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一、从信仰的层面来看,佛教是平等而不会重男轻女的。举例来说,如果有人愿意接受三归依,是不分男女的,只要能够信受因果,信受佛法僧三宝,不管是男、是女,是老、是幼,一切有智慧的人、有知识的人,只要愿意信受三宝,归依三宝,在如法的三归依以后,一样可以得到三归依的戒体。并不会因为这个人是男是女的种种的差别相,而会有男人可以受三归依、女人不能受三归依的这种不 | 三摩地 2018-07-22 |
|
其实佛教乃是一个真正具足平等性的宗教,所以佛教不是重男轻女。不仅佛教不是重男轻女,佛教而且是实践男女平等的;不仅是男女平等,而且是各类职业、各类种性的一切有情、一切众生,全部都是平等平等。所以,佛教不是重男轻女,男女在修证的机会上也都是平等;不仅修证的机会上是平等,男女在实证的内容上也是平等平等。因此,从实质面来说,佛教都是平等而不分男女差别的。所 | 三摩地 2018-07-22 |
|
内自喜欢,是二十三态;女人贡高自可,憎妒他人,是二十四态;女人欲得夫婿,适见佯嗔怒,是二十五态;女人见夫婿,佯嗔恚之,设去复忧愁心悔,是二十六态;女人见男子来共语,佯嗔怒骂詈,内心欢喜,是二十七态;女人设见男子去,口诽谤之,其心甚哀,是二十八态;女人轻口喜骂詈疾快遂非,是二十九态;女人喜欢纵横非他自是,为三十态;女人慢易孤弱,以力胜人,是三十一态; | 三摩地 2018-07-22 |
|
】(《大宝积经》卷九十四)只是菩萨的智能较为深利,不但能够看穿六根以及五欲的虚妄不实,明了一切有为法都有如梦幻泡影一般;并且知道六根、六识以及六尘,都是由本心如来藏所生,与如来藏平等平等。所以并不会像二乘人那么畏惧面对五欲六尘,也不会在五欲六尘的境界上来用心,而是在犹如梦幻的境界中行菩萨行、作梦中佛事,摄受众生同向佛道。前面说明的色、声、香、味、触 | 三摩地 2018-07-22 |
|
所以为什么菩萨可以没有宿命通知道往世的事情?就是因为菩萨从异熟果和等流果去推测,异熟果就是变异而熟的果报,也就是说从这一世的果报来推测往世大概造了什么业?而等流果就是平等流注出来的种子,也就是从自己常常的种子现行和习性来推测自己往世造了什么业?或往世是怎么样的人、往世就有哪些有那些习性?譬如可以从自己的等流果(等流的习气)来推测自己往世的情况那因为意 | 三摩地 2018-07-22 |
|
这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他们是彼此平等的并没有什么差别,在果证上没有丝毫的差别;可是在声闻法里面有所差别,因为声闻法它是以出家求入解脱、急求解脱为主的,那急求解脱最好的方式当然就是出家;所以在声闻法里面出家的这个比丘、比丘尼他的地位一定是高于在家,因为在家他只是贪着于生死的凡夫,所以他们是用这个眼光来看。因为一般人是不急求入涅槃,可是声闻法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证得大乘无生忍,然后现观各个众生的如来藏都平等平等。所谓: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发起了初品少分平等性智,而兴起教导众生同证此永不于六尘起分别,自然离诸苦乐的实相心的慈悲。像《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中圣教:【云何众生缘慈?若初发心,遍观有情,起大慈心。】就是这个意思。中说初发心,它的真义是说:菩萨最初真见道,发明也就是发现明了众生真实之心,也就是悟明实 | 三摩地 2018-07-22 |
|
」节目中也引用了正源老师在电视弘法中许多精彩的开示:学佛释疑(二)正源老师开示:学佛人如何面对婚姻?那话说回来,我们今生会跟对方当夫妻,都有往世的因缘,也许往世彼此是好兄弟、好姊妹,也可能往世彼此是仇人,或者彼此有冤亲债主的关系!或者彼此是多劫爱人、多劫夫妻,而不管是冤亲债主还是多劫爱人,每个众生都是平等的第八识如来藏,所以佛菩萨看待一切众生都是平等 | 三摩地 2018-07-22 |
|
刚好之前与菩萨讨论到男女欲的问题,有的男性菩萨认为对异性(女人)不要相视而笑,以免异上自己!关于这一点葛格我有自己的看法,我认为我们当菩萨的当然要尽量减少男女欲,乃至往离欲的道路!但看见异性也不能故意不看对方,因为这样很没礼貌!应该还是要有礼貌性的微笑乃至互动!因为我们当菩萨的目的是摄受众生,而转依如来藏后应该不落在男女相,只是依照发起少分或多分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男女的地位是平等的,夫妻双方应该互相尊重,不论收入的高低,家庭出身是否悬殊,乃至智力上知识上的差异,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有的人一切言行随心所欲,处处随便,以为夫妇间不需要客气了,对自己的缺点不仅不改正,反而大大例例,随时表现,还自以为夫妻之间,不需要掩饰弱点,而不知夫妇间最需要的是客气和尊重。有的夫妻,一方总想控制对方,以迁就自己。逐渐的把所有的劣 | 三摩地 2018-07-22 |
