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菩提果的圆满是究竟佛地;而佛菩提果之所修证的,全部都属于有情自身的八识心王、五十一个心所有法、以及十一个色法、二十四个心不相应行法、六个无为法。在这些法里面,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这个阿赖耶识又称为如来藏,因为祂含藏著让我们将来成就究竟佛道的功能,也就是种子,所以祂叫做“如来藏”。藏就是含藏的意思,所以有的祖师说:&ld | admin 2018-07-21 |
![]() |
再来,因为三地满心所证得的一分道种智,又进入到四地,主修“精进波罗蜜多”。四地菩萨主修精进波罗蜜多以及一切种智,祂就能够于此土以及他方世界能够广度有缘而无有疲倦,非常精进的努力度化众生;而且这时候祂也进修一切种智,能够成就四地所应该要有的无生法忍道种智。因为熏修一切种智,在满心位成就的时候,证得“如水中月”的现观,这是四地菩萨所 | admin 2018-07-21 |
![]() |
是因为这个缘故,所以三法印事实上就是三三昧,三三昧事实上就是三法印,只是因为实证三法印之后,心中产生决定性(与定心所相应),所以称为三三昧。前面基本了解了三法印为什么要称为三三昧,为什么称为三解脱门;接下来对三法印,再作比较详细的了解。为了让大家能够了解三法印的内容,我们要先把三法印分成两组:初步可以观察三法印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我们可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这个本心本来具有的性质就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个本心所具有的境界来讲,是任何我们现在在世间活动里面,任何的一种心识的状况,都没有办法达到这样子。所以我们跟大家讲说,菩提就是指的,直截了当的解释,就是指的我们每一个人的清净本心;并且,这个清净的本心绝对不是我们现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体会的任何一种的意识的状况;并且,也不是任何一种的禅定的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所以,六根中有五个有色根,还有一个心根叫作意根──意识心所依之根。有了六根以后,接着还有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当六根接触六尘的时候,如来藏就生出了六个识──眼、耳、鼻、舌、身、意等六个识。这六个识加上你的意根──心根,请问:这时是有几个识呢?是七个识罗!而这七个识全都摄归名色的名之中。好!阿含部的中很明确的告诉我们:现象界中,我们的五阴十 | 三摩地 2018-07-21 |
![]() |
392,a11)所以唯有实际得到大涅槃者之如来,可以说有真正解脱境界,这解脱究竟境界根本不是小乘人所能够知道于万一的,真正的解脱道,真正的解脱实义,是不能够离开涅槃而有他说,所以如来世尊才说:「真解脱者即是如来!」「毕竟解脱即是如来!」因此为了安慰二乘人,所以便将非如实的二乘解脱,如是灰身泯智的修证,当作解脱而说!只有不清楚如来实义的人,才有可能在小乘法中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再来,因为三地满心所证得的一分道种智,又进入到四地,主修“精进波罗蜜多”。四地菩萨主修精进波罗蜜多以及一切种智,祂就能够于此土以及他方世界能够广度有缘而无有疲倦,非常精进的努力的度化众生;而且这时候祂也进修一切种智,能够成就四地所应该要有的无生法忍道种智。因为熏修一切种智,在满心位成就的时候,证得“如水中月”的现观,这是四地菩萨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智慧解脱则是证知微细自我的虚妄,是必须否定意识觉知心一切细相的,也要否定觉知心我所的一切细相,也就是否定觉知心所拥有的种种心所有法的常住性;觉知心的我所是指心所法,这与一般所说我所(我所有)的欲界贪爱不同;欲界境界的贪爱,是五蕴的我所贪爱。断除我见以后,离欲而发起初禅时,能远离欲界生,就可以名为心解脱,他就是三果人了;虽然他对五下分结的断除,还没有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八解脱中的最后一种解脱,是解脱於非想非非想定的等至境界,也就是解脱於非想非非想天的境界相,所以把意识灭除而没有想阴了知性存在,并把意根的受、想心所法灭除了,这是灭尽定的境界,随时可以舍报而入无余涅槃中,是第八种解脱。这八种就是八解脱,意思是经由四禅与四空定的修证,再以断我见的智慧来现前观察色界、无色界的种种不同境界,都是有为性的生灭法,所以从上一层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佛菩提果的究竟是佛地,而佛菩提果所修证的,全部都属于有情自身的八识心王、五十一个心所有法、十一个色法、二十四个心不相应行法、第八识的七种性自性、人无我与法无我以及六个无为法。在这些法里面,最重要、最根本的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识。