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世亲菩萨在这个论里面这样说: 【一切法者,略有五种: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应行法、五者无为法。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分位差别故,四所显示故,如是次第现。】(《大乘百法明门论》) 就是把三界一切万法择取重要的一百法,这一百法可分为五大类,称为五位。 第一位就是心法。世亲菩萨说,一切法中以眼识、耳识、鼻 admin

2018-11-03

我们知道了别六尘境界,除了五遍行心所法以外,还需要与五别境心所法有相应,才能清楚了知六尘的境界,为什么呢?因为五个别境心所有法各有祂们不同的功能存在,需要同时与祂们相应,才能完成对六尘诸法的了知与了别;如果短缺了其中一个,那对境界或是诸法的了别,就会变得没办法记住或不清不楚。譬如,“欲心所”的体性就是于所乐之境希望为性,就是在所喜乐的境界 admin

2018-08-04

八个心各有祂们相应的心所有法,以及这些心相应的烦恼、善法、无记法等等;这些心所有法,加上八个识,以及我们的色身五根等十一个色法,合起来运行的时候才能够有一切法的出现。这八个心的功能,以及辗转出生的一切法,马鸣菩萨统统把它们叫作“有法”。为什么有法又叫作一切众生心呢?因为这是一切众生所会显现出来的心。人类是这样子、狗也是这样子、蚂蚁也是这样 admin

2018-08-04

因为这样的缘故,即使处于灭尽定状态下的阿罗汉,虽然在灭尽定中已经灭尽了离念灵知等六识心与心所有法,也灭除了意根五遍行中的受和想,但是他们身中的如来藏仍然在持身,片刻不相离,所以也们的离念灵知心虽然已经断灭了,身体也仍然不会毁坏。由此可知,若无如来藏执持色身,吾人将顿成死人。那么吾人死亡时,如来藏是如何舍身的呢?《成唯识论》云:又将死时,由善恶业,下 三摩地

2018-08-01

总持咒涵盖一切法,此一切法有五种:心法、心所有法、色法、心不相应行法、无为法。五位法中,首位是八识心王。因为一切世、出世间法都由八识心王直接或间接出生和显现,是三界及出三界最殊胜的法。心法(一切最胜故)包含: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第二位是心所有法,51个心相应的所有法和此八识心王相应。心所有法(与此相应故)包含:遍行( 三摩地

2018-07-23

如果当时有一位阿罗汉在场,他是不会生气的,所以会生气是因为我们的第八识如来藏里面含藏有瞋的种子,也就是因为有了这个瞋的心所有法的种子存在,所以才会跟生气相应。那个夜叉鬼坐在释提桓因宝座上,只是一个缘,在当时每位看到这件事情的三十三天人,都跟他自己的瞋心所相应,所以就起了瞋心了。也就是说,会起瞋心,是因为跟自己如来藏中的根本烦恼相应了,也就是跟瞋心所 三摩地

2018-07-23

如果当时有一位阿罗汉在场,他是不会生气的,所以会生气是因为我们的第八识如来藏里面含藏有嗔的种子,也就是因为有了这个嗔的心所有法的种子存在,所以才会跟生气相应。那个夜叉鬼坐在释提桓因宝座上,只是一个缘,在当时每位看到这件事情的三十三天人,都跟他自己的嗔心所相应,所以就起了嗔心了。也就是说,会起嗔心,是因为跟自己如来藏中的根本烦恼相应了,也就是跟嗔心所 三摩地

2018-07-23

意识心体者,举凡现起时,必定会与五尘及法尘相触,亦必定会与五种了别境界相之心所有法相应;又必定会有人间境界中五位(眠熟位、闷绝位、正死位、灭尽定位、无想定位)暂时断灭之现象,当知符合如是体性之觉知心,必定即是意识心也。一切大师与学人,皆可将此二法,据以勘验自己及诸方大师之所悟是否为意识心,即可了知诸方大师之已断我见、或未断我见,即可了知诸方大师之是 三摩地

2018-07-23

在唯识五位百法当中,嫉妒是属于心所有法中的小随烦恼,是属于根本烦恼—嗔恚心—的一分体性,主要是在心中嫉妒、不悦,因此不断地住在忧苦的心念之中。像这样的嫉妒心,会障碍修行者的慈悲、仁爱之心,也会使得嫉妒的心念不断地增长,而使得修学者离菩萨的慈悲心行愈来愈远。因为嫉妒心,会推使众生去造作种种的不善恶行,所以必定会招致未来世的苦果,而不断在三界 三摩地

2018-07-23

佛菩提果的究竟是佛地,而佛菩提果所修证的,全部都属于有情自身的八识心王、五十一个心所有法、十一个色法、二十四个心不相应行法、第八识的七种性自性、人无我与法无我,以及六个无为法。在这些法里面,最重要、最根本的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识;这个阿赖耶识又称为如来藏,因为祂含藏着将来成就究竟佛道而成为如来的功能,也就是含藏着能使众生未来成为如来的种子,所以祂也叫作 三摩地

