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中国网:对,其实在对于宣传佛法、讲求禅学的过程当中,我们的正觉同修会做了很多帮助普度众生的事情,比方説帮助那些比较清贫的家庭的孩子,这个您跟我们大家来讲一下,甚至包括其他的一些公益事项,我们做得非常多。张公僕:我们尤其对清贫的孩子们,我们不会特别要求他的学业,因为很多清贫的孩子,因为他的家庭没有给他很好的环境,他没有办法接触很好的学习环境;但是不能 | 三摩地 2018-07-23 |
|
成佛已久的释迦世尊,都愿意去帮眼盲的徒弟阿那律尊者穿针引线,佛陀世尊尚且如是继续修福度众生,何况我们是尚未入地的浅学菩萨,距离成佛还是如此遥远呢!因此,希望此书的出版,能使您有福德增上的因缘,将来能得解脱乃至可以开悟明心;也希望帮助菩萨们在度众时,能具备更多次法的方便善巧来摄受众生、自利利他,以期早日成就佛道。谨以此书供养释迦世尊、十方诸佛、一切菩 | 三摩地 2018-07-23 |
|
那么这十种的心,从一开始的信心,一直到最后面的护心、戒心跟愿心,都代表了对于三宝——特别是对于佛陀的教导,以及对于自己将来有机会能够成佛的信心有增长了!所以才能珍惜、爱护佛法;所以才能够因为戒法,而愿意去约束自己的行为;所以才愿意发愿要广度众生。一般在第六信位、第七信位的不退心、回向心具足的时候,就一定会乐于归依三宝;在第九信位戒心具足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所以如果过去生多布施声闻,今天就容易得到声闻之法,无法和菩萨法相应;听到菩萨要广度众生,他就皱眉头;听到菩萨要用三大阿僧祇劫来修行,他就畏惧;听到念佛法门就不相应;听到佛说菩萨不住涅槃,却从未离开涅槃,他只好搔搔后脑勺,这是怎么回事啊?反过来说,过去如果在大乘法中多结善缘、广行布施,今生听到念佛法门就心生欢喜,听到要参禅证真如就欢喜信受。这就是因为 | 三摩地 2018-07-23 |
|
所以重要的是我们要努力实修,这样家里也是你家有钱,帅也是长在你脸上!定力好也是你定力好,智慧好也是你智慧好!烦恼少也是你的烦恼少!往世常常法布施那这一世你也会继续法布施!那有努力修行的果报都还是回到自己身上,有没有被印证那都是迟早的事情!重要的是我们要用我们的能力和福德智慧来护持正法!来救度众生!如此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而我们什么时候证悟,或什么时候 | 三摩地 2018-07-23 |
|
那我们不论要开悟明心,乃至眼见佛性!乃至要入地,菩萨道每一个阶位都有所需要的福德!因此我们应该要努力修集六度,努力摄受众生摄受佛土,摄受众生行菩萨道,如此我们的福德才会增上!才能够慢慢自己的大愿,广度众生、满菩提愿。(------《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三》<第66集修福报与学佛修道,到底有何关联?>正钧老师)即便终日为三餐奔波劳苦,也不要忘记护持正法,努力培植 | 三摩地 2018-07-23 |
|
五欲的不净在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中有详细说明:菩萨为了度众生,也应当要努力修证禅定而往离欲的方向迈进。例如《大智度论》卷17〈序品第1〉:问曰:菩萨法以度一切众生为事,何以故闲坐林泽、静默山间,独善其身,弃舍众生?答曰:菩萨身虽远离众生,心常不舍,静处求定,得实智慧以度一切。譬如服药,将身权息家务,气力平健则修业如故;菩萨宴寂亦复如是,以禅定力故, | 三摩地 2018-07-23 |
|
-----《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一第048集先成佛还是先度众生?》正伟老师主讲我们说断我见以后,这个时候在修学佛法上会是如何的事半功倍,我们依着菩萨六度的道理,来跟大家简单地说明一下:先是布施的法。以前布施的时候,虽然也熏习过三轮体空,也就是施者、受者、所施物空;可是往往正在布施的时候,一定也会犹豫不决,多多少少会生起一念说我是不是要布施?那当然在这个同时, | 三摩地 2018-07-23 |
|
在菩萨道中就是不停地利乐众生、摄受众生迈向佛道,而在利乐众生的同时自己顺便得到解脱,因此解脱道在菩萨道中也是副产品,可以顺便得到的!所以学佛当菩萨的人一定会越来越快乐、解脱自在,福德也会越来越好!在行菩萨道中累积福德最关键的方法就是布施、持戒,和十善、修定等生天之论;此三论是度众生的基础,并且也是让我们生生世世都能不堕恶道而能顺利地行菩萨道。因此佛 | 三摩地 2018-07-23 |
|
菩萨行者应该生生世世以无量的善法来利乐有情,来救护众生,使众生能够离苦得乐,乃至可以度众生进入之中修学才对啊,菩萨怎么反而可以违背戒律,而把邪淫这种恶法加在众生身上,造成众生欲求出离,却反增系缚呢?生活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里头,由于男女混杂,物欲横流,传统的道德观念淡薄,又加上媒体的推波助澜,使得众生非常容易违犯邪淫罪而无法自拔,导致因邪淫而产生妄语等 | 三摩地 2018-07-23 |