|
当阿难尊者托钵向摩登伽女索取一钵井水时,摩登伽女因自己出生自四种姓中最下阶级的首陀罗,身份卑贱不敢直接将水递给出生王族的阿难,然而阿难尊者说他已是出家沙门在他心里人人平等已没有贵贱之分,见阿难尊者不因出身尊贵而高慢,因而摩登伽女受其平等心所感动,又见其外表长得风度翩翩、仪表庄严、相貌堂堂的样子,就情不自禁的爱上阿难尊者,…因而得了相思病,苦不 | 三摩地 2018-07-22 |
|
阿难知其原因,安慰她道,"佛陀教导四种姓平等,你虽属首陀罗种姓,但一样可以供养比丘饭食。"摩登伽女听后万份高兴,欢欢喜喜地将水倒入阿难钵中,并瞪着大眼注视着阿难,直到他离开。摩登伽女回家后,便得了想思病,整日思念阿难,饭食无味,从此失去了人生的乐趣,终日不是忧郁,就是沈思。眼看着花一样的娇容日见消瘦,她的母亲放心不下,再三盘问她究竟有什么心事折磨她。 | 三摩地 2018-07-22 |
|
更何况,自古就有红颜薄命的谶语!在生老病死面前,美者与丑者是平等的。与其疯狂地追求转瞬即逝的美貌,不如潜心修行,早早脱离生死轮回之苦海。以前有一位很有名的大画家,备受大家的赞叹,他觉得受到如此的肯定,自己要更上层楼,就想创作一幅尊贵的佛陀画像。于是,他花很多年的时间,慎重寻找一位模特儿,最后才找到一位长得轮廓分明,看来非常庄严的年轻人,画家觉得这就 | 三摩地 2018-07-22 |
|
平等普遍,无所不至,十方,究竟一相,无二无别,不变不异,无增无减。以一切众生心,一切声闻、辟支佛心,一切菩萨心,一切诸佛心,皆同不生不灭,无染无净,真如相故。所以者何?一切有心起分别者,犹如幻化,无有真实,所谓识受想行,忆念缘虑觉知等法,种种心数,非青非黄,非赤非白,亦非杂色,无有长短方圆大小,乃至尽于十方虚空一切世界,求心形状,无一区分而可得者, | 三摩地 2018-07-22 |
|
佛的智慧无限而且又是自在,佛具足佛菩提智——也就是四智圆明,包括大圆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以及成所作智。佛是大医王——一般医生只能医世间病,佛能医的却不只是世间病,还能医治众生生死轮回病,这样才是能救护世间的世尊。由于这种能够普作大饶益,智无限自在,救护世间的功德,也就是福德、智慧而威德无比,所以称为世尊,是三界世间的至尊。修 | 三摩地 2018-07-22 |
|
】(《佛说海龙王经》卷3)意思是说,每一个众生各个本有的真实心理体,本来就是清净平等的;只要行菩萨道,要成佛就不难。发起了誓愿要成就佛道的心志,那么成佛就如同看著自己的手掌一般容易;就是因为我们发起了要通达如来无上正觉智慧的志愿,那就能够摄取一切的佛法。龙女又说:“就像您所说的,以女人之身是不能成就佛道的,其实以男人之身,也是不能成就佛道。&rdq | 三摩地 2018-07-22 |
|
而应该广为布施,而且要平等心;如果能常常透过布施,累积福德及修除性障,便能有机会值遇大善知识修学正法,实证解脱与证悟菩提。阿弥陀佛!(高正国老师) -----《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第040集但食故福,更不造新福-婆提长者布施后悔因缘》 高正国老师(原标题:婆提长者布施后悔因缘) | 三摩地 2018-07-22 |
|
或为彼人说一切法皆悉平等。是人以修法平等故。般若波罗蜜得满。以修般若波罗蜜故。流注趣向一切智处。外道。于阿修罗中终生人间者。阿修罗已前作人身时。多作善根行于憍慢。彼以慢故而作诸业。修行积习憍慢业已。彼业力故生阿修罗中。与诸修罗久居住故。行阿修罗业。从修罗终已。由有习气修罗行法。是人得人身已。闻如是法。见己身行。当须自知。我本必从修罗中终来生人间。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目犍连的业力果报,肯定了因果定律是不变的、是平等的、有因必有果的。目犍连尊者被外道以乱石压死,这是过去世所造的业因于后世得到的果报,证实因果是平等的、不会错乱的,正如华严经云:“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菩萨畏因,凡夫畏果”。凡夫有果报,菩萨也有果报,只是凡夫受果报,心不甘情不愿,怨天尤人,好像受莫大委 | 三摩地 2018-07-22 |
|
第二、布施的时候,对布施的对象心不平等:啊!这个比丘好像比较有修为,那我就多供养他一点;那个比丘好像没有什么学问,那就少供养他一点。这就叫作心不平等。第三、布施以后,却要求受施者要为我作事情。第四、布施以后,喜欢自己赞叹自己的布施功德。第五、本来说自己没有东西可以布施:没有了!没有了!后来才又拿出来布施出去。第六、布施以后,用恶口辱骂他人。第七、布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