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若口念心不念,与佛不相应,念到驴年,才能往生极乐净土。若是有人反覆阅读、思惟、练习,结果“忆”既不会,“想”也不会,“念”也不会。则可于拜佛时,用心“看”拜佛的这一念,是不是清晰地知道正在拜那一尊佛菩萨?就看住这一念,不让它中断,也不让佛号在心中出现。每一拜时专心看住,看这一念在我心中安住而不消失。如果不会看 三摩地

2018-07-22

但是,佛陀的广开这个教门,并没有说,你完全没有在持戒清净的状况下就不能够往生极乐净土。所以佛一样有施设种种方便,哪怕你生活上起了种种的污秽的贪恼,然后在种种的贪爱之中,佛陀还是说你可以十念往生。乃至于说极恶的众生,他可能犯了地狱业,佛陀还是说,你未来一样可以在极乐净土受清净的五欲之乐。为什么呢?因为学佛的路程,许多人没有办法断除在生活上的享受,这并 三摩地

2018-07-22

但是千万别请那些否定的出家人来做,因为他们不但没有出家功德,反而还有破法的大恶业;误请他们来超荐,那不是反而拖累先人了吗?又如不信有西方极乐世界存在,不信有阿弥陀佛的印顺派法师们:慈济、佛光山、昭慧等法师们;请他们来超度先人往生极乐世界,怎能成功呢?当他们正在超度你的先人去极乐时,心中却可能是不断在怀疑:印顺导师说极乐世界不存在,到底有没有极乐世界 三摩地

2018-07-22

这两次的「开示」,真的是令我这学佛念佛人,伤痛万分!念佛人皆知:当人病重的时候,不要去讲一些俗家言语,要开示:诸佛如来是最殊胜的清净地,要放下这五浊恶世的业报身,以专心致意的精神,念念阿弥陀佛,念念求生极乐净土;要病重人看破这五尘假有,世间无一可以留恋,一切志业也无可挂怀,不论是出入将相,救民济世,矜悯贫苦,总教它通通放下,何况一切眷属财物,诸多牵 三摩地

2018-07-22

再者,犯下五逆罪而不毁谤菩萨藏者,诸佛慈悲而有开示另外的方便法:亦即往生极乐世界。根据经中世尊的开示,虽是五逆十恶之人,只要他临命终的时候,因为过去世种过善因,今生能遇到善知识教他忏悔念佛,还是有机会得蒙阿弥陀佛大慈大悲的愿力以及无尽的智慧,摄受往生极乐世界下品下生,因此得脱离三界轮回之苦;然而这样的下品下生者,需于莲花中住十二大劫(极乐世界每日相 三摩地

2018-07-21

学人若于悟后发愿往生极乐,则能上品上生,在阿弥陀佛的加持下,可以迅速入地,进入修道位。因此禅宗与净土可以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未可拣别为二。极乐世界犹如色界而超胜于色界,发愿往生极乐世界而不诽谤正法、诽谤善知识者,舍报已,于生起中阴身时,其上品上生者,中阴身乘金刚台;上品中生者,其中阴身坐紫金台;上品下生者,其中阴身坐莲花中,由阿弥陀佛及诸菩萨众迎往 admin

2018-07-21

而佛陀说此世界往生极乐净土的众生,有非常多亿人。这一比较,当然是会像是楞严经上面所提的,大势至菩萨所说:「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所以此土众生的开悟因缘几乎都是在极乐世界,到了那里,继续熏习正法,便能够自己了解这个真心到底是个怎么回事,不需要现在在这个世界上强作解人,这样随便说法,如此并非是在度人,而是在破坏众生的善根,反而因为修持的法门不对,众生还 admin

2018-07-21

4、往生极乐世界学佛是缓行道也是速行道(1)一般人往生极乐世界学佛是缓行道、难行道那我们来说说代表净土法门的极乐世界。因为那边修行缓慢,往生去极乐世界的人,大部份的人要住在莲花之中半天乃至十二大劫不等,而莲花中的那个时间是在极乐世界的时间,那边的一天相当于我们这边的一大劫。上品中生的人在莲花中住半天(一个晚上),相当于我们这里的半个大劫,因为那边劫长 admin

2018-07-21

学人若于悟后发愿往生极乐,则能上品上生,在阿弥陀佛的加持下,可以迅速入地,进入修道位。因此禅宗与净土可以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未可拣别为二。极乐世界犹如色界而超胜于色界,发愿往生极乐世界而不诽谤正法、诽谤善知识者,舍报已,于生起中阴身时,其上品上生者,中阴身乘金刚台;上品中生者,其中阴身坐紫金台;上品下生者,其中阴身坐莲花中,由阿弥陀佛及诸菩萨众迎往 admin

2018-07-21

念佛求生极乐的大心菩萨们,应当要深入了解当中的内容差别,才可以透过此世闻熏的殊胜因缘而于此世努力精进的念佛,以修行的善根功德发愿回向往生极乐,期望能求生极乐世界的上品上生。我们上一节课程的进度乃是讲到体究念佛所应该具备的资粮,这个与上品上生以及上品中生有关,因此我们今天的课程先从上品上生来说。我们看经典中怎么说上品上生,在《佛说观无量寿佛经》里面有 三摩地

