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斯乃谤佛毁法(你是个佛门弟子,如何用外道的这种断见和常见,来妄自评论诸佛的最上乘妙法?据你的理解,在无常的色身之外另有一个恒常的法身,在生灭之外另有一个寂灭,并且认为在这种寂灭状态中,有个身体在享受恒常不坏的快乐。你虽然是修道的人,可是你的这种想法恰恰说明,你还执着于生死,贪著世间的快乐。你现在应当明白,诸佛因为看到--一切众生处于迷惑之中,妄认五蕴 | admin 2018-07-20 |
![]() |
当时神会禅师年仅三十,为六祖座下十大弟子之一,因为年龄较小,被称为“神会小僧”。关于他的悟道因缘,《六祖坛经》、《景德传灯录》、《宋高僧传》等,均有记载。但细节有所不同。《宋高僧传》卷八是这样记载的--神会禅师一路风尘仆仆,来到曹溪,礼拜六祖。六祖问:“从何所来?”神会禅师道:“无所从来。”六祖道:“汝不归去(你难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石鞏慧藏和西常智藏,都是马祖的入室弟子。慧藏禅师的名气虽不及西堂,但其机锋峻辩,却不让于西堂。有一天,慧藏问西堂:“汝还解捉得虚空么(你还懂得把捉虚空吗)?”西堂道:“捉得。”慧藏道:“作么生捉(如何把捉)?”西堂伸手,作出撮虚空的样子。慧藏禅师道:“汝不解捉。”西堂于是问道:“师兄作么生捉?”慧藏禅师 | admin 2018-07-20 |
![]() |
沩山禅师听说师叔到了(沩山是百丈怀海的,百丈怀海和邓峰禅师又是师兄弟),于是先具威仪,来到法堂看望邓隐峰禅师。邓隐峰禅师看见沩山禅师来了,便作卧势。沩山禅师便回到方丈里去了。于是邓隐峰禅师便起身离开了沩山。过了一会儿,沩山禅师问侍者:“师叔在否?”侍者道:“已去”。沩山禅师问:“去时有甚么语?”侍者道:“无语。&rd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百丈禅师一见灵祐禅师,便知道他将来是个大善知识,于是收他为入室弟子,并居参学之首。一天,灵祐禅师侍立次,百丈禅师问:“谁?”灵祐禅师道:“某甲。”百丈禅师问:“汝拨炉中有火否?”灵祐禅师即拨火炉,回答道:“无火。”百丈禅师不信,于是亲自起来,拿火箸深拨火炉,发现了一些零星小火。他钳起来,举给灵祐禅师看,说道: | admin 2018-07-20 |
![]() |
”乃曰:“兄弟莫久立,有事商量,无事向衣钵下坐穷理好。老僧行脚时,除二时粥饭是杂用心处,除外更无别用心处。若不如是,大远在。”11.下下咬着--师因赵王问:“师尊年有几个齿在?”师曰:“只有一个。”王曰:“争(怎)吃得物?”师曰:“虽然一个,下下咬著。”12.有佛处不得住,无佛处急走过--僧辞,师曰:&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临济禅师修行精进,不惮辛苦,志行纯一,深为同门师兄弟们所敬重。当时,睦州陈尊宿亦在黄檗禅师座下,充当自座和尚。一天,睦州问临济禅师:“上座在此多少时?”临济禅师道:“三年。”睦州又问:“曾参问否?”临济禅师道:“不曾参问,不知问个甚么?”睦州道:“何不问堂头和尚,如何是佛法的的大意?”在睦州的鼓动下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云岩禅师问道:“师弟适来为甚不祇对(回答)和尚?”道吾禅师道:“你不妨灵利!”云岩禅师仍然不明白,于是前往问南泉和尚:“适来智头陀为甚不祇对和尚,某甲不会,乞师垂示。”南泉和尚道:“他却是异类中行。”云岩禅师问:“如何是异类中行?”南泉和尚道:“不见道:智不到处,切忌道著,道著即头角生。直须向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庆诸禅师问道:“和尚有何言句示徒?”那僧道:“解夏上堂云,‘秋初夏末,兄弟或东去西去,直须向万里无寸草处去。’良久曰,‘只如万里无寸草处作么生去?’”庆诸禅师又问:“有人下语否”那僧道:“无。”庆诸禅师道:“何不道‘出门便是草’?”那僧回去后,把庆诸禅师的答话告诉了洞山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为了避免回寺院后徒弟们问起、仲兴禅师要挨打,道吾和尚回到寺院后,便立即劝仲兴禅师速速离开,他说:“汝宜离此去,少间,恐知事得知,打汝。”仲兴禅师于是礼拜辞谢道吾和尚,躲到一个乡村的破庙里,隐居起来。这一隐居就是三年。就在这三年中,道吾和尚圆寂了。仲兴禅师再也没有机会回到老和尚身边请益了。三年后的某一天,仲兴禅师在破庙里,突然听到一位童子( | 三摩地 2018-07-20 |
![]() |
