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事后我读平实导师《优婆塞戒经讲记》时,发现佛陀早在《优婆塞戒经》中就有开示这个部分,经典中说:【施已不求世之果报,不以能起烦恼因施,是故能得无上净果,名曰涅槃。】1平实导师对这一段佛语,以白话说明得非常清楚:所以,以起烦恼因来布施,当然无法得到无上净果名曰涅槃。不以能起烦恼的清净因来做清净施,就能获得无上净果,名曰涅槃。而且佛在阿含中也说过佛法背俗 三摩地

2018-07-23

那么我们该如何在布施时,同时又作教化呢?佛陀开示说:云何教化?见贫穷者,先当语言:‘汝能归依于三宝不?受斋戒不?’若言能者,先授三归及以斋戒,后则施物。若言不能,复应语言:‘若不能者,汝能随我说一切法无常、无我、涅槃寂灭不?’若言能者,复当教之,教已便施。若言:‘我今能说二事,唯不能说诸法无我’,复应语言:‘汝若 三摩地

2018-07-23

《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卷1开示说:【罪福随身,如影随形,植种福者,亦如尼拘类树,本种一核,收子无限,施一得倍万,言不虚也!】(《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卷1)意思是说,一个人身口意行所造作的一切罪业与福业,都会紧跟着自己,就好比身影紧跟着自己。种植福德的人,也好比种植尼拘陀树,尼拘陀树的种子很小,本来只是种下一颗小小的种子,但是这种树长大之后,非常 三摩地

2018-07-23

那么为什么布施是所有修行的第一课呢?佛陀说,这是为了让我们远离贫穷的缘故,在《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毕定品〉当中,世尊有为我们开示说:应当要行布施,因为贫穷是苦恼法,贫穷的人不能够利益自己,更何况利益他人呢?因此,你们应当努力精勤地布施,这样自己的身心才能得乐,也能够让他人得到快乐;不要因为贫穷的缘故而互相的杀害、吃掉对方,因此而无法离开三恶道。因 三摩地

2018-07-23

---------------------------------注1、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卷11〈1序品〉中也有提到布施的利益:问曰:檀有何等利益故,菩萨住般若波罗蜜中,檀波罗蜜具足满?答曰:檀有种种利益:檀为宝藏,常随逐人;檀为破苦,能与人乐;檀为善御,开示天道;檀为善府,摄诸善人(施摄善人,与为因缘,故言摄);檀为安隐,临命终时心不怖畏;檀为慈相,能济一切;檀为集乐,能破苦贼 三摩地

2018-07-23

关于这段,平实导师在《维摩诘经讲记》第一辑第202-203页中有如此开示:布施为什么会是菩萨的净土呢?因为菩萨在三大无量数劫中舍身、舍命、舍财、施法;以三种施利乐众生,如果不作财物布施、无畏布施、佛法布施,他就不能成就净土,因为这三种布施是成就净土的基础。如果不作这三种布施,或是作了却不具足,菩萨就无法成佛;乃至十地的布施而入了等觉位以后,还要整整一百劫 三摩地

2018-07-23

这里面有一件事很奇怪,就是婆提长者虽然非常富有,但是他在世的日子里,平日所吃的饮食都极为粗弊下劣,从来不吃精美细滑的食物;所穿的衣服也是垢秽脏乱不净;所搭的车乘马匹更是瘦弱不堪,真是令人难以想象!波斯匿王把这件事情向世尊禀白,世尊就向波斯匿王开示说:【如是,大王!如王来言,夫悭贪之人得此财货,不能食噉,不与父母、妻子、仆从、奴婢,亦复不与朋友、知识 三摩地

2018-07-23

那么要如何才能够求财富,真的可以得到财富,而且又是能够自在受用的呢?在《优婆塞戒经》卷第四之中,世尊是这么开示的:善男子!有智之人施有五种:一者至心施、二者自手施、三者信心施、四者时节施、五者如法求物施。……如法财施得何等果?如法财施所得果报如先所说;得是财已,王贼水火所不能侵。换句话说,其实财富是要从布施中得。可是这个对一般人而言,可 三摩地

2018-07-23

那么为什么布施是所有修行的第一课呢?佛陀说,这是为了让我们远离贫穷的缘故,在《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毕定品〉当中,世尊有为我们开示说:应当要行布施,因为贫穷是苦恼法,贫穷的人不能够利益自己,更何况利益他人呢?因此,你们应当努力精勤地布施,这样自己的身心才能得乐,也能够让他人得到快乐;不要因为贫穷的缘故而互相的杀害、吃掉对方,因此而无法离开三恶道。正 三摩地

2018-07-23

例如《杂宝藏经》中的七种施因缘,在这段中,佛陀开示说:有七种布施并不需要减损财物,却同样可以获得广大的异熟果报。第一种布施是眼施。这是说:我们应该要常常以柔和恭敬的眼神来观视父母、师长,以及出家、在家的修行人,而不是以轻慢鄙视的恶眼来观视他们,像这样的布施就叫作眼施。能这样作的话,舍寿后再次受身的时候,就会得到清净眼的果报;而未来成佛时,也会因此得 三摩地

