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六者、常见诸佛。七者、恒持。八者、能如说行。九者、随意当生净佛国土。十者、若生人中,大姓尊贵,人所敬奉,生欢喜心。十一者、生在人中,自然念佛。十二者、诸魔军众,不能损恼。十三者、能于末世,护持正法。十四者、十方诸佛之所加护。十五者、速得成就五分法身。三、佛陀是如何降生人间成佛的?一般八相成道指的是最后身菩萨从兜率陀天下来,示现入母胎、住胎、出胎,然 | 三摩地 2018-07-22 |
|
现在的佛法已经质变为佛学研究教育,及断见常见外道法了。所以,佛教的灭亡,已经不会很久了;除非我们能尽快的摧邪显正,不要再姑息养奸、养痈遗患。如果能这样做,这些邪见反而提供了教育佛子建立正见的一个机会,那佛教就有了转机,就能如实的具有真实本质而兴盛起来。!!一直以来,社会上大家都习惯于不说他人是非,保持一团和气。在佛教,如果看到错误的言论不指出来,不 | 三摩地 2018-07-22 |
|
然此诽谤者,乃谓诽谤出家二众之身口意行;平实出道多年,不会作此诽谤,绝口不提比丘二众之三业,何来诽谤之说,显系强加之罪也!设使平实确曾对出家众有所诽谤,若自身确实有犯者,理当自省,岂应公开指责对方?何况平实未曾有根诽谤出家众,无根诽谤更无论矣!如是罗织他人入罪,意欲何为?若比丘二众说法无误,平实唯有随喜、护持及赞叹,何敢诽谤?若比丘二众说法乖谬、误 | 三摩地 2018-07-22 |
|
如果单单寄望于出家众,很容易就会使得出家众偏向在个人崇拜上来用心,这样子很容易会让佛教全面走向常见化以及世俗化的。而如果能够使在家、出家两方面平衡发展的话,便可以由一方来导正走向歧路的另外一方,这样才能够让佛教的未来,有较为健康的生存以及弘传的空间。如果真能够这样,才是现今以及未来佛教四众弟子的福气啊!所以,出家众应当要努力修除声闻僧的心态,更应当 | 三摩地 2018-07-22 |
|
所以经常见到这些学法者,说他们参与这些梵呗的时候法喜充满,清净没有烦恼;可是一回到世俗家中,世缘现起,仍然贪瞋痴烦恼具足,一项也没少。因此学法的岁月,就在繁忙的赶经忏、参与消灾拜忏中度过;佛陀三乘菩提佛法,一点正知见也没有,更谈不上佛法的实证。所以,广大学佛信众经常有感叹说:「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两年,佛在心田;学佛三年,佛已经在天边。」很多佛 | 三摩地 2018-07-22 |
|
特将归元禅寺常见佛门基本礼仪列出,以供参考:入寺1、入寺:入寺门后,不宜中央直行,进退俱当顺着个人的左臂边行走。入殿门里,帽及手杖须自提携或寄放他室为佳。万不可向佛案及佛桌上安放。2、大殿中央拜垫是住持方丈所用,不可在上礼拜,宜向两旁的垫凳分男左女右去礼拜,凡有人礼拜时,不可在他的前头走过。3、阅经:寺中若有分开阅览的经典,宜端坐阅读。须先净手,放案 | 三摩地 2018-07-22 |
|
至于承装供水的供杯,目前市面上常见有三个一组的供杯上,大部分写有“佛、法、僧”或“戒、定、慧”的字样;也有附有《大悲咒》或《心经》的单只供杯。一般来说,只要是干净未用过的杯子,都可以用做供杯;而用做供杯的杯子,便不再另做他用。(5)食物:因为大乘佛教所行的是菩萨道,希望能利益所有的众生,不要因杀生而与众生结下恶缘,所以供佛的食物 | 三摩地 2018-07-22 |
|
婆媳关系不好是社会上常见的问题。分析起来,婆媳关系不好的一个直接原因,是婆婆和儿媳经常互相埋怨。如果婆媳关系不太好,可以从现在开始改变,注意对方的优点,学会赞美对方。告诉你一个诀窍——除了在当面赞美,在背后赞美效果会更好。居士,应当从事各种正当的职业,来谋求生活的所需,除了屠业(包括渔业及荤菜馆等)、盗业(包括赌业及走私等)、淫业(包括酒 | 三摩地 2018-07-22 |
|
因为有唯识所立的这样的宗旨,所以让佛法不会落入了断见,让佛法不会落入了常见,因为这个常住的本心祂本来就是离于断常二见的。所以,因为唯识宗的宗旨的确立,让一切外道还有一切佛门的凡夫所不能测、所不能破。所以,如果有菩萨能够依唯识宗的宗义而证悟般若了,如果有菩萨依着唯识宗的宗义去修学,去证悟同于禅宗所开悟的这个如来藏心,去证悟同于禅宗所悟入的这个真如本心 | admin 2018-07-22 |
|
譬如中阿含卷38《须闲提经》中,所载……一切佛门四众学人亦当如是,若见他人以伪经伪论及常见断见法欺诳于己者,皆当视如怨家,莫作亲想;唯有不堕常见断见,并以正经正论正理之实证而教导于己者,方是可以亲近依止之法亲。如此行者,方是依佛教诲、遵佛语者;如是依佛教诲、遵佛语者,方是真实佛弟子也!是故莫依止伪经伪论及错修错证者所说之法,莫依止四大法师 | admin 2018-07-22 |
