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心不相应行法(三位差别故)包含:得、命根、众同分、异生性、无想定、灭尽定、无想报、名身、句身、文身、生、住、老、无常、流转、定异、相应、势速、次第、方、时、数、和合性、不和合性。第五位是无为法,由前四法心王、心所、色法及心不相应行法而显示六种无为法。无为法(四所显示故,如是次第)包含:虚空、择灭、非择灭、不动、想受灭、真如。佛法不离三界,由心王、心 | 三摩地 2018-07-23 |
|
复又进断异生性,发起金刚心,进修种智——第三转法轮诸唯识系经义,修证道种智;次第进修十地之十度行,渐次迈向佛地。此是佛菩提道,以修证自心第八识为根本,而后次第渐修,地地转进,不得躐等躁进,是名佛菩提道。(摘录自平实导师著,《甘露法雨》,自序,页5-6,佛教正觉同修会。)扼要言之:成佛之道须依唯识五位渐次而进,乃至究竟地。初则资粮位,一劫乃至万 | 三摩地 2018-07-23 |
|
」同修们应随时生起感恩善知识之心,生起无法报恩于万一之惭愧心,以有惭有愧之白净法增长自身之信根与信力,以知恩感恩之心消除增上慢之恶业烦恼,期能于异生性障未消除之前,借由修持白净法之功德力,增益于佛菩提道之进分并对治退分。今以正觉电子报初刊之因缘,于此与诸位同行善知识共勉之。阿弥陀佛!——摘自《正觉电子版》创刊号 (原标题:请珍惜值遇善 | 三摩地 2018-07-23 |
|
然而,菩萨明心证悟之后,虽得般若智及中道智而能现观,亦唯入别教七住位而已;纵使已能眼见佛性而证得世界身心如幻之现观,亦唯是十住位菩萨,尚未得阶初地,原因有四:第一、未发起圣性,不得修十地之道;因此需入十行位中,行种种行,修除凡夫异生性,藉以发起圣性,令思惑永伏不现;以成就圣性故,名为性种性成就。第二、未发起修道性,仍不得修十地之道,因此须入十回向位 | 三摩地 2018-07-23 |
|
而在初发菩提心开始修学佛道之前的十信位中,基本上是不够资格称作是菩萨的,只是具足凡夫异生性的佛,最多只能称为是假名菩萨、名字菩萨。即使是初发菩提心的菩萨,其实也都还是属于新学的凡夫菩萨;一直要到般若正观现前,成为位不退的七住位菩萨,才能称为是久学菩萨。但是,才刚进入初信位,仍然贪着世间五欲之乐的假名菩萨,和经过一劫乃至万劫努力修学,十信位具足、不贪 | 三摩地 2018-07-23 |
|
众生的根性是千差万别的,有的人是凡夫根性;凡夫根性倒还好,怕的是贪瞋的根性,那是很难转变的,即使帮他证悟了,他过了一段时间以后,还是会再发起贪瞋的习性来,这就是智者大师讲的初果人贪瞋转重的意思;但是二乘法是烦恼障所摄的行门,解脱道中的异生性,体性是狭小的,所以在断我见时就不会再对解脱道有所怀疑,就不会针对解脱道的法义有所质疑,也就不会诽谤真正的解脱 | 三摩地 2018-07-23 |
|
众生的根性是千差万别的,有的人是凡夫根性;凡夫根性倒还好,怕的是贪瞋的根性,那是很难转变的,即使帮他证悟了,他过了一段时间以后,还是会再发起贪瞋的习性来,这就是智者大师讲的初果人贪瞋转重的意思;但是二乘法是烦恼障所摄的行门,解脱道中的异生性,体性是狭小的,所以在断我见时就不会再对解脱道有所怀疑,就不会针对解脱道的法义有所质疑,也就不会诽谤真正的解脱 | 三摩地 2018-07-23 |
|
能否请老师开示:菩萨种性的义涵是什么?如何发起、乃至菩萨种性?答:菩萨种性的义理与内涵,平实导师在《明心与初地》当中已开示许多,这个乃是十行位性种性菩萨的主修:发起菩萨性、伏除异生性、具足十长养,也就是长养菩萨应该有的圣性,亦即在完成习种性的修习,远离习种性的凡夫习气与熏习进修上地该有的知见以后,离开了习种性,进入性种性的十行位当中;十行位的性种性 | 三摩地 2018-07-23 |
|
四异生性。五无想定。六灭尽定。七无想报。八名身九句身十文身。十一生十二老。十三住十四无常。十五流转。十六定异。十七相应。十八势速。十九次第。二十方。二十一时。二十二数。二十三和合性。二十四不和合性。第五无为法者。略有六种。一虚空无为。二择灭无为。三非择灭无为。四不动灭无为。五想受灭无为。六真如无为。言无我者。略有二种。一补特伽罗无我。二法无我。b、 | 三摩地 2018-07-23 |
|
而在初发菩提心开始修学佛道之前的十信位中,基本上是不够资格称作是菩萨的,只是具足凡夫异生性的佛弟子,最多只能称为是假名菩萨、名字菩萨。即使是初发菩提心的菩萨,其实也都还是属于新学的凡夫菩萨;一直要到般若正观现前,成为位不退的七住位菩萨,才能称为是久学菩萨。但是,才刚进入初信位,仍然贪着世间五欲之乐的假名菩萨,和经过一劫乃至万劫努力修学,十信位具足、 | 三摩地 2018-07-23 |
