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至于诸佛自受用身、他受用身(包括庄严报身佛、应身佛、化身佛),由于无垢识能与八识心王、二十一心所有法相应,每一识、每一心所有法都能独立运作,所以不属于意生身所含摄的范畴。其他如定果色也是一样,也不属于意生身的范畴,若是八地以上菩萨由定力所变现的东西,此时已经不单纯是似有物质的影像,而是实质能让众生有所受用。注11身光是于身根上所显现的光芒,犹如白种人 admin

2020-07-27

  色身涅槃后则驻于色究竟天宫之庄严报身中,依旧不是遍满虚空充塞宇宙,不可将譬如真如遍一切处误解为遍满虚空充塞宇宙。**************************************凡夫之杂染真如不能遍一切处,亦非众生共有同一个真如:《大般涅槃经》卷30:《六师复言:瞿昙,色亦非我,乃至识亦非我。我者遍一切处,犹如虚空。佛言:若遍有者,则不应言‘我初不见’,若初不见,则知是 admin

2020-07-23

  为什么呢?诸位想想看,庄严报身卢舍那佛,祂是在色界天、还是在人间?(大众回答:色界天。)好啊!请问色界天人需要饮食吗?不需要嘛!那色界天的天人就不需要用锦来织成布料再裁剪穿在身上,因为欲界天人的衣服就已经是天生的“天衣”了,还需要穿锦衣吗?根本就不需要。何况是色界天人呢?连色界天人都不需要锦衣了,何况是报身佛卢舍那?所以他施设“别教 admin

2020-06-20

  若是戒慧直往菩萨未修三昧者,依楞伽经、十地经修,悟入初地无生法忍,仍未修学四禅八定等,尚无意生身;复以檀波罗密未满足故,尚未蒙佛加持,不入大乘照明三昧,未起庄严报身,轮宝不现前故,五蕴正死位佛性不现,不离隔阴之迷,是名佛性暂断,不得谓常。戒慧直往菩萨三地满心已去(至迟不过五地满心位)皆必有意生身,一切位中佛性不灭,方便说常,未离变易死故。唯有究竟佛地 admin

2020-06-08

  一至十地菩萨所见的报身佛各各不同;初地的入地心菩萨见到的佛,不是真正的庄严圆满报身佛,而是从祂的庄严报身之中示现出来的一个他受用身,这个他受用身很庄严,很广大;祂坐一个莲花座,莲花座有一百瓣的莲瓣,非常庄严,祂会跟你教导百法明门。当你初地完成而进入二地的时候,你的正报身变大变庄严了,你的轮宝也变大变庄严了,你见到的佛的形相也会跟着变了;二地所见到的 admin

2020-06-08

  由于亲证了这四种涅槃,永远不在三界生死轮回之中,却又不住于无余涅槃境界之中,所以佛地的色法——圆满庄严报身——是真正的解脱色,永远不坏而又不住生死、不住涅槃。诸佛成佛而又化缘圆满,舍寿而入涅槃之后,便以自性法身和这种庄严圆满的解脱色的报身,于十方一切三界中度化众生,永无尽期;众生如果还没有度尽,就永远不会停止这个无尽愿。菩萨三四 admin

2020-06-08

  妙相庄严圣种类身:此谓九地菩萨之庄严报身也,亦名种类生无行作意生身,简称变化身,能随意变化不同种类之有情身相而度众生;此是九地菩萨至究竟佛地所皆有之出世间果报。戒定直往之地上菩萨及戒慧直往之三地满心菩萨有二种法身:法性身及应化法身,此是出世间果报。法性身者,以法性藏识为本体,集藏第一义谛实相般若慧法,应缘能雨大法水,普润众生,以能集藏故名为身,是名 admin

2020-06-08

  化身佛者庄严报身及真如,为度众生而现色像,或数分钟或数小时数天而灭,唯是影像,无有形体。应身佛者为某界有情得度因缘成熟而示现受生成佛,说法涅槃,是名应身佛,犹如释迦牟尼佛。依佛三身,说佛有三种:谓应化身、庄严报身、真如法身。此外依有情一心说有三身:前六识说为应化身,一切有情悉能与悟者之前六识相感相应故;第七识说为庄严报身,一切异生乃至初悟之人,悉皆 admin

2020-06-08

  一体三名,随于修证层次差别而分别安立,实唯一心,非谓有三;故云现今异生凡夫身中之阿赖耶识,与未来三无量数劫后之真如非一非异;依佛三身,说佛有三种:谓应化身、庄严报身、真如法身。此外依有情一心说有三身:前六识说为应化身,一切有情悉能与悟者之前六识相感相应故;第七识说为庄严报身,一切异生乃至初悟之人,悉皆不知不觉悟者及自身之意根末那识故,唯除已受真善知 admin

2020-06-08

可是,佛----十方三世有种种佛,每一尊佛有三身----应化身,庄严报身,清净法身。以释迦牟尼佛来讲,两千五百多年前因为众生的因缘成熟,所以释迦牟尼佛出生在印度,那个是应身佛;与释迦牟尼佛有缘的众生,常常在定中、在梦中会看到释迦牟尼佛,这个是化身佛,这两个都是应化身佛。那么庄严报身指的就是色究竟天卢舍那佛----卢舍那佛祂圆满庄严,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 admin

