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非处是说卧房以外的处所,在卧房以外的处所行淫,都是有碍观瞻的,也会使外人对佛弟子有很不好的观感,所以在非处也不可以行淫。非女,有人可能在想非女到底是什么?但是非女是很常见的,并且他们有时还会为自己的主张权利而举行;比如说同性恋,一对同性恋者,两人之中有一人非女而自觉属于女方,或者非男而自觉属于男方,所以如果跟同性者行淫,都是属于邪淫。还有一种情形也 | admin 2020-02-19 |
![]() |
有的人不想装神弄鬼,他就从言语上来搞怪,让徒弟们觉得他好像有开悟;徒弟们一个一个传闻出去,就有许多徒弟一个一个来礼拜了!来礼拜师父时总不能空手而来,总得要有财物送上来供养,这一样是有过失的。这类的装神弄鬼,或含糊而不清晰的语调让人去猜测,就是异音而说。这类的异音而说,也许面前的人听了,不能理解他的意思,那就没有妄语的成已之罪,所以不具足妄语。所以佛 | admin 2020-02-19 |
![]() |
】(《优婆塞戒经》卷六)所以我们呼吁所有的大师们:有悟就说有悟,没悟就说没悟,不要假借名言方便而陷害徒弟们犯了妄语戒。我们听了他的说词以后也许没有疑心,他们的目的正是要让我们没有疑心地认为他真的开悟了,又希望可以避过大妄语的戒罪。但是如果他这么说,我们可以这样地说他:若无疑心、若觉若知,异本说者,是名妄语。因为他的说法与他心中所知的确实未悟,或疑心 | admin 2020-02-19 |
![]() |
非处是说卧房以外的处所,在卧房以外的处所行淫,都是有碍观瞻的,也会使外人对佛弟子有很不好的观感,所以在非处也不可以行淫。非女,有人可能在想非女到底是什么?但是非女是很常见的,并且他们有时还会为自己的主张权利而举行;比如说同性恋,一对同性恋者,两人之中有一人非女而自觉属于女方,或者非男而自觉属于男方,所以如果跟同性者行淫,都是属于邪淫。还有一种情形也 | admin 2020-02-19 |
![]() |
他们的法义所说的都是欲事,也就是说:如何去挑选明妃?如何说服某一个女人成为他的明妃而愿意跟他合修双身法?然后如何成就乐空双运的欲事?这在平实导师所著的《狂密与真密》四辑当中早已经列举出来了,特别是男上师跟女徒弟合修时的六十四招,书中都列举了出来。他们心中想的都是如何获取第四喜的淫乐,这就是欲事;当他们正在传授如何合修乐空双运而达到第四喜的淫乐境界的 | admin 2020-02-19 |
![]() |
】(《优婆塞戒经》卷六)这是说,如果是人家信了,妄语的事已经成就了,就得到了大妄语的成已之罪;如果是有人来供养,他受财物后任意施与或自己受乐,或与别人一起受用财物快乐,成已之罪也都成就了;若是没有惭愧、不生悔恨,并且私下相互炫耀:你看!师父告诉你说:‘你去讲了这些话,徒弟们的供养就一定会来的。’现在不是来了吗?这就是无有惭愧、不生悔恨,然 | admin 2020-02-19 |
![]() |
我们都知道十善业是一切佛弟子所应当戮力奉行的,因为十善业是一切世间与出世间善法的根基,而十不善业是一切众罪的根本,因此在菩萨的长劫修行中,都一直要修十善业。在上个节目中我们谈到,因为众生的十善业而感生种种的器世间依报,相对的十善业也使得众生有种种不同的正报身,因此正报与依报是有密切的关联;同时也因为众生的如来藏能够执持诸法种子,才能使得这些因果业报 | admin 2020-02-19 |
![]() |
佛陀在《阿含经》中有多处都开示说:得佛、法、僧、戒等,四不坏信的圣弟子,因为能够【信贤圣戒,清净无秽,无有缺漏,明哲所行,获三昧定。】,所以能够永不再下堕三恶道,如果证得初果须陀洹,最多只要七次人天往还,就必定能够断尽烦恼的现行而入涅槃。而这里所谓的圣弟子,包括了初果向、初果人乃至四果向、四果阿罗汉等四双八辈,都可以称为圣弟子。佛陀说只要能够成为初 | admin 2020-02-19 |
![]() |
只要稍具有佛法正知见的佛弟子们都知道:一切因地有情的真心、果地的无垢识,都是一心八个识具足。正如佛在《大乘入楞伽经》卷5的开示:【复次大慧!善不善者,所谓八识;何等为八?谓如来藏名藏识、意及意识,并五识身。】佛开示一心有八个识,那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意根、第八识如来藏。其中眼识能分别色尘的青黄赤白,耳识能分别声尘的声音,鼻识能分 | admin 2020-02-19 |
![]() |
我们来看看在《贤愚经》中的记载,当时佛住在竹林精舍与众大弟子共住。在王舍城里面,有一位婆罗门生性贫穷,连最基本的粮食都多加匮乏,他很努力的工作想要改变现况,结果却是使自己灾祸越来越严重,连衣食都不继了,于是他就跑去问别人,在现在这样的世间,到底要怎么样做,才能够让人得到福德呢?别人就回答他:你难道不知道吗?现在释迦牟尼佛出世了,祂以福德度化众生,只 | admin 2020-02-19 |
