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而有的法师误会了九品往生的内容,因此他就很消极的跟大家讲(说):我这些徒只要有一个二个能够下品往生,我就很高兴了!这样的想法其实是不对的!因为他的徒们都是肯认真念佛又不造恶,这样的念佛人怎么会是下品往生呢?如果他们能将善根回向发愿往生极乐国土,虽然他们没有进入体究念佛的地步,他们没有建立第一义的正确知见,那他们应该也是可以得到上品下生或者中品中 admin

2020-07-06

  而去极乐的这些上品上生者,他听佛开示之后经过须臾之间就遍历十方世界历事诸佛,在十方界于诸佛前次第受记未来成佛的佛名、国土、子众,甚至佛国的时劫多少。因此上品上生者,乃是非常的殊胜无比。所以劝请一切的菩萨,在自己的成佛之道当中,一定会亲炙无量的诸佛,当然也会有机会亲炙阿弥陀佛。就算您下一世因为要在娑婆世界护持正法、护持释迦世尊的正法而暂时不去极乐, admin

2020-07-06

  (接续832期第二篇)所以这段故事告诉我们:佛陀跟这些子们都是累世的因缘,所以我们学佛想要修福跟修慧。一般福都是以五戒,能够累积我们人间的福;五戒如果再守十戒就是十善,就能够生天,这个都是福;乃至因戒而生定,这个定虽然是在色界、无色界,它也是定福,所以也是福的一种。一般来讲,我们说五戒,它是从哪里?它就是以杀生戒为首,就是要戒杀,因为有情的众生,都 admin

2020-07-06

  那上一集我们讲到说: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一个佛子如何做呢?应该要依着八正道来行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也就是说,我们必须要依着八正道所教示给我们的:第一个正见,还有第二个正思维,第三个正言,第四个正行(也就是正精进),第五个正治(也就是正业),第六个正命,第七个正志(是志气的志,也就是正念),第八个正定;那这样子才是真正的存好心、说好话、做好 admin

2020-07-06

  乃至究竟菩提果,不舍众生永无尽;愿我世尊恒慈愍,冥佑子成大愿。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十方一切佛;南无大乘胜义僧,南无究竟第一义。 admin

2020-07-06

  这个部分,我们从《阿含经》中也可以看到有这样的记载,《增壹阿含经》卷44:【是时弥勒伸右手,指示迦叶,告诸人民:过去久远释迦文佛子,名曰迦叶,今日现在。头陀苦行最为第一。是时,诸人民见已,叹未曾有;无数百千众生,诸尘垢尽,得法眼净。或复有众生见迦叶身已,此名为最初之会九十六亿人,皆得阿罗汉。斯等之人皆是我子,所以然者:悉由受我教训之所致也!亦由四 admin

2020-07-06

  ─正觉同修会─────────────────二乘菩提自中国元末以来,已被广大佛子所普遍误会故;今时之与大陆佛教,乃至今时南洋之南传佛教,俱皆如是不免误会;总以为觉知心可以进入无余涅槃中,总以为无余涅槃之中有清净无染之境界相可以使觉知心安住其中;而不知无余涅槃境界者实无任何境界,唯是灭尽十八界我、十二处我、五蕴我、七识我之后,全然无我、全然无境界 admin

2020-07-06

  譬如菩萨有的时候也会以世间的各种工巧伎艺,比方说,世间谋生技术传承的师徒关系或师生关系等等,来跟众生结缘;一旦结了缘,这些众生未来就是菩萨您成佛时座下的子了。也许有人说:我在世间谋生是有在跟众生接触,可我也没跟众生说什么法呀,未来他们怎么可能成为我的子呢?就是会啊!如果说他是跟您学法的,未来他就是您座下的出家子或在家子。如果他没跟您学法,只 admin

2020-07-06

  以戒为师就是像这样子,佛灭度以后,佛子不知道要听什么老师,来教导怎么走的时候,就是以这个戒灯来当老师。也就是说戒如同明灯一样的,指引我们朝这个方向去修行。所以菩萨戒是一切佛的本源、菩萨的根本。菩萨戒同时具有消极面跟积极面的作用,从消极面来看,它是防非止过。什么叫防非止过呢?意思就是说,我们有可能会作错的事情,它就把我们先预防了,让我们不要去作,这 admin

2020-07-06

正因为这个缘故,所以佛陀看到这里许多众生得度的因缘成熟了,就来这里示现;往世所度的子们,例如五比丘,因为还没有离开胎昧,所以佛陀得要去寻找他们,为他们说法,然后大家闻法的时候得到法眼净,佛陀再度演说一遍劝修,最后再讲第三遍要他们实证。世尊对那五比丘,也就是憍陈如等五人,亲自前往鹿野苑的鸡园中为他们说法,是四圣谛、八正道连著演说三遍,所以叫作三转十 admin

