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世尊在当时为了众生,为了求《法华经》,为了满足六波罗蜜,所以勤行布施,无所吝惜;可以舍身、舍王位,甚至愿意身为奴仆,只是为了利益众生、成熟众生,而不是为了当国王可以来享受五欲之乐。那么佛弟子当了国王之后,和一般世间人有什么不同呢?我们来看一下弥勒菩萨是如何说的。在《瑜伽师地论》〈摄受品〉当中,弥勒菩萨曾经谈到,大菩萨在修一切行的时候,有六种善于摄受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二》<第040集作者与受者的关系(八)>余正伟老师)多数人尚无能力分辨福德与功德义涵之差异,往往以为造桥铺路、济贫救世、捐献巨额款项与寺庙,于梁柱片瓦上凿名刻字流芳百世……等等,自认这些钱财的布施是为来世造作大功德、大福德,心中欣喜雀跃,受惠者也赞许他是功德无量。其实这些布施行事只是在培植修集未来世的福德资粮,非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三、发心布施,进阶分配资产-分成多分:〔供养〕分"大于〔自用+作本營生〕分大宝积经卷第九十五大唐三藏法师菩提流志奉诏译善顺菩萨会第二十七尔时波斯匿王说是偈已。白佛言。世尊。我于今者。发于无上大菩提心。愿于众生安乐解脱生死系缚。我今愿以财物库藏金银之属。分为三分。一分奉施如来世尊及比丘众。一分施与舍卫城中贫穷苦恼无依怙者。一分财物留资国用。------------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在亲证生命实相的道路上,不是一蹴可及的,是需要自我一点一滴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与般若等六度万行实践,在戒、定、慧三无漏学上勤加练习与累积。想要亲证无始劫以来自性清净、不生不灭、生出万法及储存每世所造业行的真心-如来藏,需要将五阴十八界之功能知见了解透彻且藉由观行勤加练习,当菩萨种性者定慧福德具足时,即会与如来藏一念相应而明心开悟。学佛近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菩萨优婆塞戒经》卷六)我们来先看这一段,这段佛说,一切的布施里面,无畏施是第一;因此佛说,这个五种最大的布施就是五戒。这五戒指的就是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那这五戒持了这五戒,能令众生远离五种怖畏,所以这五戒就是五种无畏施。离哪五种怖畏呢?第一个、如果是持不杀戒的话,就能够让众生远离命根毁损、命根损坏的怖畏。因为像众生—&mdas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么为什么布施是所有修行的第一课呢?佛陀说,这是为了让我们远离贫穷的缘故,在《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毕定品〉当中,世尊有为我们开示说:应当要行布施,因为贫穷是苦恼法,贫穷的人不能够利益自己,更何况利益他人呢?因此,你们应当努力精勤地布施,这样自己的身心才能得乐,也能够让他人得到快乐;不要因为贫穷的缘故而互相的杀害、吃掉对方,因此而无法离开三恶道。正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索债者,就是父母往世常作布施、很有福德,但过去世曾经欠了某人一大笔债;他们布施得福德,但也有欠债,人家来要债就生作他的子女。除了这两种例外,通常父母有福德时,感生的子女也是有福德的,通常是如此。所以子女来生到他们家中,是因为有福德能继承他们的产业,所以生到他们家中,不是因为父母行善而庇荫子女;所以父作不善,子作善法,不能庇佑他的父亲不堕三恶道,因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欲求来世富裕、远离穷困者,今生当奉养父母,供养三宝,布施有情,莫侵占三宝物。一切有情之有财富,皆非无因;皆以先时先世之因,而得今时今世之果;绝非无因无缘而得财富,亦非无因无缘而求索不得;施之果报,多属异熟,少有现世报者,其中因果错综复杂,非诸有情神鬼所能尽知。据《菩萨优婆塞戒经》所示:若施畜生,得百倍报;施破戒者,得千倍报;施持戒者,得十万报;施外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为人而且是大富豪,其财富是无限量,这是从布施中来的。那些长寿而没有疾病,身体强壮的人,是因为持戒律之故。长得端正白净,容光焕发,身手柔软,吐气芬芳,人见人爱,令人观看不厌的人,是修忍辱的结果。喜欢精进修行,不懈怠,乐于培植福德的人,是从精进中来的。个性安详不急躁,言语行为都很审慎的人,是修禅定的结果。有人有才干,明白事理,通达了解幽深之法,能够把微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施论、戒论、生天之论、乃至世间人行善布施、造桥铺路、救济贫病、少欲知足……等内容,都是次法所摄的内涵之一。闻法的人对佛陀演说的这些次法若能听受,信而不疑,才会继续为他传授解脱道的断我见、断我所执、断我执而出三界的法,因为欲为不净、上漏为患、出要为上。