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有关于了义与相似佛法之差异,此处限于篇幅,无法详述,请参阅平实导师所著之《宗通与说通》、《邪见与佛法》……等书。所以,时下影响众生亲近相似佛法的最主要原因,除了上述各人过去世熏修佛法的善根福德因缘之外,另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假名善知识的导,以相似佛法蒙蔽了众生的眼睛而阻隔了众生亲近学习真正佛法的因缘。若要接引众生亲近佛法,这个佛法当然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平实导师开示 摘自正德居士《<学佛之心态>附录七:神通无关解脱慧之证量,亦无关般若慧之证量》(原标题:神通无关解脱慧之证量,亦无关般若慧之证量)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有关这部分法义平实导师已在《宗通与说通》中有详细的开示:【是故「有情无情同圆种智」一语乃方便说法,非真实义,不应生执而起臆想。然于地上菩萨之无生法忍道种智观之,亦言可通;谓山河大地草木植物乃是有情共业种子所变现者,既如是,则圆成一切种智之究竟佛,于其示现成佛之世界,其中所有山河大地与草木,亦有一分是其自心真如所变相分;则彼世尊成佛时,其真如所现之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平实导师《优婆塞戒经讲记(第五辑)》<杂品>第十九(原标题:明明有钱,却推说没钱的果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平实导师在《优婆塞戒经讲记》第五辑中,对于读诵的解释:读是了解经中的义理;诵是读不懂,而把它作为早晚课诵的内容。所以读诵包括了解经中的义理与课诵。即使是课诵,一般人在诵经的过程当中,也多少会同时思惟其中的法义,因此除了诵之外,也有读的成分在里面,而不只是把诵念出来而已。所以无论读或诵,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去了解经中的义理。对于经典的正确理解,确实是不容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平实导师《优婆塞戒经讲记》第一辑(原标题:衹树给孤独园的由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譬如平实导师所成就的如梦观,就是能够知宿命的这种定,因为这种现观能够在定中,或者是在梦中能够相应于过去的宿命,可以知道说过去多少劫自己所造作的种种的业行。所以能够把过去的种种的过去世的内容,把它串起来之后,就可以知道自己经过什么样的修行、经历过什么样的境界,所以来到了这一世。而这一世的修行的任务是如何、使命是如何、将来应该怎么样走,就逐渐地了知,这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再加上说,护持正法继续在人间弘传,也真的需要很多人力,而这正也是这一些有缘的菩萨可以投入这个行列,也好为他们自己累积广大福德资粮的时候;所以一方面随着平实导师一步一步往上走,一方面也衷心地希望说:有缘的菩萨在的道场修学的因缘能够快速地成熟。所以在这样的前提下,就有了第四个法相:尽己所知世语世事以化众生、心不贪着。因为菩萨在度众的阶段中,有一个事情他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平实导师多年弘扬如来藏的威德力加被的缘故——包括在《阿含正义》中详细地阐述,使得当今修学的佛子已经确定了一个正确的观念,那就是:在思惟观行十二因缘的法义之前,一定要作十因缘的思惟及观行;而十因缘中的第一支的识,指的是齐识而还,不能过彼中的第八识,而不是识蕴中的六识。换句话说,得要从十因缘观之中确定有一个万法所依的第八识,也就是如来藏,有时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1)假如是以求证般若为主要的修学目标而言,还得要如同平实导师所开示的:五度修福业,凭之得般若。可是当亲证般若之后,菩萨一定会发现到:若要实证进一步的布施到彼岸乃至是智慧到彼岸,还得要从般若的智慧角度,再来观察思惟以及清净的转依。这就表示说,依于基本的福德庄严,而有初分的智能庄严;又因为智慧庄严,简择力更加殊胜,然后又使得随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菩萨实现福报的方法:继承、婚姻或自己努力赚钱本篇将提到菩萨实现福报的三种方法!有的菩萨是因为继承父母的财产所以福报很好!有的菩萨是因为婚姻,也就是老公或老婆很会赚钱所以福报很好!那也有些菩萨是靠自己努力赚钱,不论是自己本业或做生意或开公司或投资而赚大钱的!这篇葛格我将举经典的例子与我认识的一些菩萨们的真实例子,来说明这三种情形!以及最后提到该怎么样 | 三摩地 2018-07-22 |
