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下至女人亦能受持是说,以前在古印度的时候,是有种性差别,也有男女的高下差别;可是在当时,比男人的地位还要低的女人,还是可以实证佛陀所说的所有微妙的法,乃至我们在声闻的十大子里面,也有看到首陀罗身份的,也可以实证佛法。所以说我们可以知道,在佛法中是不管他的身相,只要他的智慧到达,他一样可以实证。所以不管出家、在家,不管是男众、女众,也不管种族是尊贵 三摩地

2018-07-21

既然人一死什么都不存在了,那我们学佛还有什么意义?换句话说;无论你是一个作恶累累的杀人犯,还是一个持戒修行的佛子,是花天酒地的贪官,还是为大众奉献一生的好人,最终结果都是一个样――这正是佛祖批驳的外道邪见――断灭空;人死如灯灭。因为人们不知道有个祂的存在,所以才会产生这样无知;正是这个断灭论令人无法接受死亡的痛苦,也正是这个断灭论由于否定因果律所 三摩地

2018-07-21

你知道法,至少要知道什么是涅槃,涅槃中是没有意识心的,请问:“你在涅槃中,你哪一个心能够了知?你哪一个心能够体认?你哪一个心能够自在?”难道你离开涅槃以后,你意识心恢复以后,你说你自在——我说我好自在?那就奇怪了!你在涅槃的话呢,你根本没有意识心,一个心都没有的情况下,你怎么去了知呢?你所知道只有六识,你连意根也不清楚、你连如来 三摩地

2018-07-21

我们自身尚且是虚妄的,何况是父母、兄、妻子、姊妹、爱恋亲情,全部都是虚妄。”那么因为他亲证的关系,到了这个境界自然而有一种威仪,使得众生听闻以后很快就会信受。就跟着离开了世间的贪爱执着污染而开始修行,渐渐的也可以一样的出离世间,而又常驻世间。菩萨四果就是这样子亲证涅槃而不取证涅槃。因为他不是声闻种性的缘故,所以菩萨四果有时示现出家,有时示现 三摩地

2018-07-21

恶行比丘,不懂经典,却为他人肆意解说,引起诸佛子不和。法说非法,非法说法,不依照经典律仪,颠倒议论,阻碍大家读诵经典,横生苦恼争论。现在的社会这样的情况十分明显。明明经典中讲的很明确,他就是不按照经典来说,自己自创一套见解说法,大众听信,矛盾四起,甚至有人为了拥护邪见而弃佛法经典于不顾,诤论纷纷。让诸位广大修行人荒废了禅定、读诵经典。困惑苦恼增长 三摩地

2018-07-21

如果您对徒众们没有好好教导他们修学次法──也就是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为不净,没有好好去教导他们从这上面去修除性障,那么您的徒们将不可能成就道业,而您将来也将因此而无法成佛;因为您成佛的机缘尚未存在,他们的道业成就机缘也将因此而不存在,所以您一定要同样教导他们修学次法。当您自己努力修学次法时,也要教导随学大众一样努力地修学次法,这样您成佛才会快 三摩地

2018-07-21

人方面,如求配偶、求子女、求父母长寿、求好媳好婿、求妹等;物方面,如求田产、求钱财、求古董珍玩、求舍宅、求古今名画、及得而不能存等;事方面,如求升迁、求调职、求官司胜诉、求冤狱平反、求名声、求浪子回头等;如此诸多世间事物,心中所爱乐者,求之而不能得,因此而生起心中种种的苦受,称之为所求不得苦。二者理上来说——所求不得苦的意思,是说众生都 三摩地

2018-07-21

子们大多知道:佛有三身--法性身、报身、应化身。二千五百多年前出现在印度的释迦牟尼佛,只是应化身。因这世间的某些人,得度因缘成熟了,所以为这一大因缘而示现降神母胎,出生于迦毘罗卫国净饭王的王宫中,成为太子,成婚生子,出巡四门,睹生老病死苦,发愿为度众生得脱诸苦而半夜出家。尽学外道法,又六年苦行,后知成佛不在身苦行,乃于沐浴受乳,恢复气力后,于菩提 三摩地

2018-07-20

瞋心和慢心是因为有一个“我”在,瞋是因为慢心而生,因为慢,所以觉得别人应该听我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是“我”的学生、“我”的徒,每一个人都应该来跟“我”学。有人不来跟我学,我就起瞋心,说这个人不明道理,居然不认识我这个善知识。那是因为这一种慢心分别而生起瞋心。可是,一个人刚修证到果地无相念佛的时候,虽然没有这种 admin

2018-07-20

意思是说,有情众生在三界六道当中轮回,无量世来,彼此都曾经互为父母、子女,或者是兄姊妹、亲戚朋友呢,今生我吃你,来生你吃我,如此辗转的吃来吃去,恩恩怨怨何有了期啊!菩萨之所以要慈心不杀,最主要的就是要断后有的业种。如果我们今生不去杀害众生,不去吃众生肉,就不会和众生结恶缘,未来生也就不会为了酬偿业果,而被他所杀、被他所吃。我们都知道,菩萨从大悲中 三摩地