2018-07-23

在佛法里面,如果仔细观察,这样的观察其实超越世间的心理学,因为世间的心理学没有办法来分析看清楚这些东西,没办法把它正确归类;在佛法里,完全依于觉悟之法,而能够如实来观察我们的心的这些状态;所以除了八个识的基础之上,还有其他的心所有法它要运作,这样才能构成我们一个人──一个生命完整的运作。二、什么叫五遍行心所五遍行心所法就是触、作意、受、想、思这五个 三摩地

2018-07-23

世亲菩萨在这个论里面这样说:【一切法者,略有五种: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应行法、五者无为法。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分位差别故,四所显示故,如是次第现。】(《大乘百法明门论》)就是把三界一切万法择取重要的一百法,这一百法可分为五大类,称为五位。第一位就是心法。世亲菩萨说,一切法中以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 三摩地

2018-07-23

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应行法。五者无为法。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分位差别故。四所显示故。如是次第现。第一心法略有八种。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末那识。八阿赖耶识。第二心所有法。略有五十一种。分为六位。一遍行有五。二别境有五。三善有十一。四烦恼有六。五随烦恼有二十。六不定有四。一遍行五者。一作意二 三摩地

2018-07-23

《成唯识论》中将如来藏本性清净心体称为「所熏」,意即如来藏为七转识进进出出之识种所熏习而执持之;而七转识则是「能熏」,因为七转识及其心所有法,有胜势用,能增减如来藏中所含藏的有漏无漏习气种子。兹将能熏与所熏之功能差别略述于下。能熏(七转识)有四义:第一是「有生灭」:能熏之心生灭变易,体非常住。能生诸法作用而生长习气。见闻觉知心及定中能知之心等,皆具 三摩地

2018-07-23

至于意根会导致意识的现行,主要在衪的两个心所法,就是意根的五遍行中的作意和思心所,由这两个心所有法而导致意识有时暂断、有时再起,所以无明与意根的心行会导致意识的现起或暂断。但这样还没有具足一念,仍只是意根的心行与无明而已。意识现起又开始缘于名与色:我有受想行识,我有苦乐忧喜舍受,我有心行的存在。众生虽然不知道意根与阿赖耶识的心行,却把意识与阿赖耶识 三摩地

2018-07-23

到了初地开始修学无生法忍、学道种智,也就是修学一切种子功能差别的智慧;因此初地要修百法明门,对八识心王、五十一心所有法、色十一、二十四心不相应行、六种无为,都要一一了解去领受。也就是说,在人间必定八识心王具足,若无八识心王具足及运作,五遍行心所有法不能在人间生活存在及运作;若无五遍行,则五别境心所有法亦无法生起及运作;若无五别境心所有法,则不能了知 三摩地

2018-07-23

也有众生从自身的观察,深刻了解到自己有贪欲、瞋恚、愚痴、也有悭和嫉等不好的心所有法,难免将会成就恶业、轮转恶道,所以为了制止自己落在不好的果报中,因此发起菩提心。发菩提心之后,凡是遇到有贪、瞋、痴、悭、嫉等等,就可以用自己所发的菩提心来对治,以求改善,所以发了菩提心。也有的众生是看见外道修学仙道、神道而有五种神通,或者看见外道有修行者成为神仙之类的 三摩地

2018-07-23

也有众生从自身的观察,深刻了解到自己有贪欲、瞋恚、愚痴、也有悭和嫉等不好的心所有法,难免将会成就恶业、轮转恶道,所以为了制止自己落在不好的果报中,因此发起菩提心。发菩提心之后,凡是遇到有贪、瞋、痴、悭、嫉等等,就可以用自己所发的菩提心来对治,以求改善,所以发了菩提心。也有的众生是看见外道修学仙道、神道而有五种神通,或者看见外道有修行者成为神仙之类的 三摩地

2018-07-23

意识心体者,举凡现起时,必定会与五尘及法尘相触,亦必定会与五种了别境界相之心所有法相应;又必定会有人间境界中五位(眠熟位、闷绝位、正死位、灭尽定位、无想定位)暂时断灭之现象,当知符合如是体性之觉知心,必定即是意识心也。欲断我见者,当先了知我见之意涵;我见者即是误认意识心为常住不坏法,若将意识觉知心认定为常住不坏法时,即是堕于识阴我之中;以如是见解而坚 三摩地

2018-07-23

再来看看到底还有没有其它触而不了别的?有!在心所有法中,有的五别境当中,有触而不了别。但是五别境、五遍行的触而不了别,也都是属于识阴所有。把识阴当成常住不灭的心,当然也就落入了我见。简单的说完欲界中身见的我见的第二种:触而不了别。再来说第三种欲界中的我见:离念灵知。离念灵知就是不起语言文字,然后能够了别境界的心,我把它分成三个来说:第一个是长时打坐 三摩地

2018-07-23

 «上一页   1   2   …  3   4   …   5   6   下一页»   共115条/6页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