|
这就是心不净了,你是在求世间生死的善果嘛!这布施就成为求世间法了!应该以此福德回向证得解脱道,或者回向亲证佛菩提果及世世自生智慧能度众生,这样就不是为生死善果而布施了,就是心净。布施时也不可以为了想要善名超过别人而行布施,在世间法中叫作伪善,是做给别人看而求名、也为了名称胜他而施,这是不净心施。有人则是为了想在未来世色身更有力、更健康,或者财富更多 | 三摩地 2018-07-23 |
|
这就是心不净了,你是在求世间生死的善果嘛!这布施就成为求世间法了!应该以此福德回向证得解脱道,或者回向亲证佛菩提果及世世自生智慧能度众生,这样就不是为生死善果而布施了,就是心净。布施时不要为生死善果而做,也不可以为了想要善名超过别人而行布施,在世间法中叫作伪善,是做给别人看而求名,也为了名称胜他而施,这是不净心施。有人则是为了想在未来世色身更有力、 | 三摩地 2018-07-23 |
|
菩萨既然证得真如佛性,将来生生世世不畏生死,在世间与诸同修共度众生,在世间与有情众生在一起,才能究竟佛道。惟其必须有许多助缘,故应修十善业,所谓十善业即十恶业之相反。十恶业为:身三业:杀、盗、邪淫(在家是指邪淫,出家是指行淫)。口四业:妄语、两舌、绮语、恶口。意三业:贪、瞋、无明(愚痴)。若于此十恶业不犯,反而积极护生,修正自己各种行为而利益众生者 | 三摩地 2018-07-23 |
|
平实导师说爱语是度众生,跟众生广结善缘最重要的方式。《瑜伽师地论》卷46〈18菩萨功德品〉说:「爱语摄事,于诸摄事最为殊胜。」(CBETA,T30,no.1579,p.547,b4-5)瑜伽师地论说爱语是四摄法中最殊胜的,四摄法就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爱语就是为众生说法或布施时要和颜悦色,不要老是板著脸孔看不起人;而且说话要柔软,要慈爱,这就是爱语。因为「齐人不食嗟来之食」,在 | 三摩地 2018-07-23 |
|
平实导师说爱语是度众生,跟众生广结善缘最重要的方式。《瑜伽师地论》卷46〈18菩萨功德品〉说:「爱语摄事,于诸摄事最为殊胜。」(CBETA,T30,no.1579,p.547,b4-5)瑜伽师地论说爱语是四摄法中最殊胜的,四摄法就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爱语就是为众生说法或布施时要和颜悦色,不要老是板著脸孔看不起人;而且说话要柔软,要慈爱,这就是爱语。因为「齐人不食嗟来之食」,在 | 三摩地 2018-07-23 |
|
」继续努力行菩萨道广度众生就对了。电视弘法第十九集讲到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出生下来就非常的苦命,都没有吃过一餐饱饭,后来也出家了,即使他后来证了阿罗汉也是非常命苦!正伟老师说完故事后,就说:「我们不论是在凡夫位,还是在菩萨五十二阶位当中的任何一阶,福德的培养是永远不能停止的。平实导师常说,只要遇到真正的善知识,智慧的修学可以很快,但是福德的累积就困难 | 三摩地 2018-07-23 |
|
这就是心不净了,你是在求世间生死的善果嘛!这布施就成为求世间法了!应该以此福德回向证得解脱道,或者回向亲证佛菩提果及世世自生智慧能度众生,这样就不是为生死善果而布施了,就是心净。布施时也不可以为了想要善名超过别人而行布施,在世间法中叫作伪善,是做给别人看而求名、也为了名称胜他而施,这是不净心施。有人则是为了想在未来世色身更有力、更健康,或者财富更多 | 三摩地 2018-07-23 |
|
虽行无相,而度众生,是菩萨行。虽行无作,而现受身,是菩萨行。虽行无起,而起一切善行,是菩萨行。虽行六波罗蜜,而遍知众生心、心数法,是菩萨行。虽行六通,而不尽漏,是菩萨行。虽行四无量心,而不贪着生于梵世,是菩萨行。虽行禅定、解脱三昧,而不随禅生,是菩萨行。虽行四念处,而不永离身受心法,是菩萨行。虽行四正勤,而不舍身心精进,是菩萨行。虽行四如意足,而得 | 三摩地 2018-07-23 |
|
进一步,如果根据他能够辩才无碍,游戏神通,逮诸总持,获无所畏,降魔劳怨,入深法门,善于智度,通达方便,大愿成就,明了众生心之所趣,又能分别诸根利钝的情况看,他已经能够广度众生而不为众生所转,根据大乘佛法的通义,他所证得的果位至少应在八地以上(绝对不是凡夫)。至于善财童子,他也决不是印顺法师所说的人菩萨。东晋天竺三藏佛驮跋陀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middo | 三摩地 2018-07-23 |
|
第三要能修行忍辱,不要因为度众生时,常常遭遇众生反咬一口、欺师灭祖等等恶行,你就灰心了:“算了!不度众生了。”就抽脚不管了!那你就不对了!这就是不能修忍,众生怎么样辱骂你都没关系,忘恩负义也没关系,又不是每一个人都对你忘恩负义,对不对?那只是少数人心行不佳,但是还有多数人感恩戴德,你怎能抽脚不管呢?还是应该照顾多数人,应该修行忍辱。假使不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