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那在莲苞内的众生,也得要在莲苞里面住很久,在莲苞内也是受报,因为种子还是会现行,只是五欲的外缘不多,故现行受报的机会不大,实因弥陀世尊的愿力所持,故在莲苞内的众生受到保护,但是当他闻熏佛法转易自己的心性以后,出来莲苞以后,仍然得要行菩萨道酬偿转易恶业种子,只是那个时候有能力去承受过去所造恶业的现行,能够重业轻报,也能够转恶业成为逆增上缘的法布施,故 | 三摩地 2018-07-20 |
![]() |
(2)握拳又平贴地,代表领受佛教后,以平等心普遍布施。(原标题:拜佛是最好的科学养生) | 三摩地 2018-07-20 |
![]() |
那第四呢,就是念施,念布施有大的功德,除了能够消除我们悭贪的这个心之外呢,依着布施也能够舏受众生。第五是要念戒,念戒--念着佛所施设的这些禁戒,然后来除断我们种种的恶习,这样子就不会有种种的烦恼。还有第六要念天,念天就是要念诸天的功德。所谓天有四种:生天、世间天、出世间天、第一义天。生天就是三界诸天,依着福报生到三界诸天。那么世间天当然指的就是世间,在这个人间 | 三摩地 2018-07-20 |
![]() |
那么大家想想看,犯了五逆重罪的都能够往生了,何况我们不造作恶业的人,而且我们学佛人在世的时候又不断的布施行善,不断的念佛,那么我们更可以去嘛。另外念佛人还有一个利益,就是说念佛人容易修除慢心。因为念佛人知道说要往生极乐,除了自己一心忆念之外,也要仰仗佛力,那么这样子他容易消除慢心,不会贡高我慢。以上所说都是念佛人现世可获得的利益。念佛法门之殊胜----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而且,在娑婆世界也很容易修行,因为在娑婆世界的生活资粮不容易获得,求生困难,所以在这里布施很容易,福德资粮的修集就很迅速。如果你到极乐世界去,你能布施给谁啊?没有办法。十方诸佛世界凡是属于纯一清净的世界,都没有机会让我们可以修布施行,在清净世界修集福德非常困难。到那里去你说要作无畏布施,人家本来就无畏,你能作什么无畏布施呢?在这个地方持戒功德很大,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因为娑婆世界的生活资粮不容易获得,求生困难,所以我们在这里作布施很容易。如果你到极乐世界去,你能向谁布施?没有办法呀!十方诸佛世界,凡属于纯一清净泄界,都没有机会让我们可以修布施行啊!在清净世界修集福德资粮非常困难。到那边去,你说要作无畏布施,人家本来就无畏——譬如极乐世界有情众生都是无畏啊!你能作什么无畏布施呀?你说我去那儿弘扬佛法。用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因为娑婆世界的生活资粮不容易获得,求生困难,所以我们在这里作布施很容易。如果你到极乐世界去,你能向谁布施?没有办法呀!十方诸佛世界,凡属于纯一清诤泄界,都没有机会让我们可以修布施行啊!在清净世界修集福德资粮非常困难。到那边去,你说要作无畏布施,人家本来就无畏——譬如极乐世界有情众生都是无畏啊!你能作什么无畏布施呀?你说我去那儿弘扬佛法。用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然于秽土行菩萨道也有积极的一面,秽土逆境多,有利于修布施、持戒、忍辱等福德资粮,故《佛说无量寿经》载,佛告弥勒言:汝等于是(娑婆世界)广植德本,布恩施慧,勿犯道禁,忍辱精进,一心智慧,转相教化,为德立善,正心正意,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所以者何?彼佛国土无为自然,皆积众善,发之恶。是故于娑婆世界精进修积福慧资粮,开悟以后再求上品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布施调意,戒忍精进,如是三昧,智慧为上。吾誓得佛,普行此愿。一切恐惧,为作大安。假令有佛,百千亿万,无量大圣,数如恒沙。供养一切,斯等诸佛,不如求道,坚正不却。譬如恒沙,诸佛世界,复不可计,无数刹土,光明悉照,遍此诸国。如是精进,威神难量。令我作佛,国土第一。其众奇妙,道场超绝。国如泥洹,而无等双。我当愍哀,度脱一切。十方来生,心悦清净,已至我国,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复次善男子,言常随佛学者,如此娑婆世界毗卢遮那如来,从初发心,精进不退,以不可说不可说身命而为布施。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书写经典,积如须弥。为重法故,不惜身命,何况王位、城邑聚落、宫殿园林,一切所有,及余种种难行苦行。乃至树下成大菩提,示种种神通,起种种变化,现种种佛身,处种种众会。或处一切诸大菩萨众会道场,或处声闻及辟支佛众会道场,或处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佛言:“汝所问者,胜于供养一四天下声闻、缘觉,及布施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之类,虽至累劫,犹百千万倍,不可以及。