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又譬如业异熟的智力,你们明心之后还要想想看:下一辈子你的果报是什么?你得要先思量一下,不能说悟了就没事了;悟后事情才多呢!所以悟了以后下一辈子你的异熟果报如何,你心里要先有个底,这样才具有另一种开悟的功德。如果悟了以后不知道自己下一辈子的异熟果是什么,那你这个悟可就太虚假了;这个业异熟是从悟了以后就开始要渐渐发起,可是这个智力要到佛地才能具足,这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第四讲记:「这时候,就由于所造的业行差别不同,于是随着各个有情所应承受的异熟果报,就有了卵胎湿化四种不同有情的受生了:卵生有情都是由于了知性(阿含说:想亦是知)所产生的同类认同之想而决定来世受生之处所,胎生有情则是由于情执所生的贪爱或厌恶来决定是否受生于将生之处所,湿生有情因为没有情执而以聚合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信心坚固而修集慈悲心,就不会俙求:我修集慈悲、利乐众生,众生会怎么回报我?也不会这样子想:我现在以慈悲心来利益众生,未来可以得到世间法中的可爱异熟果报。不能有这样的想法,这是第二十个条件。实义菩萨的第二十一个条件,修集慈悲时,对怨家及亲属要其心无二平等而修慈悲;当你布施佛法、布施财物时,都以平等心来布施。乃至为众生而舍身时不会说:这是怨家仇人,我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阿赖耶识能变现各种异熟果报之色身及生出各种境界,让众生之五阴受苦乐,而透过卵、胎、湿、化四种情况来展现。所以受苦者,即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及六识和合而受之境界受,此根识皆由阿赖耶识所生,真妄和合运作又称众生。依《阿含经》及《瑜伽师地论》〈本地分〉说有热、寒地狱各八及其周边小地狱等,其寿命及苦受,从最痛苦的无间地狱开始往上略述如下:一、无间地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阿赖耶识能变现各种异熟果报之色身及生出各种境界,让众生之五阴受苦乐,而透过卵、胎、湿、化四种情况来展现。所以受苦者,即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及六识和合而受之境界受,此根识皆由阿赖耶识所生,真妄和合运作又称众生。依《瑜伽师地论》〈本地分〉,说众生由于悭吝的习气非常严重,而堕到饿鬼趣中。此类众生常与饥渴相应,皮肉血脉皆悉干枯,如同木炭;头发散乱,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阿赖耶识能变现各种异熟果报之色身及生出各种境界,让众生之五阴受苦乐,而透过卵、胎、湿、化四种情况来展现。所以受苦者,即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及六识和合而受之境界受,此根识皆由阿赖耶识所生,真妄和合运作又称众生。傍生苦(畜生报)《瑜伽师地论》卷4〈本地分〉中说:【旁生趣更相残害,如羸弱者,为诸强力之所杀害,由此因缘受种种苦;以不自在,他所驱驰,多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信心坚固而修集慈悲心,就不会俙求:我修集慈悲、利乐众生,众生会怎么回报我?也不会这样子想:我现在以慈悲心来利益众生,未来可以得到世间法中的可爱异熟果报。不能有这样的想法,这是第二十个条件。实义菩萨的第二十一个条件,修集慈悲时,对怨家及亲属要其心无二平等而修慈悲;当你布施佛法、布施财物时,都以平等心来布施。乃至为众生而舍身时不会说:这是怨家仇人,我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瑜伽师地论》卷29)这意思是说,像造作了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这五种未来世要异熟到趣果无间、受苦无间、时间无间、寿命无间及身形无间的五无间地狱去受极重苦报的罪业,以及一切故意思惟而造作的诸业中极为重大的恶业;这些恶业的异熟果报如果成熟的时候,就会障碍这个有情的修行,使他不能生起、不能成就,这就称为业障。所以说,业障就是往世所造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陀在《分别善恶报应经》当中也说:嫉妒会让众生得到出生为卑贱种性的恶报;而如果能够远离嫉妒,常常随喜称庆别人应得的名利的话,在未来世就会出生到豪贵家族,享受种种可爱的异熟果报。我们就来讲一个因为嫉妒心而使得自己长劫在鬼道受苦的故事。在佛世时,有一次,尊者那罗达多在路上看到一个饿鬼母在一日一夜之中生下了五百个孩子,但是因为这个鬼母非常地饥渴,一个个孩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一切众生之所以会有不同的异熟果报,都是从意识和意根而来,所以说一切摸画,无胜于意,为什么叫摸?又为什么称为画?我们先把《华严经》中佛的开示说明了,诸位就懂得为什么叫摸与画。华严中佛有开示说: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是说我们的真心如来藏,就像一个很善于画工笔画的画师。