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一)我们首先要想到,我们从无始劫以来,我们受了种种眷属的爱护,我们无始劫都有父母兄弟姊妹子女,我们都受到他们的照顾。而且他们照顾了我们之后,坦白讲没有获得我们多少的利益。譬如父母照顾我们,可是我们要照顾父母的时候,父母很快离开人世;我们照顾了子女,让他长大,可是我们也不过就是照顾他那段时间,事实上我们要照顾他一辈子也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就算是不识字的阿公阿婆们,他们也会想尽办法了解每一个字怎么念,常看见他们会问识字的人,问这些字怎么念,然后在每个字旁边用他们自己所能了解的语言或文字加以备注,让自己很快地知道这些字怎么念;当他们知道每一个字怎么念时,就不再依靠他人来帮忙,有时候你会看见他们拿着《心经》来念,其精进的精神,让很多佛弟子们都会自叹不如!虽然有很多人,不论是识字的人或者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既然人一死什么都不存在了,那我们学佛还有什么意义?换句话说;无论你是一个作恶累累的杀人犯,还是一个持戒修行的佛弟子,是花天酒地的贪官,还是为大众奉献一生的好人,最终结果都是一个样――这正是佛祖批驳的外道邪见――断灭空;人死如灯灭。因为人们不知道有个祂的存在,所以才会产生这样无知;正是这个断灭论令人无法接受死亡的痛苦,也正是这个断灭论由于否定因果律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小和尚问老和尚:师父,一个人最害怕什么?你以为呢?老和尚含笑看着徒弟。是孤独吗?老和尚摇了摇头:不对。那是误解?也不对。绝望?不对。小和尚一口气答了十几个答案,老和尚都一直摇头。那师父您说是什么呢?小和尚没辙了。就是你自己呀!我自己?小和尚抬起头,睁大了眼睛,好像明白了,又好像没明白,直直地盯着师父,渴求点化。是呀!老和尚笑了笑,其实你刚刚听说的孤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屈辱是甲小朋友一看被乙小朋友抢走了糖,非常生气,因为坚持这块糖是自己的,而且不改初衷——这是我的糖,凭什么被他抢走!但是又因为种种原因没办法拿回来,或者因为乙小朋友是自己的弟弟,父母要他让给弟弟,或者是因为甲小朋友性格温和,抢不过乙小朋友,就这样,糖被抢走了,心也被扰乱了。是一种忿恨。忍辱与屈辱的区别是,当外境不符合自己内心的期待时,是否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在一边的佛弟子舍利弗对龙女说:“汝谓不久得上道,是事难信,所以者何?女身垢秽,非是法器,云何能得上菩提?佛道悬旷,经量劫勤苦积行,具修诸度,然后乃成。又女人身,犹有五障:一者不得作梵天王,二者帝释,三者魔王,四者转轮圣王,五者佛身。云何女身速得成佛?”这个观点正是我们前面提过的小乘一般观点,龙女听了就取出一颗宝,价值比,她把宝献给佛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由此可见,单以福德来衡量学佛的成绩,已然失当,何况是以部分的福德--良好的气质长相--来作为学佛得力与否的标准?再进一步思量,若外貌会反应出学佛的成绩,何以僧团中仪表甚为出众之难陀尊者,不是声闻十大弟子?何以僧众所著之法服─袈裟,其意为「坏色」?何以观身不净为四念处之入门?何以解脱道之观行,以色蕴为首要观破之对象?何以《金刚经》会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目前,一些佛弟子在大力宣扬《太上感应篇》、《玉历宝钞》等书籍,以此作为接引初机学佛的“入门书”。当劝他们应该弘扬佛说的经典时,他们反驳的理由还会很多:“这不就是佛法中的人天乘吗?一切法不都是佛法吗?印光法师也曾弘扬过《太上感应篇》等书啊!”那么做为佛弟子,应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猛地一看,《太上感应篇》、《玉历宝钞》似乎也在宣扬&l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而且我们身为菩萨道的修行人,或者身为佛弟子,应当要以利益众生作为我们的目标;所以若是讲出来的话,不但不能利益众生,反而会使众生起烦恼,我们就宁可不讲;更何况是会伤害众生,与众生结恶缘的恶口!讲话虽不使用武器,但语言却可以使人遍体鳞伤,尤其是伤人的心;众生争的,常常就是喉咙这几寸而已,可是这样跟众生结恶缘又造恶业,何必呢!但是反过来,却也可以用语言温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由于酒的缘故就无法受持不杀等四重戒,所以过去诸佛因为这个缘故而制止弟子们饮酒。”如果有人说:“如来既然已经说了很多喝酒的过失,为什么这个酒戒不放在五戒的最前面来说呢?为什么要摆在第五戒,而不是摆在第一戒呢?”但是佛说:“他的说法不对,因为酒戒是遮重而不是性重、罪重。因为是遮止的戒,而不是心性上应该制止的重戒,所以要放在性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郑启煌菩萨之邀稿,小弟非常厚脸皮地来整理一下心得,左证就放小弟一岁的小人照XD)小弟与观音菩萨非常有缘,若非观音菩萨冥佑,小弟很难活到现在。