![]() |
508,a14-15)那葛格我在讲堂认识几位很会赚钱的大富长者菩萨,他们都是在自己本业中赚钱的!有自己开公司的!有做贸易的,有做房地产的、有作股票的!也有是在金融界高薪的,年薪到五百万以上!也有卖珠宝的菩萨说以前年薪一千万!那也有当医生的、当律师的菩萨!也有大公司的总经理菩萨!其中也有不少女性菩萨是很会赚钱的!可能月薪也有十万、二十万乃至五十万的收入!(这里都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总之广结善缘非常重要!而导师也教导我们,布施的时候要多找很多人参与,这样就跟很多人结善缘,未来自己的因缘也很多!那布施要广泛布施,也要引导众生往佛法才是最如法的布施!而发愿回向也很重要,如果布施做了很多!可是他故意投生到贫苦家庭又故意不去赚钱!那基本上他也不一定能变有钱人!但众生会觉得他福德很好,因为他显现出来的种子就是很有福德的感觉!但其实如果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平实导师在《金刚经宗通》之中曾经开示:五度修福业,凭之得般若,后无住行施,福智无能比。这是说学人还没有进入内门修学六度之前,得要藉由在外门修学布施等五度的福德,作为从六住位进入七住位的一个资粮。换句话说,悟后修又是不一样的情况,而修学前五度的一一度,每一度的福业,都有它的不同差别,所以才说在五度之中都要修学。现在就简单来说一说,修学这五度所得的福业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关于这个部分为祖先追福的这个圣教的道理,详细的解说部分,请大家可以参考正智出版社所出版的《优婆塞戒经讲记》第六辑,由平实导师所着,在第六辑的136页到148页,平实导师有很详细地说明。今天是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就不再举出来说明,请读者可以自行前往各大书局请购来读,了解当中的法义。所以,今天我们讨论到这个所谓烧纸钱的种种世间民俗的这个有为生灭法,我们知道它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譬如平实导师在《法华经讲义》第三辑中的开示:自成无上道,广度无数众;诸佛在人间成佛时,都不是有人教导的,都是在无佛也无佛法住世的时候,自己修行而成就佛道的。所以现在末法时代仍然有佛法住世时,假使有人自称成佛了,那一定是不懂佛法的门外汉,都是大妄语人。(《法华经讲义》第三辑,正智出版社,页165。)因此诸佛成佛都可以自参自悟,都有无师智,绝对不会在人间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本内容摘录自平实导师在《楞伽经详解》第一辑(第72页、23页)中的开示:一、顶礼顶礼佛足者谓头面接足礼也;以我最尊最上之头脸,置于佛之最卑下之足掌而接触,表示完全信受臣服之意,此是于佛趺坐之时而言。若佛世尊彼时站立,或坐于椅上而双脚垂地,则应行捉足礼:以我头额置于世尊之脚掌上面,双掌轻柔地包住佛足脚踝,示同翻掌;此即吾人礼佛翻掌之意,谓头面接足礼也。此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个部分的法义,大家可以去参考正觉同修会平实导师在讲经说法的时候有说明,而平实导师于讲经的时候也曾开示:我们当菩萨的,对于荡涤汁、呕吐物乃至厨余、菜屑这些可弃之物,都不应该以丢弃想的作意来丢弃,应该要以布施想来布施给虫蚁、鬼神这类众生。所以,连这种可弃物都应该起布施想,更何况是完好的食品而以丢弃想来丢弃呢?所以说,对于蒙山过后的这些食物若是以丢弃想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平实导师《金刚经宗通(第一辑)》〈因由分〉第一(原标题:关于搭衣)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十因、四缘、五果这道理,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无法在此为大众详细说,菩萨们可以请阅论本来研读,也可以依止真善知识平实导师座下来修习这一部菩萨根本大论,就能够更了解中间的因缘果报的道理。另外典故当中,我们也看到金铃比丘因为唱诵庄严胜妙梵音,不但令全军大众立足聆听,连畜生道的象、马都受到感动而停下来听受。所以,很多菩萨们,在这一世刚接触佛法时候,也会因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