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明心  烧纸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如果没有如来藏,就没有二乘菩提可说,因为二乘菩提是依蕴处界的缘起性空来观察的,具足现观了蕴处界的缘起性空,才能断除我见、断尽思惑,所以缘起性空观是依蕴处界而有的;可是,蕴处界却又依如来藏而有,佛在《阿含经》说:这个“识”─如来藏─来入胎、住胎,才会有色身,才会有人类的蕴处界(详平实导师著《阿含正义》中所举述的阿含部经文)。没有蕴处界的出生 三摩地

2018-07-22

在随平实导师与亲教师薰习佛法几週之后,让从未想过以宗教探索生命奥秘的我感到如此亲切与认同感。藉由佛教开启众生智慧与指引人生方向的工作,不仅让自己敬仰不已,也恍然明白这不是自己一直想要从事的工作型态—启发别人智慧、指引人生方向、当别人的心灵捕手吗?我内心很惊讶与惊喜,真的让我找到了吗?理性的声音告诉我,还是过些日子谨慎观察与了解后再说吧!在踏上 三摩地

2018-07-22

具体细节请请阅平实导师所著结缘书《无相念佛》。注解²、有情之心识共包括八个,末那识是八识中的第七识,末那识行相非常微细,凡夫很难触证到祂的存在,但祂其实才是真正的自我,因为祂的体性是处处做主,恒审思量的,心理学里说到潜意识的特性可以说是介于这个第七识末那识和第六识意识之间的,当然这个自我因为也是依缘而生,虚妄不实的,所以并不是真我。-----微信公 三摩地

2018-07-22

具体细节请请阅平实导师所著结缘书《无相念佛》。注解²、有情之心识共包括八个,末那识是八识中的第七识,末那识行相非常微细,凡夫很难触证到祂的存在,但祂其实才是真正的自我,因为祂的体性是处处做主,恒审思量的,心理学里说到潜意识的特性可以说是介于这个第七识末那识和第六识意识之间的,当然这个自我因为也是依缘而生,虚妄不实的,所以并不是真我。-----微信公 三摩地

2018-07-22

-----平实导师《维摩诘经讲记(第三辑)》〈菩萨品〉第四 (原标题:无所得才是) 三摩地

2018-07-22

-----平实导师《楞伽经详解第一辑》 (原标题:佛法中的智慧是指什么?) 三摩地

2018-07-22

这个部分各位可以看一看,详细看看说平实导师所着的四巨册的《狂密与真密》。现在的西密所以会到达这个地步,都是因为一开始就不是真正佛法的缘故。第四个部分说三论宗。三论宗以《中论》、《十二门论》、《百论》来建立宗门的旨意,所以叫作三论宗。因为这三论都是以般若空性实相心来作主旨,也就是说它是宣示如来藏空性的意涵,所以有时候又叫作般若宗。可是问题在于哪里?问 三摩地

2018-07-22

」此处圣教量教导我们,相貌庄严之报乃从「忍辱」而来,忍辱有「世间忍」、「出世间忍」、「无生忍」、「悲忍」,平实导师在《起信论讲记》第五辑提到:「所谓世间忍,就是在世间法上,能够安忍而不动其心。忍!说一句简单的话,就是接受的意思。(中略)世间忍是接受什么呢?就是接受世间对你的不公平待遇,接受世间对你的不合理待遇,接受世间对你的恶劣待遇,你如果能够接受 三摩地

2018-07-22

其中由于如是的体认,所以对于自心如来藏的各个体性会发起体触,如同在开悟的时候,但对于若干的义理会开始去检验,因此《大般若经》所说的许多体性,会想要去观行,在八识和合运作的第八识功德之外,更带一分去观察第八识的自体性,而不是随七转识的诸体性,这样去思索什么是「无我性」、「无所得性」、「不生不灭性」,这些许许多多的体性,根据悟前的知见,悟后的知见,都一 三摩地

2018-07-22

平实导师在《优婆塞戒经讲记》第四辑第124─125页中解释:如果能以衣服、饮食、卧具、房舍或者生病时以汤药供养父母,乃至有能力的人以财宝供养,并且要恭敬礼拜、赞叹尊重,才是如法的供养东方,具备了受戒的第一个条件。佛门中常常有这样的在家:剋扣父母的供养而去外面布施,这是假名布施,后面佛会说到。真修布施的人,应当剋扣自己的享受来布施,对父母的供养绝对不该减少 三摩地

2018-07-22

******************平实导师在《优婆塞戒经讲记》第四辑第124─125页中解释:如果能以衣服、饮食、卧具、房舍或者生病时以汤药供养父母,乃至有能力的人以财宝供养,并且要恭敬礼拜、赞叹尊重,才是如法的供养东方,具备了受戒的第一个条件。佛门中常常有这样的在家:克扣父母的供养而去外面布施,这是假名布施,后面佛会说到。真修布施的人,应当克扣自己的享受来布施,对父母 三摩地

