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所以我们现在办归依时没有同传授五戎,只是说明五戒的大略内涵,期望归依者能始断一切恶、修一切善,也可以正式成为在家佛弟子。如果有人说:‘没有先归依三宝就去受戒,他无法得戒的,所以没有得到戒体。’这个说法并不正确。在一般情况来说是正确的,但因为有例外,所以这种说法就不正确了!譬如我释迦牟尼佛有时说二‘善来比丘!’他当时须发自落、袈 admin

2020-06-08

  佛陀也在经典当中有示说: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卷一)所以,若要成就忏悔的要领,就是必须要如法的发露,并且自己得要心得决定而永不复作。然而,众生在过去无量劫以来,曾造作很多不如理的恶业,此世当遇到这些恶业的因缘时,而有会成熟的时候,因此而有许多逆境及不如意事情发生。但是身为菩萨行者,却透过这样 admin

2020-06-08

  那么佛道修学的这三障该如何消除呢?《菩萨地持经》中圣教示:诸根成熟,解脱报障;善根成熟,解脱业障;智慧成熟,解脱烦恼障。(《菩萨地持经》卷3)经中并解释说:诸根成熟者,寿具足、色具足、种性具足、自在具足、信言具足、大力具足、人具足、力具足,身得报果堪能勇猛、精进、方便,心无疲厌,于一切明处悉方便学。善根成熟者,性少烦恼,不起恶法;阴盖轻微,质直随 admin

2020-06-08

  一切有情众生,一切二乘有学、无学圣人,都离不无始无明的遮障;只有真正明心的人,才能够打破无始无明;也只有在大乘佛菩提般若的内容已经悟的菩萨们,才能分断无始无明;也只有诸佛,才能完全断尽无始无明。所以,不同的众生都有不同的无明障碍著,一直到成佛才能够断尽所有的无明。-----《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第051集如来恒顺众生饮无明水》周正铭老师 admin

2020-06-08

  一切有情众生,一切二乘有学、无学圣人,都离不无始无明的遮障;只有真正明心的人,才能够打破无始无明;也只有在大乘佛菩提般若的内容已经悟的菩萨们,才能分断无始无明;也只有诸佛,才能完全断尽无始无明。所以,不同的众生都有不同的无明障碍著,一直到成佛才能够断尽所有的无明。-----《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第051集如来恒顺众生饮无明水》周正铭老师 admin

2020-06-08

  如果离了禅定的三昧,那就不能够得到世间法的四禅八定,当然就更没有神通力可说了。而且,三界一切的有情的神通境界,都是依着禅定证量的高下而有分别。想要证得神通的修行人,必须要舍离欲界淫欲的贪着,才能够发起初禅的定境。如果是以男女双修当中正受淫乐的离念灵知境界作为禅定的正修,这样的修行完全违背了禅定正修行法门,也完全违背了禅定的修证境界;本来就不能超出 admin

2020-06-08

  弥勒菩萨摩诃萨已经很清楚示:能够与识阴六识互为束芦,就是能生有情名色的识大,祂是一切有情的真心,所以不能外于一切有情真心的识大,而有五大及识阴六识存在。然而密教行者无法证得此一切有情的真心,所以忽视能生前六识的识大,故意执取识阴六识尤其是意识,将意识的了别性当作弥勒菩萨摩诃萨所说的识大;由于误解大乘经典的内涵,导致《大日经》所说的主旨完全不正确、 admin

2020-06-08

  也就是说,菩萨刚始修学佛法,对佛法没有任何正知见,因此要从经典示以及真善知识教导示才能对佛法有了正确的认识,因此愿意跟随经典以及真善知识修学佛法,修学佛示的第一义谛法与次法。法就是指明心见性,譬如明心是找到第八识如来藏阿赖耶识,见性是以肉眼看见身心及山河大地虚妄,祂不是见闻觉知,但不离见闻觉知等等。次法就是明心见性所必须具备的法,譬如要有参 admin

2020-06-08

  如经中佛的示:【众生悉有如来藏,三宝于是现世间,一切有情入佛智,以性清净无别故。佛与众生性不异,凡夫见异圣无差,一切众生本清净,三世如来同演说。】(《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一)经文解释如下:【每一位有情都有一个真实心,这个真实心叫作如来藏;因为有了如来藏存在,佛法僧三宝在世间出现了;一切有情如果能够亲证本来自性清净、不分别六尘的如来藏,就能出生 admin

2020-06-08

  这个遮重的罪,在十重戒或五戒中只有一个,就是酒戒:卖酒、酿酒、设酒厂、酒廊、酒店,都是遮重(悟后不肯善护密意,违背佛在定中或梦中的指示或告诫,也属于遮重)。这个遮重虽然无关心性缺陷与否,但不利于众生,也会对修行产生重大的遮障,所以佛特别指定这个不卖酒戒、不酗酒戒:不可贪杯、烂醉如泥,也不许制酒卖酒,否则就是犯了遮戒中的重罪。这个饮酒本身与一个人的 admin