2018-07-23

世尊在《优婆塞戒经》之中开示: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足二法,一切施时不生忧悔,见众恶事而能堪忍。菩萨施时观二种田:一者福田、二贫穷田;菩萨为欲增福德故施于贫苦,为增无上妙智慧故施于福田;为报恩故施于福田,生怜愍故给施贫穷;舍烦恼故施于福田,成功德故施于贫穷;增长一切乐因缘故施于福田,欲舍一切苦因缘故施于贫穷。当菩萨摩诃萨具足了福德与智慧的庄严之后,所 三摩地

2018-07-23

平实导师亦于《念佛三昧修学次第》第一篇〈念佛法门之殊胜与前方便〉当中有如下开示:六度诠旨是菩萨法门。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与智能。布施有财布施、无畏布施与法布施;财施是赈济贫穷以及助成一切的善业。无畏布施是施予众生安稳、没有恐怖。……而法施为佛法之布施;把我们所学的佛法告知有缘者,使其同蒙法利。布施为菩萨修行之第一度,亦为最重要 三摩地

2018-07-23

什么是物净?佛开示了几种:第一、你所布施的财物,不是偷来的,不是抢劫得来的。若是像廖添丁偷了人家的钱财来救济贫穷,就是施物不净。身为菩萨,布施时应该要以清净的财物来行施,所以第一件事是偷盗所得之物不可以用来布施,必须是净物才可以用来布施。第二要件是所施之物不是圣所遮物,若是佛诸圣所遮止而不可以用来供养别人的财物或饮食,都是圣所遮物。这个范围比较广, 三摩地

2018-07-23

释尊在《优婆塞戒经》开示这些正知见:「云何法施?若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能教他人具信、戒、施、多闻、智慧,若以纸墨令人书写,若自书写如来正典,然后施人令得读诵,是名法施。如是施者,未来无量得好上色。何以故?众生闻法,断除瞋心,以是因缘,施主未来无量世中得成上色。众生闻法,慈心不杀,以是因缘,施主未来无量世中得寿命长。众生闻法,不盗他财,以 三摩地

2018-07-23

又听闻佛世尊的开示:「布施能够使得菩萨行者断除悭贪嫉妒的垢秽」,所以遵从世尊开示而不断修习行于惠施,并且不以能施之行,而心自高举,如此称之为财施具足。(四)不望报施具足:云何菩萨不望报施具足?不为得眷属故施,不为得亲友故施,不为欲故施,菩萨作是念施,菩萨净戒是常行法,以是因缘故,是名菩萨不望报施具足。菩萨不为欲使众生成为自己之眷属、亲友而行布施,不 三摩地

2018-07-23

佛又开示说:善男子啊!无贪的心就叫作布施。也许有人说:我心中没有贪啊!可是我也没有布施。其实这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因为从来不布施的人就表示有贪嘛!恻隐之心谁人无之?总有遇到众生困难时,一定会有布施的时候;当时若是无贪之心就一定会布施,所以无贪之心名之为施。为什么又说无贪的布施就是业呢?为什么无贪的布施会成就善业?业不是只有恶业,也有善法业,所以布施所 三摩地

2018-07-23

[4]佛因戒、因施而修慈心者,应该要有正确知见,平实导师曾开示:【慈无量心成就者,纵使没有初禅功夫,也可以去当大梵天王;当你的慈无量心成就时,大梵天王的宫殿会震动、摇晃,他就会观察欲界中有谁修成慈无量心,然后就会来找你麻烦,那时你要声明:「我对你那个位子没兴趣,我想要的是佛法,所以你不必担心。」他就不会再找你麻烦,否则你的慈无量心成就以后,大梵天王常 三摩地

2018-07-23

而实非天所能主宰,皆由自心所作而自受报;其中因缘果报丝缕万端,非至佛地不能具知,大慧菩萨因此请佛开示。(原标题:云何为财富?何因致财富?) 三摩地

2018-07-23

”——《优婆塞戒经》(杂品)第十九佛开示说:有智慧的人为了两件事情的缘故,所以能修行布施。第一、是为了调伏自心,不对我所起贪,因此可以不受系缚,在我所上面获得解脱。第二、是为坏除怨心和瞋心,诸如来就是因为这个缘故而称为无上尊。一般众生看见别人比自己有钱时,就会起怨心;看见众生来求取财物,使自己不能迅速比别人更有钱,所以就起瞋心了!诸 三摩地

2018-07-23

有一类迷信古人及错悟大师者,常常引用古人错误的说法开示,乃至有以古人错误的说法来破坏;我们为护众生法身慧命故,也是不得不这样作,并且应该这样作。这个道理在佛菩萨开示的经论中亦如是说,如弥勒菩萨开示:【此中菩萨念与众生有利益品所有安乐,终不念与无利益品所有安乐。菩萨于此无利益品所有安乐,以无倒慧如实了知。劝诸众生,令悉舍离,随力所能方便削夺。若苦所随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