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佛陀的四种智慧: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是从第七住位所证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入手的,却是要长劫进修到一切种智圆满了,才能具足这四智的。那么具足了这四智才能具足四个涅槃,才能称为大般涅槃;而这个大般涅槃的具足,也是要从亲证如来藏为根本的大乘佛法以后,继续进修而次第实证无生法忍的道种智才能够完成的,所以仍然是依如来藏来修证大般涅槃。在因地 | 三摩地 2018-07-22 |
|
在佛法中的根本理,是说一切有情的本心如来藏的体性都是平等无二的,但是却是各个独立、唯我独尊的,所以各人造业,各人得果。若是想说我与别人是一体,别人的长处就是我的长处,别人的德能就是我的德能的话,那么是不是别人成佛了,就等于是我也成佛了呢?那么我是不是不用修学,就等着搭便车而成佛就好了?所以我们应该是要这样思惟才是对的:诸佛与众生的本心如来藏,都是一 | 三摩地 2018-07-22 |
|
然而如果我们再进一步的追问:那么,生而为人,为什么会生而不平等呢?小儿时期的个性,有的小朋友顽劣、有的小朋友温驯,长成后,资质发展,不肖贤良,个个的发展却又有着明显的不同;更常有的现象是:有人是含着银汤匙出世,享乐一生;有人是贫穷出生,艰苦一生;又有人是豪富出世,中年破败;更多人是贫困出生,晚年有成;做奸犯科者,竟然得果善终;循规守法者,往往颠沛流 | 三摩地 2018-07-22 |
|
也是菩萨经历五十二阶位才能成佛的法道,始从十信位对佛开示产生信心,乃至具足信心,因而十信位转入十住位,开始在外门修菩萨六度万行;经历七住明心,开始在内门修菩萨的六度万行,以及十住眼见佛性—眼见自己的身心与山河大地虚妄的如幻观,因此十住位,依序转入十行位、十回向位、十地修行;于十地后转入等觉位,于等觉位百劫修集福德,为了成就菩萨的三十二大人相、 | 三摩地 2018-07-22 |
|
此智函盖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一切法界体性悉已具足了达;具足人法无我。分段生死诸法及断分段生死之一切智,变易生死诸法及断变易生死之一切种智,悉皆具足了知,故名一切种智。佛以一切种智故,名为一切智者,非三乘无学之所知也。道种智者地上菩萨方得;大乘佛子以明心故,般若正观现前,初得大乘无生智忍,此名法智,唯知般若空之总相,不解别相;般若 | 三摩地 2018-07-22 |
|
在《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里:观世音菩萨言:‘大慈悲心是、平等心是、无为心是、无染著心是、空观心是、恭敬心是、卑下心是、无杂乱心是、无见取心是、无上菩提心是;汝当依此而修行之。’很多人以为只要意识心起慈悲、平等、无为、不染著、观一切法空、对众生恭敬谦卑、心不散乱、不贪取、不见有一个我,就是无上菩提心,就是在修行,其实这些都还在事相上打转,都 | 三摩地 2018-07-22 |
|
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任何人都不必用对自己不好的方式来对他人好。虽然成瘾状态很难改变,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改变。要改变对痛苦成瘾的状态,最好的办法是增加幸福的经验,这些经验可以来自生活的一切方面。不过,自然的生活状态对一些瘾太大的人的影响力是不够的,他们最好的选择,就是看心理医生。事实上,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有对痛苦成瘾的倾向。而且,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习 | 三摩地 2018-07-22 |
|
因此,透过这种种的思惟你就可以知道,原来法是可以不断的增上;而且还可以透过如来藏的平等性,从如来藏的观点,一切众生,不管他是中国人、外国人、台湾人、日本人、美国人,都是一样的,并没有人种的差异,大家都是如来藏。你现下观察,你就要去想:“如来藏既然是这样的体性,别人的体性也是如此,那我为什么要产生瞋恚呢?因为大家最后都可以成佛,我对于一切的未来 | 三摩地 2018-07-22 |
|
而觉悟了的菩萨,不但不会埋怨、嫉妒别人,反而把自己的所有施舍给别人,对仇人和亲人都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不计较他们已往的过失,不嫌弃那些暂时还没有改正自身缺点错误、执迷不悟的人。▲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八大人觉经》)[今译]应该认识到,太多的就会带来无穷的痛苦。生死、疲乏、劳累等种种烦恼,都是由贪欲引起的。如果能减少 | 三摩地 2018-07-22 |
|
