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摘自平实导师述《禅——悟前与悟后》,有意请阅法宝者,请入:正智书香园地:)(原标题:解行证开悟的表象与实质) | 三摩地 2018-07-23 |
|
对于真正要走菩萨道、修学大乘了义法的未悟菩萨们,被悟错的大师用已经误会后的二乘缘起性空的法义来解说大乘般若,或是以一念不生的离念灵知心常见外道法,来教导佛子们修禅;末学如今知道实情了,真的是于心不忍,因此末学证得如来藏以后,知道了这个现象严重的存在于佛教界之中,就开始向以前随学的几位师父们写信,列举他们的实例并加以辨证,劝告及请求他们不要再误导众生 | 三摩地 2018-07-23 |
|
皈命本师释迦牟尼佛皈命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摘自平实导师述《禅——悟前与悟后自序》,有意请阅法宝者,请入:正智书香园地;注一:《如何契入念佛法门》、《念佛三昧修学次第》、《无相念佛》在线阅读网址:;下载网址:(原标题:信愿行末法时代,开悟有可能吗?) | 三摩地 2018-07-23 |
|
540,b1-6)而平实导师也引用了弥勒菩萨的教导,告诉我们大家供佛时要有六种作意,如此可以让功德更加殊胜。也就是:佛是大功德田,佛是大恩德田,佛是众中尊是无上正等正觉,如优昙花而难值遇,佛是十方世界独一最殊胜的,一切法都依止于佛的圣教量。《瑜伽师地论》卷44〈16供养亲近无量品〉中说:如是菩萨于三宝所,由十种相兴供养时,应缘如来发起六种增上意乐:一者、无上大 | 三摩地 2018-07-23 |
|
(《大正藏》册2,页170,上12-20)】所以平实导师常教导我们,供佛功德无量,是累积福德最快的方法,我们大家要趁活著的时候每天都供佛,即使供奉佛像也是功德无量!因为佛在经中说,若能至诚心供养佛法僧三宝或诸佛形像,不论佛陀有没有在世都一样功德很大。《菩萨优婆塞戒经》卷3〈供养三宝品第17〉中说:善男子!如来即是一切法藏,是故智者应当至心勤心、供养生身灭身形像 | 三摩地 2018-07-23 |
|
——摘录自平实导师之《无相念佛》一书(原标题:你知道大势至菩萨如何念佛吗?) | 三摩地 2018-07-23 |
|
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明,正觉同修会的平实导师开示:从一个具足的凡夫要进入到见道乃至修道位,必须要有一段收摄心念的过程,如能加上至诚心则更好。所谓具足的凡夫,就是说他还没有断我见,没有断我所执以及我执,具足了种种的贪、嗔、无明,一直都在色、声、香、味、触,还有财、色、名、食、睡的各种境界上面去攀缘、去执著。这样的人要修学佛法,进入佛菩提道的菩萨五十二阶位 | 三摩地 2018-07-23 |
|
菩萨底忧郁CD歌词作词作曲:平实导师1、菩萨底忧郁佛地难思议,我今在遥;心爱底您,多劫伴我;而今去我诚辽,祈愿路未迢。遥亿吾释尊,大慈大悲;愚鲁如我,亦取无生;多情无欲无悔,愿您常相随。佛法虽易证,无明成障;千年血脉,脚步跄踉;不免神伤,何时返靖康?救护无明众,十万火急;每思髪白,时不我予;诸师犹自顽愚,赤氛何时弭?菩萨道讴歌,盼除沉疴;我常思念,转 | 三摩地 2018-07-23 |
|
千人以上的大型法会,正觉菩萨海会益能显现出庄严自持,这除了是因为善知识平实导师的摄受教导之外,更因为菩萨们愈来愈能理解体会,每一次正觉同修会所举办的佛法盛会,都是正在写歷史,大家都非常珍重能参贊佛教中兴史的新页之故。礼佛菩萨恭咏赞偈愿感受记当振宗风终于,九点整到了,平实导师现身主持大典,供香礼佛之后,恭颂赞偈。梵唱悠悠扬起,大众随颂入观,心绪也跟着 | admin 2018-07-23 |
|
————摘录平实导师《胜鬘经讲记》 (原标题: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 admin 2018-07-23 |
