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此分法要平实导师于2007年12月,在台南文化中心开示〈人间佛教的真实义〉时,有甚为详细的阐释。〔编按:《人间佛教》自本电子报50期起已开始连载。〕再者,若从诸地菩萨自身佛道的修证来说,地上菩萨乃是进入大乘修道位中,其中对于许多无生法忍的亲证及现观,乃是以在家身分来修行,较有因缘证得。例如:烦恼障习气种子的修除,以在家身分历缘对境较有因缘修除,因为众生多看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四个字能说明你会不会修福平实导师在《金刚经宗通》第三辑第66—68页开示说:另外一种福德叫作随喜赞叹。譬如某甲菩萨努力来作义工,有的人心里面酸溜溜地,开口就说:哎呀!我就是没时间啦!不像你那么好命啦!我都没办法啦!酸溜溜地说出口,就削减了自己的福德。为什么不改一个方式说:你真的有福报,有时间不必去赚钱,可以来作义工,功德无量!你在说别人功德无量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平实导师在《优婆塞戒经讲记》第二辑第229--230页中开示:四摄法是依佛世时天竺的状况来说。四摄就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菩萨要利益众生,首先是布施:法布施、财布施、无畏布施。所以我们出来弘法,是法施;从来不收人家钱财纳为己有,我们并且出钱赞助来买讲堂,是财施;使人了知无余涅槃中的实相,舍寿面对生死时无所畏惧,就是无畏布施。四摄的第二法是为众生说法时要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次法——回向成佛是让福德暴涨无量倍的方法您知道福德要怎么累积才会比较快吗?如果自己的力量很小,布施的财物或能力又有限,那要怎么样用少善根而得到无量的果报呢?平实导师以弥勒菩萨的《瑜伽师地论》中的道理来教导我们,《瑜伽师地论》卷45〈菩提分品第17〉中说:云何菩萨方便善巧,令诸有情以少善根感无量果?谓诸菩萨方便善巧,劝诸有情,舍微劣物乃至最下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摘录于平实导师著《实相经通宗》第五辑 (原标题:“菩萨摩诃萨”是什么意思?)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平实导师在《优婆塞戒经讲记》第四辑第124─125页中解释:如果能以衣服、饮食、卧具、房舍或者生病时以汤药供养父母,乃至有能力的人以财宝供养,并且要恭敬礼拜、赞叹尊重,才是如法的供养东方,具备了受戒的第一个条件。佛门中常常有这样的在家弟子:克扣父母的供养而去外面布施,这是假名布施,后面佛会说到。真修布施的人,应当克扣自己的享受来布施,对父母的供养绝对不该 | admin 2018-07-23 |
![]() |
——《维摩诘经讲记》平实导师著《维摩诘所说不可思议解脱经》〈文殊师利问疾品〉:【尔时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言:「菩萨应云何慰喻有疾菩萨?」维摩诘言:「说身无常,不说厌离于身;说身有苦,不说乐于涅盘;说身无我,而说教导众生;说身空寂,不说毕竟寂灭;说悔先罪,而不说入于过去;以己之疾愍于彼疾,当识宿世无数劫苦,当念饶益一切众生;忆所修福,念于净命; | admin 2018-07-23 |
![]() |
2010年六月底,第一次购得《优婆塞戒经讲记》,当时也是家母生命渐渐走向尽头之时,读到讲记中平实导师所提到的布施,心里总有很多的澎湃与感想,却没有办法在第一时间整理出心里的思绪,因为太粗心;而在同时,身边却有件事情发生而有所心得。家母是一位不喜吵闹、人声鼎沸环境的人,当最后在医院时,家母总是告劝家人不要找人来探病,她想要安安静静的休息。住家周围的邻居,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例如像平实导师那样的大菩萨,平实导师这一生四十几岁钱赚够了就退休了,而且智慧很高、证量很高,所以肯定是过去生常布施的久学大菩萨─他是一位从小时候就喜欢布施的人。---------------------------------注1、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卷11〈1序品〉中也有提到布施的利益:问曰:檀有何等利益故,菩萨住般若波罗蜜中,檀波罗蜜具足满?