2018-07-21

343,c7-8),以此作为念佛的方法而增益对佛的信心,并作为与佛感应的修行法门,获得感应乃至授记……等;观想成功之后,在舍寿时可以得到佛的接引而往生极乐,但不是以所观想的佛身作为真佛身。第三种,无表色,即气质、气色等,是依附显色(青黄赤白、明暗等)、形色(长短方圆高低大小等)、表色(屈伸俯仰、行来去止等)而有,都是心法,属意识心所摄的色法。第 三摩地

2018-07-21

至于大众菩萨会想,到底今生会不会开悟,既然是学佛人,一定要记住,绝对不要妄自菲薄;「我」当初的时候,也没有想过这一生可以开悟,没想过可以了解祖师们的这么多的公案作略,更没想过可以知道佛法里面许多甚深意旨,只是傻傻地甘愿把自己放到学佛的最后一条路上,因为「我」知道萧导师平实菩萨大菩萨是真正的大善知识,所以经过了许多年,最后终于死心蹋地到正觉讲堂的禅净 三摩地

2018-07-21

综观此九品往生者由下至上之所住状态,并未逾越佛法真修实证之至理,由于阿弥陀佛之大愿,摄受往生极乐国,若不中途发愿利乐他界有情而离去者,究竟必至一生补处(等觉位即将进入妙觉位│佛地)。下品往生者,皆是于佛法懵无所知者,于造作五逆十恶无有惭愧之状况下,由于善知识之缘而得往生,然而必须在莲苞中,经过极乐世界之七七日或六劫或十二劫,不断的受七宝池中八功德水 三摩地

2018-07-21

847,c3-4)是以虽非第一义谛,亦非非第一义谛,以此方便而接引成道故!是以当中阴身现起之时,不必更作他想,当知阿弥陀佛殊胜大愿,自知已死,不必更求此世之后有,当作诸多方便,信靠弥陀世尊,称念回忆此生所念佛之心,如是忆佛,求佛接引,虽有亲缘之男女相出现,不当接近,知道五欲乃是轮回生死根本,如今已死,当可喘息休歇,即当摄心正念,惟生极乐,纵有他般因缘,从极 三摩地

2018-07-21

虽然是五逆重罪,只要临命终的时候,因为过去生种过善因,今生能遇到善知识教他忏悔念佛,还是可以下品往生极乐世界,这也是现世得利。所以我们特别强调:如果是念阿弥陀佛的话,一定可以往生。只要有信心,只要有愿力发愿往生;只要真的去念,一定可以去,没有一个人不能去。五逆重罪尚且能去,何况是我们不造重恶,在世的时候又布施行善念佛,所以一定可以去。此外,念佛的人 三摩地

2018-07-20

1、小愿:念佛人相信有诸佛净土,或极乐净土,发愿往生,“愿我此身平安无灾无难,舍报之后往生极乐世界。”或发愿往生诸佛之净土以享受各种快乐。这种为自己发的愿叫小愿。能不能去?可以去!只要条件能符合所发愿往生那个世界的佛的别愿就可以去。或有人不求生诸佛净土,但发愿修行佛法能离苦得乐(如离八苦或三苦)这也是为自己而发的,亦属小愿,称之为声闻行者 三摩地

2018-07-20

三世诸佛之所以成佛,不能离开三福净业;往生极乐世界,要求品位高升也不能离开三福净业。而功夫系指定力。经由定力的助益,可以让我们发起智慧,可以究竟涅乐。成佛不但要有慧力,也要有定力。有慧无定不能成佛。所以定力是成佛的舟乘、船筏或是车子。三福净业的第一部份包括:要孝养父母、奉侍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一、孝养父母:有人说学佛念佛最基本的部份是布施,而 三摩地

2018-07-20

因为功夫有了,就知往生极乐一定没问题了;所以他就想:“讲这个法门的人,真的没骗人。我应当要再深入探究”。现在既然修到这地步了,接下去究竟要如何进修?接著他会去寻找善知识的著作;像莲池大师就曾谈到如何体究念佛?净土祖师也有讲到很深入的地方,尤其晚期的著作,虽然份量不多,但是讲得很深入。念佛人到这地步就知道要体究念佛了,然后就开始涉猎一些体究 三摩地

2018-07-20

一般念佛人有个错误的观念,以为往生极乐世界,就不用修行了。到那边花开见佛,悟无生忍,就结束了。不是这样的,花开见佛时为何能悟无生忍呢?是因为弥陀世尊和两大菩萨向我们开示什么是真心,开示第一义的意旨。我们了解了,才能悟无生忍,悟了后还有许多要学的。要往生极乐国土,有时需要第一义的知见,有时不需要;端视求生极乐的众生,所求品位是高是低而有差别。想求上品 三摩地

2018-07-20

后来找了念佛法门的书来读,才知道是为了求生极乐世界;心想他不错,有个地方可去,心就笃定下来,也发愿往生极乐。当时也不知净土三经是什么?问了人,才知是《无量寿经、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佛说阿弥陀经》,才知道念佛不只是四个字、六个字这么简单。读了净土三经,知道弥陀世尊的功德广大无边,其悲愿大得不得了,真是大慈大悲!任何众生都愿意照顾、摄取,信心就更坚强,更 三摩地

2018-07-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