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依这样的自性偈,六祖惠能他自己在最后要来辞世之前,为他的子众们(不管是在家或出家子众们),他咐嘱他们说:“我当初所悟的这个自性,叫作含藏识。”含藏识当然就是第八识,就是藏识;阿赖耶识这个藏识,清清楚楚地记载在《六祖坛经》当中。可是,菩萨们您去看看古今以来,特别是现代所谓的这些假名善知识他所解说的《六祖坛经》,他有把这个所谓的禅宗开悟明 三摩地

2018-07-22

那他们显然是接受恶友之教,所以就没有具备清净的三归条件了!没有清净的三归,就表示他们不是真正的佛子!只是表相而非真正的佛子,却要否定真正佛子的,有什么资格呢?你们以后可以把这一句话上网站论坛去对他们讲。这说明他们的信心是尚未建立的,因为他们仍不相信否定如来藏会有未来无量世的恶果报。所以亲近三宝后却受恶友教,就不得三归了!就不是真正佛子了!这 三摩地

2018-07-22

而令阿难陀等诸大子。一闻于耳皆悉忆持。摄为五分。一素咀缆二毗奈耶三阿毗达磨四般若波罗蜜多五陀罗尼门。此五种藏教化有情。随所应度而为说之。若彼有情乐处山林。常居闲寂修静虑者。而为彼说素咀缆藏。若彼有情乐习威仪。护持正法一味和合令得久住。而为彼说毗奈耶藏。若彼有情乐说正法分别性相。循环研核究竟甚深。而为彼说阿毗达磨藏。若彼有情乐习大乘真实智慧。离于我 三摩地

2018-07-22

总之赚钱这档事情,跟往世累积的福德加上今生很努力赚钱非常有关系!为什么他们能赚那么多钱?因为他们往昔就常布施又广结善缘!末学观察到一个点,就是他们这一世个性都比较乐善好施、非常喜欢跟众生结缘!而且有个关键是,他们心性上的烦恼也比较少!很多人如果常常悲观,那也会相应到不好的种子,因为意根会促使如来藏中的种子流注,而且如来藏又「了众生心行」,也就是意识 三摩地

2018-07-22

牠吃了你的草,你来世得福德;不但如此,牠来世若生到人间,遇到你时还要当你的徒,见了你就跟定你了,所以说一切水草人无不有。富人虽然容易布施,可是一国之主也不必然就能布施。有人当了国王不但不肯布施,还要横征暴敛;有人虽然是贫穷,也不一定就无法布施。为什么呢?最贫穷的人既然能活下来,他至少也有少分福德中应有的饮食,当他吃完后把碗、盆用少量水荡涤一下的浓 三摩地

2018-07-22

我们来看看这个:【昔者兄二人居,大势富贵,资财无量。父母终亡,无所依仰,虽为兄,志念各异,兄好道谊,爱家业、官爵俸禄,贪世荣色。】(~《杂譬喻经》)这个意思是说:从前印度有两个兄,他们家族原先是有大财势、大富贵,广有资财无量;父母命终死亡了之后,只有这两个兄互相依靠。虽然是兄,可是各自的志向所念、所看重的各个不同,大哥喜欢修道,而 三摩地

2018-07-22

就像有一则故事当中说,有一位三明六通的大阿罗汉,有一次出外行脚,带着一位小徒,跟在后面帮忙背行囊。走着走着,这个小徒突然发起了菩提心,誓愿要成就佛道。这个小徒的心念,就被他三明六通的师父知道了;师父赶紧转过头来,拿回自己行囊,自己背着,不敢再让徒帮他背了。可是这师徒二人继续走着走着,徒又想,成佛得要菩萨历经三大无量数劫行菩萨道,这样子难行 三摩地

2018-07-22

一天,长者因病即将往生,临终前嘱咐两个儿子:你们千万不可分居,好比一条丝线无法移动大象,必须聚集众多丝线,才能将大象移动;兄和合,就像多条丝线聚集,才能产生力量。这样告诫二子之后就往生了,长者往生后,兄俩遵照父亲的遗嘱,相亲相爱地一起生活,可是阿利咤结婚后,妻子时常跟阿利咤说:你就如同你哥哥的奴才,因为家中的钱财用度、待人接客,都是你哥哥在 三摩地

2018-07-22

以此缘故,凡是佛子们,都应该遵守世尊的教诲,将自己所作的种种善行,全部回向于求无上正等正觉,以此来利乐有情;如此才是有智慧的菩萨,未来才有可能穷尽三大无量数劫修行以后,成为无上正等正觉,才能利乐有情无有穷尽。-----《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第018集波斯匿王女善光缘》游正光老师主讲 (原标题:亲手布施,未来享用美好果报) 三摩地

2018-07-22

这时佛陀的十大子,论议第一的大迦旃延尊者刚好来到了这个地方,迦旃延尊者就问这位老妇人说:老太太啊!您为何那么的伤心难过呢?老妇人说:尊者!我那么年老又要长时来作这苦役,加上自己又那么贫穷,衣食都缺乏,想死也不能死,所以在这边哭泣。于是迦旃延尊者就跟老妇人说:你既然那么贫穷,为什么不把贫穷卖出去呢?老妇人问说:贫穷可以卖吗?谁要来买贫穷呢?尊者回答 三摩地