答曰:檀有种种利益:檀为宝藏,常随逐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平实导师在《优婆塞戒经讲记》第三辑第98页中说:修菩萨行,当然要念念想到布施,要随时随地布施:起了妄想,就把妄想布施掉;起了贪,就把贪布施掉;起了瞋,就把瞋布施掉。这样子念施,对你不能得利吗?财施上也一样,得要常常念著有没有机会利益众生,有机会就做,这也叫作念施。布施与持戒是初机学佛的基础,但是对于证悟的久学菩萨来说,也是一样的重要。佛在《大般若波罗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平实导师《优婆塞戒经讲记(第五辑)》(杂品)第十九(原标题:五种有智慧的布施)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大智度论》卷6)平实导师也因此常常教导大众说:摄受众生就是摄受佛土。而摄受众生当然是要以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等菩萨四摄法去摄受。而这四摄法中,又以爱语最为第一;要以爱语来行布施,以爱语来利益众生,以爱语来行同事行等等。而我们在爱语的同时,当然也少不了慈善的眼神,柔和的脸色,恭敬的身行,以及诚恳的心意等等来共同,要不然众生是很难感受到我们的诚意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平实导师亦于《念佛三昧修学次第》第一篇〈念佛法门之殊胜与前方便〉当中有如下开示:六度诠旨是菩萨法门。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与智能。布施有财布施、无畏布施与法布施;财施是赈济贫穷以及助成一切的善业。无畏布施是施予众生安稳、没有恐怖。……而法施为佛法之布施;把我们所学的佛法告知有缘者,使其同蒙法利。布施为菩萨修行之第一度,亦为最重要 | 三摩地 2018-07-23 |
![]() |
1059,b15-c3)而平实导师在《优婆塞戒经讲记》第六辑130页为我们说明:「法布施能到的果报是:未来无量世得好上色,每一世都不会长得很丑,身体也很健康,这就是得好上色,并且是未来无量世都如此。因为众生听你说法,或者因为你送给他书籍,他读过就得到法了,就开始断除瞋心;因为帮助众生断除瞋心的关系,未来无量世中你就得上妙色。瞋心影响色身很严重,且不说长时间,只说 | 三摩地 2018-07-23 |
![]() |
[4]佛因戒、因施而修慈心者,应该要有正确知见,平实导师曾开示:【慈无量心成就者,纵使没有初禅功夫,也可以去当大梵天王;当你的慈无量心成就时,大梵天王的宫殿会震动、摇晃,他就会观察欲界中有谁修成慈无量心,然后就会来找你麻烦,那时你要声明:「我对你那个位子没兴趣,我想要的是佛法,所以你不必担心。」他就不会再找你麻烦,否则你的慈无量心成就以后,大梵天王常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在这方面,正觉同修会的平实导师所倡导的无相念佛,有非常详细的修学次第,很容易就可以上手,而且能够让修学的人具备动中定的功夫,可以不受外境影响而失念,所以是非常殊胜而且很受用的念佛法门,非常适合忙碌的现代人来修学。另外,佛陀又教导我们说,念佛、念法、念僧是智慧庄严,念施、念戒、念天则是福德庄严;如果能够具足福德以及智慧的话,就能够庄严自己以及一切众生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平实导师《金刚经宗通》〈善现启请分〉第二(原标题:发菩提心主要就是发四宏誓愿)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平实导师《优婆塞戒经讲记(第一辑)》<发菩提心品>第二(原标题:众生云何发菩提心(一))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接下来,要探讨菩提心到底是有、是无?有几品?要如何增上? ------平实导师《优婆塞戒经讲记(第一辑)》<集会品>第一(原标题:众生云何发菩提心(三))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平实导师《优婆塞戒经讲记(第一辑)》<发菩提心品>第二(原标题:有智之人为三事故发菩提心)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