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随心所念皆悉不空。临命终时得见诸佛。一切诸佛皆赞叹言。善哉善哉大丈夫。善能持戒清净不破。善来将汝往诣清净佛刹。令汝得住十地位中。彼人见佛得清净心得欢喜心。心欢喜故。舍身则得往生净国速得十地。不久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说施灯功德经》高齐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若善男子善女人。于佛塔庙施灯明已。临命终时得三种明---何等为三?一者 | admin 2018-07-20 |
![]() |
这是仰仗释迦世尊愿力慈悲加持的往生,而能够达到在心所愿而生;特别是要发心,要护持如来正法的人,可以亲住如来座下。也就是说,不只是能够往生极乐世界,甚至命终时,能够往生十方一切净土。因此,并不是说“只有念诵阿弥陀佛,才能往生净土”。十方诸佛都各有四种净土: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及常寂光净土。然而其中愿心特别宏大殊胜,又与我们中国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这是仰仗释迦世尊愿力慈悲加持的往生,而能够达到在心所愿而生;特别是要发心,要护持如来正法的人,可以亲住如来座下。也就是说,不只是能够往生极乐世界,甚至命终时,能够往生十方一切净土。因此,并不是说“只有念诵阿弥陀佛,才能往生净土”。十方诸佛都各有四种净土: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及常寂光净土。然而其中愿心特别宏大殊胜,又与我们中国 | 三摩地 2018-07-20 |
![]() |
随心所乐。尊重之处。生大净信。想佛形像。作彼如来。真实之身。恭敬尊重。如现前见。上下谛观。一心不乱。往空闲处。端坐思惟。如佛现前。一手量许。心常系念。不令忘失。若暂忘失。复应往观。如是观时。生极尊重恭敬之心。如佛真身。现在其前。了了明见。不复于彼作形像解。见已即应于彼佛所。以妙华鬘末香涂香。恭敬右绕。种种供养。彼应如是一心系念。常如世尊现其前住。然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此喻唯心所作。即有而空。故无来去。又如幻非实。则心佛两忘而不无幻相。则不坏心佛。空有无碍。即无去来。不妨普见。见即无见。常契中道。是以佛实不来。心亦不去。感应道交。唯心自见。如造罪众生。感地狱相。唯识论云。一切如地狱。同见狱卒等。能为逼害事。故皆是罪人恶业心现。并无心外实铜狗铁蛇等事。世间一切事法。亦复如是。然彼遮那佛土。匪局东西。若正解了然。习累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从心所现。一切诸法。莫不无相而真。是故于中随拈一毫末。一一皆具十方三世依正色心自他凡圣等法。而无余欠。乃至一咳一掉。一名一字。罔非自心之全体大用。而咳掉名字之外。更无一法可得。此所谓法界也。何谓法界缘起。圣凡皆此法界。非粗妙。无减增。不涉生死。不干迷悟。而悟顺法界故。出生二种涅槃。迷逆法界故。妄现二种生死。迷逆生死。法界宛然。无奈众生从未悟故。终不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以前见到同学上台作明心报告时,见他们常边说边流泪,总觉得:“怎么那样爱哭?怎么不会觉得害羞?”心里有些莫名其妙;见到佛经赞佛,歌颂功德、无所不至,总觉得不太能接受;所谓“天下好话佛说尽”,学佛人怎么学成这样子呢?如今,明心之后,才能体会诸佛菩萨的悲心与愿力;明白佛菩萨悲心与愿力的人,岂能不五体投地的赞叹不已?学生今诚挚发心,愿将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心中笃定下来以后,及至思惟检查,原来祂根本从不烦恼,虚妄的灵知心所造一切罪业烦恼,还是要虚妄的灵知心自己收拾面对,连要断烦恼的心也是虚妄;了知以后,不由悲从中来、不能自已。至此方知功德岂只在一念相应?若无触证后的自肯,若无正观的思惟,功德将无能发起,一念相应慧终必退失。禅三后回家,心中五味杂陈,观自身犹如由水蛭附著般的行尸走肉,而祂(如来藏)竟是真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但是,这个我们身心所能体验到的世界中,怎么会有一种“非有非无”的存在呢?又说祂“不垢不净”,我也搞不懂,若是没有垢,那就应该是净;稍有不净就是垢了,怎么会有一种境界叫做“不垢不净”?逻辑推论在此完全失去了作用,问讲座:“这是什么意思?”他只回答说:“此境界不可思议──不可思不可议──无法想象、无法言说。&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十一点十五分吧!