2018-07-22

】那因为葛格我是佛陀与尊者的子,所以我听世尊的开示,都发愿投生在豪贵家庭,不生在贫穷家庭!但有些菩萨看了以前那篇文章还提出观点,认为投生在贫苦家庭也很好可以磨练自己,认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所以这就是大家的选择不同,人各有志!葛格我也至诚地随喜赞叹这样勇于挑战的菩萨!但我不打算这么发愿!我都发愿投生在富裕的菩萨家庭!话说回来,从因缘果报的 三摩地

2018-07-22

世尊甚至在《梵网经》当中说,即使别人杀害我们的父母、兄、六亲或者国家元首,也不可以因此去寻仇报复。除此之外,菩萨也不得拥有一切刀杖、弓箭、长矛、斧头等鬪战杀生的工具,当然也包括现代的枪炮弹药等等各式武器,这都是不可以拥有的。另外,更不可以带领军队彼此互相攻击,因为这会杀害无量的众生。此外,也不可以出入军营,和军人互相往来,让人误以为这位菩萨是对众 三摩地

2018-07-22

那么佛子当了国王之后,和一般世间人有什么不同呢?我们来看一下弥勒菩萨是如何说的。在《瑜伽师地论》〈摄受品〉当中,弥勒菩萨曾经谈到,大菩萨在修一切行的时候,有六种善于摄受众生的方式;其中谈到第二种“增上摄受”的时候,就有提到,当菩萨身为国王的时候要如何摄受所管辖的臣民。论中的意旨大略是这样说的:如果身为国王的时候,不应该加诸苦痛在子民的身 三摩地

2018-07-22

无畏施者,谓观有情犹如父母兄亲戚,令一切众生离怖畏,心安定,尚以身命而救拔之。布施有后世的深细果报,有智慧之人当以五种施而得利益:一者至心施:至诚心亲自布施,勿贡高我慢,颐指气使行施。二者自手施:亲手布施,勿假手他人,否则来世皆须透过他人才能享用福报。三者信心施:布施时深信因果,深信布施有来世果报,不可抱持怀疑心行布施。四者时节施:于他人正需要时 三摩地

2018-07-22

成佛已久的释迦世尊,都愿意去帮眼盲的徒阿那律尊者穿针引线。佛陀世尊尚且如是继续修福度众生,何况我们这些尚未入地的浅学菩萨,距离成佛还如此遥远呢,还不马上精进,奋起直追,不负佛恩!-----部分摘自《次法--施论、戒论、生天之论》自序张善思居士 (原标题:生活必然与佛法相关吗) 三摩地

2018-07-22

】那因为葛格我是佛陀与尊者的,所以我听世尊的开示,都发愿投生在豪贵家庭,不生在贫穷家庭!但有些菩萨看了以前那篇文章还提出观点,认为投生在贫苦家庭也很好可以磨练自己,认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所以这就是大家的选择不同,人各有志!葛格我也至诚地随喜赞叹这样勇于挑战的菩萨!但我不打算这么发愿!我都发愿投生在富裕的菩萨家庭!话说回来,从因缘果报的角度 三摩地

2018-07-22

但是佛是禁止子从事追求命相堪舆,这个是为众生,为防止众生因为不明白因果的真相,而落入了邪见;因为这些命相还有堪舆,虽然这个风水堪舆,虽然有它的道理存在,但是你去追求命相,还有风水堪舆,这个是颠倒。那应该追求的是什么呢?应该要是去受持五戒,应该要去行十善业。受持五戒、行十善业,自然而然就能够跟你的福德相应;跟你福德相应的话,所谓的福地福人居,就是福 三摩地

2018-07-22

在佛经里,我们常常可以看到,释迦牟尼佛向子及听讲的人说:“我是真语者,实语者,不诳语者。”总是劝导听众,研究真理,注重理性,从没有用威吓强迫口吻或手段来叫人听从的。《妙法莲花经》上明白的载著:在佛要讲上乘难信的佛法时,竟有五千听众,自以为已经得到了解脱了的,不愿听讲,离席而去。佛陀不但没有发怒,追究或责罚,而只是说:“他们机缘还没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地藏菩萨本愿经》中说,地藏王菩萨可以带你看到你的父母兄姐妹的生处,真的是不假的。这段时间,是我学佛最虔诚的时候,有了很多殊胜的感应。而且,从那个时候起,我开始阅读藕益大师的文章和《印光大师文钞》。后来,我献了第四次血。03年年末,我把简历放在了网上。04年2月,刚刚过完年,我现在的公司看到了我的简历,邀请我去面试。HOHO,我的英语笔试成绩,在公 三摩地

2018-07-22

我作为职场中的一员,作为一名佛子,对此颇有感触。无论什么行业,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诚实,或者说是忠诚。但是,当你真的去诚实或忠诚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可能正面临下面这些情况:当你诚实地做报表时,上司要你修改数据,欺骗上级。当你与客户洽谈时,上司要求你行贿或做些****安排。当你埋头工作付出巨大的劳动,而在抬头喘息的片刻,发现提干或涨工资的事情已经过去,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