2020-07-03

  我等应将其移花接木、极度不善之手段予以揭露,以挽救被误导之佛子,以免佛之正法被此等披著佛法外衣之常见外道破坏殆尽。首先举示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中详细申论决定实有阿赖耶识之所说:问:前说种子依,谓阿赖耶识,而未说有有之因缘广分别义;何故不说?何缘知有广分别义?云何应知?答:由此建立是佛世尊最深密记,是故不说。如世尊言:“阿陀那识甚深细,一 admin

2020-07-02

  据传有学术界研究者主张摩诃衍亦曾为神会子!参见黄青萍〈敦煌禅籍的发现对中国禅宗史研究的影响〉如下一段论文及同篇注八十五:【一九六四年饶宗颐根据他发现的二六七二号与戴氏的四六四六合校,重新写定王锡《顿悟大乘正理决》,并提出宗密《禅门师资承袭图》中列『摩诃衍』为神会子的承袭图,主张摩诃衍原本出自北宗嵩岳一派,闻法于神秀子降魔藏、小福、大福(义福) admin

2020-07-02

  然而,纵使末法时世受学此法而有实证之人,欲求入地实亦匪易,盖因真见道之证真如已经极难亲证,后再论及相见道位非安立谛三品心之久劫修行,而能一一教授子四众者,更无其类;何况入地前所作加行之教授,而得具足实证大乘四圣谛等安立谛十六品心、九品心者?真可谓:“善知识者出兴世难,至其所难,得值遇难,得见知难,得亲近难,得共住难,得其意难,得随顺难。&rdqu admin

2020-06-20

  在第三转法轮一开始时就有一些私底下的授记了:你们这些阿罗汉们,谁将来如何成佛,多少时间以后成佛,佛名是什么,佛世界名为什么,有多少声闻子,多少菩萨子,然后正法住世多久,像法多久,末法多久,就开始有一些授记了。因为只要一入地时就可以授记了,当他们有能力入地了,教导他们如何入地以后就可以授记了;这是因为不会再改变了,他们那个善业的势力、净业的势力都 admin

2020-06-20

  ”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看见网络上,我们有一些同修上去作法义辨正,所向无敌,若是亲教师们比之于这些师兄们,那又更厉害了。可是他们嘴里说:“厉害啊!厉害啊!”竟然不肯来学,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开悟实在好难,心里怕呀!所以,只要正智出版社的书籍出版时间一到,他们就赶快去书局找:有没有正智出版社这个月应该出来的哪一本书?上架了没有?赶快去买, admin

2020-06-20

  若为女人说法,不露齿笑,不现胸臆;乃至为法犹不亲厚,况复余事?不乐畜年少子、沙弥、小儿,亦不乐与同师。常好坐禅,在于闲处修摄其心。文殊师利!是名初亲近处。”】语译:【初亲近处的第二个部分,佛陀这么开示说:“文殊师利啊!除了上面所说的以外,菩萨摩诃萨不应该于一切女人身上,去执取能生细滑欲的想法以及法相,而去为对方说法,也不乐于看见女人。如 admin

2020-06-20

  这里世尊所讲的受持此经以外所修行的六度,跟一般佛子所讲的六度有些微不同;这里讲的布施当然不是如同三贤位中所说的初机菩萨的布施,而是悟后能够现观布施时三轮体空的六度万行。因为三贤位中的初机学人还没有实证般若,只能作财施以及无畏施,法布施其实还谈不上;但是能够受持此经的人,既然懂得如何书写此经,也懂得教人如何书写此经,表示他是通达第一义的人;否则便只 admin

2020-06-20

  由于刚开始的僧团,所有的子们都是打赤脚,跟佛陀一样都打赤脚,所以闽南话说的“罗汉脚”,表示说他是没有鞋子穿的。后来延伸出来说的“罗汉脚”又是什么意思?有两个意思:第一是他身无长物,什么东西都没有,完全没有财产;第二表示他是个单身汉,所以我不说你们是阿罗汉。但是将来还是要取证阿罗汉果,然后回小向大,起惑润生,永远行菩萨道,这是题 admin

2020-06-20

  先恶魔师,与魔子,淫淫相传。如是邪精魅其心腑。近则九生。多逾百世。令真修行,总为魔眷。命终之后,必为魔民。失正遍知,堕无间狱。-----《楞严经》  admin

2020-06-19

  在《大唐西域记》曾有这样的记载,可以让有声闻心态的佛子作为借镜。在中印度有一秣底补罗国,当时有一论师名为德光,本来是修学大乘法,后来看了《毗婆沙论》,退失大乘法,转变为小乘行者,专门评破大乘法;后来对佛经义理无法深入理解,所以一直有许多的问题无法得到解答。当时有一阿罗汉名天军,他有神通,可以往来兜率陀天,觐见弥勒菩萨听法及请法。因为这样的缘故,德 admin

2020-06-16

 «上一页   1   2   …   3   4   5   6   7   8   …   68   69   下一页»   共1363条/69页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