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平实导师《胜鬘经真义》   〈十受章〉第二(原标题:胜鬘夫人十大愿戒) 三摩地

2018-07-22

毕竟,对一个欲界人间学人来说,戒律上的纤毫不犯,其实是不可能做到的,以邪淫这个戒律而言,它最后的目的,是要使我们远离欲界的贪爱,只要大方向是趋向于断情灭爱(平实导师说:菩萨应向无嗔有悲、无爱有慈的方向逐步迈进),就是值得肯定的。当我们贪欲很重的时候,要降伏贪欲是不容易的,此时可以先从断我见下手,我见一旦断除,再来观察贪欲的过患,这样子修,符合解脱道 三摩地

2018-07-22

既然提问的师兄有缘在此末法邪见众多的时代,能够接受平实导师开示的世尊了义究竟正法,也愿发大心期望此世能够明心证真,更复眼见佛性,甚至有机会进入初地,更能地地增上,直至成佛;成佛的愿都敢发了,怎么一个五戒不敢持守呢?所以劝请菩萨道的行者要心得决定,也是希望借助戒律的功德,让自己早点远离恶业习气种子现行的残害,让自己的持戒功德更能显发出来,如此才是积极 三摩地

2018-07-22

-----平实导师《优婆塞戒经讲记(第四辑)》<受戒品>第十四 (原标题:菩萨优婆塞戒每月一定要有六天受持八关斋戒) 三摩地

2018-07-22

既然提问的师兄有缘在此末法邪见众多的时代,能够接受平实导师开示的世尊了义究竟正法,也愿发大心期望此世能够明心证真,更复眼见佛性,甚至有机会进入初地,更能地地增上,直至成佛;成佛的愿都敢发了,怎么一个五戒不敢持守呢?所以劝请菩萨道的行者要心得决定,也是希望借助戒律的功德,让自己早点远离恶业习气种子现行的残害,让自己的持戒功德更能显发出来,如此才是积极 三摩地

2018-07-22

能持这八戒,可防止身口意三业的恶行,如果再加受不捉持金银戒,就是不营利谋生,那就是正式出家的沙弥戒了;因此平实导师说:八戒斋法的目的只是为了求未来世有出家的因缘,所以只要在五戒的基础上再作一日的受持就够了,把熏习出家生活的种子种在心田中,这一世纵使不能出家,未来世因缘成熟就可以出家;既然是为了引生来世出家的因缘,当然可以选择在每月、每年有空的那一天 三摩地

2018-07-22

在这方面,正觉同修会的平实导师所倡导的无相念佛,有非常详细的修学次第,很容易就可以上手,而且能够让修学的人具备动中定的功夫,可以不受外境影响而失念,所以是非常殊胜而且很受用的念佛法门,非常适合忙碌的现代人来修学。另外,佛陀又教导我们说,念佛、念法、念僧是智慧庄严,念施、念戒、念天则是福德庄严;如果能够具足福德以及智慧的话,就能够庄严自己以及一切众生 三摩地

2018-07-22

并且劝请您至网络书局或各地实体书局请购平实导师讲述的《优婆塞戒经讲记》,当中有甚多的开示。此处因篇幅所限,只能从法理原则上来作说明。问:菩萨戒十个重戒犯了不通忏悔,忏悔了重罪还是不灭,还要去受,入波罗夷之罪,三贤、十地,一切皆失。这是导师所教导我们的,末学自从看到导师这样开示后就一直哭。末学今生还没有求受菩萨戒,可是总觉得自己过去生应该是受过菩萨戒 三摩地

2018-07-22

那么在大乘法中说到五逆的破僧逆罪,他的对象当然就如同平实导师在《优婆塞戒经讲记》当中所说的说:“破僧有两种状况:第一是毁谤贤圣僧:证悟了的出家人都不是破法、谤法者,都不许毁谤,毁谤了就是破僧;第二种是破和合僧,破和合僧就是以两舌的行为,而导致僧团的分裂。”平实导师所说的,第一种毁谤贤圣僧中的证悟了的菩萨、证悟了的出家人,当然是指心出家的胜 三摩地

2018-07-22

-----平实导师《楞伽经详解第一辑》 (原标题:僧伽有几种?云何为坏僧?) 三摩地

2018-07-22

-----平实导师《阿含正义(第四辑)》第七章第一节<二乘所断无明与外道常见> (原标题:沙门的真正意义) 三摩地

2018-07-22

-----平实导师《宗通与说通》第一章第三节<说通概说> (原标题:宗说俱通之胜义菩萨僧,唯在大乘,极难值遇) 三摩地

2018-07-22

因为佛法在世间,如果没有僧宝的帮忙,那一般人是没有办法能够实证佛法的,除了说他能够像我们同修会的平实导师一样能够自参自悟,乃至被人家误导之后,他还能够自己实证佛法。可是如果说在我们导师弘法之后才出来的,然后他读了我们导师的书之后,他就若有所得地说:“虽然我学了这个平实导师的法,可是事实上佛法是实相嘛,那不是我们导师的,那是佛说的,我直接跟佛陀 三摩地

2018-07-22

正觉大家长平实导师,他的一个心愿就是希望世尊传下来的如来藏妙法能够重返内地,利益广大众生。接著马鸣菩萨说:“随喜劝请,正信增长。”意思是说,应该随喜劝请菩萨法师上座说法,使得佛菩提道的正信渐次增长。但这里说的是正信而不是迷信,学佛不是盲目信仰,而是要多闻熏习佛法正知见,串串熏习而发起智慧,才有能力简择正法与邪法的分际,学佛的路子才会正确。 三摩地

2018-07-22

因为佛法在世间,如果没有僧宝的帮忙,那一般人是没有办法能够实证佛法的,除了说他能够像我们同修会的平实导师一样能够自参自悟,乃至被人家误导之后,他还能够自己实证佛法。可是如果说在我们导师弘法之后才出来的,然后他读了我们导师的书之后,他就若有所得地说:虽然我学了这个平实导师的法,可是事实上佛法是实相嘛,那不是我们导师的,那是佛说的,我直接跟佛陀学。像这 三摩地

2018-07-22

 -----平实导师《优婆塞戒经讲记(第五辑)》<供养三宝品>第十七(原标题:如何供养三宝?) 三摩地

2018-07-22

僧的定义──《杂阿含经》在与各位分享高僧传心得之前,先与各位说明什么是「僧」?因为现代的佛门对于「僧」的定义已经不清楚了,乃至于一般的大众觉得身穿袈裟、住进寺院,剃头,受声闻戒就是「僧」了,殊不知在小乘佛法之中,对于「僧」的定义是非常严格的,普遍大众对于经典中所记载的内容无法看懂,或无法深入,不过没关系,现在此世唯一通达经典的正觉来为大家隆重讲解什 三摩地

2018-07-22

 -----平实导师《优婆塞戒经讲记(第五辑)》<供养三宝品>第十七(原标题:供养三宝) 三摩地

2018-07-22

-----平实导师《起信论讲记(第五辑)》(原标题:信有四种(一)) 三摩地

2018-07-22

因为佛法在世间,如果没有僧宝的帮忙,那一般人是没有办法能够实证佛法的,除了说他能够像我们同修会的平实导师一样能够自参自悟,乃至被人家误导之后,他还能够自己实证佛法。可是如果说在我们导师弘法之后才出来的,然后他读了我们导师的书之后,他就若有所得地说:“虽然我学了这个平实导师的法,可是事实上佛法是实相嘛,那不是我们导师的,那是佛说的,我直接跟佛陀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