所以者何?以诸天帝王人民,乃至蜎飞蠕动之类,皆因汝所问,而得度脱之道。”〖蜎(xuān)飞蠕(rú)动,小虫类的飞行和蠕动,指形体细微渺小的生物。〗[按]观此,则知净土法门,不独人类之梯航,亦诸天诸仙之宝筏,慎莫泛视。佛土双标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是以暂持圣号,胜于布施百年。一发大心,超过修行历劫。盖念佛本期作佛,大心不发,则虽念奚为?发心原为修行,净土不生,则虽发易退。是则下菩提种,耕以念佛之犁,道果自然增长。乘大愿船,入于净土之海,西方决定往生。是为发菩提心第九因缘也。云何令久住?谓我世尊无量劫来,为我等故,修菩提道。难行能行,难忍能忍,因圆果满,遂致成佛。既成佛已,化缘周讫,入于涅槃。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其布施也,内外俱舍。所谓国城妻子,头目髓脑,身□手足,欢喜施与。故法华云,观三千大千世界,乃至无有如芥子许,不是菩萨舍身命处。夫如来为众生故,经历三大阿僧祇劫,广行六度,普结缘种。待其机熟时至,然后示成正觉。宏开,普应群机。上根则显示实相,令其诞登道岸。中下则曲垂接引,令其渐次熏陶。显密权实,偏圆顿渐。随机而施,相宜而用。乘虽有三,道本无二。为实施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而行布施,以及六度万行。度脱一切众生,令入无余涅槃。不见能度之我,与所度之人及众生,并所证之无余涅槃之寿者相。由其四相不著,三轮体空。故令尘沙无明,因之消灭。随其功行,以次证夫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之菩萨果。及全彰自性,彻悟唯心,福慧,智断究竟之佛果耳。又以末世众生,根机陋劣,匪仗如来洪誓愿力,决难现生即出生死。由是以大慈悲,特开一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吾以是观之,智慧者易生,能断疑故;禅定者易生,不散乱故;持戒者易生,远诸染故;布施者易生,不我有故;忍辱者易生,不瞋恚故;精进者易生,不退转故;不造善不作恶者易生,念纯一故;诸恶已作,业报已现者易生,实惭惧故。虽有众善,若无诚信心、无深心、无回向发愿心者,则不得上上品生矣。噫!弥陀甚易持,净土甚易往。众生不能持,不能往,佛如众生何?夫造恶业入苦趣,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父母归家即大布施。奉持禁戒读经行道。得须陀洹果。=======================《大宝积经》卷第九十八大唐三藏法师菩提流志奉诏译妙慧童女会第三十复次妙慧。菩萨成就四法。临命终时诸佛现前。何等为四。一者、他有所求施令满足。二者、于诸善法深生信解。三者、于诸菩萨施庄严具。四者、于三宝所勤修供养。尔时世尊。而说偈言。他有所求令满足信解深法舍严具三宝福田勤供养临命 | admin 2018-07-20 |
![]() |
”国王听完以后,心中怜悯这个众生,又嘉许他的诚实;并且国王觉得自己很惭愧,说:“寡人有能力让国中无有贫穷,可是我却没有做到,民众的痛苦都是起因于我啊!”所以国王就决定大赦全国,把国库中的财宝拿出来,布施给这些贫穷的国民,饥饿者给他们饮食,寒冷者给他们衣服,乃至于各种舍宅、金银、珍宝,随其所需要,统统给予。他并不在乎自己的财富减少了, | admin 2018-07-20 |
![]() |
可是如果有别的业可以转变的,譬如说,这位有情的眷属家人为他追福、资助他,譬如说为他供养三宝,为他广行布施,然后为他去造作这些护持的业回向给他;那因为在中阴中的这个有情领受到了眷属为他的追福,他领受到了之后,心念能够一念了知说,原来过去所造的业要忏悔;因为在人的时候造作的恶业,导致现在沦为这个牛的中阴,因为家人眷属为他追福,他一念忏悔他的罪业,领受家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何况大部分的亡者,实际上他的眷属都跟他非常地要好,都很难过;但只是难过并没有办法令亡者来利益,所以应当来遵照《地藏菩萨本愿经》所说的,这四十九天之内尽量能够茹素,尽量能够来供养、布施,尽量来读《地藏菩萨本愿经》,来念佛菩萨的圣号;用这样的功德以及善因缘来回向,然后让亡者能够得到七分之一的利益,这样亡者就可以离开这样的恶道。所以这个法既然几乎是人间作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不离极乐而做布施,只有八地或上品上生的人才可以吗?中等人也应该有神通可往十方世界供养诸佛或菩萨吧?答:据《观经》三辈九品开示,唯有上品生者,能至十方世界供养诸佛;中品生者皆属声闻种性人,不至十方世界供养诸佛;下品生者虽属大乘菩萨种性,然因福德之欠缺,性障之深重,故皆未能蒙佛神力而往十方世界供养诸佛,速集福德。上品生人,若属上生者,生西之后立即亲值弥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