2020-02-19

又,一切菩萨成佛后,应身示有灭度而入涅槃,然其三十二相庄严报身永不入灭,恒为十方诸地菩萨宣说种智,尽未来际无有穷尽,所度众生其数无量,故名大乘菩提。佛菩提具足一切智与一切种智,一切智是解脱果,共有十智:世俗智、法智、类智、苦谛智、苦集谛智、苦灭谛智、苦灭道谛智、知他心智、尽智、无生智,此十智乃是一切三乘无学通有;通教有学、无学依此建立,显示解脱果修 admin

2020-02-18

(节录自平实导师著《金刚经宗通》第二辑,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台北,2012年7月初版首刷)十方如来示现入无余涅槃 从事相上来说,十方如来成佛之后,庄严报身永远不坏,却在人间示现应化身的生住异灭,乃至入无余涅槃。如果你修到初地以后舍报时,不往生去极乐世界,而是生到娑婆世界的色究竟天密严净土,就能看见释迦牟尼佛的庄严报身卢舍那佛,那时你往后脑勺一拍说:& admin

2018-12-27

经论中也会常常看到:“佛的庄严报身,更是常住色究竟天宫说法。”这是说,世尊在色究竟天宫说法,所示现的报身是尊贵而有威德的。经论中又会看到:“又作种种斗帐轩盖,周匝庄严。”说的是,那些斗帐轩盖是华丽高雅的。经论中又会说到:“一切恶友诸烦恼业,即是菩萨道庄严伴。”这里说的是,一切恶友诸烦恼业,是菩萨成就菩提的助伴。又有的经 admin

2018-08-15

若有菩萨具大神通,能至龙宫乃至他化自在天宫,阅读现存之佛经;若有菩萨修入初地以上,乃至能到色究竟天宫面见释迦牟尼佛之庄严报身--卢舍那佛,亲随受法。此等菩萨返回人间,便将其所阅所闻,依宿命智通,一字不漏而笔记之,何得谓非佛说?大藏经所录佛经有真有伪,非真悟者不能知之。譬如《佛说八阳神咒经》是真,《佛说天地八阳神咒经》是伪。又如续藏之《佛说无量寿佛名号 三摩地

2018-08-01

可是,佛--十方三世有种种佛,每一尊佛有三身--应化身,庄严报身,清净法身。以释迦牟尼佛来讲,两千五百多年前因为众生的因缘成熟,所以释迦牟尼佛出生在印度,那个是应身佛;与释迦牟尼佛有缘的众生,常常在定中、在梦中会看到释迦牟尼佛,这个是化身佛,这两个都是应化身佛。那么庄严报身指的就是色究竟天卢舍那佛--卢舍那佛祂庄严,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有八万四千 三摩地

2018-07-23

更何况说佛有三身:所谓应化身、所谓庄严报身、所谓清净法身。那到底要念哪一尊佛呢?所以说,念佛法门是个殊胜的法门,但是念佛法门并不是一般想像的那么简单,而是应该要深入的去理解。(节选择《三乘菩提之念佛法门——佛法的实修与念佛》)(原标题:念佛一声,罪灭河沙) 三摩地

2018-07-23

问:何谓轮宝?何谓庄严报身?如果以天眼观之,是否与未证者不同?佛经上菩萨摩诃萨都有名号,那么入初地菩萨是否也有名号?佛菩萨或阿罗汉都有光环,那么入初地菩萨是否也有光环?种种细节,敬请明示。答:《明心与初地》是为会中已经明心,想要进修初地的人所说的法;因为在《成唯识论》课程中有极详细的解说,所以此书中只作补充的提示,因此较为简略。关于轮宝,请见《菩萨 三摩地

2018-07-23

第二个发心的原因是为了无量的大利益事!什么法能有无量的大利益事呢?当然只有大乘的佛菩提道啊!因为在二乘法中没有无量的大利益事,再大的利益也就只是一世而已!成为俱解脱的大阿罗汉以后,也就只剩这一世人天应供的风光了嘛!舍寿后就进入无余涅槃,套句内地话说:哈都没了!五阴十八界全都灭尽了,什么都没有了,这哪里叫作无量?这叫作有量!但是菩萨证悟了以后不是这样 三摩地

2018-07-23

第二个发心的原因是为了无量的大利益事!什么法能有无量的大利益事呢?当然只有大乘的佛菩提道啊!因为在二乘法中没有无量的大利益事,再大的利益也就只是一世而已!成为俱解脱的大阿罗汉以后,也就只剩这一世人天应供的风光了嘛!舍寿后就进入无余涅槃,套句内地话说:哈都没了!五阴十八界全都灭尽了,什么都没有了,这哪里叫作无量?这叫作有量!但是菩萨证悟了以后不是这样 三摩地

2018-07-23

且道:汝本有之如来藏何在?五、应明五时三教:佛于菩提树下、吉祥草上成佛后,七日中不动不语时,其庄严报身于天法界说华严经,此第一时也。七日后以应化身人间,觅憍陈如五人,于鹿野苑说声闻法,建立僧团,此第二时第一教也。后说大乘般若空,以如来藏空性中道义而说蕴处界等一切法空、遣声闻教之执著我空法有,此第三时第二教也。由此能兴论主诤,故说唯识经典:如来藏经、 三摩地

2018-07-23

 «上一页   1   2   …   3   下一页»   共46条/3页 
相关搜索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