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依于佛性常住,我们就必须要了解一切众生都有无量无边的轮回;无量无边的轮回当中,皆曾互为父母、兄、姊妹,都有无量无边的不同的互动的关系,因为有扮演不同的角色,在不同的轮回生死大戏当中;对于这些轮回大戏当中的我们的尊长,我们要起孝顺心,譬如对父母、祖父母、对于师长、对我们尊敬的一些人,你要起孝顺心;所以你自己要求解脱,也要有这样的孝顺心,不只是孝顺这 admin

2020-02-21

那时候佛陀还年幼,就由姨母——摩耶夫人的妹妹摩诃波阇波提扶养长大;所以摩诃波阇波提舍寿时,佛陀还亲自扶棺——贵为人天至尊,跟着众子一起扶棺,表示感恩之意。不单单佛陀注重孝道,大菩萨们也是这样,根据《佛说盂兰盆经》的记载,佛陀十大子之中神通第一的目连尊者,他的母亲舍报后下堕饿鬼道,每天不见饮食,瘦得皮包骨;目连尊者看见了非常心 admin

2020-02-21

如果父母有所偏袒或忽略,往往会造成兄姊妹之间互相嫉妒、争宠、冲突,不仅对父母产生不信任,甚至于会影响手足之间的感情。第四、适度的要求和约束。教养孩子就像放风筝一样,给予自由发展的空间,但是也要有适度的拉力,才不会造成失控或不知去向;如果能从他律发展成自律,那么不但父母轻松孩子也快活,这也是儒家所说的中庸之道、过犹不及。如何拿捏松紧分寸,在在都考验 admin

2020-02-21

在《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当中,佛说到父母的恩德深重,重到众生无论怎么样的回报,都没有办法回报他们的恩德,所以佛子应当要尽一切的能力来报答父母之恩。在《阿弥陀佛经》里面也说到:佛子要往生西方,必须要修集三福净业;三福之中最起码、最基本的就是世间福德,又叫作世福,它是指世俗本来就存在的人伦之道(人间的善法),例如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 admin

2020-02-21

《杂宝藏经》中还记载了佛陀对子更为具体明白的开示。经中讲:【一时佛在舍卫国,告诸比丘言:若有人欲得梵天王在家中者,能孝养父母,梵天即在家中。欲使帝释在家中者,能孝养父母,即是帝释在家中。欲得一切天神在家中者,但供养父母,当知一切天神已在家中。但能供养父母,便为和尚已在家中。欲得阿阇梨在家中者,但供养父母,即是阿阇梨在其家中。若欲供养诸贤圣及佛,若 admin

2020-02-21

导读一位菩萨的部落格【春娇与志明的故事】,跟大家分享!而这篇刚好讲到好好对待身边的人就能轻松赚取大福德!因为父母就是报恩田,佛陀说过孝养父母福德等同于供佛!我们摄受众生就是摄受佛土,那摄受众生就是累世以来不断地跟父母师长、兄姊妹、夫妻子女、亲朋好友、同事同学们广结善缘与接引他们往佛道迈进!因为跟他们结善缘之后,他们未来世遇到我们就会很欢喜,乃至会 admin

2020-02-21

我们来看看这个经文:【昔者兄二人居,大势富贵,资财无量。父母终亡,无所依仰,虽为兄,志念各异,兄好道谊,爱家业、官爵俸禄,贪世荣色。】(~《杂譬喻经》)这个意思是说:从前印度有两个兄,他们家族原先是有大财势、大富贵,广有资财无量;父母命终死亡了之后,只有这两个兄互相依靠。虽然是兄,可是各自的志向所念、所看重的各个不同,大哥喜欢修道,而 admin

2020-02-21

又云:〖‘若人乐偷,是人亦得恶色、恶力、恶名、短命,财物耗减,眷属分离;他人失物,于己生疑;虽亲附人,人不见信;常为贤圣之所呵责,是名现在恶业之果;舍此身已堕于地狱----受得恶色、恶力、恶名,饥渴苦恼,寿命长远,是名后世恶业之果;若得人身,贫于财物,虽得随失,不为父母兄妻子之所爱念;身常受苦,心怀愁恼;是一恶人因缘力故,一切人民凡所食噉,不得 admin

2020-02-21

但是佛是禁止子从事、追求命相堪舆[kānyú]的(相地形、看风水为堪舆),这是为防止众生因为不明白因果的真相,而落入了邪见;虽然这个风水堪舆,有它的道理存在,但是你去追求命相,还有风水堪舆,这是颠倒的。那应该追求什么呢?应该要去受持五戒,应该要去行十善业。受持五戒、行十善业,自然而然就能够跟你的福德相应;跟你福德相应的话,所谓的福地福人居,就是 admin

2020-02-21

所以虽然喝酒只是他个人的一时的行为,但是一喝了酒,就很可能会违反了前面的四种戒律;佛陀就特别遮止这一个戒律,要遮止子们喝酒。所以这五种----杀、盗、淫、妄、酒----就是最大的无畏施,如果能够摄持这个五戒,也就成就了一个无畏施的功德。也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他如果能够受持五戒的话,我们会觉得这一个人是相当可以信赖,也是相当可以亲近的人。如果这个人在五 admin

