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有的善知识跟徒说:我们课诵的时候,那个专一的心,没有杂念的心就是真心。但是这个说法错了,因为《维摩结经》明明说:法离见闻觉知,说真心非觉非观,所以不是这个心。4、呼吸不是真心有人说:四十二章经讲:人命在呼吸间。但是,呼吸不是真心,因为《大集经》讲:非出息非入息。有人说:一念不生的时候,灵明觉了、寂而常照的心是真心。但是,这个心落在觉观境界里面;《 三摩地

2018-07-21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既然有八个识,有真心、有妄心,那么存在于众生的身中呢祂是如何运作的呢?我们来看看八识并行的道理,我们从唯识很有名的一个偈来作说明:那个偈是这样写的“八个兄共一胎,一个伶俐一个呆,五个门前作买卖,一个在家把帐开。”这是唯识上一个很有名的偈,它其实是在说明八识并行的道理。我们先来看看说,什么叫作“八个兄共一胎” 三摩地

2018-07-21

此世曾在本会被印证为悟的师兄,若丧失信心,不敢再承担,只要能坚持重戒(不谤三宝、不泄露密意亏损如来、不破和合僧等),过失并不大,未来世仍然有再悟入的机会。毕竟修行是生生世世的事,只要有长远心,无论因缘深浅,到最后还是会悟入甚深佛法,得到佛法最究竟的义理。 (原标题:如何悟得深、悟得真) 三摩地

2018-07-21

五者专心课诵、专心做事的心,谓如是心为常不坏心,佛教界许多小有名声之法师居士,如是指示信众与徒,堕于常见中。六者遍满虚空而能觉知之心,月溪法师执此为常不坏灭之涅盘心,自在居士踵随之。七者遍满虚空而无见闻觉知之心;佛门中有许多人,因余引经据典叙述真如离见闻觉知及遍一切处体性,此诸人等不知不证真如,便妄想遍一切处为遍十方虚空,妄想有一不可知之离见闻觉 三摩地

2018-07-21

以正觉讲堂的杨师当初离开,便也曾执着此句话,而大作言词抗辩,后虽然遭受破斥,更生导师妙法;当年马祖大师说了:「即心即佛」,就误了大梅禅师,虽然后来再有「非心非佛」,争得济事?「即心即佛」,尚且被当时的禅师大声诃斥,后闻到其子很尴尬地再说有「非心非佛」,则说这样还好一些,所以方便语句何必说呢!以今日而言,如此方便语,都少说为妙;否则也应当如此把这法 三摩地

2018-07-21

夜间常与兄入室。老和尚爱来听。有时入室了。却上方丈。见老和尚。同在火炉头坐。老和尚曰。或有个禅和子。得似老僧。尔又如何支遣。老汉曰。何幸如之。正如东坡说:作刽子,得一个肥汉剐。我却倒与老和尚入室。被我拶得上壁。老和尚呵呵大笑。」(CBETA,T47,no.1998A,p.883,a12-b28)平实导师千年之悟的公案,这些机锋猜测者,您可得半点分说得来,这一段落中,有多少公案,这 三摩地

2018-07-21

宗门密义的公开也会导致禅宗的灭亡,是以古代祖师眼见传承将绝,也不对子明说密义。尚在参禅阶段之学人,也不可以将自己所参究出来的内容拿出来和别人探讨分享,以免误泄密义,或误导他人。空性如来藏的所在一向被列为大乘核心机密,随意讲说,有害无益,故金刚藏菩萨有言,“空性随应说,不应演非处;若演于非处,甘露即为毒”(《大乘密严经》卷下),可谓善说。 三摩地

2018-07-21

不信的话,诸位出去外面,随便找个佛子说:“你这一世有没有把握证初果?”他一定向你说:“你别跟我开玩笑!”他连初果都没有把握的!换句话说,他没有把握能断我见、三缚结。光是最基本的初果圣道都很难得,所以生死对他们的影响力量是非常大的。那你说:“明心了就没有生死了。”我说:“不!于没有生死中无妨有生死。”可是打閞 三摩地

2018-07-21

可是病,有一个禅门典故;禅师不论什么都可以拿来利益众生,德山宣鉴有一天病了,子们就问:“和尚病!还有不病者否?”他说:“有!”子就问:“如何是不病者?”德山就:“哎哟!哎哟!”(大众笑……)所以你看:今天讲这个法,在会外是没有人会笑的,只有你们懂得笑啦!为什么笑呢?只为太分明。所以病是个法,但 三摩地

2018-07-21

师父这么讲,徒可想而知,而义云高号称是八大修行人之一;稍后还会讲几位八大修行人的事情。以缘起性空来解释般若,而不是以菩萨的人无我、以菩萨所亲证真如的无我性现观蕴处界的无我,这是般若的第二种邪见。三、凡是讲缘起性空、二乘法或二乘之无常空,都必须依般若所说之如来藏空性来说,不然必会堕于断灭论中,将会同于外道断见论、无因论;所以般若慧必定要以法界实相的 三摩地