|
那禅宗的证悟在佛菩提果的证量上面,它是相当于是哪一个证地呢?如果证悟了如来藏心而不退回常见意识心的话,那相当于别教七住位的菩萨,也就叫作位不退。如果眼见佛性,就入到十住位常住不退。这个见性的见地是常在的,不会因为定力丧失而退失;如果因为定力丧失而退失,只要补修定力,就可以复见眼见佛性这样子的一个功德。如果随于定力、慧力、性障、福德的差别,在见性了以 | admin 2018-07-22 |
|
你执着这个意识的细心是我们的主体识,这样子又落入了常见里面,这种人又变成了建立见。其实佛本来就说有一个常住的如来藏心,祂就叫作第八识,祂就叫作真如,祂就叫作般若心,祂就叫作中道心,祂就叫作实相心,祂就叫作非心心,祂就叫作无心相心。人家佛早就已经讲说,有这一个心祂是主体识,何必劳驾这些邪见的人再来建立意识细心为主体识呢?所以说,建立意识细心为主体识, | admin 2018-07-22 |
|
那有人说,“其实禅宗的证悟不一定得证悟如来藏”,这个是有很大的过失的!这个就是像我们前一集所说的“其实如果要契入般若的话,也不一定要证悟如来藏”,这个禅宗的证悟,如果不是证悟如来藏的话,那到底是证悟什么东西呢?禅宗的证悟如果不是证悟如来藏,那么禅宗的证悟是悟什么呢?禅宗的这些学者,禅宗的这些学人明心破参,是明得哪一个心呢?难道是 | admin 2018-07-22 |
|
也就是说,如果有人主张“外于如来藏而有佛法可证”的人,这个就是一定是执着外道以意识心为常住不灭心,或是说以一切法空的这个常见跟断见的外道邪见。那如果有人主张说“外于第八识如来藏而有般若可证,而能成就中观”的人,这个就是大乘的凡夫;如果进一步否定如来藏,那这个人就是破坏佛法的人。如果他只是主张“外于第八识如来藏而有般若可证, | admin 2018-07-22 |
|
禅宗证悟者于佛菩提果﹙别教﹚之证量略述如下:破参明心而不退回常见意识心者,成别教七住菩萨,入位不退中;眼见佛性者,入十住中,常住不退,不论其眼见佛性境界是否因定力丧失而退失,见性之见地常在故;只须数周时间补修定力即可复见故。随于定力、慧力、性障、福德之差别,有于见性已即证世界如幻观而入十住者;有于见性已,同时证得自心七识如阳焰观,而入十行位者;有于 | admin 2018-07-22 |
|
比方说我们常常见到的《中论》的注记,《中论》的注记里面就有许多的不恰当的注记。那另外再来说,三论宗里面后来也有学人在判教时候产生了错误,比方说他的判教把《阿含经》是判成初时教;接下来就把唯识的经典,比方说像《解深密经》、《楞伽经》之类的经典,判成第二时;再把《般若经》判成究竟的圣教,这个很明显就是错误。这个部分的判教错误,我们留到以后再说。那这些不 | admin 2018-07-22 |
|
如果声闻人,不能正确的了知生灭的范围,他一定会落入常见、断见;只有当他完全把生灭的范围,跟不生不灭的范围区别开来,他才能够实证声闻菩提。而声闻人,他只能实证生灭的部分,对于不生不灭他没有实证。不生不灭的部分,就要由大乘的菩萨来实证,所以大乘菩萨所实证的内容,是超越了声闻而含摄了声闻。-----《三乘菩提之学佛正见一第06集声闻菩提之总相》正礼老师(原标题 | 三摩地 2018-07-22 |
|
她就是一种错误的见解,所以她所着作的《佛教伦理学》和《佛教后设伦理学》这两本书,统统都不是真正的佛教伦理学,那只是一种断灭见或是常见外道的一种错误见解所建立的伦理学。如果各位想要看真正的伦理学,请参见《正觉学报》第二期〈道德的根源〉论文里面,这个才是真正属于佛教伦理学的真正的正确的内容。因为时间的限制,我们不能详细的解说,可是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在 | 三摩地 2018-07-22 |
|
只要你不学到贪财好色的一些的行为,或是说根据意识心去想我这个心是永恒的,这样错误的世间的永恒的常见,而转依到真正永恒。什么样真永恒呢?就是出三界又能现起三界的这个如来藏心直到祂究竟,没有诽谤大乘法,从这样心去归依三宝然后受五戒,这样就可以未来有广大的福德。所以不要一时看到谁他好象是好人,可是现在受了恶报,他有没有过去的因呢?同样的,今天虽然许多人他 | 三摩地 2018-07-22 |
|
只要你不学到贪财好色的一些的行为,或是说根据意识心去想说我这个心是永恒的,这样错误的世间的永恒的常见,而转依到真正永恒。什么样真永恒呢?就是出三界又能现起三界的这个如来藏心直到祂究竟,这样你没有诽谤大乘法,从这样心去归依三宝然后受五戒,这样就可以未来有广大的福德。所以不要被一时看到谁好象是好人,可是我们知道他现在受了恶报,他没有过去的因呢?同样的,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