![]() |
这样的教示,就是不要让一个在家弟子因为财物无法取回,而产生了很大的烦恼;同样也保障老人的安全,更不会让他人有机会因为贪于财货而造下恶业。所以佛陀交代了以上三件事情以后,就会问说:你能够作到吗?如果说:可以。这还没有要传戒给他,佛陀又再提出说:你必须要离开四种恶人的交往:一者乐说他过、二者乐说邪见、三者口软心恶、四者少作多说。(《优婆塞戒经》卷3)如 | admin 2020-02-19 |
![]() |
若圣弟子成就一力,胜尔许力。云何为一力?所谓无放逸力。设贤圣弟子成就无放逸者,则不为色、声、香、味、细滑之所拘系。以不为五欲所系,则能分别生、老、病、死之法,胜魔五力,不堕魔境界,度诸畏难,至无为之处。尔时,世尊便说此偈:戒为甘露道,放逸为死径,不贪则不死,失道为自丧。佛告诸比丘:当念修行而不放逸。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 | admin 2020-02-19 |
![]() |
所以者何?将来之世,人民悖乱,贵恶贱善,放逸情意;臣欲害君,子杀二亲,弟子危师;不念弘德、乳养之恩,欲令其没。独见奉事,嫉妒其师犹如怨家,罪莫大焉。所以者何?弟子后世,在前阳供,在后欲攻,心不与同。师出天下,宣传道化;度脱一切,反憎恶之;罪中之罪,不可为喻。后世德人,时时有耳;天下树多,香树希有,香草少生;少少山地,出金宝耳。好人行德,亦复如是;恶 | admin 2020-02-19 |
![]() |
” 童女迦叶为了说服他,又讲另外一个譬喻说:“从前有一位事火梵志,有事情外出了,要他的弟子要看好火堆,不可以灭掉。可是这个弟子很贪玩,不小心火灭了。他怕被法主骂,就赶紧去求火,所以他就用劈柴,劈了半天却看不到火;他进一步把木头,把它捣碎,也是找不到火。这个梵志回来之后,看到了,就告诉弟子说:‘你要求火,要钻木才对。’你如果想 | admin 2020-02-19 |
![]() |
一方面,证悟菩提的这件事,虽然是修学佛法最重要的一件事,但一直以来被误解的很多,所以众说纷纭,令人莫衷一是;再者,许多大师的知见,过去也是被误导的,实在也无力教导弟子;而末法时期,众生有不少被世间欲望所缠缚,想求证究竟解脱寂灭之乐的人,毕竟是少数。另一部分的原因,则是本身证悟的条件、因缘尚未成熟,当值遇真善知识时,未必能够把握这样的殊胜因缘,安住修 | admin 2020-02-19 |
![]() |
”所以佛弟子于佛般涅槃后,应该供养如来的形像。五者,如来的塔庙也应该供养。因为如来的塔庙有供奉着如来的形像,也有供奉如来的舍利,菩萨都应该要供养。或许有人会怀疑,为什么如来是一切法藏呢?因为这里的如来就是指自心如来。祂含藏了世间法、出世间法、世出世间一切法在内,都是从自心如来藉缘而出生。既然有出生未来必定会坏灭,所以自心如来所出生的一切法,都 | admin 2020-02-19 |
![]() |
达赖说: “佛陀有三次重要的转法轮----传统上,佛陀对弟子主要的三次佛法教示,传统上称为三转法轮----严格地说,这三次转法轮所开示的法教是互相矛盾的----某些内容不相符合。既然这些法教皆是佛亲口所说,却又互相矛盾……” 另外,世尊明明在《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当中说“如来藏根本识是第一法宝”,因此能够出生一切法的如 | admin 2020-02-19 |
![]() |
所以我们更可以确定,如果有人否定了万法根本的如来藏是真实法,说祂只是方便说,因为这样的说法是违背佛陀的开示,那么我们就可以断定,这是谤佛、谤法、谤僧----毁谤三宝的作为;即使是他身上披着佛教的法衣,但是他就连佛弟子都称不上了,我们更别还傻傻地恭敬、礼拜、供养,继续称这样的外道假冒僧人为法师或高僧了。 如果像达赖喇嘛这样,不但否定如来藏心是真实有, | admin 2020-02-19 |
![]() |
所以,佛门中一般人不敢轻易用老师一词,在现代却被滥用,被许多外道世俗人如风水师、算命师、股票分析师等等来代替,身为佛弟子们能不感慨吗? 如果在家人明心见性了,他有圣法、圣果可得,名为“胜义僧”。这样的胜义僧在末法时代,真的很难遇到!如果遇到了,应该礼拜供养。如果遇到了是有道种智的菩萨,后学真的要为你赞叹,你真的有大福报,能够遇到这样大 | admin 2020-02-19 |
![]() |
有漏法之无想定亦如是,凡夫位之佛弟子入四禅中,不解三乘菩提故不断身见,而断意识心我见,恐堕断灭故不舍色界天身,以断灭觉知心我为涅槃,遂于四禅位中灭除觉知心我,定中息脉俱断,以为无余涅槃,实是无想定。人间证得无想定之外道亦如是,以此为入涅槃,然实所入为无想定:定中无息无脉,无见闻觉知,状若人死。佛说此位中仍有七八二识,故说无想定中有不离身识,识不离身 | admin 2020-0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