有人引我到候参位子等待,在那里坐了将近二十分钟,终于轮到我了;我以为是进入监香老师的小参室,护三菩萨却指指主三和尚的小参室;心中又喜又惊,高兴可以再跟导师讲话,却也担心所整理的那一点数据不知道会不会被打回票?一进门,导师就亲切的说:“善藏师终于来了,我说怎么还没有消息呢?”顶完礼、坐下来,导师问监香孙老师我是什么题目?&ldq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回来后遵照导师的指示,检查自己未能明心所欠缺的部分加以补足,求佛菩萨加持、至诚心发愿,仍旧每天拜八十八佛、回向、跟自己的冤亲债主请求解冤释结,愿度他们一起修学佛法,将来得解脱。检查自己的心行是否有慢心?至诚心是否恳切?努力做义工,但求尽力去做,剩下的就交给佛菩萨安排。今年二月初参加禅一,用餐的时候,我看到便当盒里的饭菜,心想先吃一口饭,○○○○○○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佛说:“自心所见身器世间,皆是藏心之所显现,刹那相续、变坏不停……。”“一切众生虽在诸趣烦恼,身中有如来藏常无污染,德相具足如我无异。”眼前的景象多么亲切、温馨,佛法真的是可以亲证的。供佛时动作变得轻轻柔柔,拜佛时首次有“自性佛在礼佛”的感受,很特别。偶而也思惟起宇宙人生,明代一首警世诗:“急急忙忙苦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今在此诚挚发愿,愿将明心所有功德,回向:愿萧导师菩萨及师母色身安康!愿摧邪显正成就!愿得以永住!受业正榕顶礼公元二○○二年十一月三○日 (原标题:11第十篇:黄正榕居士)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以至诚心、愿将明心所有功德回向:愿平实导师色身康泰!统理大众、一切无碍。愿能久住!众生得依止!张正萍叩首敬呈二○○三年十二月十五 (原标题:21第二十篇:张正萍居士)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本际虚冲,非心所穷。正觉无觉,真空不空。三世诸佛,皆乘此宗。此宗豪末,沙界含容。一切莫顾,安心无处。无处安心,虚明自露。寂静不生,放旷纵横。所作无滞,去住皆平。慧日寂寂,定光明明。照无相苑,朗涅槃城。诸缘忘毕,诠神定质。不起法座,安眠虚室。乐道恬然,优游真实。无为无得,依无自出。四等六度,同一乘路。心若不生,法无差互。知生无生,现前常住。智者方知,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你现在应当明白,诸佛因为看到--一切众生处于迷惑之中,妄认五蕴假合而成的色身为自我,而把色身之外的六尘境界执为外在的实有,由此而产生好生恶死的取舍心,并在这种分别心中念念迁流,却不明白这一切,五蕴色身也好,外在的尘境也好,生死之相也好,苦乐之受也好,都是唯心所现,如梦如幻。他们终日向外驰求,徒劳地在生死中轮回,反而把常乐我净的涅槃看作是苦--诸佛因为愍 | admin 2018-07-20 |
![]() |
此事,你还信得及吗)?光宝禅师道:信则信矣,未审光之与宝,同邪?异邪(相信是相信,但是不知道光与宝,是一个东西还是两个东西)?荷泽和尚回答道:光即宝,宝即光,何有同异之名乎?光宝禅师又问:眼耳缘声色时,为复抗行,为有回互(眼缘色、耳缘声时,眼与色、耳与声是并列不相干的两个东西,还是相互交融的一个整体)?荷泽和尚道:抗、互且置,汝指何法为声色之体乎(眼与色、耳与声,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一切万法从心所生,但有名字,无有实者。”马祖道:“如是如是。一切法性不生不灭,一切诸法本自空寂。经云,‘诸法从本业,常自寂灭相’。又云,‘毕竟空寂舍’。又云,‘诸法空为座’。此即诸佛如来住此无所住处。若如是知,即住空寂舍,坐空法座,举足下足,不离道场,言下便了,更无渐次。所谓不动足而登涅槃山者也。”无业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天堂并地狱,皆由心所造。南山北岭松,北岭南山草。一雨润无边,根苗壮枯槁。五湖参学人,但问虚空讨。死脱夏天衫,生披冬月袄。分明无事人,特地生烦恼。”北宋宝元戊寅(1038),李都尉存勖临终前,特遣使者邀请楚圆禅师来京师(临安)最后见一面,信中说道:“海内法友,唯师与杨大年耳。大年弃我而先,仆年来顿觉衰落,忍死以一见公。仍以书抵潭,师敦遣之。&rdq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清素禅师被从悦禅师虔诚的求法之心所感动,便说道:“怜子之诚,违先师之记。子平生所得,试语我。”从悦禅师于是便把自己平生所证所见,统统告诉了清素禅师。清素禅师道:“可以入佛而不能入魔。”从悦禅师道:“何谓也?”清素禅师道:“岂不见古人道,末后一句,始到牢关?”就这样,经过几个月的钳锤,从悦禅师终于得到了清素禅师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