2020-06-08

  这个遮重的罪,在十重戒或五戒中只有一个,就是酒戒:卖酒、酿酒、设酒厂、酒廊、酒店,都是遮重(悟后不肯善护密意,违背佛在定中或梦中的指示或告诫,也属于遮重)。这个遮重虽然无关心性缺陷与否,但不利于众生,也会对修行产生重大的遮障,所以佛特别指定这个不卖酒戒、不酗酒戒:不可贪杯、烂醉如泥,也不许制酒卖酒,否则就是犯了遮戒中的重罪。这个饮酒本身与一个人的 admin

2020-06-08

  这个遮重的罪,在十重戒或五戒中只有一个,就是酒戒:卖酒、酿酒、设酒厂、酒廊、酒店,都是遮重(悟后不肯善护密意,违背佛在定中或梦中的指示或告诫,也属于遮重)。这个遮重虽然无关心性缺陷与否,但不利于众生,也会对修行产生重大的遮障,所以佛特别指定这个不卖酒戒、不酗酒戒:不可贪杯、烂醉如泥,也不许制酒卖酒,否则就是犯了遮戒中的重罪。这个饮酒本身与一个人的 admin

2020-06-08

  《大乘义章》卷九菩萨的示:【言回向者,回己善法有所趣向,故名回向。回向不同,一门说三:一菩提回向、二众生回向、三实际回向。菩提回向者,是其趣求一切智心,回己所修一切善法趣求菩提一切种德,名菩提回向。众生回向者,是其深念众生之心,念众生故回己所修一切善法愿以与他,名众生回向。……三实际回向,是厌有为求实之心,为灭有为趣求实际,以己善根回 admin

2020-06-08

  因为确实胜过别人,所以心中起了慢,甚至于有时会口说:我胜过他。这叫做慢。第二种是过慢,过慢中的过字是指过失,所以有过失的慢就叫做过慢。什么是有过失的慢?譬如说,前面那个慢是没有过失的,因为他确实胜过别人,所以认为说:我胜过他。虽然是慢心,但却是合乎事实的慢心,所以是没有过失的慢。过慢是有过失的慢,譬如他明明没有胜过别人,却颠倒事实而口说:我胜过 admin

2020-06-08

  初禅发起的时候,就是离了欲界的境界,而生起色界的境界,因此初禅又叫作离生喜乐定。初禅的境界总的来说,有五支功德:觉、观、离生、喜、乐。初禅中有觉也有观,觉与观又叫作寻与伺,觉是粗心分别,前心了别。譬如说我们要了解一件事情的时候,首先是对这件事情,做一个主动的向外搜寻的,大致的了解、大致的印象,这个就叫作觉。观,则是说在觉之后,所生起的细心的领纳与 admin

2020-06-08

  可是在灭尽定当中,既无一法可立,另外还要动中的定力,还要有持戒来辅助断除欲界爱;因为持戒能够让我们止息恶习,持戒可以智慧,持戒可以增进福德,持戒可以让我们的定力深细,特别是佛所告诫的重戒,千万不要违犯以免重戒障道。--------《三乘菩提系列讲座》 admin

2020-06-08

  又如有些新学菩萨,初发菩提心欲成就佛道,然因过去世于声闻法中熏修很久,所遇的都是声闻种性之师,转弃大乘法而唯修二乘解脱道,这对欲修佛菩提道的学子来说,也是业障的一种;而这个部分的法义平实导师也在《起信论讲记》第四辑当中,有示马鸣菩萨所说的:「若遇恶缘或时退堕二乘地故」之理。故在正觉发愿文中「不遇声闻缘觉师,愿我得遇菩萨僧」,此乃是真修佛道者一个很 admin

2020-06-08

  那么佛道修学的这三障该如何消除呢?《菩萨地持经》中圣教示:诸根成熟,解脱报障;善根成熟,解脱业障;智慧成熟,解脱烦恼障。(《菩萨地持经》卷3)经中并解释说:诸根成熟者,寿具足、色具足、种性具足、自在具足、信言具足、大力具足、人具足、力具足,身得报果堪能勇猛、精进、方便,心无疲厌,于一切明处悉方便学。善根成熟者,性少烦恼,不起恶法;阴盖轻微,质直随 admin

2020-06-08

  假使在坏劫到来时,因为信受净土经典的示,念佛七天后自己提前断命,也可以往生去极乐世界,那不就超越劫浊了吗?是超越了!不然的话,发愿往生去琉璃光如来的世界,那也是超越劫浊啊!再不然,往生去色究竟天也可以啊!这不就超越劫浊了吗?所以,众生不能超越劫浊、被劫所限制的原因,都是因为坚固妄想;对于色身存有坚固的虚妄想,认为色身是我,所以存想固形的结果,就被 admin

2020-06-08

  (一)为生苦,大意有两种;一种是说你来到这个世界上就要承受种种痛苦,从一始你在妈妈的肚子里三个月后刚刚对外部环境有了知觉,就不得不忍受种种苦受;一会儿热(妈妈穿多了),一会儿冷(妈妈喜欢吹空调),一会儿饱一会儿饥,一会儿被挤压(妈妈睡眠时翻身),万一再遇到妈妈生病吃药,那就更惨了,住胎十月如同被关在黑暗中的地狱一般备受煎熬。有数不清的凶险在等着你 admin

2020-06-08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