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饿鬼为什么会肚大如鼓、饿火中烧而又咽细如针?因为往世从来不布施,此世很有钱还是不布施,贪火烧燃,所以死后当饿鬼。毒蛇为何要用毒去毒害众生,然后只能用吞的?诸位有没有思惟过?当它吞食一只老鼠,那喉咙的感觉如何?它的口腔是很柔软的,可是老鼠长满了粗硬的毛,又有鼠爪,它却得用吞的;那个过程诸位试着领会看看,真难过欸!它为什么会有这种果报?是因为往世以恶毒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可是如果有别的业可以转变的,譬如说,这位有情的眷属,家人为他追福资助他,譬如说为他供养三宝,为他广行布施,然后为他去造作这些护持正法的业回向给他;那因为在中阴中的这个有情领受到了眷属为他的追福,他领受到了后,心念能够一念了知说,原来过去所造的业要忏悔;因为在人的时候造作的恶业,导致现在沦为这个牛的中阴,因为家人眷属为他追福,他一念忏悔他的罪业,领受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无生法忍菩萨应住三施,何等为三?所谓王位布施、妻子布施、头目支分悉皆布施,如是施者名为大施,名极妙施。(CBETA,T11,no,310,p.515,c2-8)经中已明言:唯有无生法忍菩萨(正光案:指初地满心以上的菩萨,不论出家菩萨或在家菩萨)可以作头目支分的布施,而这种布施,佛说为大施、极妙施,这不是无生法忍菩萨以下之出家菩萨或在家菩萨所能作得到的。又佛开示在家菩萨财施有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也就是说,一个人他一生都不作布施,所以他即使当为人,他还是不会富有,因为他投胎的缘就是投胎到贫穷的家庭。那一个人经常布施,他就有可能投胎到比较富有的家庭;即使一个人投胎到贫穷的家庭,但是他过去世因为有布施的习惯,他未来也会得到福报,而不会贫穷过一生。这是属于业力的部分。但是,并不是只有业力,还有愿力。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他明明可以生天,但是他不愿意 | 三摩地 2018-07-20 |
![]() |
首先的第一个事情,就是要精勤修诸功德,要行种种的布施,然后怎么样?不为自己的果报,而是怎样?为了利益众生,为了能够行菩萨道。第二个,威仪不缺,表示他是要持戒的,能够符合他在家或出家的威仪,这个叫持守戒法。第三个事情是扫塔涂地,表示对于寺院的塔庙应该要尽力来护持、来建设,让有一个弘扬的地方。第四个是,以众名香、妙花供养,对于建好的寺院。平常应该要以名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以不可说不可说身命而为布施。六度经中。广明斯事。故如此录。静蔼为法捐躯。常愍忘身济物。悲心深广。净愿坚牢。载览遗言。犹怀悚厉。他如善导志通文辇慧诚超城诸公。速舍报身。求生净土。神明安定。不震不挠。是则以普贤愿王。回向弥陀法界。凭兹猛烈。不退菩提。如斯榜样。祗应随学。讵可轻排。然则魔可毋虑乎。曰。魔之与佛。只在一心。但办正因。决成正果。了知四大本空。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即大布施。真能念佛。不复起贪嗔痴。即大持戒。真能念佛。不计是非人我。即大忍辱。真能念佛。不稍间断夹杂。即大精进。真能念佛。不妄想驰逐。即大禅定。真能念佛。不为他岐所惑。即大智慧。试自简点。若于身心世界。犹未放下。贪嗔痴念。犹自现起。是非人我。犹自挂怀。间断夹杂。犹未除尽。妄想驰逐。犹未永灭。种种他岐。犹能惑志。便不名为真念佛也。要到一心不乱境界。亦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布施者易生。不我有故。忍辱者易生。不瞋恚故。精进者易生。不退转故。不造善不作恶者易生。念纯一故。诸恶已作业报已现者易生。实惭惧故。虽有众善。若无诚信心无回向发愿心者。则不得生矣。噫弥陀甚易持。净土甚易往。众生不能持。不能往。佛如众生何。夫造恶业。入苦趣。念弥陀生极乐。二者皆佛言也。世人忧堕地狱而疑往生者。不亦惑哉。元祐中。官两浙提点刑狱。卒。临终说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悉用布施。朝夕佛前礼诵。如是十年。一夕忽呼侍者曰。看东方光发否。吾往生时至矣。遂高声唱佛。合掌而化(往生集)。许氏妇。杭州人。为人谨厚。日课佛名。久而弥笃。一日呼家人与诀曰。吾将去矣。着净衣端坐。取天目白华簪之。安然而逝(往生集)。于媪。昌平于贵之母也。专修净业。至老弥笃。一日取所著衣。浣濯甚洁。谓其子曰。将以某日往生净土。子未之信。及期。置几庭中。坐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也常思索财物的意义,庆幸生活在富裕的社会中,可以不贪取他人财物而生活无虞,能有财物可以布施,能有财物可以严持不盗戒。对于他人升官,而不是自己升官,原来会难过好久,就慢慢改进:从难过三两天,到现在只会心跳一下,然后找机会恭喜他。医师的缘也改变了,以前总是找不到好医师来治病,现在也能碰到好的中医师治疗,能过著接近一般正常人状况的生活。