2018-07-21

因听闻华严经十地品而受到启发、回小向大的世亲菩萨:无著大师的世亲法师,也被后世视为古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创始人之一。世亲菩萨撰《百法明门论》是世人所周知,已翻译成各国文字,其中部分章句已列入了正觉同修会的总持咒中。世亲年轻时表现也不俗:入小乘经量部,立志改善说一切有部之教义。曾往迦湿弥罗国(今克什米尔地区)研究《大毘婆沙论》。回国后,为大众讲授 三摩地

2018-07-21

我们自身尚且是虚妄的,何况是父母、兄、妻子、姊妹、爱恋亲情,全部都是虚妄。那么因为他亲证的关系,到了这个境界自然而有一种威仪,使得众生听闻以后很快就会信受。就跟着离开了世间的贪爱执着污染而开始修行,渐渐的也可以一样的出离世间,而又常驻世间。菩萨四果就是这样子亲证涅槃而不取证涅槃。因为他不是声闻种性的缘故,所以菩萨四果有时示现出家,有时示现在家。乃 三摩地

2018-07-21

此时,鸠摩罗什菩萨年方九岁,他随著母亲渡过辛头河,到了罽宾国(即今克什米尔),拜见了名德法师盘头达多(即罽宾王的堂),鸠摩罗什菩萨依止他学《中阿含经》、《长阿含经》,共四百万言。盘头达多每每称赞菩萨的神慧俊才,罽宾国王听到了赞誉,想试试他,即延请鸠摩罗什菩萨进宫,同时召集许多外道论师一同问难于菩萨,结果外道全被折服。因此,罽宾国王更加敬重鸠摩罗什 三摩地

2018-07-21

公元2004年初夏,导师鉴于台湾广大佛子众,数十年来恭敬供养三宝,广积福德,慈济众生,兴善止恶,已具承受世尊正法之因缘果报,为广利有福佛子明白如何消除烦恼障及所知障,发起世间、出世间智,乃将《起信论讲记》交由同修会编辑成书陆续出版。亦可预见,此举将在未来佛教史上列为重要的记事,影响后世深远。“粗中之粗,凡夫境界。粗中之细,及细中之粗,菩萨境界。 三摩地

2018-07-21

他的子们在他过世后,把他四十九年来所宣说的宇宙人生的真实情况道理,整理记录了下来,并且成立了组织,然后以最诚恳最恭敬的心称呼他们的老师「悉达多太子」,为释迦牟尼佛,并且认为释迦牟尼佛为他们这个团体最伟大的老师与创建者。这就是世间佛陀、佛法、佛教僧人,佛门三宝的由来。《大方广佛华严经》卷二:「诸佛境界不思议,一切众生莫能测;普令其心生信解,广大意乐 admin

2018-07-21

佛是实语者,是不诳语者,释迦牟尼佛对于子们这样子授记、这样开示,当然是有祂的深意的。应该要知道,如果没有庄严自己的净土,将来没有佛土,就永远无法成佛。所以,既然发了四宏誓愿,佛道无上誓愿成,那当然要庄严佛土;若是不庄严佛土,就无法成佛。可是佛土、佛国净土,到底是怎么样庄严起来的呢?庄严净土是该庄严什么呢?是要庄严你的自心如来。庄严自心如来以后,你 三摩地

2018-07-21

那为什么会讲残缘呢?其实讲的就是说,藉由事情的相关性、事情的联结性,然后藉由这个相关跟联结性,然后佛陀在这里面示现给后世的佛子们看,让佛子们知道说学佛正确的态度是什么。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09集成佛以后也要受报吗?>正纬老师 (原标题:佛之九难是什么?) 三摩地

2018-07-21

阿难是佛的侍者,也是佛俗家的堂,平时恭敬佛至极,情意深重,当时就想到,佛在家的时候是净饭王的王子,总是享用最美味的食物,这个马麦作的饭粗恶,人天至尊吃这个东西,恐怕对佛的身体没有益处啊!阿难准备好清净的饮水,然后把饭交给佛陀,见到了佛吃这种马麦饭,阿难悲伤到哽咽说不出话,心中非常难过。佛知道了阿难的心意,想让阿难知道个中的实情,佛就拿起了手中的饭 三摩地

2018-07-21

我亦不见众生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不见众生于众生想、寿命想、父母想、兄想、妻子男女想、昼夜想、一月想、半月想、岁数想、劫想、施想、戒想、忍辱想、精进想、禅定想、智慧想、力无畏想、五根想、七觉意想、八正道想、菩萨想、佛想、法想、僧想、菩提想、无碍想、一切法不动想,无有众生于此诸想而能动者。波旬!勿生忧愁,欢喜而去。」尔时波旬闻是语 三摩地

2018-07-21

诸佛都有天眼明:任何一个人只要到达不退转位时,佛就会知道这个人未来多少劫之后将会成佛,他的佛世界是什么名称,他的佛号是什么,他有多少声闻子、菩萨子,他的正法住世多久,像法、末法各住世多久。诸佛的这种天眼明不是阿罗汉所有的,因为三明六通的大阿罗汉只能看到未来八万劫,超过了就看不到了,但诸佛的天眼明没有限制时劫。宿命明是指知晓过去生的事。大阿罗汉的 三摩地

2018-07-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