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在《妙法莲华经》卷1,佛曾经开示说:佛陀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间,就是要让众生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所谓佛的知见,就是佛说法四十余年所阐述的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这个真实心识。这个真实心,一切有情都有,祂真实存在,可以被菩萨所亲证。这个真实心,佛在三转法轮当中都说过,只不过是有隐说以及显说的差别。在初转法轮,佛隐说真实心,譬如说无余涅 admin

2020-02-20

另外,在《增一阿含经》卷38当中,佛陀开示:除了成就如来的授记之外,也有记别某人将会成就辟支佛、声闻,或者将生天、生在人中、生在饿鬼中、生于畜生道、生到地狱等等,因为已经预先知道不同的众生将会有种种不同的往生处所。佛陀有观察众生业种势力成熟与否的能力,而预告众生未来往生的处所,所以称为授记或者记别。在《佛说首楞严三昧经》卷下当中,佛陀曾经为我们开示 admin

2020-02-20

另外,在《增一阿含经》卷38当中,佛陀开示:除了成就如来的授记之外,也有记别某人将会成就辟支佛、声闻,或者将生天、生在人中、生在饿鬼中、生于畜生道、生到地狱等等,因为已经预先知道不同的众生将会有种种不同的往生处所。佛陀有观察众生业种势力成熟与否的能力,而预告众生未来往生的处所,所以称为授记或者记别。再者,佛陀也曾经提到祂自己在过去劫被授记成佛的经历。 admin

2020-02-20

譬如,佛陀在《大般涅槃经后分》当中开示善恶业道、善恶业报、三世因果的道理,而说到:深思行业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此生空过,后悔无追。(《大般涅槃经后分》卷1)又在《过去现在因果经》中开示了生死轮回的道理,而说:一切众生不知诸苦之根本者,皆悉轮回,在于生死。(《过去现在因果经》卷3)佛陀所开示的三乘经典,也都是为了教导众生要如何断除生 admin

2020-02-20

譬如在《楞严经》当中,同为阿弥陀佛胁侍的大势至菩萨有开示说: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就好像母亲忆念孩子一般;但是若是孩子只想逃开,那么母亲虽然不断的忆念着孩子,又有何用呢?但是,如果孩子也像母亲忆念着孩子那般,时时忆念着母亲的话,那么这对母子必定是生生世世常相左右而不相远离的。由此可以知道,诸佛菩萨都是时时刻刻不断的怜念众生的。只是,虽然诸佛菩萨没有一刻 admin

2020-02-20

另外,在《分别善恶报应经》当中,世尊开示说:有十种善业可以使得众生获得长寿:一、远离自手杀,二、远离劝他杀,三、远离庆快杀,四、远离随喜杀,五、救度刑狱杀,六、放生,七、布施无畏,八、慈恤病人,九、惠施饮食,十、以幡灯供养。修这十种善业,都可以使得众生得到长寿的果报。所以在这段经文当中显示,放生是可以得到长寿的果报的。但是同样的,从这两部经当中我们 admin

2020-02-20

据统计,地区目前一年所宰杀吃掉的猪大约有七八百万只,吃掉的鸡更高达到三亿只!如果再加上牛羊鸭鹅以及鱼虾等水族类,一年吃进肚子里的生命,恐怕远远超过十亿只!这都是因为大部分人没有佛法的正知见,不了解包括这些畜生道在内的一切有情众生都有真如佛性,都是未来佛;也完全不懂得《楞严经》当中世尊所开示的:由于一切有情众生都有如来藏在收藏善恶业种,如果以人食羊, admin

2020-02-20

例如,在《梵网经》当中,世尊曾经开示说:菩萨应该以慈悲心来进行放生这件事情。有情众生从无始劫以来就不断的从生生世世的父母来受生,所以一切有情都应该当过我的父母,所以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六道众生都是我的父母。如果杀害众生来吃的话,就是在杀我的父母,也是杀我过去生在畜生道的身体。如果我们看到有人杀害畜生的时候,应该要想方设法来救护牠们, admin

2020-02-20

开示说:世间有情,一结断时,余一切结皆亦随断。云何一结?是谓我慢。所以者何?诸所有结,细中粗品,一切皆以我慢为根,从我慢生,我慢所长。是故我慢一结断时,余一切结,皆亦随断。----《本事经》卷1。从这段经文,我们可以了解到,一切烦恼都是从我慢所生,从我慢所长,所有烦恼都依于我慢而有。意思就是说,只要把我慢给断了,生死大事就了了。再来看,我慢跟我见的关 admin

2020-02-19

佛陀开示:诸所有意识,彼一切皆意法因缘生。-----《长阿含经》卷9。明说不论你是多细的意识,都是意法因缘所生;只要有生,必有灭。也就是说,不管你是什么样的意识,一定都是生灭法,祂不可能是常住的真心;如果有人把这样的一个意识细心、意识极细心,当成常住不灭的心(落入识阴中),当然就是未断我见的凡夫。第六个欲界中的我见,是藏传佛教双身法中无上瑜伽的乐空双运。 admin

