到修学的法而可以亲证。禅定的法并不是不可以学,只是说菩萨在许许多多的法还没完善之前,一般来说是到了三地满心位前的时候,然后来修学----精勤修学----四禅八定之法;然后修学四无量心发起种种的神通,来成就三地菩萨果地的功德,所以这个有一些 三摩地

2018-07-20

“何分江渠与沟坑”,管你所谓百川汇归大海,世间上的一切都是从我们“唯识所辨、唯心所现”。世界的现象既然是和我们心识的本体融汇一起的,那么“归来一滴曹溪水,洒向云厨味自珍”。你求学读书也好,求法问道也好,当你回来的时候,所获得的知识与佛法,就好像六祖惠能大师在曹溪,不少人到他那边去求法,所得到的曹溪的法水。你做什么?你要 三摩地

2018-07-20

如是邪行过咎之成因,皆在误认意识心为真实心所致;根本不曾了知临济禅师所悟得之第八识如来藏,便以意识心为真实心,却与常见外道完全相同。由于误认意识心为真子故,便与藏密所修之双身法等邪淫法门相应,便与藏密过从甚密,令人不免怀疑是否曾暗中实修之。临济禅师若有灵感,当出世间公开大哭一场,当与星云法师兜头痛棒。星云认为:“能分别世间、认识世间之觉知心即 三摩地

2018-07-20

无余涅槃之中,若仍有离念灵知心,显然尚且未离欲界六尘境界,何得谓为涅槃寂静?尚有觉知心我存在,何得谓为诸法无我?尚有觉知心行继续现行,正是诸行无常所破者,何得谓为符合三法印?乃至非想非非想定中之离念灵知心,已不返观自我之是否存在,亦不自知觉知心之我存在与否,亦不自知意根我尚在,如是之境界,尚且不能契符三法印,何况欲界中之离念灵知心?焉得谓为涅槃境界 三摩地

2018-07-20

意识觉知心证悟真如佛性已,则可常见真如之本来自性清净涅槃而转依之,如是即能常住于解脱之境界;亦可了知:无余涅槃之解脱境界,其实唯是自心真如境界,非是意识心所住境界;觉知心如是转依之,名为常住解脱境界中,名为有余涅槃。如是正理,尚非定性大阿罗汉之所能知,何况星云未断我见,尚不能入住声闻初果境界,何能知之?菩萨由如是亲证、如是现观,返观众生及佛门四众之 三摩地

2018-07-20

”如是将意识心之心所“慈悲喜舍”,误认作祖师西来之真正意旨,却不知此一能够慈悲喜舍之觉知心,正是常见外道所主张“常住不坏”之意识心;却不知慈悲喜舍只是意识心之心所法。如是未悟言悟之人,提出种种口号,而广作劝募,建造金碧辉煌之佛光山、西来寺、本栖寺等世界各国富丽堂皇之寺院,说为人间净土,藉以成就大师之表相;本质却只是佛门内之 三摩地

2018-07-20

”洞山为何便大声喝斥太长老?如是不顾其身分之崇高,竟是何意?每见大师与学人作如是言:“正当我一念不生时,此觉知心仍然能随心所欲、能动能用。这能动能用底觉知心,便是我底真如佛性,便是佛所证之真如佛性。”然而彼等诸人却不曾解知:动者本是因于色蕴之存在,风大所转,故有动用,行蕴所摄。既是行蕴所摄,则知行蕴乃是变易无常之法,是众缘所生之法, 三摩地

2018-07-20

今此公案讲禅之内容,又一向以意识心所行诸事而分天界与地狱,不以三乘菩提之亲证,作为佛法之中心。乃至说禅之时,尚以意识觉知心之消归一念,作为《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之真实心,堕于意识心境界中,我见未断、真心未证,云何可说是懂得禅法、已经证悟之人?竟然大胆以佛光禅师之名,示人以悟!所以者何?谓禅宗之开悟明心者,以及《金刚经》所说之实相心 三摩地

2018-07-20

而此离于六尘见闻觉知之如来藏心,其实并非完全无觉无知,只是其觉知之行相、其了别之行相极为深细,非是觉知心所有之六尘中之了别及六尘中之觉知也。由是缘故,六祖开示云:“真如起念,非眼耳鼻舌能知。”一般人之眼耳鼻舌身意识,无法了知此真心之起念行相也,唯有真悟之人方能知之,故说真实心并非全如石头木块之完全无知,而是拥有能了知众生心行、能了知世界根 三摩地

2018-07-20

星云之落处,与今时多数学禅之人一般无二,并无超胜于一般学禅者之处,皆是同以意识觉知心放下五尘之执著,认作真实心,谓之为返妄归真;所以此一段语中,亦是劝人将觉知心修除五尘等执著,回归到意识觉知心主体上,不攀缘执著五尘等法,以此作为“返本归源、还为真如佛性的真心”,误会可谓大矣!当知流转虚妄生灭的觉知心,永远是第六识----意识,永远不可能改易其 三摩地

