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本书是禅宗实修者追求明心开悟时参禅的方法书,也是求见佛性者作功夫时必读的方法书,内容兼顾眼见佛性的理论与实修之方法,是依实修之体验配合理论而详述,条理分明而且极为详实、周全、深入。 内容试阅 第一章佛性的本质──佛性不是六识的知觉性 第一节佛性是第八识的本觉之性 本书所说见性的意思,是说禅宗的重关──证悟看见佛性,是《大般涅槃经》说 admin

2019-05-01

这当然要有善知识的教导,并具足该有的知见、定力、慧力、福德等资粮,才有可能经由参禅破参开悟明心。然而,话说回来,这个真心如来藏从无始劫以来是跟众生的觉知心不相应的,一直要到起心想要探究生命的根源、法界的实相时,才会开始相应。可是在这之前虽然还没有相应,众生却仍然被无始无明所笼罩。因此,马鸣菩萨这段论文中所说的,会让众生引生无量身心大苦的无明,包含了 admin

2019-04-24

开悟明心时所找到的如来藏--阿赖耶识,因为悟后起修,眼见佛性、过牢关后,修除烦恼,断尽一念无明而没有流转生死的种子,改名为异熟识、庵摩罗识,成为菩萨阿罗汉或菩萨八地。虽然断尽一念无明而改名第九识--异熟识、庵摩罗识,但仍有一念无明的习气和法执的异熟种子,仍须继续修行。直到佛地断尽习气及尘沙无明,才改名为第十识--无垢识、真如。未到佛地,不能称为真如。因此 admin

2019-04-24

可是,开悟明心把无始无明打破以后,还不一定会相应到无始无明住地中的上烦恼。假使明心开悟后自满,而不深入探究,自以为成佛了,认为“我开悟了,我成佛了!因为《六祖坛经》说‘一悟即至佛地’。”那他就只是打破无始无明,永远不会跟无始无明住地所摄的上烦恼相应。一直要等到有一天自己反思:“为什么我证悟法界实相了,却还没有佛的种种功德? admin

2019-04-24

今时一切大法师所谓的开悟境界,都难自外于想阴,这正是离念灵知境界。离念灵知其实正是独头意识或五俱意识的心所法:住于离念境界,而对内外六尘了了分明。所以,想阴我见才是学人最难断除的我见。识阴中的“识”,佛特别指明说:“所谓识,识别是非,亦识诸味,此名识也。”也就是说:能了别苦乐、是非的觉知心,能了别种种食物味道及艺术韵味、佛法义理 admin

2019-04-24

为人才明,达解深法,赞叹妙义开悟愚蒙,人闻其言莫不谘受,宣用为珍宝,从智慧中来。为人音声清彻,从歌咏三宝中来。为人洁净,无有疾病,从慈心中来。阿难白佛:云何为慈?佛语阿难:一慈众生,如母爱子;二悲世间,欲令解脱道意;三心常欢喜;四为能护念,一切不犯。是为慈心者也。佛语阿难:为人长大,恭敬人故。为人短小,轻慢人故。为人丑陋,喜瞋恚人故。生无所知,不学 admin

2019-04-18

佛地的无垢识真如,就是因地的第八识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所以在明心开悟以后,还要继续悟后起修,要断尽一切烦恼障与所知障;在断尽这二障随眠以后,所转的名称本来就是同一个第八识心体,只是在不同的修证阶段把祂施设为不同的名称。因此,我们不可以外于阿赖耶识心体而说另外有真如可修可证,因为第八识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就是异熟识。第八识心体在还没有究竟断尽烦恼障与 admin

2019-04-17

因为当时非常多的修行人,都以苦行作为求得解脱的方法,所以佛陀之所以以祂的万金之躯,经历这些苦行,其实就是要示现、要告诉我们说:苦行是没有办法成就解脱的,而世尊是经过大家所无法修习的大苦行,然后放弃苦行,藉智慧才成就佛道的!在成佛的最后阶段,佛陀是先思惟四圣谛、八正道、因缘法而降伏欲界魔、证得解脱果以后,接着在初夜分的时候,坐在菩提树下思惟整理所有一 三摩地

2019-03-06

”我心想,这是我第二次听导师说芒果与开悟的关系,莫非这开悟法和芒果有关?(真是傻孩子!)隔天在家拜佛时,又想到此事。望著释迦世尊圣像,我向佛祈愿:“我一定买芒果来供养您!”接著就上街去也。一家家水果店问下来,才知道今年台湾的成熟芒果,已经在八八水灾后完全损毁。“怎么办?”我心想:答应过佛欸!作不到不行呀!难道回去跪著道歉喔 admin

2019-03-04

中国禅宗真悟祖师说开悟明心叫作证得真如,那个真如当然是方便说,是证得因地真如;接下来次第进修而到达佛地时,佛地的真如仍是三界之首;而诸佛都同样证得佛菩提果之首的佛地真如,也都是三界一切有情之首,因此诸佛当然是一切人天至尊。三界有情中,层次最高的无非就是菩萨,但佛位是菩萨继续修道后的极果,所以诸佛为众生之所瞻仰,为人天之首。因为诸佛是人天导师,当然是 admin