阿兄勤行孝顺,须求水里之鱼;小弟竭力奉承,亦泣霜中之笋。夫人居世上,修已行孝,以合天心;僧有空门,慕道参禅,以报兹恩。今则千山万水,杳隔二途;一纸八行,聊伸寸志。并附颂曰:不求名利不求儒,愿乐空门舍俗徒。烦恼尽时愁火灭,恩情断处爱河枯。六根戒定香风引,一念无生慧力扶。为报北堂休怅望,譬如死了譬如无。良价禅师受具足戒后,即开始游方参学。他首先礼谒了南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师备禅师本与雪峰义存禅师是同门师兄弟,都曾经亲近过芙蓉灵训禅师。但是,从悟道因缘上看,雪峰禅师却是他的得法老师。因为师备禅师以苦行著称,故雪峰禅师常常称他为备头陀。一天,雪峰禅师问师备禅师:“阿那个是备头陀?”师备禅师道:“终不敢诳于人。”第二天,雪峰禅师又召师备禅师前来,试探他说:“备头陀何不遍参去!”师备禅师道:&l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于是仰山便前往见智闲禅师,说道:“和尚赞叹师弟发明大事,你试说看。”智闲禅师遂举前颂。仰山禅师道:“此是夙习记持而成,若有正悟(真正的发明开悟),别更说看。”智闲禅师一听,便又作一颂曰:“去年贫,未是贫,今年贫,始是贫。去年贫,犹有卓锥之地;今年贫,锥也无。”仰山禅师道:“如来禅许师弟会,祖师禅未梦见在&rdquo | admin 2018-07-20 |
![]() |
115.盐官座下僧悟道因缘沩山灵祐是百丈怀海禅师之法嗣,而百丈怀海与盐官齐安国师又是同门师兄弟,同嗣马祖道一禅师。沩山灵祐禅师曾经示众云:“一切众生皆无佛性。”盐官齐安国师亦曾经未众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乍一看,这两位大德的开示是如此的悬殊,难怪会让那些尚未契不二之旨的初入门者颇感迷惑。盐官禅师座下曾经有这样两位僧人,他们前往 | admin 2018-07-20 |
![]() |
神鼎和尚与楚圆禅师的师父汾阳善昭禅师原是同门师兄弟,都是首山省念禅师的高足。当时,神鼎和尚望尊一时,参学衲子,除非确实精奇,一般无人敢登门求教。神鼎和尚住山三十年,门下一个个都气吞诸方。那天,楚圆禅师蓄着长发,穿着破衣,一口湖南话,声称法侄求见。神鼎和尚的座下大众一见楚圆禅师这副模样,都大笑不已。神鼎和尚派童子问楚圆禅师:“长老谁之嗣?”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他的师弟翠岩可真禅师前来迎接他,看到他瘦成这副模样,泣如雨下,说道:“师兄何至是也!”慧南禅师呵斥道:“这俗汉!”可真禅师一听,不觉下拜。后来,慧南禅师告诉他的们说:“我在狱中证《法华经》菩萨游戏三昧。经云:菩萨游戏神通,净佛国土,心不好乐。呵小乘也,以其不能成就众生耳。”们便请他进一步解释,慧南禅师道:“凡狱吏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智明和尚是云门文偃和尚之法嗣,与奉先深禅师是同门师兄弟。奉先深禅师先行悟道,而智明和尚则是在深禅师的不断启发下契悟玄旨的。智明和尚经常同深禅师一起行脚。在云门座下,他们曾经听说过有关法眼(清凉文益)禅师接众的一段公案。公案是这样的:凡有僧问法眼“如何是色?”,法眼禅师或竖起拂子,或曰“鸡冠花”,或曰“贴肉汗衫”。这就是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子荣禅师是智门光祚禅师之法嗣,与雪窦重显禅师是同门师兄弟。在子荣禅师的身边,居讷禅师整整请益了十年。一日,居讷禅师读《华严论》,至“须弥在大海中,高八万四千由旬,非手足攀揽可及,以明八万四千尘劳山,住烦恼大海。众生若能于一切法,无思无为,即烦恼自然枯竭,尘劳成一切智之山,烦恼成一切智之海。若更起心思虑,即有攀缘,即尘劳愈高烦恼愈深,不能至诸佛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同年十二月十三日,悟新禅师就默照室为其法弟灵源惟清禅师设席,薄暮小参,教诲徒众完毕,作偈云:“说时七颠八倒,默时落三落四。为报五湖禅客,心王自在休参。”第二天,悟新禅师便下白石庄,自书其所居之阁曰“安心”。下午,侍者催促回山,悟新禅师道:“大千为家,何以归为?”大众一听,都哗然不已,问道:“师卧不起,殆病乎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他与慧洪觉范禅师是同门师兄弟。他曾经对慧洪觉范禅师讲:“今之学者未脱生死,病在甚么处?病在偷心未死耳。然非其罪,为师者之罪也。如汉高帝绐(dai,欺骗)韩信而杀之,信虽曰死,其心果死乎?古之学者,言下脱生死,效在甚么处?在偷心已死。然非学者自能尔,实为师者钳锤妙密也。如梁武帝御大殿见侯景,不动声气而景之心已枯竭无余矣。诸方所说非不美丽,要之如赵昌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