2018-07-20

如是而修佛道者,正因求法之热诚心所致!然而求法之热诚,却是植因于对实相之无所知、之欲了知,即是因为好奇而欲求证之,非因对于世间“有境界相”诸法之喜乐贪著而追求之。如是欲求佛菩提道之内涵与亲证者,绝非星云所说之觉知心处于“平常心”状态中所可得也!然而星云法师却误以为:将觉知心处于平常心状态中,于一切法都以平常心对待之,如此即是悟道 三摩地

2018-07-20

心所知。身不能觉。觉在身际。心不能知。我今示汝兜罗绵手。汝眼见时。心分别否。阿难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言。不见内故。不居身内。身心相知不相离故。不在身外。我今思惟。知在一处。阿难言。此了知心。既不知内。而能见外。如我思忖。潜伏根里。犹如有人。取琉璃碗。合其两眼。虽有物合。而不留碍。彼根随见。随即分别。然我觉了能知之心。不见内者。为在根故。分明瞩外无 三摩地

2018-07-20

心所使。诸所缘法。惟心所现。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云何汝等。遗失本妙。圆妙明心。宝明妙性。认悟中迷。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色杂妄想。想相为身。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惟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 三摩地

2018-07-20

此法为复即心所生。为当离心。别有方所。阿难。若即心者。法则非尘。非心所缘。云何成处。若离于心。别有方所。则法自性。为知非知。知则名心。异汝非尘。同他心量。即汝即心。云何汝心。更二于汝。若非知者。此尘既非色声香味。离合冷暖。及虚空相。当于何在。今于色空。都无表示。不应人间。更有空外。心非所缘。处从谁立。是故。当知法则与心。俱无处所。则意与法。二俱虚妄 三摩地

2018-07-20

及我心所。将谁立因。求无上觉。如来先说湛精圆常。违越诚言。终成戏论。云何如来真实语者。惟垂大慈。开我蒙吝。佛告阿难。汝学多闻。未尽诸漏。心中徒知颠倒所因。真倒现前。实未能识。恐汝诚心犹未信伏。吾今试将尘俗诸事。当除汝疑。即时。如来敕罗睺罗。击钟一声。问阿难言。汝今闻否。佛言。我问汝闻。汝则言闻。又问汝声。汝则言声。惟闻与声。报答无定。如是云何不名矫 三摩地

2018-07-20

心所度。计以为常。由此计常。亡正遍知。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二外道。立圆常论。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自他中。起计度者。是人坠入四颠倒见。一分无常。一分常论。一者。是人观妙明心。遍十方界。湛然以为究竟神我。从是则计我遍十方。凝明不动。一切众生。于我心中自生自死。则我心性。名之为常。彼生灭者 三摩地

2018-07-20

是夜三更,不使人知,自执灯,书偈于南廊壁间,呈心所见。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秀书偈了,便却归房,人总不知。秀复思惟:五祖明日见偈欢喜,即我与法有缘;若言不堪,自是我迷,宿业障重,不合得法,圣意难测。房中思想,坐卧不安,直至五更。祖已知神秀入门未得,不见自性。天明,祖唤卢供奉来,向南廊壁间绘画图相,忽见其偈。报言,供奉 admin

2018-07-19

善男子,若诸菩萨悟净圆觉,以净觉心,不取幻化及诸静相,了知身心皆为挂碍,无知觉明,不依诸碍,永得超过碍无碍境,受用世界及与身心,相在尘域,如器中锽,声出于外,烦恼涅槃不相留碍,便能内发寂灭轻安,妙觉随顺寂灭境界,自他身心所不能及,众生寿命皆为浮想,此方便者,名为禅那。善男子,此三法门,皆是圆觉亲近随顺,十方如来因此成佛,十方菩萨种种方便一切同异,皆 admin

2018-07-19

不觉识自心所现。分齐不通。大慧。愚疑凡夫性。无性自性第一义。作二见论。复次大慧。妄想三有苦灭。无知爱业缘灭。自心所现幻境随见。今当说。大慧。若有沙门、婆罗门欲令无种有种因果现。及事时住。缘阴界入生住。或言生已灭。大慧。彼若相续、若事、若生、若有、若涅盘、若道、若业、若果、若谛。破坏断灭论。所以者何。以此现前不可得。及见始非分故。大慧。譬如破瓶不作瓶 三摩地

2018-07-19

不觉自心所现色相。不觉苦乐。不至解脱。名相诸缠。贪生生贪。若因若攀缘。彼诸受根灭。次第不生。余自心妄想。不知苦乐。入灭受想正受第四禅。善真谛解脱。修行者。作解脱想。不离不转。名如来藏识。七识流转不灭。所以者何。彼因攀缘诸识生故。非声闻缘觉修行境界。不觉无我。自共相摄受。生阴界入。见如来藏。五法自性。人法无我则灭。地次第相续转进。余外道见不能倾动。是 三摩地

2018-07-19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