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十因、四缘、五果这道理,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无法在此为大众详细说,菩萨们可以请阅论本来研读,也可以依止真善知识平实导师座下来修习这一部菩萨根本大论,就能够更了解中间的因缘果报的道理。另外典故当中,我们也看到金铃比丘因为唱诵庄严胜妙梵音,不但令全军大众立足聆听,连畜生道的象、马都受到感动而停下来听受。所以,很多菩萨们,在这一世刚接触佛法时候,也会因 admin

2020-02-19

由此可知,陀罗尼能摄持各种善法,能遮除各种恶法,因为菩萨以利他为主,为了教化他人,就必须得各种陀罗尼;得了陀罗尼,则能够不忘失无量佛法,而在众中无所畏惧,同时也能自由自在的说法教导众生;就举平实导师所造的〈正觉总持咒〉为例来说,〈正觉总持咒〉的全文是:五阴十八界,涅槃如来藏,般若道种智,函盖一切法。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位差别故,四 admin

2020-02-19

了解了陀罗尼和手印的意涵,我们再回来看看平实导师度众生和成佛两大目标,也正是我们正觉陀罗尼的根本手印这句开示。学佛人首先应该知道,释迦牟尼佛来人间示现八相成道成佛转的目的,就是要度众生和祂一样成就佛道,因此我们学佛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成佛;但想要成佛,必得要有自己的佛土;当一位菩萨要成就他的佛国,一定是有许多人跟他有缘,同时受生在人间,他的佛土才能成就 admin

2020-02-19

】(《优婆塞戒经》卷六)从这里来看,平实导师绝对不是妄语者,因为我们问他一个法,他往往会告诉我们两、三个法,不但不是讲一半,而且还讲许多;所以有时我们提出一个问题,他讲出五、六种内容出来。这就是说,有什么就说什么,不需要像武术界里面,每一代都要留一招,留到后来统统都失传了;这样子,佛教还有未来吗?只是除了佛所告诫的、不应该明说的部分,以及一般众生不 admin

2020-02-19

以前有人问平实导师:有没有犯杀业?平实导师一向都回答:不犯杀业。有些人不认同,但是佛在经文里面说:【若自刑者不得杀罪,何以故?不起他想故,无瞋恚心故,非他自因缘故。】(《优婆塞戒经》卷6)所以杀害自己不得杀罪,因为不起他想的缘故。杀罪是从别人身上成就的,是使别人死亡才叫作杀罪;自残者既没有在别人身上成就杀业道,固然有杀心,但不是要杀别人----不起他想 admin

2020-02-19

我们所依止的是平实导师的《优婆塞戒经讲记》。我们这一集继续要跟各位说明欲坏十业恶果,当修十善业。经文怎么说呢?它说:【若欲破坏如是等事,应当至心修行十善。是十善法三天下具,或有戒摄,或非戒摄。北欝单曰唯有四事,地狱有五,饿鬼、畜生、天中具十,非戒所摄。】(《优婆塞戒经》卷6)这个是什么意思呢?经中所说的就是说,如果我们想要破坏前面所说的这些十恶业的 admin

2020-02-19

《菩萨正行》我们所依止的是平实导师所著的《优婆塞戒经讲记》,前面我们已经讲到十恶业道各各引生的,从贪、瞋、痴所引生的原因。上一集我们刚刚好讲到偷盗的部分,也就是说偷盗、劫盗他财,也有三种引生的原因,比如说:自己为了自己----己身、妻子、眷属而贪他人财物、往取劫夺,这个是因为从贪而起的这样子的一个偷盗。如果去偷盗、劫盗怨家的物品,这个是从瞋来的。如果去 admin

2020-02-19

他们的法义所说的都是欲事,也就是说:如何去挑选明妃?如何说服某一个女人成为他的明妃而愿意跟他合修双身法?然后如何成就乐空双运的欲事?这在平实导师所著的《狂密与真密》四辑当中早已经列举出来了,特别是男上师跟女徒弟合修时的六十四招,书中都列举了出来。他们心中想的都是如何获取第四喜的淫乐,这就是欲事;当他们正在传授如何合修乐空双运而达到第四喜的淫乐境界的 admin

2020-02-19

------《阿含正义》<第七辑页2129-2131>平实导师 admin

2020-02-19

这是在变相暗示说,阿含经典并没有大乘菩萨的存在,这当然都是借学术考证,来笼罩大众的不实谬论,大众不应当信受啊!这些法义辨正,请诸位菩萨可以请阅平实导师的论著《童女迦叶考》这本书,你就更能够了解,这中间有哪些邪见是错误的。 阿弥陀佛! ------《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 <第085集大乘菩萨童女迦叶率领五百比丘度化外道> 柯正村老师 admin

2020-02-19

平实导师谨颂2000/9/28注:《正觉总持咒》乃是平实导师于公元2000年秋天所造,以世亲菩萨所著《大乘百法明门论》为根本架构,将佛法之总纲以每句五字的偈诵,总共十四句共七十个字显示出来。一切法:略有五种:一者、心法;二者、心所有法;三者、色法;四者、心不相应行法;五者、无为法。一切最胜故:五位法中,首位是八识心王。因为一切世、出世间法都由八识心王直接或间 admin