这个阿赖耶识又称为如来藏,因为祂含藏着将来成就究竟佛道而成为如来的功能,也就是含藏着能使众生未来成为如来的种子,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但是在大乘法中,菩萨修学佛菩提,要成就佛地的大菩提果,这个却不共二乘,因为菩提果的是究竟佛地;而佛菩提果之所修证的,全部都属于有情自身的八识心王、五十一个心所有法、十一个色法、二十四个心不相应行法、六个无为法。在这些法里面,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这个阿赖耶识又称为如来藏,因为祂含藏着让我们将来成就究竟佛道的功能(也就是种子),所以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能够现前观察意识觉知心的虚妄,确实晓得意识是有间断的心,是依众缘而生起的;你已经如此确实观察过了,那么你也证实意识不是常住的,了知意识觉知心很脆弱,确定祂没有办法延续到未来世去;当你如此现前观察了以后,对于意识的心所法受、想、行三阴的虚妄性,当然也能确实了知,那么你的我见在这时也就确实断除了。你如果现前观察意识觉知心确实是如此,这就是符合断身见的现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但是在大乘法中,菩萨修学佛菩提,要成就佛地的大菩提果,这个却不共二乘,因为菩提果的是究竟佛地;而佛菩提果之所修证的,全部都属于有情自身的八识心王、五十一个心所有法、十一个色法、二十四个心不相应行法、六个无为法。在这些法里面,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这个阿赖耶识又称为如来藏,因为祂含藏着让我们将来成就究竟佛道的功能(也就是种子),所以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譬如说一个人的双手被绳子绑住的时候,那么他没办法办到的事情,就是把双手张开;把双手张开这件事情,他不能随心所欲。但是缚在这里讲的是烦恼,当一个人的心与烦恼相应的时候,他的心被烦恼给系缚住了;那什么样的心行他是办不到的?就是善行!他对于善行不能随所欲。但是善行指的是什么样的心行?在这里的善行指的并不是十善业中的善行;如果一个人有烦恼,但是他十善业的善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那什么叫作“欲”呢?欲它是属于五别境心所有法里面的一个心所法,也就是欲、胜解、念、定、慧里面的其中的一个心所有法。五别境心所有法的欲心所,它是希求、欲望的意思,也就是欲望通于善、恶、无记三性,善法欲能够使众生生起精进向善之心,而恶法欲就会导致众生产生贪着。所以,贪、爱还有欲这三个字,它虽然名称不同,但是意义却是可以相通的。但这些各种的欲望 | admin 2018-07-21 |
![]() |
也就是说,透过这样子的慧力,让我们的念心所在这个慧所观境能够铭记不忘,就是透过我们念心所在慧所观的境界能够忆持住而不忘掉,这个就是由慧令念住境。透过这样子的一个观行,透过这样子的一个思惟,所以,因为在慧立念住,也就是说以慧心所、以慧为体来立这个念住,所以又叫作念住。那什么叫作四正勤呢?我们讲完四念处以后,再来探讨什么叫作四正勤。那四正勤又叫作四正断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能够现前观察意识觉知心的虚妄,确实晓得意识是有间断的心,是依众缘而生起的;你已经如此确实观察过了,那么你也证实意识不是常住的,了知意识觉知心很脆弱,确定祂没有办法延续到未来世去;当你如此现前观察了以后,对于意识的心所法受、想、行三阴的虚妄性,当然也能确实了知,那么你的我见在这时也就确实断除了。你如果现前观察意识觉知心确实是如此,这就是符合断身见的现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你对他说“色声香味触法,好漂亮、好美观、好庄严”或等等,他永远是在观察什么呢?观察他内心所证的。所以他看虽然看,但是呢他真的没有什么作意在上面,这就叫作:无间断于四圣谛作意,无间断于声闻法的圣果在作意,这圣果所要求的,他都能如是的作意。下一堂课我们再继续地根据解脱道再继续作演讲。阿弥陀佛!第三辑四不坏信(下)各位菩萨:阿弥陀佛!我们今天继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诸贤!如何是正念呢?是说圣们想到苦即是苦时,熏习就是熏习、息灭就是息灭;想到灭苦的方法就是灭苦的方法时,或者观察原本所作的种种三行,或是学着回想以前所作的种种身口意行,或者看见诸行引生未来世的轮回灾患,或者看见了涅槃境界中止息了一切苦,或者没有执着想念所观察到的一切、善净心得到解脱之时,于这中间观察:或者看见‘心有随顺所忆念的’时,心中背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佛菩提果的究竟是佛地,而佛菩提果所修证的,全部都属于有情自身的八识心王、五十一个心所有法、十一个色法、二十四个心不相应行法、第八识的七种性自性、人无我与法无我,以及六个无为法。在这些法里面,最重要、最根本的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识;这个阿赖耶识又称为如来藏,因为祂含藏着将来成就究竟佛道而成为如来的功能,也就是含藏着能使众生未来成为如来的种子,所以祂也叫作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