一九九五年,同事孙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发愿前半生修行,抱著“衣食之中无道心,道心之中有衣食”信念,虽不攀缘、不化缘、不求缘,但因福报不够、道粮欠缺,所以迫于人情,或者限于无奈,或因无知而受蒙骗误导,接受外道、佛门外道、世间俗人世情的布施、供养、帮忙、协助,所结下的染缘、恶缘,悉愿早日断除,不会成为日后弘扬了义、破邪显正的阻碍与诽谤;并愿以弘德回向:转染缘为净缘、转恶缘为善缘,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世人做任何事,多为一己之私,而且还你争我夺,若非菩萨,怎能只一心付出而不求回报?以往跑道场,财物布施不遗余力,但从没做过义工;到正觉来,因为没上班,失去经济来源,供养较少而勤做义工。每周二、三,提早到讲堂帮忙;若有助念,有空一定前往,有时亦抱病参加。二○○二年六月,身体不适,心跳每分钟一百二十次,手脚发抖,整天冒汗,上下楼梯像软脚虾,无法使力,也无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不但如此,还要布施钱财、护持讲堂,这个角色是多么难当。要不是师母尽心尽力付出,我们哪能有机会在导师引导下破参?哪有如此功德受用?所以我真要感恩师母。最后想到:上次禅三,心想我同修没认得几个字,都能破参;像难度颇高的特考,都难不倒我;禅三前,我就把《真实如来藏》研读好多遍,并把重点作成一大张笔记,就是没耐心作礼佛的功夫。慢心一起,心想定可轻易破参,结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且由性障中最难对治的一环发愿;久没上台作法布施,发现现在还是很怯场的,知道自己内心深处此一性障还是很重;若不克服,纵有三昧、辩才,不敢上台布施,终是枉然。这是此次禅三之突破。并向佛菩萨承诺:回去后必将更加精进,把不足的定力加强、补回来。接下来的参究,方向较为清楚,发现每次作意时,□□在同时便完成□□□□、并直接的□□□□,这是真心的相用吧?主三和尚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由于自己往世布施做得不好,以至于现在在经济上,只能微尽棉薄之力护持,真是惭愧。后来在课堂上,张老师说班上另一位师姊也类似于我的状况,我很能体会那位师姊的心情。递交禅三报名表后,虽然希望能被录取,但是得失心不重;心想:若此缘未熟,再继续努力。我既已发愿此生一定要明心,以长远心来看,相信明心是迟早的事;就以这样的心情继续用功,此时疑情已经很浓了。一日在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但到处布施的结果,家变发生时,也无积蓄可偿父债。父亲一夕之间须发全白,日日借酒消愁,……弟妹都还在念国中、高中。亲友看你倒了,连五千元都不肯相借,深切见识到世态炎凉、人情如纸!我跪求父母……说:“五年内一定重新买房子给亲友看。”从此由只会弹琴作梦的温室花朵,积极学习运筹帷幄、招生买马:每天授琴十三小时,与债权人、银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24.势力尽,箭还堕,招得来生不如意。争似无为实相门,一超直入如来地。25.但得本,莫愁末,如净琉璃含宝月。即能解此如意珠。自利利他终不竭。26.江月照,松风吹,永夜清宵何所为。佛性戒珠心地印,雾露去霞体上衣。27.降龙钵,解虎锡,两钴金环鸣历历。不是标形虚事持,如来宝杖亲踪迹。28.不求真,不断妄,了知二法空无相。无相无空无不空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这时,柴门里传来一位老妇人的呵斥声:“太贪得无厌了!”黄檗禅师很纳闷,问道:“你没有布施给我任何东西,却诃责我贪得无厌,这是为什么?”老妇人笑了笑,将门关上。黄檗禅师感到很诧异,于是推门进去,向那位老妇人请教,很受启发。临行前,老妇人指点黄檗禅师前往南昌参拜马祖。不巧的是,黄檗禅师刚赶到南昌,马祖已经入寂了。后来,他打听到马祖的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而道悟和尚每次接受之后,总要留一个返赠给崇信禅师,并说道:“吾惠汝,以荫子孙(我把它布施给你,以造福于后代子孙)。”后来有一天,崇信禅师突然想起:“饼是我持去,何以返遗(wei)我邪?其别有旨乎(饼是我拿给他的,为什么反而却赠给我呢?难道这其中别有深意吗)?”于是崇信禅师来到天皇寺,找道悟和尚,细问缘由。道悟和尚回答说:“是汝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纳襯,即接受信众的布施)耶?”知事僧道:“无”。归省禅师道:“如此,则此粥从何所得?”知事僧道:“问典座。”于是,法远禅师便主动前来承认道:“某甲见大众枯淡,实自为之。”归省禅师骂道:“尔如此好心,待他日为住持时,为之不晚。何得私盗常住物,做人情耶?”于是便令知事估计一下法远禅师的衣钵值几个钱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