我在梦中曾亲近观音菩萨多次,在福慧两足尊的观音菩萨座前,我就像个乖小孩,眼睛瞪着大大,静静听着观音菩萨演说佛法。亲眼目睹观音菩萨庄严法相的当下,是非常难升起一丝丝不好的心行的,这是观音菩萨的威德力使然,而观音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终于有一天在父亲生病而因年数已高不能手术时,我在地藏菩萨像前发愿:从今以后不再杀生,不再吃众生肉,吃他们的肉,如吃我父母的肉,如吃我兄弟姊妹的肉,如我同类的肉。愿以此功德回向给今生的父亲,愿他色身康泰,无疾病侵扰,晚年幸福。愿力如此神奇,从此以后真的不再想吃肉了,不是以前的克制,而是没有了吃的。父亲也如我愿,虽然因八十多岁不能手术去除病根,但也与它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于讲堂之中,导师毫无架子端人,令人如沐春风;即使禅三时节,说是禅师作略,怎么感觉只有「老婆心切」,令「我」甚自惶恐,深怕不能破参,辜负师恩;唉!若真不破参,真不知如何谢罪自处!如是导师风范,深可景仰,导师尚且时时愿意有人,更有大菩萨可以为之开演甚深法义,乐意礼拜顶礼以为师,这哪里是一般人可以作得到的!当初即使是出来敷演圣教,也是希望正法永续,虽然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然而,诸佛弟子却应当以智慧检查所信之法真实否?所发之菩提愿是否符合佛所开示之真义?所作之身口意行是否符合菩萨道之精神?而非外道攀附佛法名相而说发菩提心成佛,如藏密外道者即是最明显的例证,故初学佛者当以正知见简择之。至于初学者所读经典是否须先由小乘而至大乘经典的次第,那也未必如此。因为种性、习气、学法因缘……等之不同,故当以「与正道相应与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无分别智是很多人误会了的,都错把修定求一念不生当作是实证无分别智的行门,他们只落在无分别三个字上,却把无分别智的智字给忽略了,所以一天到晚要求徒弟们打坐修止,要一心不乱、一念不生,说这样叫作无分别,说是统统无分别时就是智慧。真是这样的话,白痴也可以叫作智者,石头木块也应该可以叫作有智,因为无情比白痴更无分别,更应该有无分别智。但无分别智不是这个意思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就在帝释掳走了全部的阿修罗女後,罗喉罗派出一位使者前往谈判,指出帝释身为佛弟子,不应犯戒偷盗。双方几经谈判最後达成数项协议,帝释承认犯下偷盗戒,愿归还阿修罗女,并赠送天上甘露;阿修罗则除将爱女献与帝释,并自愿受持三皈五戒,成为佛弟子,此战终得圆满落幕。在天界的战争中,有一位阿修罗王与帝释作战时,因手能执日月,障蔽其光,而被称为罗恸罗阿修罗,罗恸罗意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此;除了今世之外,人还有千千万万的过去世,换句话说在过去世中,我们曾经有过千千万万的父母、兄弟姊妹、邻居、朋友、师长,但是由于我们还没有得到真正的觉悟,没有智能了解这些,所以不明白。如果今天我们随便杀害动物,可能就杀害到我们前生的父母、兄弟姊妹等亲戚朋友。所以佛教不杀生。(这也就是佛教吃素的理由之一。)当然有些人要反问我:「你又怎么知道的?如何去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所最重视的舍利,称为法舍利,也就是三乘菩提的,所以佛弟子应该以护持佛的法舍利,做为护持佛教的最重要内容。 (原标题:舍利子的生成与佛法的修证不一定有关)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在度化迦叶三兄弟之前,已经有这么多的们,而所说的法,并非牵涉到「真心」,所以不能说有「真心」的特别说法,所以此师说法,是违背了佛陀的三转法轮以及人间示现度化的事实。所谓的「心地法门」,所说的是指《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8:「十方如来最胜秘密心地法门。」(CBETA,T03,no.159,p.327,a1)这就是在说如来藏,这就是说真心。《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2:「以是因缘难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虽然很多事情非吾等单方面能够成就,还需要他人配合才能成就,但是「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因此得要靠我们调整方向与作法,来让境界把我们的棱角磨亮、磨平、磨圆,众生想要磨刀需要磨刀石,可是大部分的人只有看到钢刀被磨得很厉害,但是却忽略了磨刀石亦消磨当啷,但是,在磨刀的这个事情上,人们认为磨刀石只是配角的角色,其实它何尝不是主角呢?通常人容易忽略磨刀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