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平实导师《大乘无我观》在宗通部分,当菩萨明心了成为七住满心的菩萨,仍然需要佛菩萨及善知识的摄受,否则还是会退失菩提心,因此,佛在《菩萨璎珞本业经》曾开示:【佛子!若不值善知识者,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退菩提心。如我初会众中有八万人退,如净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等,欲入第七住,其中值恶因缘故,退入凡夫不善恶中,不名习种性人。】(《菩萨璎珞本 | admin 2020-06-08 |
|
--------平实导师《阿含正义(第四辑)》第七章第二节心解脱、慧解脱——见道与修道。 | admin 2020-06-08 |
|
所以见一处住地能正确的断除,能真正的证初果,在现今佛门中有正确的教导,并有实证的经验是相当难得的;但在平实导师所带领的正觉同修会学人,依着大乘法教,这却只是基本入门并不困难。一念无明另外一个分类就是思惑,也就是修所断的烦恼,就是欲界爱、色界爱、无色界爱的三种住地烦恼。欲界的思惑之中,以贪瞋痴三毒都具足,但是相较于上二界以贪爱为重。色界已经离开了欲界 | admin 2020-06-08 |
|
--------平实导师《金刚经宗通》〈大乘正宗分〉第三无想定者,谓佛子证四禅已,未断色界天身之执着而欲取涅槃,便于四禅定中作涅槃想,以定中之想为出离三界之障,遂灭除心中无语言之想,以此而入无想定,以无想定境界作为涅槃;以灭想故,了知心(空明觉知之意识)即灭而不起,名为无想定。以此为涅槃故,数数熏习;舍寿后便入此境,生无想天,寿命或五十劫、或百劫乃至五百劫 | admin 2020-06-08 |
|
--------平实导师《楞伽经详解》第二辑无想定者,谓佛子证四禅已,未断色界天身之执着而欲取涅槃,便于四禅定中作涅槃想,以定中之想为出离三界之障,遂灭除心中无语言之想,以此而入无想定,以无想定境界作为涅槃;以灭想故,了知心(空明觉知之意识)即灭而不起,名为无想定。以此为涅槃故,数数熏习;舍寿后便入此境,生无想天,寿命或五十劫、或百劫乃至五百劫,恒住无意识 | admin 2020-06-08 |
|
-----平实导师《明心与初地》续讲 | admin 2020-06-08 |
|
-----平实导师《明心与初地》续讲 | admin 2020-06-08 |
|
--------平实导师《阿含正义(第四辑)》第七章第二节心解脱、慧解脱——见道与修道。在末法的时代,修学佛法的人,不能证得解脱果的原因,就是由于没有能够如实的了知五蕴和十八界,没有如实的现前观察五阴十八界法的真伪。佛出道的时候,施设了五蕴和十八界,来跟众生说明,让众生了知五蕴和十八界虚妄;与佛有缘的众生,听闻佛的开示以后,知道什么是五蕴,知道五 | admin 2020-06-08 |
|
--------平实导师《阿含正义第五辑》第八章第一节俱解脱 | admin 2020-06-08 |
|
-----平实导师《阿含正义第二辑》第三章第五节四识住、七识住 | admin 2020-06-08 |
|
-----平实导师《阿含正义第二辑》第三章第五节四识住、七识住 | admin 2020-06-08 |
|
-----平实导师《楞伽经详解》第一辑 | admin 2020-06-08 |
|
--------平实导师《楞伽经详解》第四辑P1~5 | admin 2020-06-08 |
|
因此十方一切诸佛如来,观察众生怨谤,同名谗虎;菩萨见枉,犹如遭遇霹雳一般;然而今时藏密之师,无法与正觉同修会议论法义,遂枉诬平实导师为虾蟆精所变、人妖……等,此即枉习交加。十、讼习交諠:众生因覆藏的缘故,就有鉴见照烛,如同日中不能藏影;故有恶友、业镜、火珠,披露宿业而对验诸事。亦即众生讼习交諠深重,明知自己悟错了,却继续覆藏未悟言悟的大 | admin 2020-06-08 |
|
(摘录自平实导师著,《宗通与说通》,页141-142,正智出版社。)宗通又名自宗通;大乘佛子修学佛法,若已满足信心,具备福德资粮者,当以大乘见道为第一要务;大乘见道即是禅宗之开悟明心。明心后,若不遇大名声之假善知识摄受,不被其邪见所转而退失,亦不自我否定所悟者,即不退失见地,能入第七住位,常住不退,名为证得大乘无生忍,获得法智及与类智,成位不退菩萨。此即自 | admin 2020-06-08 |
|
这其中的主要差异,我们先来看在《起信论讲记》第三辑中平实导师的开示,这样大家就可以比较容易掌握其重点了。【真如心第八识从来离六尘见闻觉知,所以永远空、无相,所以从来都无所得。……转依真如心以后就不需要再作有求有作的事业了,这就是菩萨所证得的另一种净三昧。所以菩萨兼得两种净三昧。】(《起信论讲记》第三辑,正智出版社,页291。)接下来我们就 | admin 2020-06-08 |
|
平实导师.《法华经讲义》第五辑.:正智出版社,2016年元月31日:42页,50页3.萧平实.随缘——理随缘与事随缘.免费结缘:正智出版社,2008年9月:93页4.平实导师.阿含正义——唯识学探源第三辑:正智出版社,2006年12月:671页,694页,704页,782页5.萧平实.真实如来藏.大陆:宗教局出版,20086.涅槃.2016年[引用日期2016-12-20]7.平实居士.禅&md | admin 2020-06-08 |
|
--------平实导师《真实如来藏》<第十七章依小乘阿含经密意证有如来藏>此外,世尊在《杂阿含经》也开示非我,非异我,不相在的道理,其中的我,指的同样是无余涅槃本际如来藏,或者是如,因为,只有不生不灭的如来藏才能够称为是真实我。譬如,如来在《阿含经》当中为火种居士开示说:【我为诸弟子说: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 | admin 2020-06-08 |
|
--------平实导师《念佛三昧修学次第》<第一篇第二章第四节果报殊胜> | admin 2020-06-08 |
|
--------平实导师《念佛三昧修学次第》<第一篇第二章第四节果报殊胜> | admin 2020-06-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