2018-12-27

大乘佛法的困难,就在于这个空性的触证非常困难,这个空性真如的触证,也就是禅宗讲的明心—开悟。所以空性则有自性故─有迥异于蕴处界之自性故,是出三界之无漏自性故,是无余涅槃之自性故,依所生蕴处界而显现三界中之出三界自性故。但是误会佛法的人所说的虚空之性─空性─为什么说是顽虚呢?是因为全无一丝一毫的功能与作用,只是一无所有──空无;至于如来藏虽然也 admin

2018-12-27

)大涅槃彼岸 菩萨自未得度,是说菩萨自己还没有成佛,不是说菩萨还没有开悟;若没有开悟,有什么智慧去度人?自已虽然还没有到达佛地的大涅槃彼岸,但是至少已经能够游泳而不会沉下去了,也就是不会继续沉溺在三恶道生死海中,可以在三界生死海中自由游泳了;虽然还没有到达成佛的彼岸,还是可以度人开悟,共同游向成佛的彼岸,这叫作“自未得度先度人”。(节 admin

2018-12-27

[5]静坐是最难开悟的。[13] 所以想要去求清静法的人,一天到晚打坐求一念不生,希望什么烦恼都不会干扰到他,这样的人是悟不了的。[5]大家可能见过某些寺院墙壁上贴着:“不怕念起,只怕觉迟。”也有寺院禅堂贴着“打得妄念死,许汝法身活。”提醒大家要时时保持警觉,随时警觉妄念的生起,不要被妄念牵着转,妄念都打死了,能这样活在当下的话,法身 admin

2018-12-27

”初不曾言解脱之道与佛菩提道,绝不教人断除我见与我执之正法……教人放下一切,而不肯放下觉知心自我,唯求觉知心之无念离念境界,以此为禅宗之开悟境界,以此为禅宗佛法之正修行。或者教人放下自我丶消融自我,而却教人保持无念之意识觉知心,教人死时应能以此觉知心自己作主,如是返堕意识自我中,而自言消融自我,以之为禅宗佛法正修,堕於常见外道之常 admin

2018-12-27

再读《六祖坛经》及六祖在民间流传的故事,觉得六祖开悟是靠《金刚经》,我也不知道开悟是什么意思,就知道肯定是好东西。于是我就选定《金刚经》、《楞严经》作为自己永远相伴的好书了。这两本书改变了我对佛教的看法,觉得佛教经典真是博大精深的宇宙人生哲学,犹如大海般深不可测,与一般寺庙上香磕头的香客信徒完全是两回事。虽然我仍然读之不甚了解,但总觉得暗合自己的心 admin

2018-11-10

以为没有了世间俗人俗务的干扰,就只有他们几位「真正修行的人」长相厮守,加上还有老师在带领大家学习苦、空、无常、无我,讲断我见等等,还可以参禅开悟,这样的日子,真的是天下难觅,美哉快哉!同时为了勉励大家安心办道,老师经常为大家讲一些离家修行的励志故事、或家人因为阻碍自己的眷属学佛,而得到不好的果报等的因果故事来勉励大家,并提醒大家珍惜当前学佛因缘,勇 admin

2018-11-10

  八识论传承路线:佛祖:龙树菩萨→提婆菩萨→护法菩萨→玄奘菩萨(唐)中国禅宗的开悟就是以实证第八识为目标,一直传承至今。虽然有时候第八识的密意会失传,但是可以从佛经中和祖师的记录中,找到修行的次第和失传的密意。这也是依法不依人的表现。六识论传承路线:佛祖:龙树菩萨》佛护论师→清辨论师→安慧论师→月称论师→寂天论师→阿底峡 admin

2018-11-07

    在禅宗的文化体系中,六祖座下开悟的弟子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作用。那么,究竟六祖座下有多少开悟的弟子,他们又是谁呢?   《坛经》记载:师春秋七十有六。年二十四传衣,三十九祝发,说法利生三十七载。得旨嗣法者,四十三人。意思是说,六祖世寿76岁,24岁得衣钵,39岁剃度出家,弘法利生37年。座下开悟得法的徒弟有43人 三摩地

2018-10-14

但是许多慢心、性障深重的人,因为十信位的基础还没有具足,身心还没有清净,所以没有办法依止三宝以及真善知识;只是不断地执著己见而和他人诤辩,说只要不起妄念就是开悟了。我们还可以看到,自古以来就有许多假名善知识,因为无法理解《大乘起信论》一心二门的正理,并且由于往世修学佛法的因缘还很浅,曾经亲近供养的佛菩萨还不是很多,十信位都还没有具足,而就公开质疑说 admin

2018-08-21

   有人就说:“开悟就是【当下】明明白白的见闻觉知心”   《维摩诘经》云:“知是菩提,了众生心行故。不会是菩提,诸入不会故。”   佛经这里说:【不会是菩提】,而一般我们【会】知道事情的这个见闻觉知的意识心,就一定不是这个【菩提心】。这个【会当下】明明白白的见闻心,其实也就是意识心,而这心 admin

2018-08-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