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我内心也希望老婆未来世可以当男的,如此她就不会当女人再受苦,也不用再嫁给别人!因为她往世常当男的所以不想生小孩,那我们就不能勉强她!我们当菩萨的对女人都是神勇又贴心!而且我们也有智慧帮老婆做一些决策,当老婆的军师!还要神勇又贴心地帮她处理很多事情!如此老婆未来世就还会想嫁给我们!但菩萨累积了太多老婆也是很辛苦的事情啦!当然往世很多老婆人也很好!我们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既然我们自称佛弟子,那么想让所有众生、包括自己的亲人、配偶、朋友...都理解佛法这一根本真理存在的价值,并且获得真正的利益,我们首先就要做好自己的本分。也就是在日常当中实实在在地按照佛陀的教育来实践,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让人真实感受到佛的风范,以及佛法改变人、塑造人的伟大魅力。用佛法的智慧来处理事情,而不是一味有口无心地诵经念佛,然后遇到困难就怨天尤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仰头一看十一楼窜出浓烟,而也赶来了,打火兄弟拉出水线直冲十一楼的旅馆,不一会儿四、五十名房客及其他楼层住户,全往一楼逃生,他心里有数,知道大事不妙!打发刚刚到场的女友离开后,立即回到旅馆自首,坦承是自己搞浪漫,不慎引发火警。消防局人员初步研判认为,小蜡烛虽有铝制容器可隔绝直接与外物接触,但一百颗蜡烛聚集燃烧,有增高温度的效应,棉被又易被高温引燃,就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阿难为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佛陀三十二相,阿难三十相,由此可见阿难少年英俊,相貌庄严。而阿难陀的年轻貌美,也引起了很多麻烦。据《楞严经》第一卷记载,有次举行会后,佛陀带领许多接受波斯匿王的供养,阿难没跟上,于是就单独到舍卫城街上乞食。走了很久来到一个聚落,钵还是空的,阿难又热又饿又渴。刚好前面有一口古井,一位女子正在那儿打水,阿难走到井边,这名女子抬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若女人为父母兄弟姊妹夫主儿子世间法王法守护。若犯者是名邪淫。若有虽不守护以法为守。云何法守。一切出家女人在家。受一日戒。是名法守。若以力若以财若诳诱若自有妻受戒有娠乳儿非道。如是犯者名为邪淫。如是种种乃至以华鬘与为要。如是犯者名为邪淫。4、《妙法莲华经》中所说:诸等,尽勿亲近。5、《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是名众务过。是人多爱染。往来家。如鸟入樊笼。不依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从上面的开示,我们了解了对于欲念,佛弟子跟随修行进步会有什么现象。欲念是逐渐淡薄的。首先我们要做到,不邪淫。然后是事来则行、事后不想。再进一步是,为了顺应夫妻生活、世间道德规范而行,但自己已经不再有此欲想。最后则是超越此念。佛弟子对于夫妻生活,并不是苛求对方如何,而是看自己如何。看自己是不是能够不邪淫,是否平素还想?是否过后还回味?是否能够行事时候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从来没看过你,你一个人要上哪儿去?怎不跟先生在一块儿呢?你的孩子和兄弟不在身边吗?莲花竟也被对方的美色迷倒,忍不住开口问她。我是城里的人,现在打算回家去。一个人的确很寂寞,如果不嫌弃,我们结伴同行好吗?于是,两人一块儿走下山来。途中经过泉水旁边,她们坐下休息,开始热烈地开聊出来。不料,这位美人竟将莲花的膝盖当枕头,呼呼地睡着了。莲花仔细一瞧,她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我们呼吁所有的大师们:有悟就说有悟,没悟就说没悟,不要假借名言方便而陷害徒弟们犯了妄语戒。两舌跟恶口这两个口业,佛说:只要我们作了两舌跟恶口,不管是已经毁坏面前听话的人,或者没有毁坏面前听话的人,都一样是获得了作已罪。也许有人会觉得奇怪:如果是因为两舌而毁坏面前这个人的名声,得了作已罪,这讲得通啊;但是如果两舌以后,没有毁坏面前这个人的名声,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果皈依以后不受戒,只是皈依为佛弟子而行十善业道,这就是不共戒行。如果见道了以后,那就因人而异;如果只有见地,还没有进入修道位修行,一直保持在见道位的状态中,可是因为喜欢吃肉所以还是照吃,喜欢饮酒时也是照喝不误,喜欢破口骂人的还依旧在骂,这就是他还没有进入修道位,还在初见地中,永远都保持在初果中,不能进入二果。这是他没有进入相见道位去修,因为菩萨七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们来举述《菩萨优婆塞戒经》卷三作为说明,经中说:【若人乐偷,是人亦得恶色、恶力、恶名、短命,财物耗减,眷属分离;他人失物,于己生疑;虽亲附人,人不见信;常为贤圣之所呵责,是名现在恶业之果;舍此身已堕于地狱----受得恶色、恶力、恶名,饥渴苦恼,寿命长远,是名后世恶业之果;若得人身,贫于财物,虽得随失,不为父母兄弟妻子之所爱念;身常受苦,心怀愁恼;是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弟子是个口业极重的人,也因口业的原因,遭遇过很多灾难,今至心忏悔,永不复作。