2020-02-18

】(《成唯识论》卷3)这段论文平实导师白话解释如下:恐怕那些外道、凡夫、二乘阿罗汉愚人,对于这个阿陀那识不能真的理解而生起虚妄的分别,就把阿陀那识执著为众生我-也就是执著为能见闻觉知的世间我、或者执著为外道所误会了的第六识神我-就会因此而诽谤说:佛在阿含期与方广期所说的法不相同,因为这样谤佛、谤法的缘故,将会堕落种种恶趣之中枉受多劫之恶报。或者将会使 admin

2020-02-18

所幸于宝地的诸多佛弟子善根深厚,长时以来广修诸善、福德广大,而有平实导师之出于世间救护众生远离邪见,揭櫫如来妙义,力挽狂澜,擎大法幢、吹大法螺、击大法鼓,将如来藏之胜妙义理,透过讲经及著述不断地演述、弘传开来,藉以导正众生长久以来普遍被错误知见严重误导之现象。〈正觉总持咒〉乃是平实导师于公元2000年秋天所造,以世亲菩萨所著《大乘百法明门论》为根本架构 admin

2020-02-18

平实导师——2000/9/28)第一篇绪论——佛法之总持什么是正觉?所谓正觉:正是正确、正真、不邪曲,觉是觉照、觉悟,亦即正确、正真而不邪曲的觉悟,名之为正觉。于佛法中之正觉方得名为菩提,此中包括三乘菩提的正觉:声闻菩提、缘觉菩提解脱道之正觉,大乘通教菩萨佛菩提道以及别教菩萨佛菩提道之正觉等。总合而说即是摄归为三乘菩提的正觉—&mda admin

2020-02-18

平实导师在《识蕴真义》中开示:【境界受谓身根本有之苦、乐、舍受,即是尚未由觉知心、尚未由离念灵知心生起对此境界欢喜或厌恶之心行时所得之身根身识上所有觉受;苦乐舍受,谓身根身识触痛尘已,转由意识领受身根痛触之粗相细相而产生苦觉、乐觉、不苦不乐觉(注:痛谓触觉)。】1众生的这些觉受为何称为受阴呢?阴的意思就是遮盖,众生由于不知觉受的虚妄不实,因而遮盖解 admin

2020-02-18

平实导师在《阿含正义》中教诫:世俗人及未悟菩提的修行者,同样存有五阴实有不灭的我见,最常见的是存有识阴常住不灭的我见,却都会自以为已断我见了。但是这个我见极为难断的原因,都是由于不善了知识阴的内涵所致;不善了知识阴内涵的原因,则是由于不懂得如何选择善知识。不能善选真正善知识的原因,则有别因:或因情执难断,是故明知所随之师是假名善知识,却宁可继续信受 admin

2020-02-18

这就值得探讨了!因为这一段经文,说的就是小乘声闻法中所说的六根,其中所说前五根的内涵并没有与大乘法不同,但是对于意根的认知,则与大乘法的差异就非常大了!由此可见,大阿罗汉们对于意根的认识其实很有限,他们对于意根与意识分际的理解,显然是不够深入的;所以平实导师在《阿含正义》中,对于二位大阿罗汉这段对话的内涵,作了精彩详实的辨正与说明:依二乘法来说,寿 admin

2020-02-18

平实导师.《阿含正义——唯识学探源》:正智出版社,2006年12月3.平实导师.《胜鬘经讲记》:正智出版社有限公司,2009年11月4.百度百科——八识规矩颂.百度[引用日期2017-07-27]5.平实导师.《金刚经宗通》:正智,2012年5月6.萧平实居士.《阿含概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11年10月7.萧平实.《真实如来藏》:学林出版社,2013年8月8.平实导师.《起信 admin

2020-02-18

平实导师.《法华经讲义》第五辑.:正智出版社,2016年元月31日:42页,50页3.萧平实.随缘——理随缘与事随缘.免费结缘:正智出版社,2008年9月:93页4.平实导师.阿含正义——唯识学探源第三辑:正智出版社,2006年12月:671页,694页,704页,782页5.萧平实.真实如来藏.大陆:宗教局出版,20086.涅槃.2016年[引用日期2016-12-20]7.平实居士.禅&md admin

2020-02-18

因为这样的缘故,平实导师书中说:如来藏心是体,佛性是如来藏心体的作用。开悟明心以后,求见佛性时所应该看见的佛性,是指如来藏见分这个部分,不是要看见如来藏的功能或真如法性,也不是要证得地上菩萨及诸佛所悟的佛性,更不是凡夫菩萨所知道的七识心的见闻觉知性。也就是说,眼见佛性并不是明心时所看见的如来藏运作的功德,而是看见如来藏于六尘外了别诸法的本觉性。假使 admin

2020-02-18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1800643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