2020-02-21

又譬如有人主张:“大乘非佛说——坚持大乘法不是世尊亲口说的,而是佛涅槃后,佛子们对佛的永恒怀念。”像这样的人,乃是毁谤正法的人。又譬如有邪淫外道主张:“在性高潮中,可以体验明光的微细层次,并借着与明妃交合的经验,可以使人即身成佛。”像这样的人,就是佛所说的邪淫外道。由此可知,所谓的无惭愧僧,就是落于常见、断见以及邪淫 admin

2020-02-21

佛在阿含里面,不是一再地告诉多闻的圣子,你要如何来现前观察这五蕴法、现前观察六见处的法,这个都是可以真正验证的。可是求解脱的人就是不能验证生命的实相,但是他却要接受、信受有一个本际存在;这个本际基本上就是六见处的所从来,也就是我们这个五蕴十八界之所从来,来自于这个实相,来自于这个如来藏阿赖耶识。这样才是验证生命之所从来,才是验证生命延续之意义,不 admin

2020-02-21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一)这个是经典里面说,我们如果要求归依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想到,我们从无始劫以来,我们受了种种眷属的爱护,我们无始劫都有父母兄姊妹子女,我们都受到他们的照顾。而且他们照顾了我们之后,坦白讲没有获得我们多少的利益。譬如父母照顾我们,可是我们要照顾父母的时候,父母很快离开人世;我们照顾了子女,让他长大,可是我们也不过就是照 admin

2020-02-21

我们的回向文是这样的:愿以修学正法、护持正法、流通正法、弘扬正法之殊胜功德,回向子○○○之累世父母、师长、冤亲债主,得蒙诸佛菩萨加被,归命佛法僧,悉发无上心,早生善处,修学佛法,同证菩提。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灾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念完回向文之后,再三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这样就可以完成所有功德回向而功不唐捐了。有学人问:如果 admin

2020-02-21

既然皆有无量无边的轮回,无量无边的轮回当中皆曾互为父母、兄、姊妹,那我们所要孝顺的、我们所要慈悲的,应该就要基于已经是一个优婆塞,相信轮回,而要相信众生无边皆曾互为父母、兄、姊妹;这样子的一个起心作意,在体会到自己轮回当中的这一生的苦、过往无量世的苦,乃至未来如果不解脱的苦;再想到这一世的父亲、母亲,不希望他受苦,这一世的夫妻,彼此不希望他受苦 admin

2020-02-21

我们平时作完早晚课以后,或者作完一些功德后的回向是这样的:子○○○愿以此功德回向十方法界一切有情众生,现前见闻者,历劫及现世父母师长、六亲眷属、冤亲债主,诸天护法圣众,本境山神、土地灵只,无祀男女孤魂、流产堕胎之婴灵,及日常作务中所误伤亡之一切众生,一切地狱众生、饿鬼众生、畜生众生、天魔外道等一切罪苦六道众生,仰仗阿弥陀佛威神之力,消除无始劫来之 admin

2020-02-21

首罗长者一听,就产生很大的苦恼,他心里想:我连一点点饭都不想要布施了,竟然教我作五大施,难道这个如来法没有其他的吗?常常就教人家布施,子也教人布施,今天世尊来到我这儿,也教我布施。想了以后,他的个性也直,他就对佛说:世尊啊!我连一点点的小施,我都不想作,而且作不来,你还教我作五大施啊!佛陀就告诉首罗长者说:不杀名为大施,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 admin

2020-02-21

在《长阿含经》卷20中有一段佛陀主动对子们的开示,佛陀说:世人为非法行,邪见颠倒,作十恶业,如是人辈,若百若千,乃至有一神护耳。譬如群牛、群羊,若百若千,一人守牧,彼亦如是,为非法行,邪见颠倒,作十恶业,如是人辈,若百若千,乃有一神护耳。这个意思是说如果有人,他造了十恶业,甚至有种种的邪见颠倒,但是不论这些人有多少,或有一百人或是有一千人,这些人还 admin

2020-02-21

那我们身为佛子,也许我们会觉得很难接受,就是说,明明就是自己要求自己的智慧,要发起智慧,自己要断烦恼了,怎么可以说什么事情都推到上帝身上,叫上帝要给你什么、给你什么、给你什么。又或者是说,明明这个世间,整个的三界轮回、整个的有情世界之所以构成,就是因为有情各个都有自己的如来藏,因为如来藏的种种的功德受用,然后他现起了万法之后,所以才叫作三界唯心, admin

2020-02-21

既然无法摄受众生,菩萨无法迅速成就自己的佛国净土,使得菩萨成佛会很慢,所以在《妙法莲华经》曾记载着脾气比较大的须菩提,成佛比其他的师兄慢很多;反而是贪爱众生,护念众生的阿难成佛最快。既然菩萨不会对众生打骂、起瞋,更何况是恼害众生。又菩萨看见众生应该起爱念心,因为一切众生都曾经是菩萨的父母、子女等等,也因为他们有恩于菩萨,所以菩萨要知恩,以及要回报 admin

2020-02-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