2018-07-22

譬如平实导师所倡导的无相念佛,就是以〈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为本,来教导学人如何于繁忙的日常生活中,成就一心念佛的功夫。此功夫成就时,能够让念佛之念持续不断,净念相继;若再配合应有的正确知见,便能以此定力,于四威仪中作观行而断三缚结,成就须陀洹果;乃至能以此定力来参禅而证悟实相,也就是找到每个人本有的实相心如来藏。因此念佛有种种殊胜的功德,有心学佛 三摩地

2018-07-22

如今平实导师所领导的大乘证悟菩萨僧团—正觉同修会—仍然住世,平实导师不仅开悟明心和眼见佛性,甚至是实证阳焰观、如梦观,以及已经实证了犹如镜像、犹如光影现观的地上菩萨。在正觉同修会中所修学的佛法不仅可以让人断我见实证初果,甚至可以开悟明心、乃至眼见佛性。而许多已经证悟的菩萨,正努力地继续修学般若别相智及熏习唯识种智,欲往初地迈进。因此,学人 三摩地

2018-07-22

平实导师《优婆塞戒经讲记》第三辑也提到:「我慢,又称为根本慢。因为这种慢心是一切慢的根本,是一切人生来就有的:因为有我而生慢。凡是基于自我的存在生起的慢,都属于我慢。他是因为有我而作了比较高下,产生了慢;是因为我的存在,有我所以起慢,仗恃有我而生慢。」其实这个我慢心就是一切有情的问题所在。我们先来看看卡门这部戏,为啥它会一直出名呢?吉普赛的大姊大 三摩地

2018-07-22

-----平实导师《菩萨优婆塞戒经讲记(第二辑)》-----微信公众号《佛法》2016-04-22 (原标题:【相好庄严】女人,胖一点命好有福!) 三摩地

2018-07-22

有一次我梦到一个朋友有了新情人,但梦中我感觉他的情人不好,没多久那个朋友就跟那个新情人分手了!真是很神奇!马鸣菩萨的《大乘起信论》中有说到意根是「现识」又是「智识」,平实导师解释说也就是说意根配合意识时,他就可以直接反应出来!譬如我们如果意识心被训练得知道某些事情,当我们一看到这个事情时,我们马上就会有反应!譬如我们因为被教导说大便是脏的,那当我们 三摩地

2018-07-22

毕竟,对一个欲界人间学人来说,戒律上的纤毫不犯,其实是不可能做到的,以邪淫这个戒律而言,它最后的目的,是要使我们远离欲界的贪爱,只要大方向是趋向于断情灭爱(平实导师说:菩萨应向无嗔有悲、无爱有慈的方向逐步迈进),就是值得肯定的。当我们贪欲很重的时候,要降伏贪欲是不容易的,此时可以先从断我见下手,我见一旦断除,再来观察贪欲的过患,这样子修,符合解脱道 三摩地

2018-07-22

此段平实导师在《楞严经讲记》第十三辑中的白话解释如下:阿难!欲界中不同心性的各种人都不求常住之法,也还没有能力舍弃妻妾之间的种种恩爱。但是处于四处都有邪淫事相的欲界人间,他的心中却不会因此便流散放逸于邪淫之中,心地澄清莹亮而出生了微少的光明;命终之后相邻于日月,像这样的一类人名为四天王天。对于自己的妻子房室中事已经淫爱微薄,于清净修行安居的时候不会 三摩地

2018-07-22

行菩萨道是三大无量数劫的事情,所以菩萨道应该要让自己过得快乐!如此才能长远的走下去!过得太痛苦那很快就受不了了!因此葛格我之前才写了一篇〈佛陀教导菩萨要发愿生在好家庭〉,目的就是希望大家都过得快乐!当然有的人想说生在不好家庭也可以磨练!那也是很好啦!但葛格我不会发这样的愿!我都是发愿生在好的菩萨家庭!乃至我都发愿要有好的菩萨眷属!也就是要找到好的菩 三摩地

2018-07-22

在随平实导师与亲教师薰习佛法几周之后,让从未想过以宗教探索生命奥秘的我感到如此亲切与认同感。藉由佛教开启众生智慧与指引人生方向工作,不仅让自己敬仰不已,也恍然明白这不是自己一直想要从事的工作型态-启发别人智慧、指引人生方向、当别人的心灵捕手吗?我内心很惊讶与惊喜,真的让我找到了吗?理性的声音告诉我,还是过些日子谨慎观察与了解后再说吧!在踏上亲证生命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