他等到这个作意,他能够能缘的、能够缘触的,以及所缘的这一个能够产生一个平等----平等智,就是说:他没有再企求,那个心真的很直了,他的心也不再退转于初果了。然后依此而分成有三品,有上等,有中等,有下等,最后他不断的加行,然后产生“无分别心”。无分别心的意思是说,他最后已经不太需要加行了,这样不要特别再加行,不要特别努力作意,就可以缘无所缘,最 | 三摩地 2018-07-22 |
|
何以故?三善根平等故。或有说言:可断命处,乃得戒者。是义不然,何以故?夫禁戒者,悉于一切可杀不可杀中得;一切可杀、不可杀者无量无边,戒之果报亦复如是无量无边。善男子!一切施中,施无怖畏最为第一。是故我说五大施者,即是五戒。如是五戒,能令众生离五怖畏。是五种施易可修行,自在无碍,不失财物,然得无量无边福德。离是五施,不能获得须陀洹果,乃至得阿耨多罗三 | 三摩地 2018-07-22 |
|
楞严经说到:「纵灭一切见闻觉知」,了不起了,但是下一句话,「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这还是意识心所感受的法尘境界,不论是这法尘境界都么殊胜,有光有影,有宁静,有自在,有不执着,有平等慈悲,有菩萨,有空,有虚空,有念,无念,这些都还是法尘,还是在意识心的分别所知境里面,所以只是这三界中的相貌是认取,这还是境界相,不能算是实际理地!真心是从本以来 | 三摩地 2018-07-22 |
|
所以在佛的眼光中,一切人类及众生,同具佛性,一律平等。其他的宗教则不然。在其他的宗教中,其教主永远也不会希望他的信徒们和自己平起平坐的。佛不以自己成佛为满足,他要人人成佛,也教导大家如何成佛。这一个一切平等、大智、大悲的怀抱,其伟大及深广处,确在一般宗教之上。总之,佛法是教人要有自尊自信,为使自己从生死痛苦中解脱出来,为使一切众生从生死痛苦中解脱出 | 三摩地 2018-07-22 |
|
谁都知道「不杀生」是佛教基本禁戒,佛教主张众生平等,对于弱小的动物施救放生都来不及,怎么可能再加以残杀呢?佛教是主张轮回学说的,凡是没有得到「觉悟」的众生,都要在生死苦海中轮回不止。因此;除了今世之外,人还有千千万万的过去世,换句话说在过去世中,我们曾经有过千千万万的父母、兄弟姊妹、邻居、朋友、师长,但是由于我们还没有得到真正的觉悟,没有智能了解这 | 三摩地 2018-07-22 |
|
其中由于如是的体认,所以对于自心如来藏的各个体性会发起体触,如同在开悟的时候,但对于若干的义理会开始去检验,因此《大般若经》所说的许多体性,会想要去观行,在八识和合运作的第八识功德之外,更带一分去观察第八识的自体性,而不是随七转识的诸体性,这样去思索什么是「无我性」、「无所得性」、「不生不灭性」,这些许许多多的体性,根据悟前的知见,悟后的知见,都一 | 三摩地 2018-07-22 |
|
其他宗教对所认定的神,神与人是主仆关系,永远无法平等。佛则是放下王位、妻儿,寻求真理的修行者,是出世圣人,彻悟宇宙人生真理,证得通达本性的智慧。他主张一切吉凶祸福,皆由人自招,若不在心地下手,彻底改善自己的思想行为,盲目的崇拜无法趋吉避凶,更不能净化自己的人格。佛以慈悲喜舍对待一切众生,他是一个指导者,因此佛与人是师生关系,只要依循其教法,人人皆可 | 三摩地 2018-07-22 |
|
以前的方式是怎么做呢?古人他有智慧,他知道佛有大威德力,佛可以庇佑、庇护一切众生,而且在佛的面前一切众生平等,祂不会计较这个人过去生的业报是善还是恶,祂一样是平等来视之,不会有特别对于这个小孩,就认为他有以前的业种,所以他是不可治的众生,然后就放弃他;不会。因此,以前的人就把孩子托到寺院里面出家,或是说以其他的方式,类似让佛陀来养育,后来这小孩就可 | 三摩地 2018-07-22 |
|
因此要了解,这个禅宗公案绝对是有标准答案的,不是任那些人胡乱解释的,因为宇宙的实相只有一个,释迦牟尼证的和你证的一定要是同一颗真心如来藏,虽然他的是他的,你的是你的,但你们都有各自的真心如来藏,这就是我要讲的,如来藏虽无形无相,却一定可以证知,体验与感受,因为他才是真正的你自己,不停的帮助你与六尘接触却从来没有怨言,这麽真实的你自己,怎麽会是李敖所 | 三摩地 2018-07-22 |
|
只是菩萨的智能较为深利,不但能够看穿六根以及五欲的虚妄不实,明了一切有为法都有如梦幻泡影一般;并且知道六根、六识以及六尘,都是由本心如来藏所生,与如来藏平等平等。所以并不会像二乘人那么畏惧面对五欲六尘,也不会在五欲六尘的境界上来用心,而是在犹如梦幻的境界中行菩萨行、作梦中佛事,摄受众生同向佛道。前面说明的色、声、香、味、触等五欲,是最为广泛而完整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以平等无诤自处。彼以恶来及以恶声名色加我。非理相干讪谤毁辱。但退步自照于己无歉。一切勿与较量。亦不动念嗔恨。只与直下坐断。如初不闻不见。久久魔孽自消。尔若与之较。则恶声相反岂有了期。又不表显自己力量。与常流何以异。切力行之。自然无思不服。什么是圜悟克勤大师说的这个平等无诤自处?什么是金刚经说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可不是一般人说的意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