2018-07-20

波阇波提非常的难过,穿着破旧的衣服,在房子外面悲伤的哭泣,被阿难看到了,(因为阿难是佛的堂,从小就与波阇波提很接近)所以阿难就进去为她求情,佛回答阿难说:住!住!你不要再说了。这一件事情是因缘所成,不得不然;如果我让女众出家,就好像在稻田里面长出了杂草,那么之中的清净梵行,就无法久住了。结果阿难很慈悲,虽然佛拒绝了他,阿难还是大着胆子,再次向佛乞 三摩地

2018-07-20

也就是说,我们要清楚所看见到的瑞相它的本质到底是什么,而这个时候示现的瑞相有什么特殊的目的;这样我们才是有智慧的佛子,得要用智慧来作简择。我们看,在佛世的时候,佛陀有的时候乃是要开示一个非常重要的法要,所以示现了一种瑞相;有的时候乃是说,要说一个重要的本生因缘,所以祂又示现了另外一种瑞相;那也有的时候,乃是要说某一尊佛的世界是多么的殊胜,因此祂就 三摩地

2018-07-20

大乘的佛子都知道要发愿往生到有佛法的地方,这是最重要的。如果能够亲自跟随诸佛修行,那就更好了!所以,并不是说佛教徒都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没有这样的规定,一切随自己的欢喜意乐而发愿。基本上,只要是持一尊佛号的行者,书上说,这样的人不用等到往生以后,现世就已经有十种的利益。经典里面是这样写的:“若人受持一佛名号者,现世当获十种功德利益:一、昼 三摩地

2018-07-20

佛陀曾经对子们一再的告诫:五欲它会破坏种种修行上的事情,所以佛说这五欲就像五支箭;对于五欲的比喻也有许多,例如说贪着五欲,就好像用火来炙烧身上长的疮,只有让疮口越来越大;又如同鸟兽为了肉食会同类彼此相残;那五欲会烧人,就如同我们逆着风拿着火把;会害人,就好像我们的脚踩着毒蛇。而且要享受五欲之前,一定要花许多的心力和体力去追寻筹谋,得到的时候,时间 三摩地

2018-07-20

诸比丘!若无此二法,世间则不别有父、有母、有兄、有、有妻子、知识、尊长、大小。便当与猪、鸡、狗、牛、羊六畜之类而同一等。以其世间有此二法拥护世间,则别有父母、兄、妻子、尊长、大小,亦不与六畜共同。是故,诸比丘!当习有惭、有愧。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增一阿含经》卷九因此,很多的外道假借佛法名义修双身法啊,例如说应成派或自续派,他们乃是 三摩地

2018-07-20

(2)、从愚修习实践来看,忆佛之念会断就说明功夫尚未成就。愚也在师兄所述阶段徘徊了近三年,近段时间略有好转。如,过去看书时只能一字一字看才能不断,近来可以看得快一点了。又如骑车遇险情时,身心都很紧张,但忆佛之念却也愈明,等等。(3)、以为师兄应进一步在除性障上下功夫,所谓功夫在诗外。每天的拜忏回向应与日常生活中的身口意行结合起来。拜佛后回向怨亲 三摩地

2018-07-20

」所以祈愿各位修此法门者,能够如实亲证体会此一行门的殊胜功德,再施设各种的方便接引有缘佛子。否定无相念佛,其实是在否定〈念佛圆通章〉的忆佛念佛,这是有大过失的谤法行为。因为忆佛方式的念佛法,其实是无语言文字的;当然也可以是有语言文字而在唱佛号同时想佛、忆佛的,但在死亡时,呼吸停止了!还能如同生前把佛号念出来吗?而且,真正的念佛,不是以佛号为主的, 三摩地

2018-07-20

比如经典中常看见佛子前来见佛的时候,都是“一心合掌,顶礼佛足”,然后“一心合掌,瞻仰如来”,而且是“一心恭敬,目不暂舍”,都是要一心。因为佛法中强调“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认为如果心散乱不定,就难以得见诸法的真实相,进而成就道业。正如同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里面有这样子的开示,龙树菩萨说:“‘定&r 三摩地

2018-07-20

如果承认是被三毒所缠,则他们以前所写的那些书,岂不是全部都要改写了吗?那他们那些徒们不都得要走掉了吗?接着名闻利养也都会灭失了,那还得了?他们心中会这样想:萧平实把我的落处写了出来,害我从证悟圣者的专贵地位,跌到未悟几夫的身分中,名闻与利养都随着渐渐流失了,所以出家与在家徒们就一个一个走掉了,这都要怪萧平实。这么一想,瞋心就生起来了,就做出一些 三摩地

2018-07-20

子在佛菩萨前发愿将尽形寿护持正法,生生世世永不退转!努力用功,希望能早日分担萧导师、孙老师及其它亲教师、师兄师姐弘法的重责大任。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南无大势至菩萨摩诃萨南无玄奘菩萨摩诃萨南无韦陀菩萨摩诃萨南无平实菩萨摩诃萨南无正觉海会菩萨摩诃萨子正玲谨述公元2004年11月25日(原标题:禅净双修心得) 三摩地

2018-07-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