|
——平实导师著《法华经讲义自序》(原标题:责任与义务不言而喻) | 三摩地 2018-07-23 |
|
——平实导师著《金刚经宗通》真正的佛法是可实证之法!真正的佛法非是支离破碎!(原标题: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学佛人必知) | 三摩地 2018-07-23 |
|
问题一:末学每周二,都会前往正觉讲堂旁听平实导师的讲经课程,每当讲经完毕回向后,亲教师均会唱念:“愿消三障诸烦恼,愿得智慧真明了,普愿灾障悉消除,世世常行菩萨道。”请问这里所说的三障,是指事障、理障及性障吗?又性障与业障的主要差别在哪里呢?我们的回答是,这里所说的三障是指:烦恼障、所知障和业障。如果把业障用性障来取代,就会漏掉业障这一个法 | 三摩地 2018-07-23 |
|
平实导师在《优婆塞戒经讲记》第五辑中,对于读诵的解释:读是了解经中的义理;诵是读不懂,而把它作为早晚课诵的内容。所以读诵包括了解经中的义理与课诵。即使是课诵,一般人在诵经的过程当中,也多少会同时思惟其中的法义,因此除了诵之外,也有读的成分在里面,而不只是把诵念出来而已。所以无论读或诵,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去了解经中的义理。提出诵经时,如果不解其中的道理 | 三摩地 2018-07-23 |
|
——平实导师《优婆塞戒经讲记》第一辑(原标题:衹树给孤独园的由来) | 三摩地 2018-07-23 |
|
有关于“观自在菩萨”的真实义,各位可以去看平实导师以后要著出来的《妙法莲华经》讲解,这当中会把“观自在菩萨”的真实义说得非常地透彻,或者您也可以阅读导师的《心经密意》。而喇嘛教这样的说法是不是事实呢?我们来看达赖喇嘛的一本书《藏传佛教世界—西藏佛教的哲学与实践》,他说:“当行者在密宗道达到较高层次时,他们会被要求去寻找明妃或 | 三摩地 2018-07-23 |
|
主持人:其实人的本性也是贪婪、等等,但其实好像和这个佛法又有些相矛盾,它(佛法)又让我们去追求内心的平和,如影随形,但是我们人性当中又是无法避免的去贪婪,去怎样也好,那您看我们怎么样去消除这样的一个矛盾呢?陆正扬老师:佛法里面最主要有两大甘露法门,一个叫做解脱道,一个叫做佛菩提道,我们平实导师就是依止世尊的教导,以这两大的甘露法门来教导众生。所以他 | 三摩地 2018-07-23 |
|
毕竟,对一个欲界人间学人来说,戒律上的纤毫不犯,其实是不可能做到的,以邪淫这个戒律而言,它最后的目的,是要使我们远离欲界的贪爱,只要大方向是趋向于断情灭爱(平实导师说:菩萨应向无嗔有悲、无爱有慈的方向逐步迈进),就是值得肯定的。当我们贪欲很重的时候,要降伏贪欲是不容易的,此时可以先从断我见下手,我见一旦断除,再来观察贪欲的过患,这样子修,符合解脱道 | 三摩地 2018-07-23 |
|
——摘自《心经宗通》《心经宗通》——借《心经》通达解脱道、佛菩提道、禅宗公案之宗旨MasteryofSchoolTenetsintheHeartSutra【作者】萧平实述著【出版日期】2012-10-01【书号】9787547504413书摘平实导师以其所证解脱道之无生智及佛菩提之般若种智,将《心经》与解脱道、佛菩提道、祖师公案之关系与密意,以演讲之方式,用浅显之语句和盘托出,发前人所 | 三摩地 2018-07-23 |
|
平实导师在《优婆塞戒经讲记》第四辑第124─125页中解释:如果能以衣服、饮食、卧具、房舍或者生病时以汤药供养父母,乃至有能力的人以财宝供养,并且要恭敬礼拜、赞叹尊重,才是如法的供养东方,具备了受戒的第一个条件。佛门中常常有这样的在家:克扣父母的供养而去外面布施,这是假名布施,后面佛会说到。真修布施的人,应当克扣自己的享受来布施,对父母的供养绝对不该减少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