2020-02-19

各位不妨先想想看,就是说这一句弥勒菩萨的开示(咒陀罗尼的开示)里面,请问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一项陀罗尼的本身,也是由名词跟章句串联起来的。然后这些章句是由谁所宣说的呢?显然这些章句是由想要去解除有情灾患的菩萨所宣说;而这些菩萨又怎么能够宣说这些章句呢?是因为有等持自在的关系。换句话说,菩萨(如果一个修证有成的菩萨)他具有深入的定力,然后他由这个定力, admin

2020-02-19

但是我们看弥勒菩萨这一段的开示里面,很清楚地告诉大家,我们说真正的这个咒陀罗尼它之所以神验,是菩萨的力量,而不是章句的力量。那回过头来,再来看看《瑜伽师地论》讲到的四种的陀罗尼。我们说在这四种陀罗尼里面,菩萨咒陀罗尼是跟我们印象中的咒语最接近的;比方说,我们印象中的〈大悲咒〉,那就是属于菩萨的咒陀罗尼里面的一种。至于说其他的菩萨忍陀罗尼、法陀罗尼跟 admin

2020-02-19

《大乘起信论》卷1,马鸣菩萨开示说:【或以四摄或以六度,乃至一切菩提行缘,以大悲柔软心、广大福智藏,熏所应化一切众生,令其见闻及以忆念如来等形、增长善根。】(《大乘起信论》卷1)菩萨在人间示现时,会如同众生一般地投胎、出胎、受学、成长、病痛等等,完全和一般人一样,然后再应用四摄法或六度波罗蜜,乃至各种菩提行的因缘,以大悲柔软心以及广大的福藏与智藏,来教 admin

2020-02-19

先来看看佛在《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里面的开示:故知菩萨戒,有受法而无舍法;有犯不失,尽未来际。若有人欲来受者,菩萨法师先为解说读诵,使其人心开意解,生乐着心,然后为受。(《菩萨璎珞本业经》卷2)菩萨戒戒本所依据的经本有很多部,譬如说:《梵网经》中所说的是十重四十八轻,《菩萨璎珞本业经》中所说的是十重四十二轻,菩萨《优婆塞戒经》中所说的是六重二十八轻 admin

2020-02-19

就像《菩萨地持经》当中有这样的圣教开示:【菩萨初发心,是一切正愿始,悉能摄受一切正愿。……当求无上菩提安立一切众生,令究竟无余涅槃及如来大智。如是发心求菩萨道……缘于菩提及缘众生而发心求。是故初发心,摄受一切菩提善根。】(《菩萨地持经》卷1)因为这个发心是为了安立一切众生,是为了实证无上菩提,所以佛陀在经中开示说:菩萨摩诃萨 admin

2020-02-19

(《优婆塞戒经》卷2)这段经文延续上一集,继续在讲菩萨的自利利他,佛又开示说:善男子啊!利益有两种:一种是现世中的利益、另一种是后世的利益。菩萨所作的事如果只能获得现在世的利益,这个人就不是真实的菩萨,因为只能得到一世的利益,不能得到下一世的利益。菩萨所作的事如果能够使后世也能得到利益,那就能够兼利。什么叫作只得现在利益,不能得后世利益呢?譬如说, admin

2020-02-19

譬如《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9中的开示:学道之士如鸡抱卵,须是暖气相接方可生成;若中间间隔,暖气不接,便抱十年终不得生。(《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9)这就是说明求法必须是要有持续性与恒心,才能一直往前进展,尤其是在三乘菩提见道方面,更是要努力不懈才有机会可以成功。而众生之所以一直到现在都还在三界六道轮回之中,就是因为没有从过去无量世来所曾遇到的诸佛如来, admin

2020-02-19

佛陀在《优婆塞戒经》中开示说:众生勤修无量善法故能增上,不勤修故便退为下,若善修进则名不退,若不修进名之为退,一切时中,常为一切无边众生修集善故名不退转,若不如是,是名退转。从这段经文,我们很容易联想到一句俗话,就是: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菩萨道的修学上,就是要一直不断的为无量众生而努力修集无量的善法。我们在念佛拜忏结束的时候,都会发愿唱说:不退菩萨为伴侣当 admin

2020-02-19

世尊在这里的开示,更是提醒我们一定要努力,以发起菩萨性为最首要的目标,否则佛道的修学是绝对不能圆满成就的。弥勒菩萨又说:菩萨修行从初发菩提心,到初地的清净意乐地之前的十住、十行、十回向等三十位心,又叫作菩萨解行住;而尚未发心以前,则称为菩萨种性住;而住于种性住的菩萨,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本性,是自然、仁慈、贤德;自然成就菩萨所应该具备、应该行的功德及善法,并不是只 admin

2020-02-19

在上上次的讲次里面〔编案:第2集〕,我们有谈到说,在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里面,有谈到字入门陀罗尼,就是透过梵语的四十二个根本字〔编案:《大智度论》的开示乃是针对陀罗尼来说这些字音是根本,故此四十二根本字音,不必然与现今学界对梵文字母的研究看法完全一致。〕,来把佛教的义理摄持进去;所以用单一一个字就代表了一个陀罗尼,就代表了一种的佛教的义理。那么从 admin

2020-02-19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