从今日起,将慎护口业,认真修习十善业,早日迈向成佛之道!21种口业对应的果报:1.说脏话的人痰多,容易口臭。2.爱说刺激的话的人容易牙疼,而且口腔容易溃疡。3.爱说绝话的人往往断绝自己的路,灾难多,没有机会。4.爱说大话的人往往自己没什么能力。5.爱承诺别人,自己又办不到,这种人容易遭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弟子说:“我造了善业以后,回向证得解脱果,而且还要得佛菩提果。”这是作具足。所以他做善业时就把解脱道、佛菩提道的知见带进来配合修行,所以能在造善业时断了我见、乃至断我执;也许造善业时触证到如来藏,就发起般若德与法身德;所以作善业时有具足与不具足。若不具足的话,作业之后,果报就不定。 也有人在业行造作以后得具足,譬如他修了福德之后遇到 | 三摩地 2018-07-22 |
![]() |
93心中害怕被丈夫知道而导致严重后果;当有人举出自己供养的或密教上师侵犯别人眷属,或上师被举发长期与女徒弟合修双身法时,自己身为女徒弟之一,明知这是事实,自己也确实与上师合修过,或是至今仍然常常暗中继续合修,却为了自己的面子,不想被人怀疑曾经与、上师合修双身法,就极力为、上师否认。这种常常发生的事情,其实是愚痴的表现;因为后世的极重果报正等着她们,帮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问题二:弟子因为犯了很重的戒,一直希望能忏悔见到好相,有位师兄介绍拜忏时也忆佛,但是弟子感觉这样的忏悔效果不好,有时都忘了是在拜忏还是在无相拜佛,这样拜忏可以吗?弟子可不可以通过增加拜佛时间来忏悔?还是每天一定要通过拜忏来忏悔呢?拜忏之时应该如何观想呢?心里默念忏悔偈?还是要不断地提醒自己,以后坚决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呢?我们的回答是:忏悔乃是善法,我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像经典中记载著:释迦牟尼佛曾受一位叫阿耆达国王的邀请,到他的国家去结夏安居,却遭到灾荒,五谷稻米都歉收,价格非常昂贵;阿耆达王又受了天魔的迷惑,在王宫里耽著五欲不见宾客;使得佛陀及五百弟子到了他的国家却不得其门而入,只能在毘兰邑城外面大树下结夏,持续三个月都是由贩卖马匹的马贩供养,以马吃的麦为食物。当时弟子就觉得疑惑,世尊是人天至尊,早已经是人天应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当时,他悔不当初,曾经跟他哥哥表示要割舌谢罪;可是无着菩萨勉励他弟弟说:与其要割舌谢罪,不如尽你的余生好好地来弘扬大乘法,来弥补你之前诽谤大乘法的罪过。世亲菩萨也是根器很高,一听就听懂了,他也深知道所谓的因缘果报的道理;所以后来尽其一生,世亲菩萨都尽力弘扬大乘法,并且他也确实成为大乘法的一个中坚。就是说,我们今天所学到的很多大乘法的根本的道理、很好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当时,他悔不当初,曾经跟他哥哥表示要割舌谢罪;可是无着菩萨勉励他弟弟说:与其要割舌谢罪,不如尽你的余生好好地来弘扬大乘法,来弥补你之前诽谤大乘法的罪过。世亲菩萨也是根器很高,一听就听懂了,他也深知道所谓的因缘果报的道理;所以后来尽其一生,世亲菩萨都尽力弘扬大乘法,并且他也确实成为大乘法的一个中坚。就是说,我们今天所学到的很多大乘法的根本的道理、很好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时候他们看到一个罪人,粗大的身体伸出一条又长又大的舌头,上面有五百付的铁犁,正在舌头上面来回的耕耘割裂,鲜血一滴一滴地落下来;罪人一看到舍利弗和目犍连,就赶快来哀求:两位尊者啊!我叫作晡剌拏,生前是作的传教士,毁谤佛法,所以遭受了这样的苦报;两位尊者如果回到南瞻部州,请告诉我的徒弟们,不要再把我供在塔里朝拜,这样子会更加重我的苦报啊!同时请你们叫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佛陀在《长阿含经》中所说的一样!3而有的人可能会怀疑到底有没有因果报应?那我们还可以观察一个现象,为什么每个人出生下来就不一样?甚至为什么同一对父母所生的兄弟姊妹们,他们在外表、气质、健康、身体状况,以及兴趣、资质、福德果报都不一样呢?乃至就算是双胞胎长得几乎一模一样,但许多想法或喜好以及彼此未来的发展际遇又都不同;由很多迹象可以证明确实有轮回,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他是在雍正年间,那个时侯他在雍正约略大概十一年的时候,他那个时候就已经见了圣相了,然后并且跟他的弟子说“我差不多就该往生了”,所以他自此之后日益精进念佛。隔年,他又再次告诉弟子说:“我月初曾见西方三圣,今日复见,大概往生时至。”也就是说,他说他现在又再次见到西方三圣了,大概往生的时候要到了,所以他就写下了一些偈语勉励弟子们,并且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