然而,真实的佛法并非只有那么简单而已,真正的佛法除了上述解脱道的法,还包含了宇宙中所有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问、因果律中提到把钱财布施出去可为自己种下福田,将现有的福报转化为更大的福报。但若是将财产分给子孙,算不算布施种福田?另外,若被政府扣了一半遗产税,那些税金算不算种福田?因为自己并未享用福报,而是给别人拿去用了,故来世能得更大福报?答:子孙算是「我所」的一种,将财产分给子孙,是「我所执」。将来虽亦会得果报,但只是从我所执而产生继续轮回生死的果报;子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本篇将提到菩萨实现福报的三种方法!有的菩萨是因为继承父母的财产所以福报很好!有的菩萨是因为婚姻,也就是老公或老婆很会赚钱所以福报很好!那也有些菩萨是靠自己努力赚钱,不论是自己本业或做生意或开公司或投资而赚大钱的!我们人生活在世间都需要钱,都需要为三餐奔忙!俗话说:「钱非万能,但没有钱万万不能!」没有钱的话那可能就会饿死,或者每天为五斗米折腰而没时间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发菩提心后就要开始行菩萨道,而菩萨学事就是六度波罗蜜,六度又以起始的布施以及持戒二度为基础。龙树菩萨就说:檀、尸波罗蜜,是名‘菩提心’。所以者何?檀波罗蜜因缘故,得大富无所乏少;尸波罗蜜因缘故,出三恶道,人天中尊贵;住二波罗蜜果报力故,安立能成大事,是名‘菩提心’。(《大智度论》卷41)檀波罗蜜就是布施波罗蜜,尸波罗蜜则是持戒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也就是说,跟你的生生世世所累积的福德、跟你生生世世所作的布施,是有密切的关系的。那为什么会显现在这个命相,还有风水上面呢?那我们后面再慢慢来跟各位作说明。一般传统的观念对于命相跟风水的看法,不外乎就是当你遇到有困难的时候,有的人就去求神、问卜、算命,乃至于看风水;当你有什么遮障的时候,就怪罪到命盘上面去,怪罪到命运上面去,怪罪到祖先的风水上面去,这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比如说不但要不杀生,还要进一步去放生、护生,要由不偷盗转为布施行,要由不邪淫转为清净梵行;要由不妄语转为说如实语,要由不两舌转为和乐相处清净同行,要由不恶口转为柔和软语,要由不绮语转为端正义语;要由不贪欲转为清净心,要由不瞋恨转为慈柔心,要由不邪见转为正信正见等等。这十善业不单是学佛人应该要作,世间人行十善,也会被社会大众所尊敬;而造十恶业的人,则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另外当我们福报很好的时候一定也要努力积极地行布施和持戒,因为如果不趁早累积福德,也许有一天风水轮流转,换我们受苦了。所以不管修到什么阶层,福报好不好,就像佛陀说的:「修福是不嫌多的。」继续努力行菩萨道广度众生就对了。--------正伟老师--「宗通与说通」电视弘法第十九集 (原标题:贪著利养、心多嫉妒的果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不是发财树,不是貔貅兽,不是水晶球,而是布施。往昔在印度,有个特别了不起的富翁,他的名字叫善施,不过人们更喜欢叫他给孤独长者。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他生性慈悲、乐善好施,一生中七次散尽家财,统统布施给孤独的人,故被冠以给孤独的美名。后来,他为了给释迦牟尼佛建精舍,甚至用金砖铺地购买园林。他一辈子中越布施,钱越多,用现在的话来说,最后成为了当时的首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接受布施者若以所得到的财物来做恶事的罪会殃及施主吗?〖或有人说:‘受者作恶,罪及施主。’是义不然。何以故?施主施时,为破彼苦,非为作罪,是故施主应得善果;受者作恶,罪自锺之,不及施主。施主若以净妙物施,后得好色,人所乐见,善名流布,所求如意,生上种姓,是不名恶,云何说言施主得罪?施主施已,欢喜不悔,亲近善人,财富自在,生上族家,得人天乐至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此我金色王最后布施。以此善根愿阎浮提一切人民。自今已后于当来世永断贫穷。时金色王如是愿已。持一食饭置辟支佛缘觉世尊所持钵中。如是置已授辟支佛缘觉世尊右手掌中。时辟支佛缘觉世尊法皆如是。以身示法非口言说。时辟支佛缘觉世尊。受金色王所施食已。即以神通飞空而去。时金色王并诸大众。一切合掌皆悉谛观目不暂瞬。于是乃至过眼境界。时金色王敕诸大臣左右内外诸曹百官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布施的功德还得随你的心,物质的多少在我们世俗的眼中是有关系的,在圣境的眼中就不在乎了。这段故事是说,大家在供养布施的时候,不但给他物质上的供养,还要法供养,愿他不贪着世间的福德智慧,愿他将来因缘成熟时必能成佛,那你这个功德就没有办法说了,惟佛与佛乃能究竟。 (本文转自互联网,布施功德不可思议) (原标题:佛前供养一朵花的不可思议功德) | 三摩地 2018-07-22 |