|
然而,菩萨眼见佛性成就十住满心而转入初行位,仍然有可能退失菩提心;因为菩萨的异生性很广、很深,一直到十回向位满心而转入初地后,才没有异生性存在,也就是成为初地菩萨以后才没有异生性存在。那什么叫作异生性?就是在行菩萨道中,在初地之前仍有可能造下谤佛、谤法、谤贤圣的机会,导致人身不保而下堕三恶道受苦,这种能够让菩萨因为诽谤三宝导致人身不保、未来要下堕三 | 三摩地 2018-07-23 |
|
阿罗汉就是因为听到大乘菩提中有人会退转的事情,所以他们心有恐怖而不敢修学大乘佛菩提道;他们已断尽了烦恼障中的异生性,但是所知障中的异生性还无法断除。因为它太宽广、太深细了,很不容易断尽,因此二乘人初闻上品菩提时心生欢喜,可是后来听到佛菩提中有如是等事,起了退心就成为上心作中的二乘人了;因此,佛菩提要能次第增上还真的不容易。如果有智慧能了知,也肯勤修 | 三摩地 2018-07-23 |
|
证初果是永离异生性的,也就是从此世起,永绝于三恶道的受生;凡是真断我见的人,一定会断除解脱道所摄的异生性,从此以后绝对不会诽谤解脱道的内容与行门,绝对不会诽谤解脱道中实证的一切圣者,也不会诽谤确实已亲证大乘佛菩提道的菩萨,更不会忘恩负义而不归依佛教三宝,继续奉事凡夫位的外道天神。正由于已断异生性的缘故,以后永不入三恶道中受苦,名为解脱道中已修除异生 | 三摩地 2018-07-23 |
|
所以二乘人见道断我见而证初果时,断烦恼障中分别所生的惑种,断了错误所生的知见,就不会再落入修行的歧路中;但还没有断除俱生的烦恼障中异生性的种子,也因为尚未断除俱生的我执,所以阿难尊者乞食时,被摩登伽女用幻术摄入淫席,几乎将要毁了戒体;因为阿难尊者那时虽然已经断见道所断的异生性种,所以什么该作,什么不该作,心中是很清楚的,但为什么几乎要毁破戒体呢?因 | 三摩地 2018-07-23 |
|
二乘人所断之异生性,不同于大乘人所断之异生性;二乘法中见道所断的异生性,性质窄狭,所以只要断除我见就可以除掉解脱道所摄的异生性了,从此以后绝对不会诽谤解脱道的内容与行门,也绝对不会诽谤解脱道中已经实证的一切圣者,更不会诽谤确实已亲证大乘佛菩提道的菩萨;由此缘故,以后永不入三恶道中受苦,名为解脱道中已修除异生性的初果人。最懈怠的初果人,极尽七有天上人 | 三摩地 2018-07-23 |
|
愿所有的菩萨皆能善待烦恼,掌握在烦恼境中走钢丝的智慧:既不厌离烦恼,断如来种;也不随顺烦恼,增长凡夫异生性——以烦恼为助道阶梯,于佛菩提道上证量次第增进,迅速成佛!------平实导师《禅—悟前与悟后》以及《优婆塞戒经讲记》(原标题:烦恼即菩提) | 三摩地 2018-07-23 |
|
愿所有的菩萨皆能善待烦恼,掌握在烦恼境中走钢丝的智慧:既不厌离烦恼,断如来种;也不随顺烦恼,增长凡夫异生性——以烦恼为助道阶梯,于佛菩提道上证量次第增进,迅速成佛!(原标题:为何菩萨不应厌离烦恼) | 三摩地 2018-07-23 |
|
由此圣教,显示直心才是最重要的;若不能直心,仍然保有异生性,口说修学解脱道,身体力行解脱道,都是没有可能成功证果的,都是不可能断结证圣的,他所谓的断结证果的智慧,终究只是知识而无解脱的功德受用。直心的意思就是心地正直,心地正直的要件有三:一、心中对一切人都没有谄媚巴结的心态。二、心中种种想法或观念,都不弯曲,对正理绝不会加以扭曲。三、凡所说言语都是 | 三摩地 2018-07-23 |
|
如果是这样,那世间上有灵媒能力的人非常的多,可是他们不一定修学佛法;甚至许多灵媒他们只是听一听佛法,也不是真正在修学,即使口中能够说佛法者,叫你要行善等等,这样的话也还是人天善法,人天善法如果没有修持很好,未来世免不了堕落,异生性还是可能会生起。所以,我们真实的智慧是能够摄受这样的灵媒,然后摄受其他一切和鬼神来往的众生有情。他们的能力可能会给自己带 | 三摩地 2018-07-22 |
|
而严持礼仪戒规(包括三归、五戒、菩萨戒)正是断除异生性、实证声闻初果乃至佛菩提果的基本保障。《华严经》云:“戒为无上菩提本。”由于戒律的受持清净,众生才有具足五善根的可能,然后才有希望取证声闻果乃至佛菩提果。佛在《中阿含经》卷10中有经文明说:心解脱与慧解脱的过程,其实仍然是以持戒不犯作为解脱的基础。以持戒为基础,严守不犯,使心地自然离欲、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