中国画若大略来说有两种画法:一种画法是写意的、泼墨式的,大笔一挥一洒,山就画成了;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以上所说,不管是异熟果报之正报,或是依报之随业受报,都是由个人之如来藏,依其所执持之业种,而由七种性自性之运作,使有情各自受报,让因果得以毫无差池的实现。因此说,如来藏是一切善不善法之正因,说如来藏能普遍兴造一切五趣众生;如来藏就好像巧匠一样,能够创造变现出种种的人物和动物,能够依照有情各自之业力而创造有情的色身;造恶业者会创造出三恶道众生之不可爱异熟果报身,造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但是因为这个本来清净心中,同时又含藏着无始无明以及一念无明,使得众生不明了自己有这样的本觉心,因此而不觉心动,而由本心如来藏出生了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然后这个本心如来藏,又依着外尘境而变现出六尘境界相;又同时变现出能见境界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心,来了别这六尘境界;在了别了境界相之后,则又产生了贪爱或是瞋恚心,然后又以为这些虚妄变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但是因为这个本来清净心中,同时又含藏着无始无明以及一念无明,使得众生不明了自己有这样的本觉心,因此而不觉心动,而由本心如来藏出生了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然后这个本心如来藏,又依着外尘境而变现出六尘境界相;又同时变现出能见境界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心,来了别这六尘境界;在了别了境界相之后,则又产生了贪爱或是瞋恚心,然后又以为这些虚妄变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善业道的根本、方便、成已三件事情又各有三品差别,引生出来的未来世异熟果报就会千差万别;因为三品中又各自分成很多的高低差别,所以就产生很大的差别不同。所以有智慧的人既然决定要做一件善业,那就应该使方便上品,根本及成已一样都是上品,未来的果报就会非常好。既然做了,同样是五万块钱供养出去,为什么不让它达到最好的效果呢?所以有智慧的人,善业做了以后连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譬如说,如果自己没有那种禅定的证境,或者没有解脱的证量,乃至在佛菩提道上没有那种修证,而为了种种虚妄的名声、眷属、钱财等等缘故,而故意示现“未证言证、未得言得”,来欺瞒众生,来笼罩众生,为了短短一世的名利,不仅要在未来无量世受种种不可爱的异熟果报,在今生也一直生活在恐惧之中,唯恐哪天被人家指名道姓拆穿的时候,没有办法自圆其说而下不了台。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为什么会这样?若不懂十善业和十恶业产生的将来异熟果报会使人生到哪一道去,一定就会因此而不断的流转生死;若不能了解业因及业缘、业果,纵然禅定修得很好,四禅八定也具足了,舍报后出生到非想非非想天去,可以在非非想天中活到八万大劫,但这是因为定福而生到非非想天中;不论住于非非想天的时间是八万大劫或者少至一万大劫,未来定福享尽了,寿命就终结了,就要下坠三恶道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佛说,假使有人善于修不放逸行,能具足正念,有智慧而如实分别善恶,他一定可以修十善业来成就善业的果报,世世获得良善的异熟果报,永远不入三恶道中。不放逸行真的不容易修:永远不起非分之想,并且时常住于正念中。这很不容易,因为众生心不得定,总是散乱时多;而且众生也没有能力如实的分别善恶,往往把恶法当作善法,把善法当作恶法。譬如有几个密宗的网站,不是把我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既然所造的业不会亡失,未来因缘成熟时就会受报,接著就要思惟:有情为什么造了善恶业,而于未来世要受异熟果报?这是因为无明的关系,不知种种的见闻觉知境界都是由如来藏变现出来的,导致造了种种善恶业,再由如来藏执持业种带到未来世,再由众生受果报。祝福大家:福慧双增,道业猛进!-----《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102集真的有天堂与地狱吗?》正光老师 (原标题:两 | 三摩地 2018-07-22 |
![]() |
94为何会感生各种异熟果报呢?三世因果又如何在异熟果报中具体实现呢?其因在于各个众生都有的第八识,也就是阿赖耶识,此识含藏着众生无始以来所熏习的善、恶、有漏、无漏的一切业种,过去所造的善业、恶业与无记业习气能影响业种的流注而不断现行。阿赖耶识由其所含藏的我见、我执烦恼业种,不愿见闻觉知的自己消失,因而引生七转识不断出生,由七转识现起种种不如理作意的分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亦即众生讼习交諠深重,明知自己悟错了,却继续覆藏未悟言悟的大恶业;明知自己已经暗中修了双身法,已经严重违犯声闻戒的法师们,却继续覆藏严重邪淫的大恶业,不肯发露忏悔灭罪;这些人都应该设想死后即将来到的长劫尤重纯苦异熟果报之可怖。因此十方一切诸佛如来,观此众生覆藏之习,同名阴贼。菩萨观此覆藏,犹如顶戴高山之重而覆于巨海之深;今观现时妄执藏密应成中观见之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